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藻超临界水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龚德成 沈倩 +5 位作者 朱贤青 黄云 夏奡 张敬苗 朱恂 廖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09-3728,共20页
微藻具有生长周期短、光合固碳效率高等优势,并且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等含碳化合物,是极具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潜力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超临界水气化技术能够在不需要干燥微藻的条件下直接将高含水微藻转化为富氢合成气,可节... 微藻具有生长周期短、光合固碳效率高等优势,并且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等含碳化合物,是极具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潜力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超临界水气化技术能够在不需要干燥微藻的条件下直接将高含水微藻转化为富氢合成气,可节约大量微藻脱水能耗,并且具有反应速率高、转化效率高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藻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微藻超临界水气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物料浓度和反应器类型,阐释了不同催化剂对微藻超临界水气化过程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微藻主要三组分模型化合物在超临界水气化过程的反应机理,总结了微藻超临界水气化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最后展望了微藻超临界水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为微藻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超临界水气化 制氢 影响因素 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奕雪 陈秋玲 +3 位作者 谷俊杰 田森林 宁平 夏凤高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综述了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所用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碱类催化剂、金属类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碳类催化剂、矿石类等五类催化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气化率和氢气产率。通过催化剂的比选,提出有效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 本文综述了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所用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碱类催化剂、金属类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碳类催化剂、矿石类等五类催化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气化率和氢气产率。通过催化剂的比选,提出有效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并提出常用碱类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碱类催化剂的高效利用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超临界水气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气化生物质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武君 胡瑞生 +2 位作者 白雅琴 蔡丽 苏海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11,13,共4页
介绍了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中使用的催化材料进行了归纳和综述。指出以提高产氢率为目的,必须结合反应路径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而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开发新的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目... 介绍了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中使用的催化材料进行了归纳和综述。指出以提高产氢率为目的,必须结合反应路径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而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开发新的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目前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气化 生物质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在钾元素对玉米芯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亮 张军 +4 位作者 盛昌栋 张永春 丁启忠 王坤 刘杨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21,共7页
为研究玉米芯中内在钾元素对其超临界水气化(SCWG)过程的影响,采用水洗方式对钾元素进行了脱除.对水洗样中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有效脱除玉米芯中的钾,并能保持玉米芯有机成分的稳定.利用压力釜反应器对... 为研究玉米芯中内在钾元素对其超临界水气化(SCWG)过程的影响,采用水洗方式对钾元素进行了脱除.对水洗样中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有效脱除玉米芯中的钾,并能保持玉米芯有机成分的稳定.利用压力釜反应器对玉米芯原样和水洗样进行了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压力、不同反应停留时间下的SCWG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芯中钾元素的存在促进了SCWG反应产物中氢气的生成.提高反应压力或延长反应时间,均强化K对H2生成的促进作用.内在钾元素对气体产量和气化率的影响与温度有关,低温时促进气化,而高温时抑制气化.此外,对水洗样分别回添KCl和KOH进行了SCWG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回添的KCl和KOH均阻碍氢气的产生和玉米芯的气化.因此,玉米芯内在钾元素在SCWG过程中的作用方式与直接添加钾成分时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超临界水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亮 张军 +2 位作者 盛昌栋 张永春 刘杨先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65-68,共4页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具有高的气化率和产氢率,反应不生成焦油、木炭等副产品。因此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过程中催化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碱性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具有高的气化率和产氢率,反应不生成焦油、木炭等副产品。因此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过程中催化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碱性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及矿石类催化剂,同时介绍了这几种催化剂的反应机理。金属催化剂具有明显高的产氢率和低温催化能力,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超临界水气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煤炭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吕友军 金辉 +2 位作者 李国兴 王浩 樊明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70-3885,共16页
中国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传统“一把火烧”的煤炭利用方式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SO_(x)、NO_(x)、粉尘及温室气体,是雾霾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郭烈锦院士团队原创性地提出基于超临界水气化的煤制氢发... 中国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传统“一把火烧”的煤炭利用方式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SO_(x)、NO_(x)、粉尘及温室气体,是雾霾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郭烈锦院士团队原创性地提出基于超临界水气化的煤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该技术可将煤在超临界水均相环境中实现完全气化制得富氢混合物,其中的氢被完全氧化形成超临界H_(2) O/CO_(2)混合工质后进入透平做功发电,透平出口的乏汽经气液分离可实现CO_(2)的自然富集。针对上述方案中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近10 a来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在超临界水煤气化反应过程强化方面,揭示了超临界水中煤气化过程的受控步骤在于稠环芳烃的开环反应;建立了超临界水中多孔焦颗粒气化模型并获得其气化机理与影响规律;通过将烷烃重整区高自由基浓度的流体循环注入反应器底部提高煤气化率约17%;通过调整喷嘴射流角度缩小了低温低流速的副反应区;通过添加催化剂实现了吸热-放热反应的原位耦合匹配。在超临界水流化床多相流动与传热方面,基于介尺度结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提出了新型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曳力模型;基于压差实验数据获得了流化床内流型演变特性及相应计算准则;基于实验结果揭示了流化床气泡动力学特性并提出气泡弦长与上升速度的计算准则式;建立了流化床均质膨胀区和鼓泡区的床层-壁面传热关联式与基于颗粒团更新理论的传热模型。在超临界水环境氢氧化反应动力学方面,基于反应力场方法从原子层面获得了超临界水中氢氧化反应路径与动力学参数;基于氧化反应段出口氢气体积分数数据建立了超临界工况下氢氧化总包反应速率方程;建立了适用于超临界水工况的氢氧化基元反应模型并开展了反应路径分析与敏感性分析。上述研究成果为超临界水煤气化反应调控与强化、气化反应器与氧化反应器的设计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气化 制氢 流化床 多相流动与传热 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及超临界水气化产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龚为进 刘玥 +1 位作者 魏永华 李宾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2-695,698,共5页
回顾了垃圾渗滤液(简称渗滤液)末端处理,利用渗滤液生产有机肥料、燃料,回收渗滤液中氨氮和腐殖酸,厌氧发酵制沼气,生物制氢气等渗滤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超临界水气化(SCWG)技术具有气化效率高、反应速度快、气体产物中... 回顾了垃圾渗滤液(简称渗滤液)末端处理,利用渗滤液生产有机肥料、燃料,回收渗滤液中氨氮和腐殖酸,厌氧发酵制沼气,生物制氢气等渗滤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超临界水气化(SCWG)技术具有气化效率高、反应速度快、气体产物中氢含量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制氢的研究;指出了利用SCWG技术处理渗滤液不仅能对渗滤液进行有效治理,并且能回收反应产生的氢气资源,实现渗滤液污染治理和资源回收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资源化处理 超临界水气化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反应建模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斯茂 郭烈锦 吕友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935,共7页
建立了管式反应器中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反应的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以葡萄糖做为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全局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反应器出口温度与气体产物组份分布。利用该模型数值... 建立了管式反应器中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反应的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以葡萄糖做为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全局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反应器出口温度与气体产物组份分布。利用该模型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反应器中温度场、速度场基本情况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分布的基本规律。该文通过计算还讨论了反应器入口水温、反应器壁温以及物料和预热水之比对反应器内气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该模型对生物质超临界水反应器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化学反应最佳工况的选择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制氢 超临界水气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泥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玉龙 王树众 +4 位作者 蒋华义 李康 段远望 雷达璐 刘学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940,共10页
市政污泥是一种固-液混合污染物,虽具有一定危害但仍存在巨大的资源化应用潜力,利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将其转化为富氢气体燃料是解决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超临界水作为一种安全无毒、低廉易得、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 市政污泥是一种固-液混合污染物,虽具有一定危害但仍存在巨大的资源化应用潜力,利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将其转化为富氢气体燃料是解决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超临界水作为一种安全无毒、低廉易得、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可避免干燥过程,将污泥直接转化并生成富含氢气、甲烷等的燃料气体,被认为是市政污泥制氢的最有效技术。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超临界水反应条件、催化剂对制氢的影响以及水在气化反应中的作用3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剖析气化反应机理,展望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实现“资源化、能源化、全循环”的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气化 制氢 市政污泥 反应参数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生物质性质对超临界水气化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会文 张晓曼 +4 位作者 孙淑雲 肖航 李敏 张春雷 周海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3,共7页
微囊藻水华的常态化暴发致使每年产生大量难处理的高含水率废弃微囊藻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可越过高能耗的脱水工艺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该文聚焦微囊藻生物质作为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原料、在堆积及自然腐解条件下... 微囊藻水华的常态化暴发致使每年产生大量难处理的高含水率废弃微囊藻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可越过高能耗的脱水工艺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该文聚焦微囊藻生物质作为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原料、在堆积及自然腐解条件下的初始含水率及腐解程度变化,明确生物质原料初始含水率及腐解程度等条件与超临界水气化产物的质量分布规律、产气产氢特性、以及能耗分析的作用关系。70%~96.15%范围内的含水率变化对微囊藻生物质SCWG产氢存在一定影响,在其脱水能耗允许程度内降低含水率能够有效改善处理效率及能源转化效率;微囊藻生物质15 d腐解程度时TOC约降低15%,而该阶段的产氢效率能够稳定维持在3.0 mol/kg左右。研究成果将为今后微囊藻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处理的高能效产业化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生物质 超临界水气化 氢气 腐解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铝对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佳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86-90,共5页
如何选择或开发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产氢量成为污泥超临界水气化技术,是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选取氯化铝(AlCl_3)作为催化剂,以污水厂脱水污泥为对象,采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在400℃、24 MPa、30 min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实... 如何选择或开发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产氢量成为污泥超临界水气化技术,是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选取氯化铝(AlCl_3)作为催化剂,以污水厂脱水污泥为对象,采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在400℃、24 MPa、30 min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实验。分析AlCl_3对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以及关键产物的影响,探讨AlCl_3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AlCl_3能够显著促进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在6wt%添加量下氢气产率达到11.52 mol/kg OM,比不添加提高了近43倍。AlCl_3的添加会促进小分子有机物聚合生成酚类物质,抑制小分子聚合生成焦炭。AlCl_3催化机理是水解生成HCl和A_l2(OH)_3。HCl作为酸性水解剂,促进污泥中碳水化合物在亚临界条件下水热解转化成小分子物质,并进一步在超临界条件下气化产生氢气;Al_2(OH)_3作为碱性化合物催化剂,促进水气转化反应促进产氢,二者共同作用促进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产氢 氯化铝 超临界水气化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及多联产路线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珂 王延安 +1 位作者 王淑岩 惠樱花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72,共7页
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是指各种有机物在超临界水环境下进行低温催化气化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为主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反应过程清洁以及能够生产氢气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是指各种有机物在超临界水环境下进行低温催化气化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为主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反应过程清洁以及能够生产氢气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文中通过阐述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煤炭、生物质、污泥等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研究进展,结合该技术同时产出高压水、氢气、二氧化碳等多种产物,分析了煤-电-合成氨/尿素、煤-电-氢能源/CO_(2)资源化、煤-超临界发电、废弃物处理-超临界发电等不同应用领域的多联产方案,为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气化制氢 技术进展 多联产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超临界水气化过程的动态自适应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晓 王青 程乐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66,71,共5页
针对生产过程中污泥组分的不稳定性,利用Aspen Plus建立了污泥的超临界水气化工艺模型与污泥成分的反算公式,开发了污泥的超临界水气化反应过程的动态自适应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反应器出口产物组成及相关参数,实时反算污泥的组成参数,并... 针对生产过程中污泥组分的不稳定性,利用Aspen Plus建立了污泥的超临界水气化工艺模型与污泥成分的反算公式,开发了污泥的超临界水气化反应过程的动态自适应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反应器出口产物组成及相关参数,实时反算污泥的组成参数,并将反算参数作为工艺模型的输入条件,模拟计算下一时段反应器出口的产物组成。该研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预测因污泥原料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产物组成的变化以及减小工艺系统波动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超临界水气化 动态自适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气转化对超临界水煤气化的抑制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帅琪 张瑞 +2 位作者 黄瀚 赵昆鹏 白博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60-2969,共10页
水气转化是煤炭超临界水气化技术中关键的均相化学反应。然而,水气转化反应对煤颗粒孔隙内非均相气化反应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孔隙内部水气转化反应对不规则煤颗粒超临界水气化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水气转化是煤炭超临界水气化技术中关键的均相化学反应。然而,水气转化反应对煤颗粒孔隙内非均相气化反应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孔隙内部水气转化反应对不规则煤颗粒超临界水气化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内的水气转化反应掉了大量用于煤的非均相气化反应的超临界水,降低了颗粒的气化反应速率,同时大量生成二氧化碳并富集于颗粒孔隙中,减小了孔隙中超临界水的扩散系数。定义了有效气化因子以定量表征水气转化反应对颗粒气化的抑制程度,发现了该抑制作用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强,且由于该抑制作用而增加的颗粒气化反应时间与有效气化因子呈简单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颗粒 多相反应 煤炭 超临界水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气化反应器的CFD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旭 陈海峰 +2 位作者 阳明君 徐愿坚 陈忠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4-510,515,共8页
基于前期研究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数学模型、物性数据和模拟实例三个方面回溯了CFD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出RNG k-ε、EDC分别是纯流态、湍流-化学反应两种体系普遍采用且模拟效果最好的模型,但在面对水热燃烧、水膜... 基于前期研究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数学模型、物性数据和模拟实例三个方面回溯了CFD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出RNG k-ε、EDC分别是纯流态、湍流-化学反应两种体系普遍采用且模拟效果最好的模型,但在面对水热燃烧、水膜形成和非均相催化等典型水热过程时,仍不能有效兼顾流体力学问题与化学反应问题;其次,超临界水热环境下多相流体的基础物性数据匮乏是CFD模拟研究的另一瓶颈;最后,指出了开发新模型并结合原位探测实验新技术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结构 热燃烧 模拟 临界氧化 超临界水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中钾对甲醛降解过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亮 张军 +4 位作者 钟辉 丁启忠 陈孝武 徐成威 任宗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2-308,共7页
为掌握生物质中钾对生物质超临界水降解过程的影响,选择生物质气化转化过程中生成的重要小分子中间产物甲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反应温度400~650℃、压力23~29 MPa、停留时间4~12 s),单一钾成分(KHCO3/K2CO3/KCl)或混... 为掌握生物质中钾对生物质超临界水降解过程的影响,选择生物质气化转化过程中生成的重要小分子中间产物甲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反应温度400~650℃、压力23~29 MPa、停留时间4~12 s),单一钾成分(KHCO3/K2CO3/KCl)或混合钾成分(KHCO3、K2CO3、KCl)对甲醛超临界水降解气体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KHCO3、K2CO3、KCl、混合钾均降低了气体产物中CO的体积分数,提高了CO2的体积分数,但KCl的影响程度弱于其他三种钾成分。此外,由于不同钾成分均不利于气体产物中CO和H2体积分数的提高,从而使得气体产物的热值降低。KHCO3、K2CO3、KCl、混合钾均降低了H2、CO、CO2的产率以及气化率,其对H2产率以及气化率的抑制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混合钾、KHCO3、K2CO3、KCl,且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停留时间时抑制气体生成的作用相对越明显。而当反应压力改变时,钾成分对H2产率及气化率的影响程度变化较小。较高反应温度、较高反应压力、较长停留时间时,混合钾中各成分出现协同作用,明显抑制了气体产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成分 甲醛 超临界水气化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季 孙佳伟 +2 位作者 郭利 翟明 董芃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对生物质紧凑型UNIQUE气化工艺和多级气化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多联产工艺路线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等离子体气化和超临界水气化等生物质新型气化技术原理,指出了等离子体气化主要应用于废物处理,其优势是产气中H_2和CO含量高,CO_2和焦... 对生物质紧凑型UNIQUE气化工艺和多级气化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多联产工艺路线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等离子体气化和超临界水气化等生物质新型气化技术原理,指出了等离子体气化主要应用于废物处理,其优势是产气中H_2和CO含量高,CO_2和焦油含量低,热值高;超临界水气化的主要优点是湿生物质无需预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合成气 气化工艺 多联产 超临界水气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液气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国民 赵光磊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7,共4页
综述了黑液气化机理、气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超临界水气化工艺的研究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以Chemrec气化工艺为代表的高温压力氧吹气流床气化工艺已完成现场应用小试试验,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以高效气化工艺为基础的黑液气... 综述了黑液气化机理、气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超临界水气化工艺的研究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以Chemrec气化工艺为代表的高温压力氧吹气流床气化工艺已完成现场应用小试试验,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以高效气化工艺为基础的黑液气化集成工艺的产品附加值高、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明显,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高温压力氧吹工艺 超临界水气化工艺 黑液气化集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化学过程制氢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倪萌 M K H Leung K Sumathy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0,共4页
生物质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氢能源是未来理想的能源载体。生物质生长周期短产量巨大作为能源利用时,其CO2排放量几乎为零因此被视为非常有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生物质制氢技术主要包括热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其中热化学过程... 生物质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氢能源是未来理想的能源载体。生物质生长周期短产量巨大作为能源利用时,其CO2排放量几乎为零因此被视为非常有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生物质制氢技术主要包括热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其中热化学过程主要是将生物质气化或生成生物油再进行重整和水气置换反应从而获得较高产量的氢气。文章介绍了利用生物质热裂解和气化(包括超临界水条件下气化)制氢技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裂解 气化 超临界水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