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涤纶的N_(2)-CO_(2)混合流体超临界染色技术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车秋凌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7,共4页
文中以超临界N_(2)-CO_(2)混合流体为染色介质对涤纶进行染色,通过分析不同压力、温度及N2添加量时纱线的染色效果,得到较佳的染色工艺,并测试该工艺条件下纺织品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较佳工艺选择为:温度120℃,压力23 MPa,保温时间60 mi... 文中以超临界N_(2)-CO_(2)混合流体为染色介质对涤纶进行染色,通过分析不同压力、温度及N2添加量时纱线的染色效果,得到较佳的染色工艺,并测试该工艺条件下纺织品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较佳工艺选择为:温度120℃,压力23 MPa,保温时间60 min,N_(2)气体添加量10%;该工艺条件下,所得产品的各项色牢度均可达4~5级,产品的染色深度和颜色鲜艳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染色 氮气 二氧化碳 混合流体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酰氟基活性分散染料超临界染色
2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61,共1页
试验合成了单酰氟基和双酰氟基的活性分散染料,采用^1H,^13C和^19F NMR对染料结构进行表征。棉织物采用0.5%(omf)活性分散染料在60~120℃染色1~3h,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研究发现,由于活性基团与棉纤... 试验合成了单酰氟基和双酰氟基的活性分散染料,采用^1H,^13C和^19F NMR对染料结构进行表征。棉织物采用0.5%(omf)活性分散染料在60~120℃染色1~3h,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研究发现,由于活性基团与棉纤维官能团之间形成了共价键,显著改善了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且染色温度显著降低。对棉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中的染色机理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分散染料 超临界染色 棉织物 耐摩擦色牢度 临界二氧化碳 染色织物 ^1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聚酯筒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
3
作者 蔡涛 郑福尔 +1 位作者 张俊宝 宋洁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2,48,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_(2)技术对再生聚酯筒纱进行染色,优化了染色工艺,并对染色稳定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20℃、压强24MPa的条件下,分散蓝79、分散橙30染色60min,分散红60染色90min,均可达到最大K/S值,且三种染料染色的织物色牢度均... 采用超临界CO_(2)技术对再生聚酯筒纱进行染色,优化了染色工艺,并对染色稳定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20℃、压强24MPa的条件下,分散蓝79、分散橙30染色60min,分散红60染色90min,均可达到最大K/S值,且三种染料染色的织物色牢度均达到4~5级,染色反射率曲线无明显交叉,说明具有良好的染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_(2)染色 再生聚酯筒纱 分散染料 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散蓝60对涤纶进行超临界流体染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志义 孟庭宇 +4 位作者 张晓冬 刘学武 夏远景 胡大鹏 蒋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超临界流体染色是近年来提出的可以真正实现无水染色及从源头上解决染色工业水污染问题的一种新的染色工艺。为了对该工艺的染色过程、适宜的操作条件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在自建的高压染色设备上,利用分散蓝60对涤纶进行超临界流体染色实... 超临界流体染色是近年来提出的可以真正实现无水染色及从源头上解决染色工业水污染问题的一种新的染色工艺。为了对该工艺的染色过程、适宜的操作条件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在自建的高压染色设备上,利用分散蓝60对涤纶进行超临界流体染色实验,考察上染率及染色深度K/S值随操作压力、温度和染色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出最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为:压力28MPa,温度120cC和染色时间80min。通过实验过程及对染色结果的牢度评价,充分显示了超临界流体染色工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 分散蓝60 涤纶 上染率 染色深度 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超临界流体染色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爱芹 戴瑾瑾 《印染》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20-22,共3页
超临界流体染色能大大减少水的消耗,显著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且染色时间短,不需要还原清洗。研究结果表明,用合适的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其色泽、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等性能都与以传统方法染色的织物相似。
关键词 涤纶织物 临界流体染色 分散染料 色泽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及天然纤维纺织品的超临界流体染色(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芮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3-55,共3页
6其它合成纤维的超临界染色尼龙织物可进行分散染料scCO2染色,但与PET织物相比,染料吸附量低,色牢度差。染料吸附量低与尼龙的结晶度高有关,可通过采用能与聚合物官能团形成共价键的合适的分散活性染料,以提高色牢度。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 合成纤维 纤维纺织品 分散染料 天然 尼龙织物 超临界染色 PET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余志成 林鹤鸣 张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20,共3页
研究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的上染速率、上染率、表观深度K S值、匀染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温度、压力的提高 ,涤纶织物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及K S值增加 ;当预定型温度在 160℃左右时 ,涤... 研究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的上染速率、上染率、表观深度K S值、匀染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温度、压力的提高 ,涤纶织物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及K S值增加 ;当预定型温度在 160℃左右时 ,涤纶织物的K S值、上染率最低 ;织物要得到良好的匀染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上染速率 匀染性 K/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及天然纤维纺织品的超临界流体染色(二) 被引量:3
8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56,共2页
5超临界染色技术——PET染色 超临界染色(SFD)T艺技术方案的开发和优化,包括操作条件和设备设计,主要是针对PET染色,虽然也有其它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试验报道。已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实验室试验和最终商业化应用为目的的... 5超临界染色技术——PET染色 超临界染色(SFD)T艺技术方案的开发和优化,包括操作条件和设备设计,主要是针对PET染色,虽然也有其它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试验报道。已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实验室试验和最终商业化应用为目的的染色工艺中试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 天然纤维 合成纤维 纺织品 实验室试验 染色技术 超临界染色 商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祝勇仁 王循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91-1898,共8页
概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的染色机理,对不同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的研究情况做了分析。阐述了染料研究和混合染料拼色研究的进展情况。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性研究情况做了论述,对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 概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的染色机理,对不同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的研究情况做了分析。阐述了染料研究和混合染料拼色研究的进展情况。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性研究情况做了论述,对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染料在纤维与超临界CO2间的分配规律、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行为做了分析论述。对染色设备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做了分析论述。指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产业化应用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增强染料的溶解和在纤维中的扩散,以及高压操作下大容积染色釜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拼色染色 溶解度 染色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 被引量:32
10
作者 Elke Bach Ernst Cleve Eckhard Schollmeyer 《印染》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介绍了超临界CO2 染色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及其优于水染色的特点。阐述了超临界CO2 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诸如润滑效果、CO2 吸附、结晶、收缩和热机械性能 ,超临界CO2 对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和有效温度以及对纤维损伤的影响。另一重要... 介绍了超临界CO2 染色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及其优于水染色的特点。阐述了超临界CO2 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诸如润滑效果、CO2 吸附、结晶、收缩和热机械性能 ,超临界CO2 对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和有效温度以及对纤维损伤的影响。另一重要问题是在超临界CO2 中纤维与染料之间的平衡分布和影响染料溶解性的参数。文中给出了涤纶纤维的染色步骤、设备和最佳工艺参数 ,然而天然纤维的染色仍是一个问题。通过浸渍溶胀剂和交联剂 ,或在染色前对纤维改性、添加极性共溶剂 ,可以提高分散染料的染色性 ,所有这些方法增加了工艺步骤和设备清洗 ,若使用有机溶剂则将大大提高机器成本 ,采用活性分散染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含乙烯砜基团的染料主要适宜于羊毛和聚酰胺纤维的超临界CO2染色 ,而对于纤维素纤维迄今尚未开发可行的解决方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建造工业化规模的染色设备 ,努力实现超临界CO2 染色技术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技术 纤维 染料 工艺过程 设备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酰亚胺酯基类偶氮染料的制备及其超临界CO_(2)羊毛清洁化染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俊杰 侯俊 +3 位作者 吕丽华 贾孟珂 胡海娜 熊小庆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20-1927,共8页
以对氨基苯甲酸和4-氨基-2-氯苯甲酸、苯胺和间甲苯胺为原料,采用重氮偶合反应制备染料前驱体,通过在前驱体上引入琥珀酰亚胺酯获得4例活性分散染料Ⅰ~Ⅳ。对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热稳定性、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中羊毛纤维... 以对氨基苯甲酸和4-氨基-2-氯苯甲酸、苯胺和间甲苯胺为原料,采用重氮偶合反应制备染料前驱体,通过在前驱体上引入琥珀酰亚胺酯获得4例活性分散染料Ⅰ~Ⅳ。对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热稳定性、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中羊毛纤维的染色工艺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4例染料均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染料Ⅰ、Ⅲ和Ⅳ最大吸收波长集中在360~370 nm,染料Ⅱ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到379~452 nm,染料均具备scCO_(2)染色的条件。染料Ⅰ和Ⅲ的最佳染色条件为2 h、80℃和15 MPa,染料Ⅱ的最佳染色条件为1.5 h、80℃和15MPa,染料Ⅳ的最佳染色条件为2 h、80℃和24 MPa。染色后的羊毛纤维的耐皂洗和耐光色牢度都可达4~5级,固色率最高可达86%,相比于未活化的前驱体,耐皂洗色牢度能提高2~3级,固色率最高能提升63%。SEM和显微镜成像证明4例染料具有良好的透染性,且能均匀附着于纤维的表面和内部。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染色后的羊毛纤维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偶氮染料 活性染料 羊毛纤维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 被引量:18
12
作者 ElkeBach ErnstCleve EckhardSchollmeyer 《印染》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5,共9页
介绍了超临界CO2染色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及其优于水染色的特点.阐述了超临界CO2对纤维性能的影响,诸如润滑效果、CO2吸附、结晶、收缩和热机械性能,超临界CO2对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和有效温度以及对纤维损伤的影响.另一重要问题是在... 介绍了超临界CO2染色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及其优于水染色的特点.阐述了超临界CO2对纤维性能的影响,诸如润滑效果、CO2吸附、结晶、收缩和热机械性能,超临界CO2对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和有效温度以及对纤维损伤的影响.另一重要问题是在超临界CO2中纤维与染料之间的平衡分布和影响染料溶解性的参数.文中给出了涤纶纤维的染色步骤、设备和最佳工艺参数,然而天然纤维的染色仍是一个问题.通过浸渍溶胀剂和交联剂,或在染色前对纤维改性、添加极性共溶剂,可以提高分散染料的染色性,所有这些方法增加了工艺步骤和设备清洗,若使用有机溶剂则将大大提高机器成本,采用活性分散染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含乙烯砜基团的染料主要适宜于羊毛和聚酰胺纤维的超临界CO2染色,而对于纤维素纤维迄今尚未开发可行的解决方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建造工业化规模的染色设备,努力实现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技术 染料 设备 工艺参数 涤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纤维的超临界CO_2染色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颖 《印染》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天然纤维 临界CO2染色 染料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及天然纤维纺织品的超临界流体染色(一) 被引量:1
14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5-57,共3页
超临界流体染色(SFD),由德国西北纺织研究中心Sehollmeyer教授及其团队最先开发于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关于超临界流体染色的学术研究和试验,从实验室规模到中试,一直在不断发展。2002年,上述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超临界染色技术... 超临界流体染色(SFD),由德国西北纺织研究中心Sehollmeyer教授及其团队最先开发于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关于超临界流体染色的学术研究和试验,从实验室规模到中试,一直在不断发展。2002年,上述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超临界染色技术的综述(译注:本刊获该文作者授权,进行了全文翻译,并连载于2003年第3,4期上)。最近10年中,更深入的研究仍在继续,本文是对自2002年以来的理论和技术创新进行总结。此外,为便于新读者更好地理解SFD,也适当参考了以往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 纤维纺织品 天然 合成 实验室规模 学术研究 染色技术 全文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液体染色
15
《印染》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临界液体染色 织光棉织物 工艺条件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理论与工艺研究通过成果鉴定
16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6,共2页
超临界流体染色是一种无水、节能的清洁生产技术。将超临界技术应用于印染行业,对用水量大、废水量大的印染行业而言是一次革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 印染行业 工艺研究 成果鉴定 清洁生产技术 社会意义 理论 实际 应用价值 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提取及涤纶超临界CO2染色
17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3,共1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低档绿茶中提取茶黄素.其稳定性好.主要成分是黄烷醇类及其氧化物黄酮类等.具有多重药理功能。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对茶黄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黄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5℃,料液比1:40...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低档绿茶中提取茶黄素.其稳定性好.主要成分是黄烷醇类及其氧化物黄酮类等.具有多重药理功能。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对茶黄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黄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5℃,料液比1:40,提取35min,浸提次数对色素提取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温度 临界CO2染色 茶黄素 涤纶 最佳提取工艺 浸提次数 热水浸提法 药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友好的超临界CO2染色
18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2-62,共1页
DyeCoo被认为是第一家成功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艺应用到聚酯织物商业染色的公司,其目前已开始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天然及合成纤维中。DyeCoo能促进更均匀的颜色分布,不使用任何额外的化学物质,染料用量减少50%,显著缩短染色过程,减少... DyeCoo被认为是第一家成功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艺应用到聚酯织物商业染色的公司,其目前已开始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天然及合成纤维中。DyeCoo能促进更均匀的颜色分布,不使用任何额外的化学物质,染料用量减少50%,显著缩短染色过程,减少能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染色 生态友好 临界二氧化碳 工艺应用 聚酯织物 合成纤维 颜色分布 化学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研究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废液染料组成
19
作者 白普州 赵虹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1,共5页
由于缺乏具体的染料结构组成数据,使得无水染色废水精确回收利用十分困难,影响了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工艺的工业化推广。采用液质联用法对活性蓝M-2GE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废液进行分析,找到了最佳的流动相比例,并计算出超临界CO_(2)... 由于缺乏具体的染料结构组成数据,使得无水染色废水精确回收利用十分困难,影响了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工艺的工业化推广。采用液质联用法对活性蓝M-2GE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废液进行分析,找到了最佳的流动相比例,并计算出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废液中可用染料占废液中总染料的70.15%。依据该试验数据能对活性蓝M-2GE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废液进行精确化重复利用,使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工业化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_(2)无水染色 染色废液 液质联用 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液体二氧化碳染色系统
20
《印染》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织物 美国专利 临界液体二氧化碳染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