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pen Plus在超临界流体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萌萌 姜召 +1 位作者 李璐 方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9-26,共8页
Aspen Plus是集生产装置设计、稳态模拟和优化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可用于医药、化工等多种工程领域的工艺流程模拟、工程性能监控、优化等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行为。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绿色环保技术,近年来在... Aspen Plus是集生产装置设计、稳态模拟和优化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可用于医药、化工等多种工程领域的工艺流程模拟、工程性能监控、优化等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行为。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绿色环保技术,近年来在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得到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基础数据和理论模型匮乏、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该技术的工业化进展。本文将Aspen Plus软件应用于超临界流体技术,介绍了Aspen Plus模拟软件的主要功能,综述了Aspen Plus模拟软件在超临界流体技术领域科研开发、工业过程设计及优化、生产过程中能耗问题的应用情况,同时也指出了Aspen Plus在模拟超临界流体技术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超临界流体技术 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动态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卫生 马紫峰 王大璞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49,共5页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当前化学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对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几个研究领域 ,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体系相平衡、超临界化学反应以及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超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等方面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作了全面阐述 。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萃取 相平衡 化学反应 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Ⅱ)生化药物的提纯、干燥与造粒 被引量:14
3
作者 汪朝晖 徐南平 时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57,共6页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并重点描述了GAS(Gas Anti-Solvent)过程和RESS(Rapid Expans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Solutions)过程的特征、实验装置及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医药工业 生化药物 提纯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超微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任慧 丁一刚 +1 位作者 吴元欣 李定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0-32,共3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超微粒子制备中的原理和方法 ,给出了此技术在高分子材料、无机和有机材料方面的应用实例 。
关键词 微粒子 超临界流体技术 制备 UMP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塑料降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廖传华 朱跃钊 +2 位作者 柴本银 史勇春 黄振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6-90,共5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各种废旧塑料解聚及其回收利用中的应用,同时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塑料解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废旧塑料 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辛伐他汀/PLLA-PEG缓释复合微球 被引量:6
6
作者 颜庭轩 王志祥 +1 位作者 黄德春 宋杏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1-406,共6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SCF)技术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辛伐他汀/左旋聚乳酸(PLLA)-聚乙二醇(PEG)复合微球,以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考察了结晶压力、结晶温度以及辅料浓度等操作参数对复合微球的影响。由单因素实验得到较优工艺条件为:结晶压力12 M... 采用超临界流体(SCF)技术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辛伐他汀/左旋聚乳酸(PLLA)-聚乙二醇(PEG)复合微球,以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考察了结晶压力、结晶温度以及辅料浓度等操作参数对复合微球的影响。由单因素实验得到较优工艺条件为:结晶压力12 MPa,结晶温度45℃,PEG浓度6 mg?mL?1。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球载药量为12.65%,粒径为6.24μm;通过红外(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辛伐他汀可能与PLLA形成氢键结合,并以无定型形式复合于微球中;PEG均匀复合于微球骨架中。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辛伐他汀/PLLA-PEG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CF技术可制备得到辛伐他汀/PLLA-PEG缓释微球,添加适量PEG可有效增加载药量,提高药物溶出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辛伐他汀 聚乙二醇 左旋聚乳酸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江和源 蒋迎 刘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流体脱除茶叶中咖啡因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茶样形态对咖啡因脱除影响极大,60目磨碎茶样的咖啡因脱除率可达85.63%,咖啡因含量≤0.5%;含水率对茶叶中咖啡因的脱除率影响也较大,含水率为35%~50%时较适宜...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流体脱除茶叶中咖啡因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茶样形态对咖啡因脱除影响极大,60目磨碎茶样的咖啡因脱除率可达85.63%,咖啡因含量≤0.5%;含水率对茶叶中咖啡因的脱除率影响也较大,含水率为35%~50%时较适宜。超临界流体萃取后的磨碎处理茶样品质总分均要好于其它处理,品质和口感得分接近于对照。正交实验中,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为压力>温度>动态循环时间>夹带剂用量,而对儿茶素来说,夹带剂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绿茶 咖啡因 儿茶素 脱除率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侯爱芹 戴瑾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3-415,共3页
介绍国内外将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于染整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织物的前处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染色、织物的后整理、新型染料及设备的开发研究。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染整加工 应用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介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蓓怡 于文利 赵亚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8-501,共4页
将制备介孔材料的传统方法与超临界流体方法进行了比较, 总结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介孔材料制备中用于清除模板剂以及作为载体使硅基基团渗透入介孔模板两方面的应用, 并介绍了以高聚物为模板制备介孔膜的原理。以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介孔... 将制备介孔材料的传统方法与超临界流体方法进行了比较, 总结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介孔材料制备中用于清除模板剂以及作为载体使硅基基团渗透入介孔模板两方面的应用, 并介绍了以高聚物为模板制备介孔膜的原理。以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介孔材料, 所得的产品孔径分布更窄, 材料结构更规整、更有序, 且模板清除率和硅基的装载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材料制备 应用 介孔材料 传统方法 模板制备 孔径分布 材料结构 装载效率 模板剂 高聚物 清除率 硅基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细近球形CL-20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立双 胡双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3,共4页
为克服超细炸药加工过程中容易团聚的缺点,并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本文采用超临界气体抗溶剂(简称GAS)技术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简称CL-20)超细化结晶和晶形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温度、溶液初始浓度、压力及升压速率对CL-20粒径和... 为克服超细炸药加工过程中容易团聚的缺点,并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本文采用超临界气体抗溶剂(简称GAS)技术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简称CL-20)超细化结晶和晶形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温度、溶液初始浓度、压力及升压速率对CL-20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对超临界技术处理前后的粒径和晶形进行了观察,发现经过处理后的粒径变小、晶形趋于球形。对处理前样品与处理后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产品的撞击感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气体抗溶剂 CL-20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存文 程健 +4 位作者 丁一刚 吴元欣 李世荣 喻发全 柏正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5期1-3,共3页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非均相化学合成及酶催化反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于非均相催化反应领域应着重开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非均相催化反应 应用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辅助合成TiO_2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蒙 赵斌 +2 位作者 林琳 陈超 何丹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0-124,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功能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TiO2材料方面的应用。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辅助合成纳米TiO2,可以有效控制TiO2的形貌,提高光催化活性。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方法,着重对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合成不同成... 介绍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功能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TiO2材料方面的应用。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辅助合成纳米TiO2,可以有效控制TiO2的形貌,提高光催化活性。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方法,着重对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合成不同成分、结构、形貌纳米TiO2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指出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纳米TiO2合成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纳米TiO2 形貌调控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宁波 许国志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4年第4期52-55,共4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结合目前国内外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聚合物加工中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在聚合物解聚、聚合物纯化、聚合物合成和聚合物发泡材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聚合物 应用 解聚 纯化 合成 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1-23,共3页
论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工、环保领域中的应用,涉及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粒子的方法以及超临界多相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超临界流体技术降解废弃塑料的工艺和进展,以及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废水和污泥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微粒子 多相催化反应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盛华 丁丽 《热带农业工程》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着重介绍历年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概况以及相应的原理和应用。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化工分离技术 萃取技术 成核技术 干燥技术 气体反萃技术 喷涂技术 临界水氧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微藻生物能源中应用
16
作者 龙惊惊 章表明 +3 位作者 朱希坤 闫海生 胥维昌 李海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0,共4页
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含油量高、生长周期短、油脂面积产率高等特点,微藻生物能源已成为近年国内外生物能源及CO2减排领域研究热点,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第三代"生物能源。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分离技术,广泛... 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含油量高、生长周期短、油脂面积产率高等特点,微藻生物能源已成为近年国内外生物能源及CO2减排领域研究热点,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第三代"生物能源。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该文综述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微藻生物能源技术方面应用,主要包括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微藻油脂、不饱和脂肪酸、色素和其它活性物质,及在超临界流体中液化微藻生物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生物能源 超临界流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林产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17
作者 刘元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应用 树木抽提 分离 林产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绿色2004:第三届超临界流体技术用于能源与环境国际会议
18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495,共1页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第三届超临界流体技术用于能源与环境国际会议 基础理论 产业化 能源科学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缓释微球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浮 廖晓明 +1 位作者 尹光福 顾建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29,55,共4页
以L-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为载体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MF/PLLA-PEG-PLLA)的复合微球,考察了PEG分子量的变化对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载药... 以L-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为载体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MF/PLLA-PEG-PLLA)的复合微球,考察了PEG分子量的变化对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性能来表征复合微球的各项性能;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残留量;通过溶血实验来评价复合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呈球形或类球形形貌,平均粒径在1.99~6.20μm之间,载药量达到17.92%,包封率最高可至69.57%,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呈先突释后缓释的释药模式;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残留量分别为0.0076%和0.0016%;微球溶血率<1%,远小于国家标准5%,证明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吗啡 L-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简介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静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2-33,31,共3页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在萃取分离、反应工程。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萃取 分离 化学反应工程 微细颗粒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