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卫东 孙洪涛 +1 位作者 王武礼 柏松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4-25,38,共3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设备的特点和工作参数,就设计中的计算机系统配置,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参数设置及窗口显示等设计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对控制系统...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设备的特点和工作参数,就设计中的计算机系统配置,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参数设置及窗口显示等设计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对控制系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 温度控制 压力控制 步进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白术挥发性成分指纹谱图谱和系统聚类分析
2
作者 王聪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5-2050,共6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FE-GC/MS)测定了4个不同产地的13个白术样品,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 MPa,静态萃取25 min,动态萃取15 min,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所得萃取物收集于甲醇1mL。色谱分离采用H...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FE-GC/MS)测定了4个不同产地的13个白术样品,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 MPa,静态萃取25 min,动态萃取15 min,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所得萃取物收集于甲醇1mL。色谱分离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和在50~220℃之间程序升温模式;质谱测定采用电子轰击(EI)离子源,质荷比(m/z)50~500内进行扫描。所得总离子流色谱图中近50个色谱峰,选择保留时间在19~51 min以内的13个共有峰作为考察对象,选择保留时间为31.595min的苍术酮为参考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α和峰面积百分比S以及各样品与S5的S值的最大差值ΔS(max)%,并建立了13个样品的指纹图谱。根据GC-MS分析所得结果并与NIST 14谱库比对,对共有峰作出鉴定。通过Origin 2021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分析的13批次生晒白术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分类比较。应用指纹图谱对2个市售白术产品作了产地溯源和挥发性成分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临界流体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指纹图谱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靶点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周贝 王伟雄 +3 位作者 赵子博 郭玉英 胡裕泽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7,共1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2种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靶点和通路,并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探究2种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活性。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team distillation,AEOSD)中有65种化合物,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AEOSFE)中有89种化合物,有44种化合物同时存在于2种挥发油中。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桉叶油醇、α-蛇麻烯是AEOSD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丁香酚、桉叶油醇、α-蒎烯是AEOSFE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AEOSD可能通过调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生物合成过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正向调节生物过程、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而AEOSFE可能通过调控NO的生物合成过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的分化、PI3K-Akt信号通路及炎症介质调节TRP通道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EOSD和AEOSFE均能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过度释放,可分别减少靶点炎症因子IL-1β、IL-6、TNF和IL-1β、IL-6、PTGS2的表达。结论:AEOSD和AEOSFE在化学成分组成和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通路上有所不同,但对RAW264.7细胞的抗炎活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特应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水蒸气蒸馏 临界CO 2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工艺优化
4
作者 刘凤英 邓爱华 +2 位作者 陈信初 杨明毅 杨祺福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55-59,共5页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法辅助超临界CO_(2)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萃取的油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酶添加量6%,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试验,平均得率为(20.24&...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法辅助超临界CO_(2)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萃取的油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酶添加量6%,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试验,平均得率为(20.24±0.07)%;经GC-MS分析中华草龟蛋油脂中有19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棕榈油酸、油酸、反油酸等,占比高达55.51%;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等,占比16.05%。试验结果为中华草龟蛋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蛋 临界流体 响应面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法分离石油重质油 被引量:59
5
作者 王仁安 胡云翔 +1 位作者 许志明 苏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3-59,共7页
石油渣油的分离和评价,对重质油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开发了一种以C3、C4、n-C5或它们的混合物为溶剂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方法和仪器,采取恒定温差线性升压的操作模式将石... 石油渣油的分离和评价,对重质油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开发了一种以C3、C4、n-C5或它们的混合物为溶剂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方法和仪器,采取恒定温差线性升压的操作模式将石油重质油按性质的差异分离成窄馏分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石油重质油的合理有效地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着重介绍该分离方法的原理、仪器、分离条件的研究及其在重质油分离中的应用。本方法可以作为建立石油渣油评价方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分馏 窄馏分 石油重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常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宽馏分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子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美 赵海玲 +1 位作者 孙琦 赵德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SFEF)装置,将沙特中质原油常压渣油(SZAR)按照分子大小和极性强弱进行多级萃取分馏,得到四个宽馏分和一个萃余残渣。考察了四个宽馏分沸程分布、密度、残炭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硫和氮含量以及结构族组成等...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SFEF)装置,将沙特中质原油常压渣油(SZAR)按照分子大小和极性强弱进行多级萃取分馏,得到四个宽馏分和一个萃余残渣。考察了四个宽馏分沸程分布、密度、残炭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硫和氮含量以及结构族组成等基本性质均随萃取压力的变化趋势。采用甲基衍生化作用使含硫化合物转化为含有极性的甲基硫盐,结合正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ESI)电离源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各馏分中所包含的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分馏技术可以将馏分按照分子大小进行分离,且对于非烃类化合物具有富集作用。各个馏分中含量最高的均为包含一个硫原子的S1类化合物,且二苯并噻吩(DBE=6)类含量最高。馏分越重,S1、S2类化合物含量越高、种类越繁多、且缩合程度更高,包含的更多的大分子含硫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分馏 甲基衍生化 电喷雾电离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E-2型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仪实用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骏 周金池 +1 位作者 徐芳 吕兆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164,共5页
SFE-2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具有萃取样品量少,提取精度高等特点。本文以侧柏叶为实验材料,系统研究了该设备的实用技术。结果发现:当样品量较少且样品中萃取物含量很低时,回收方法对萃取物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低沸点化合物... SFE-2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具有萃取样品量少,提取精度高等特点。本文以侧柏叶为实验材料,系统研究了该设备的实用技术。结果发现:当样品量较少且样品中萃取物含量很低时,回收方法对萃取物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低沸点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接收液中,高沸点化合物存在于管路回收液里,二者合并才是完整的提取液。为充分发挥该设备高效的萃取功能,实验同时探讨了如何解决该设备管路易堵的问题,并且建立了管路清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流体 高效的功能 接收液 管路回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常压渣油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馏分中极性化合物的分子表征
8
作者 刘美 张成 +2 位作者 赵德智 袁胜华 段林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实验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装置,按照分子大小和极性强弱将中质原油常压渣油进行多级萃取分馏,获得4个宽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获得原料和宽馏分的密度、粘度等基本物化性质;高温模拟蒸馏及凝胶渗透色谱获得沸程分布及烃类分子分布信息;... 实验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装置,按照分子大小和极性强弱将中质原油常压渣油进行多级萃取分馏,获得4个宽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获得原料和宽馏分的密度、粘度等基本物化性质;高温模拟蒸馏及凝胶渗透色谱获得沸程分布及烃类分子分布信息;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电离源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原料和4个宽馏分中所包含的极性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各个馏分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均为N1类化合物。馏分由轻到重,N1、N1O1、N1S1等类型含氮化合物的DBE和碳数分布范围变宽,且馏分越重,分子缩合度越高,碳数越大,分布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分馏 电喷雾电离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极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烟草中天然烟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会平 唐倩如 鄢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7,共7页
从烟草中提取烟碱可实现废弃烟草的资源化利用,为此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超临界CO_(2)萃取烟草中烟碱的工艺条件(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_(2)流量、原料粒径)对烟碱提取率和烟草浸膏萃取率的影响;此外,还以烟碱提取率为指标,... 从烟草中提取烟碱可实现废弃烟草的资源化利用,为此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超临界CO_(2)萃取烟草中烟碱的工艺条件(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_(2)流量、原料粒径)对烟碱提取率和烟草浸膏萃取率的影响;此外,还以烟碱提取率为指标,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_(2)流量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所得烟草浸膏的成分。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烟碱提取率的影响最大,萃取时间和萃取压力的影响较大,CO_(2)流量的影响最小。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萃取温度为65℃,萃取压力为22 MPa,CO_(2)流量为25 L/h(以150.0 g烟草原料为基准),萃取时间为80 min,原料粒径为0.60 mm。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烟碱提取率为97.89%,烟草浸膏萃取率为5.57%,烟草浸膏的挥发物中共检测出14种成分,且浸膏主要成分为烟碱(相对含量为52.22%)、新植二烯(相对含量为10.29%)、维生素E(相对含量为6.67%),此外还含有植物甾醇、亚油酸、枫香脂等。因其烟碱相对含量较高,该浸膏可作为后期烟碱纯化的良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临界流体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家刚 杨松 +3 位作者 伍玉菡 朱倩 杜京京 江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MD)温度对分离纯化生姜精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结合分子蒸馏(SFE-MD)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分子蒸馏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综合得率为2.53%,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精油得率0.96%(P<0.05)。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是生姜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百分含量达70%以上,其中α-姜烯百分含量为42.13%,高于水蒸气蒸馏生姜精油α-姜烯百分含量40.59%。该方法绿色环保,萃取率高,精油品质好,为生姜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临界流体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胡椒油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学武 李志义 +2 位作者 夏远景 张晓冬 苑塔亮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9,共3页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胡椒油的实验装置,以CO2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压力、操作温度、胡椒颗粒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胡椒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考虑设备投资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椒油的较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2MPa-26M...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胡椒油的实验装置,以CO2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压力、操作温度、胡椒颗粒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胡椒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考虑设备投资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椒油的较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2MPa-26MPa,操作温度313K-323K,胡椒颗粒度30目-40目,CO2流量0.3m3/h-0.4m3/h,胡椒油累积萃取率为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条件 颗粒度 操作温度 过程 压力 临界CO2流体 临界CO2 胡椒 临界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59
12
作者 董海洲 万本屹 +1 位作者 李宏 刘传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9,共5页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4 5 2 % ,湿蒸处理 ,萃取压力 2 8MPa,温度 3 5℃ ,CO2 流容比 8~ 9,萃取时间 80min的条件下 ,葡萄籽油的萃取率可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流体技术 葡萄籽油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的影响因素及效果 被引量:33
13
作者 丘泰球 杨日福 +2 位作者 胡爱军 闫杰 梁汉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5,共6页
考察了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USFE)薏苡仁中的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的效果。以 CO2作为超临界流体分别研究了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颗粒大小、超临界流体流量、超声参数、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与超临界流体萃取... 考察了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USFE)薏苡仁中的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的效果。以 CO2作为超临界流体分别研究了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颗粒大小、超临界流体流量、超声参数、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与超临界流体萃取(SFE)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最适宜的萃取温度为 40℃,比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适宜的萃取温度降低了 5℃;最适宜的萃取压力为 20Mpa, 比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适宜的萃取压力降低了 5Mpa;最佳萃取时间为 3.5h,比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佳萃取时间缩短了 0.5h;萃取率提高约 10%左右。若萃取率相同时,流体流量可减少 0.5L·h-1 ,原料粒径的要求可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强化 薏苡仁油 薏苡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核桃油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丰俊 王建中 +1 位作者 王宪昌 王建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70,共4页
由于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核桃蛋白又容易变性 ,所以普通的油脂制取方法对该产品品质有不利的影响 .根据核桃油的品质特性 ,该试验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 由于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核桃蛋白又容易变性 ,所以普通的油脂制取方法对该产品品质有不利的影响 .根据核桃油的品质特性 ,该试验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 4个操作条件的试验探索 ,得出了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压力 32MPa、温度 4 0℃、物料粒度 30目 (即粒径约为 0 5mm)、萃取时间 3 5h .采用该工艺制取的核桃油完全可以达到一级食用油标准 ,也符合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对核桃油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流体 核桃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制备烟草净油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雪梅 杨叶昆 +3 位作者 徐若飞 陈钧 周谨 张晓龙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香料烟浸膏中萃取烟草净油的方法.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CO2的流量、夹带剂的种类及其用量等工艺条件对烟草净油的品质和得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萃取工艺条件:在打入超临界CO2的同时添... 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香料烟浸膏中萃取烟草净油的方法.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CO2的流量、夹带剂的种类及其用量等工艺条件对烟草净油的品质和得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萃取工艺条件:在打入超临界CO2的同时添加4%~8%(体积比)的夹带剂组成混合萃取溶剂、萃取温度40~45℃、压力25~30MPa、CO2流量2~4L/min、萃取时间3~5h,可得到相当于原料量8%~10%的烟草净油.用GC/MS方法对烟草净油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烟草净油中含有多种烟草中的挥发性特征香气化学成分.烟草净油的卷烟加香评吸结果显示,利用超临界流体从香料烟浸膏中萃取制备的烟草净油能明显提高卷烟的抽吸品质,具有增加烟香、减少刺激、掩盖杂气、使烟气甜润、细腻柔和的效果,是一种高品质的烟用香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烟草净油 夹带剂 加香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李全宏 闫红 +1 位作者 王绍校 蔡同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78,共5页
以南瓜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从南瓜籽中提取南瓜籽油,进行得率和质量研究表明,SFE法较索氏萃取法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得率为标准,SFE-CO2萃取的适宜条件为:时间为120min、压力为35MPa、温度为35... 以南瓜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从南瓜籽中提取南瓜籽油,进行得率和质量研究表明,SFE法较索氏萃取法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得率为标准,SFE-CO2萃取的适宜条件为:时间为120min、压力为35MPa、温度为35℃、二氧化碳流量为2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临界流体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珊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抑菌效果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先春 王敦清 +3 位作者 赫荣安 曾思襄 熊秋林 程光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8,共2页
试验表明:草珊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等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由该萃取物制成的草珊瑚药物牙膏不仅外观更好,口感也更佳。
关键词 草珊瑚 流体 抑菌 牙膏 临界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有机锡化合物的选择性萃取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丁明玉 陈培榕 +2 位作者 罗国安 小泉均 铃木义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研究了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直接从脂肪基质的固体样品(大豆粉)中选择性地萃取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模拟试样萃取结果表明:用较低压力和较高温度的超临界态CO2作流动相时,有机锡达到最大萃取率,而脂肪类物质仅被少量萃取,从而消... 研究了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直接从脂肪基质的固体样品(大豆粉)中选择性地萃取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模拟试样萃取结果表明:用较低压力和较高温度的超临界态CO2作流动相时,有机锡达到最大萃取率,而脂肪类物质仅被少量萃取,从而消除了脂肪类物质对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有机锡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有机锡化合物 大豆粉 S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煤焦油的超临界萃取分馏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丁一慧 陈航 +4 位作者 王东飞 马伟光 王金凤 许德平 王永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采用正戊烷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于220℃和5MPa^15MPa循序升压条件下,将高温煤焦油萃取分馏为10个液相窄馏分和1个固相沥青产物;切割深度达78.36%,萃余沥青收率为21.64%,明显低于常规蒸馏沥青收率。研究发现,所用高温煤焦油的初馏分萃... 采用正戊烷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于220℃和5MPa^15MPa循序升压条件下,将高温煤焦油萃取分馏为10个液相窄馏分和1个固相沥青产物;切割深度达78.36%,萃余沥青收率为21.64%,明显低于常规蒸馏沥青收率。研究发现,所用高温煤焦油的初馏分萃取收率最高,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加,较低压力段一次萃取液相馏分的收率迅速减少;压力达到10 MPa,液相馏分总收率趋于峰值。元素分析和色质联用分析数据表明,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加,一次萃取获得窄馏分的碳氢原子比逐渐增加,平均环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均逐渐增大,萃取馏分逐渐变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煤焦油 临界分馏 正戊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的最佳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振华 闫红 +2 位作者 葛毅强 倪元颖 蔡同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7,共4页
针对葡萄皮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最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影响CO2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35mi... 针对葡萄皮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最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影响CO2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35min、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葡萄皮 精油 最佳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