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时水冷壁流动不稳定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维腾 郭泽瑞 +1 位作者 韩磊 杨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92,共11页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数,通过图解奈奎斯特图的方法判断管内工质流动的稳定性。然后,通过该模型计算了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段的不稳定边界并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流动不稳定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选回路在20%和5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负荷发生流动不稳定时,热负荷分别为76.09 kW·m^(-2)和113.52 kW·m^(-2),水冷壁管道流动稳定且安全;入口过冷度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呈非单值性;增大质量流速使流体的进口和出口密度差减小,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增大入口节流系数,可以抑制入口处流量的脉动,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改变管段倾斜角度会对流动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流动不稳定性 频域法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吸热偏差计算及深度调峰水动力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西容 宋园园 +3 位作者 周妍君 吕俊复 黄中 杨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047-6056,I0017,共11页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受热负荷及质量流速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管壁拉裂、超温爆管等安全问题,故有必要对锅炉深度调峰负荷时热偏差系数、水动力特性进行计算研究。该文根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及水冷屏结构,建立...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受热负荷及质量流速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管壁拉裂、超温爆管等安全问题,故有必要对锅炉深度调峰负荷时热偏差系数、水动力特性进行计算研究。该文根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及水冷屏结构,建立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并运用实炉测量数据计算实炉热偏差系数,对310及110MW负荷实炉热偏差系数进行计算,并采用110MW负荷实炉热偏差系数对120及70MW(深度调峰负荷)的水动力进行计算,将120MW负荷时的出口汽温计算结果与实炉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对70MW深度调峰负荷水动力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高低负荷时热偏差系数分布规律不同,在相近负荷时炉膛热偏差系数呈现出一致性,并且锅炉在70MW深度调峰负荷时,锅炉能安全稳定运行。深度调峰负荷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吸热偏差系数及水动力特性的计算研究,为现有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深度调峰优化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热偏差系数 深度调峰 水动力特性 实炉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金属蓄热情况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流动不稳定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谢贝贝 龙俊 +4 位作者 茆凯源 王文毓 杨冬 夏良伟 殷亚宁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9-593,共5页
建立了考虑金属蓄热情况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环形炉膛锅炉流动不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交错网格对超临界CFB环形炉膛锅炉水冷壁流动不稳定性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对回路施加热负荷扰动后进、出口质量流量及金属壁温随时间的变化... 建立了考虑金属蓄热情况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环形炉膛锅炉流动不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交错网格对超临界CFB环形炉膛锅炉水冷壁流动不稳定性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对回路施加热负荷扰动后进、出口质量流量及金属壁温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加1.1倍、1.2倍和1.3倍热负荷扰动后,进、出口质量流量随时间呈反相脉动,最终进、出口质量流量相等且恢复到稳态值,金属壁温随时间波动后也维持在一常数值,表明该工况下水冷壁流动仍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环形炉膛 金属蓄热 水冷壁 流动不稳定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并联双通道内流动不稳定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贝贝 王文毓 +5 位作者 聂鑫 刘万宇 谢海燕 杨冬 王凤君 黄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50,共6页
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环形炉膛水冷壁中可能出现的流动不稳定性,采用时域法建立了适用于并联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分析的通用计算模型。通过对质量、动量及能量方程一阶迎风差分离散与求解,编写了以Fortran语言为基础的流动不稳... 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环形炉膛水冷壁中可能出现的流动不稳定性,采用时域法建立了适用于并联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分析的通用计算模型。通过对质量、动量及能量方程一阶迎风差分离散与求解,编写了以Fortran语言为基础的流动不稳定性数值计算程序Dynsys,采用Dynsys程序对并联双通道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并联双通道进口压力、温度、总质量流量不变时,在稳态基础上对并联双通道中的通道1施加1.2倍热负荷扰动,两通道的进口流量随时间变化呈反相脉动;通道内的进口流量与出口流量随时间脉动沿轴向存在180°的相位差,流量脉动的振幅随时间逐渐减小,最终恢复到稳态值;超临界CFB环形炉膛锅炉水冷壁并联双通道内流动是稳定的,与单通道内流动不稳定对比,环形炉膛锅炉水冷壁并联布置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并联双通道 流动不稳定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设计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振 侯庆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0,共4页
以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设计方案为基础,从主机参数的选取,风机调节方案的选择,以及脱硫、脱硝等环保工艺系统的设置,保障机组高效、安全、可靠运行措施等方面,对机组系统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对于同类工程机组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 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范旭宸 陈晔 +3 位作者 郑雄 王泉海 李建波 卢啸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257,共5页
为研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变形问题,在实炉测量某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分布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距离布风板30m高度处4.6m×2m区域的水冷壁管进行了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80%负荷工况下,距离... 为研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变形问题,在实炉测量某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分布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距离布风板30m高度处4.6m×2m区域的水冷壁管进行了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80%负荷工况下,距离布风板30m高度处区域的水冷壁管沿炉膛高度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较大,热应力分布极不均匀;计算区域的水冷壁管整体向下膨胀,由于存在膨胀偏差,水冷壁向火侧向炉内凸起变形,最大变形量约1.14mm;对于整个水冷壁管屏而言,存在的变形量叠加会加剧水冷壁磨损,甚至造成爆管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膜式水冷壁 壁温分布 热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虎 范浩东 +5 位作者 辛胜伟 张缦 王君峰 邬万竹 杨海瑞 张鹏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7,共7页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除了亚临界机组面临的低负荷工况布风板的稳定流化、氮氧化物控制难题外,还涉及水动力的安全性问题。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面临的技术难题,通过流态重构,使临界流化风速降低,保证稳定流...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除了亚临界机组面临的低负荷工况布风板的稳定流化、氮氧化物控制难题外,还涉及水动力的安全性问题。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面临的技术难题,通过流态重构,使临界流化风速降低,保证稳定流化所需的风量减小,同时,减少了炉膛下部燃烧份额,进而减小布风板面积,保证超低负荷流化稳定;开发了垂直管圈二次上升水冷壁工质流程,保证低负荷水动力安全性;降低床料粒度和循环物料粒径,在保证流化和燃烧的前提下,降低一次风比例,强化焦炭颗粒表面的局部还原性气氛,同时对给煤、排渣、送风等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布置,保证炉内氧量和温度分布均匀,为氮氧化物控制提供保证,最终实现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20%BMCR工况稳定运行,最大壁温偏差为17℃,炉内同层温度偏差在30℃以内。此外,在锅炉从启动到满负荷以及变负荷运行过程中,3个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的温度偏差始终在10℃以内,氮氧化物全负荷超低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深度调峰 流态重构 垂直管圈 低氮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SO_(2)、NO_(x)及粉尘排放特性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元泽民 黄中 +5 位作者 武广剑 杨云凯 杨海瑞 赵贯甲 岳光溪 马素霞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1,共9页
为了解煤泥、煤矸石等多元低热值煤掺烧下CFB锅炉污染物生成排放特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运行实测数据,研究了该锅炉在30%~99%负荷率下烟气SO_(2)、NO_(x)生成及粉尘排放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并分析了锅炉运... 为了解煤泥、煤矸石等多元低热值煤掺烧下CFB锅炉污染物生成排放特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运行实测数据,研究了该锅炉在30%~99%负荷率下烟气SO_(2)、NO_(x)生成及粉尘排放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并分析了锅炉运行负荷、平均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等关键运行参数对其生成与排放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组在30%~99%全负荷条件下总排放口烟气污染物排放均能够满足超低排放标准;SO_(2)、NO_(x)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基本呈现先降低后迅速升高的趋势,粉尘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而降低;所研究关键运行参数中,锅炉床温对SO_(2)、NO_(x)生成与排放水平起主导作用;低负荷下锅炉平均床温较低、炉膛过量空气系数较大,SO_(2)、NO_(x)生成浓度偏高,且二者排放浓度与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基本呈正相关。综合考虑,应适当控制锅炉平均床温在800℃以上,过量空气系数应不高于1.3为宜;低负荷下可采取烟气再循环措施来降低烟气含氧量,同时维持物料正常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SO_(2) NO_(x) 床温 粉尘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难点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鹏程 邓博宇 +5 位作者 蔡晋 王珂 孔皓 李丽锋 张缦 杨海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6-212,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例,在分析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遇到的锅炉稳燃及流化、水动力安全、汽动给水泵控制和污染物... 为进一步提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例,在分析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遇到的锅炉稳燃及流化、水动力安全、汽动给水泵控制和污染物控制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措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可实现深度调峰过程中锅炉的长周期良好运行。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超临界或者超超临界CFB锅炉机组深度调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 深度调峰 运行控制 水动力安全 配风优化 污染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屏式过热器吸热量偏差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牛田田 张伟强 +6 位作者 辛胜伟 李强 王虎 曹培庆 杨浩昱 聂超 杨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7-2237,共11页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优点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其炉膛中屏式过热器爆管泄漏问题频繁发生,故有必要对其水动力特性及吸热量偏差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针对超临界CFB锅炉炉膛内...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优点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其炉膛中屏式过热器爆管泄漏问题频繁发生,故有必要对其水动力特性及吸热量偏差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针对超临界CFB锅炉炉膛内屏式过热器所建立的复杂流动网络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分布实炉测量数据,对热负荷进行反推,计算分析了河曲电厂350MW超临界CFB锅炉以及白马电厂600MW超临界CFB锅炉中屏式过热器流量分配、出口汽温分布及壁温特性,并计算得到了屏式过热器中吸热量热偏差系数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屏式过热器吸热量及热偏差系数在近壁侧、近火侧较小,在受热面中部则二者较大,这是由于各处烟气颗粒浓度的不同而影响传热造成,对吸热量及传热系数的分析研究对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及优化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屏式过热器 水动力特性 吸热量 热偏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屏竖直集箱流量分配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11
作者 张冬青 杨冬 +1 位作者 刘计武 肖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4,共6页
针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屏的结构,建立了竖直集箱内空气-水两相流动试验平台.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补充方程,建立了水冷屏竖直集箱内流量分配的数学计算模型,进行了35%额定负荷时不同干度试验工况下... 针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屏的结构,建立了竖直集箱内空气-水两相流动试验平台.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补充方程,建立了水冷屏竖直集箱内流量分配的数学计算模型,进行了35%额定负荷时不同干度试验工况下竖直集箱内流量分配的计算,得到了各支管内质量流量不均匀系数、最大质量流量偏差系数、体积流量含气率不均匀系数和最大体积流量含气率偏差系数,并将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单一工况,从第1根支管到第4根支管,质量流量逐渐增加,质量流量偏差系数从负数增大为正数,体积流量含气率逐渐减小,体积流量含气率不均匀系数从正数减小为负数;计算所得数据的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且随着干度的增大,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偏差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两相流 水冷屏 竖直集箱 流量分配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垂直并联内螺纹管内两相流不稳定性的研究
12
作者 黄凡 罗毓珊 +3 位作者 陈听宽 王海军 李晨飞 邓志安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针对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水冷壁管在低质量流速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垂直并联内螺纹管内两相流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曲线和压力降、密度波2种脉动的典型脉动曲线.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分析了... 针对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水冷壁管在低质量流速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垂直并联内螺纹管内两相流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曲线和压力降、密度波2种脉动的典型脉动曲线.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分析了系统压力、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和上游可压缩容积对两相流不稳定性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均相流模型得到了不稳定发生的界限关系式,为超临界CFB锅炉垂直并联内螺纹管水冷壁的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垂直并联内螺纹管 汽水两相流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原因分析及调整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映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0,共4页
以山西灵石启光电厂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分析了锅炉在260 MW^350 MW负荷段存在左右侧床温偏差较大的直接原因是入炉煤粒径分布不合理,炉内局部结焦,导致炉内物料流化质量变差,进而导致左右侧床温偏差大,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 以山西灵石启光电厂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分析了锅炉在260 MW^350 MW负荷段存在左右侧床温偏差较大的直接原因是入炉煤粒径分布不合理,炉内局部结焦,导致炉内物料流化质量变差,进而导致左右侧床温偏差大,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通过调整入炉煤粒径、床压、一次风率及下一次风开度等手段,使床温偏差问题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 床温偏差 燃煤粒径 一次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上第一台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14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模块化设计 固态燃料 FOSTER Wheeler Energia Oy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非线性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明明 洪烽 +4 位作者 张报 刘吉臻 岳光溪 杨爱东 陈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372,共10页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及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均较为成熟,二者的结合具有低成本污染控制及高供电效率两个优势,发展超(超)临界参数必然成为CFB技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提升运行控制性能,该...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及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均较为成熟,二者的结合具有低成本污染控制及高供电效率两个优势,发展超(超)临界参数必然成为CFB技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提升运行控制性能,该文从超临界CFB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层面,分析锅炉侧热量释放动态过程,并对响应更快、相变点复杂的直流炉汽水侧动态过程进行有效简化和提炼,建立了超临界CFB机组非线性控制模型。利用稳态推导、函数拟合及遗传算法寻优对系统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以四川白马600MW超临界CFB机组实际对象为例,验证模型结构的正确性和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循环流化床 协调控制系统 非线性建模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FD方法的660MW超临界CFB锅炉循环回路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鸿伟 黑成浩 +4 位作者 王俊武 宋杨凡 赵俊骅 贾建东 王稀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3,共10页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方法对某66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分离器和下部料腿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锅炉负荷、分离器出口压力、一二次风配风和非均匀二次风对各回路固体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定性分析中,压力模拟值与锅...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方法对某66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分离器和下部料腿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锅炉负荷、分离器出口压力、一二次风配风和非均匀二次风对各回路固体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定性分析中,压力模拟值与锅炉运行数据的平均偏差为9.6%,循环回路固体流率平均值与设计物料流量的平均相对偏差为9.49%;中间循环回路固体流率较高,回料口与中间分离器的非对应布置对左、右半炉的总固体流率影响不大;较高的分离器出口压力对不同回路固体流率的分布影响较大,当出口压力较低时,其影响减少;均匀性最好的配风比为50∶50,在此条件下,分离器固体流率的相对极差为5.97%;当炉膛中部的二次风量减少至24%时,相对极差减小到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回路 固体流率 CP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流密度分布
17
作者 吕俊复 于龙 +4 位作者 岳光溪 杨海瑞 张建胜 张缦 杨仲明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方向是超临界。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技术关键是炉膛受热面的横向热流分布。在管内工质温度不同的3台实际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在水冷壁不同高度上测量了膜式壁特征金属壁温,将有限元用于水冷壁的...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方向是超临界。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技术关键是炉膛受热面的横向热流分布。在管内工质温度不同的3台实际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在水冷壁不同高度上测量了膜式壁特征金属壁温,将有限元用于水冷壁的换热分析,得到了循环流化床水冷壁的换热系数分布。该结果为超临界锅炉的设计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热流分布 密度分布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临界锅炉 水冷壁 金属壁温 换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FB锅炉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明明 岳光溪 +3 位作者 雷秀坚 刘吉臻 张文广 陈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5-631,共7页
通过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动态特性、能量平衡、即燃碳量和主蒸汽压力调节进行分析,合理构建关键参数,并利用机理分析构造软测量模型,计算炉膛内即燃碳的存储量和蓄热量,从而得到当前锅炉的热量信号,将直接能量平衡控制思路应... 通过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动态特性、能量平衡、即燃碳量和主蒸汽压力调节进行分析,合理构建关键参数,并利用机理分析构造软测量模型,计算炉膛内即燃碳的存储量和蓄热量,从而得到当前锅炉的热量信号,将直接能量平衡控制思路应用于超临界CFB锅炉的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主蒸汽压力的稳定性和负荷响应能力,改善了机组的调节品质,证明了所构建模型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主蒸汽压力控制 即燃碳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CFB锅炉煤泥掺烧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瑞金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37,49,共5页
通过掺烧煤泥试验,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后氧量、主汽压力、NO_(x)排放等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讨论,并研究掺烧煤泥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超临界CFB锅炉上掺烧煤泥,燃烧反应迅速,可以提高CFB锅炉的快速变负荷能力,降... 通过掺烧煤泥试验,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后氧量、主汽压力、NO_(x)排放等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讨论,并研究掺烧煤泥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超临界CFB锅炉上掺烧煤泥,燃烧反应迅速,可以提高CFB锅炉的快速变负荷能力,降低NO_(x)排放;在21%掺烧范围内,掺烧可以有效降低床温,对锅炉经济性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 煤泥 掺烧 主汽压力变化率 变负荷 N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电事故下350MW超临界CFB锅炉水冷壁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博宇 张缦 +2 位作者 李少华 吕俊复 杨海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799-4807,共9页
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机组上是否需要配备紧急补给水系统一直是业内争议的焦点。针对失电事故下35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物理过程的特点,给出安全阀的响应特性模型,建立由质量、能量守恒方程组成的数学模型... 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机组上是否需要配备紧急补给水系统一直是业内争议的焦点。针对失电事故下35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物理过程的特点,给出安全阀的响应特性模型,建立由质量、能量守恒方程组成的数学模型,定量地预测失电事故下水冷壁内工质温度、压力和质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通过讨论浇注料、床温及安全阀特性等不同因素对炉内物理过程的影响,对失电事故下350MW超临界CFB锅炉水冷壁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的判断,进而为工程应用中是否需要在该等级机组上配备紧急补给水系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最后还提出一种专门针对失电事故的安全阀设计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 失电 水冷壁 安全性 安全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