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制备丹参酮ⅡA超细微粒
1
作者 雷华平 彭超 +5 位作者 刘金花 姚飞虹 宋松泉 唐翠芳 费思恬 张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3-2177,共5页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制备丹参酮ⅡA超细微粒。方法以超临界CO_(2)为抗溶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超细微粒进行表征,测定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超临界CO_(2)流体制备后,超细微粒...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制备丹参酮ⅡA超细微粒。方法以超临界CO_(2)为抗溶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超细微粒进行表征,测定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超临界CO_(2)流体制备后,超细微粒粒度更集中,结晶度更高,化学结构和晶型未发生改变,溶出率增加至2.40倍。结论本实验为增加丹参酮ⅡA溶出、促进其吸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细微粒 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 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结晶流程设计与装置研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德春 刘巍 +2 位作者 乐龙 史益强 王志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50,共5页
针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超临界流体抗溶剂(SAS)结晶分离技术,为简化其操作流程及降低相应的装置建造成本,在汲取超临界萃取装置研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加压泵的结构改造,以及对净滤、管道和冷凝等子系统的合理配置,以超临界CO2为抗溶剂,... 针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超临界流体抗溶剂(SAS)结晶分离技术,为简化其操作流程及降低相应的装置建造成本,在汲取超临界萃取装置研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加压泵的结构改造,以及对净滤、管道和冷凝等子系统的合理配置,以超临界CO2为抗溶剂,设计并加工了一套适于生化及抗生素类物系处理的间歇流程与装置,其建造成本较大幅度地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报价。通过建毕后的水压试验,以及结合对柠檬酸-丙酮溶液的SAS制粒实验,结果发现:所建装置不仅加压过程平稳、快捷,系统密封可靠,且操控性能优良,实测产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化趋势亦均与文献报道相吻合,即产率随压强的增加而升高,随温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抗溶剂 结晶 流程设计 装置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抗溶剂结晶在制药技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国柱 米镇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05-107,共3页
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抗溶剂结晶过程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抗溶剂结晶在制药技术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讨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抗溶剂结晶技术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开发的领域.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气体抗溶剂 结晶 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及微粒成形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盼 姜浩锡 +1 位作者 李仕昌 张敏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0-2125,共6页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超细微粒制备技术,在药物、超导、颜料、炸药和聚合物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过程和该技术在单组分和多组分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制备上的应用,并对超临界抗溶剂微粒成形机理的研...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超细微粒制备技术,在药物、超导、颜料、炸药和聚合物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过程和该技术在单组分和多组分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制备上的应用,并对超临界抗溶剂微粒成形机理的研究现状和微粒的成形机理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总结。最后对超临界抗溶剂微粒化技术的发展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抗溶剂 微粒制备 成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流体抗溶剂原理的造粒技术及其装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康永强 陈爱政 +1 位作者 王士斌 刘源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34-1742,共9页
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由于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制得的微粒有机溶剂残留少、微粒粒径和形态可控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药物运输体系的研究当中。本文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的基本原理、装置组成和基本分类;从技术发展、喷嘴改进... 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由于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制得的微粒有机溶剂残留少、微粒粒径和形态可控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药物运输体系的研究当中。本文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的基本原理、装置组成和基本分类;从技术发展、喷嘴改进、技术结合、产品收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GAS、ASES、SEDS、SEDS-PA、SpEDS、SAS-EM、SAS-IJ、连续式RESS以及RESAS等基于超临界流体抗溶剂原理的造粒技术及其装置的改进过程;然后对目前其中存在的颗粒团聚、产品收集难和装置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从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规模化两方面,对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基础理论的完善及其装置的改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抗溶剂 造粒装置 喷嘴改进 技术结合 产品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抗溶剂沉析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卫中 朱自强 姚善泾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7-72,75,共7页
概述了超临界抗溶剂 (SAS)沉析技术的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在制备微细颗粒和分级分离方面的应用。在制备微细颗粒方面 ,介绍了在含能材料、聚合物、药用化合物、染料、超导体、催化剂和无机盐等领域的主要应用 ;在分级分离方面 ,着... 概述了超临界抗溶剂 (SAS)沉析技术的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在制备微细颗粒和分级分离方面的应用。在制备微细颗粒方面 ,介绍了在含能材料、聚合物、药用化合物、染料、超导体、催化剂和无机盐等领域的主要应用 ;在分级分离方面 ,着重介绍了从发酵液中分级分离柠檬酸的新工艺、从牛奶中直接沉析酪蛋白和从混合DMSO溶液中结晶分离BaCl2 和NH4 Cl的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抗溶剂 沉析 微细化 分离 抗溶剂结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爱军 丘泰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是一种新的发展前景很好的超细颗粒制备技术。本文论述了它的特点和结晶过程的两个重要路线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结晶法、超临界流体抗溶剂结晶法。同时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的应用研究情况 ,指出了该技术...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是一种新的发展前景很好的超细颗粒制备技术。本文论述了它的特点和结晶过程的两个重要路线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结晶法、超临界流体抗溶剂结晶法。同时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的应用研究情况 ,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结晶 快速膨胀法 抗溶剂结晶 细颗粒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纳米营养物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林长春 洪流 +1 位作者 于文利 赵亚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6-250,共5页
纳米营养物的制备是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超临界抗溶剂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绿色新工艺,在提高食品营养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纳米营养物制备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 纳米营养物的制备是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超临界抗溶剂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绿色新工艺,在提高食品营养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纳米营养物制备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分类及其在纳米营养物制备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营养物 临界流体 临界抗溶剂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药物微粒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蓓怡 于文利 赵亚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总结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微粉化药物和制备缓释药物微球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在药物微粉化方面,着重介绍了超临界辅助原子化法对水溶性药物的处理,包括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证明该方法用于改善水溶... 总结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微粉化药物和制备缓释药物微球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在药物微粉化方面,着重介绍了超临界辅助原子化法对水溶性药物的处理,包括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证明该方法用于改善水溶性药物的微粉化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制备药物微球方面,重点介绍了不同操作条件和不同分子质量的载体、不同配比的复合载体对药物微球性能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在亲脂性及离子型药物微球制备中的应用,指出添加表面活性剂将更有利于得到该类药物的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抗溶剂 临界辅助原子化法 药物 微细颗粒 微粉化 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重结晶AP微细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闻利群 张景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通过对比CO2在丙酮、乙醇、甲醇溶剂中的膨胀度,选择丙酮为溶剂,采用超临界CO2气体抗溶剂法重结晶了高氯酸铵(AP),并研究了压力、温度、溶液初始浓度、进气速率、静置时间等对GAS重结晶过程、晶粒大小和晶型的影响.在10 MPa、40 ℃、35 ... 通过对比CO2在丙酮、乙醇、甲醇溶剂中的膨胀度,选择丙酮为溶剂,采用超临界CO2气体抗溶剂法重结晶了高氯酸铵(AP),并研究了压力、温度、溶液初始浓度、进气速率、静置时间等对GAS重结晶过程、晶粒大小和晶型的影响.在10 MPa、40 ℃、35 kg·h-1条件下,可得到30~40 nm的球形AP微细颗粒.分析表明, GAS细化过程中升压操作引起的液相湍动强度是影响样品粒径、晶型的决定性因素;在GAS过程中,AP晶体生长经历球形、多面体-棒状-雪花状或树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氯酸铵 临界流体 气体抗溶剂 二氧化碳 临界CO2抗溶剂 微细颗粒 结晶 AP GAS过程 CO2气体 高氯酸铵 初始浓度 结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反溶剂法制备高聚物粘结炸药技术初探 被引量:9
11
作者 柴涛 周圣 张景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05-207,共3页
利用恒容静态平衡法,测定了包覆用氟橡胶-乙酸乙酯-CO2三元体系不同组成相应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以此为制备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将超临界流体反溶剂过程用于制备含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高聚物粘结炸药,所得产品经组分分析、性能... 利用恒容静态平衡法,测定了包覆用氟橡胶-乙酸乙酯-CO2三元体系不同组成相应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以此为制备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将超临界流体反溶剂过程用于制备含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高聚物粘结炸药,所得产品经组分分析、性能测试、吸光度的测量、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SEM)等手段,验证了该技术和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临界CO2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制备 高聚物粘结炸药 临界流体 制备工艺 技术初探 溶剂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超细微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滕新荣 任杰 顾书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207-210,共4页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微细材料,在高分子、医药、电子和化学工业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超细微粒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尤其详细介绍了利用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生物降解聚合物及药物制剂...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微细材料,在高分子、医药、电子和化学工业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超细微粒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尤其详细介绍了利用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生物降解聚合物及药物制剂方面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抗溶剂技术 细微粒 生物降解聚合物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光小角散射法研究超临界流体抗溶剂过程中聚苯乙烯构象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柳义 王洪立 +8 位作者 赵昕 陈娜 李丹 刘志敏 韩布兴 荣利霞 赵辉 王俊 董宝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应用同步辐射X光小角散射法对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聚苯乙烯+四氢呋喃)抗溶剂过程中聚苯乙烯分子链的构象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断加入抗溶剂(二氧化碳)过程中,高分子链发生了从无规线团的卷曲到蜷缩成球形颗粒的转变。当压强小... 应用同步辐射X光小角散射法对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聚苯乙烯+四氢呋喃)抗溶剂过程中聚苯乙烯分子链的构象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断加入抗溶剂(二氧化碳)过程中,高分子链发生了从无规线团的卷曲到蜷缩成球形颗粒的转变。当压强小于雾点压强pc时,高分子链发生卷曲;当压强大于pc时,高分子链蜷缩成密度均一的球形颗粒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小角散射法 临界流体 抗溶剂过程 聚苯乙烯 构象变化 同步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聚乳酸基药物微粒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杰 张鹏 +1 位作者 滕新荣 任天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9-41,45,共4页
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SAS)过程的主要特征,归纳了一些 SAS 过程制备超微细粒的影响因素和 SAS 过程机理模型的研究,阐述了 SAS 过程在制备聚乳酸基药物微细颗粒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临界抗溶剂 微细颗粒 临界流体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流体重结晶技术制备药物微粒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燕 王威强 邢晓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7-380,共4页
总结了超细药物微粒的常规制备方法,对超临界重结晶技术的两种常用方法,即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和抗溶剂法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它们的应用进展情况,回顾了两种方法在国内中药药材领域的研究情况。并对超临界重结晶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该... 总结了超细药物微粒的常规制备方法,对超临界重结晶技术的两种常用方法,即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和抗溶剂法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它们的应用进展情况,回顾了两种方法在国内中药药材领域的研究情况。并对超临界重结晶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该技术为我国中药材有效成分的精细制备提供了一条富有前景的道路,但需要解决制备产量低、成本高、工艺和设备尚不完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药物微细颗粒 结晶 快速膨胀 抗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结晶葛根素工艺参数优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成 谢慧明 高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1-213,共3页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对采用响应曲面法关于结晶压力、温度和时间建立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葛根素工艺模型的变化规律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并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便于选择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葛根素条件。结果表明:当结晶压力为22.12MPa,温度为...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对采用响应曲面法关于结晶压力、温度和时间建立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葛根素工艺模型的变化规律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并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便于选择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葛根素条件。结果表明:当结晶压力为22.12MPa,温度为32.35℃,时间为2.17h时,葛根素纯度高达5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抗溶剂 葛根素 结晶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结晶制备枸橼酸颗粒的产率优化
17
作者 黄德春 刘巍 +2 位作者 乐龙 戴琳 史益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6-71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制备枸橼酸颗粒的操作产率,利用实验室已建的小试装置,依次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釜内温度、釜内压力及保压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均匀设计的实验安排法,实施了产率的工艺优化。结果发现:... 为了进一步提高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制备枸橼酸颗粒的操作产率,利用实验室已建的小试装置,依次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釜内温度、釜内压力及保压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均匀设计的实验安排法,实施了产率的工艺优化。结果发现:该操作的产率随釜内温度的增加先增后减,随溶液初始浓度、釜内压力或保压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后期增幅有所趋缓。此外,各因素对产率指标的主次影响顺序依次为溶液初始浓度>釜内压力>釜内温度>保压时间,且在预定的考察范围内,优化的工艺组合为溶液初始浓度0.35 g/mL、操作温度33℃、压力12.5 MPa及保压时间3.5 h,所得产率值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抗溶剂结晶 枸橼酸 颗粒制备 产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超临界CO_2抗溶剂结晶模型建立
18
作者 张文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0-252,共3页
选择葛根提取物(葛根素含量10%)为实验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法进行高效提纯葛根素研究。具体考察压力、温度、时间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纯度。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葛根素的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压... 选择葛根提取物(葛根素含量10%)为实验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法进行高效提纯葛根素研究。具体考察压力、温度、时间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纯度。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超临界CO2抗溶剂结晶葛根素的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压力、温度和时间进行了实验设计,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偏差为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抗溶剂结晶 葛根素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及其在药物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鈜艳 刘宗章 张敏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05-709,共5页
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的原理 ,分析了工艺条件对粒子尺寸和尺寸分布的影响 ,着重说明了其在药物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临界流体 抗溶剂 药物 细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精制栀子黄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张德权 吕飞杰 +1 位作者 台建祥 付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6-230,共5页
以市售栀子黄色素为原料,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超临界状态下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 流量、夹带剂对栀子黄色素OD值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压、添加夹带剂的条件下有利于降低栀子黄色素的OD值比率,达到精制的目的。
关键词 临界CO2 栀子黄色素 精制 OD值比率 流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