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热力设计方法 |
李凯伦
李红智
张一帆
孙山
但光局
李扬
王亚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超临界压力的二氧化碳射流冷却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
赵雅甜
何凯
赵泓越
范时源
刘宏康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30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 |
白亚平
杨伊琳
李鹏
韩中合
陈东旭
郭董阳
|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4
|
圆管内氦氙混合气体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特性对比分析 |
宁可为
刘凯
孙汝雷
赵富龙
游尔胜
余霖
谭思超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反应堆空泡反应性研究 |
刘旻昀
崔容益
赵星宇
韩文斌
黄善仿
黄彦平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核反应堆系统中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热力循环过程的建模与分析 |
梁墩煌
张尧立
郭奇勋
沈道祥
黄锦锋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2
|
|
7
|
直接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关键参数优化 |
韩中合
赵林飞
韩旭
|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8
|
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流模式锅炉冷却壁的概念设计 |
胡涵
孙恩慧
刘超
李航宁
徐进良
刘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9
|
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系统负荷运行策略研究 |
薛琪
冯民
马云铎
吴攀
单建强
黄彦平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0
|
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动力系统的兴起和发展 |
黄彦平
刘旻昀
卓文彬
叶绿
唐佳
陈尧兴
刘睿龙
刘秀婷
唐瑜
赵学斌
宫厚军
昝元锋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1
|
引入烟气再循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锅炉冷却壁布置及壁温特性分析 |
杨丹蕾
唐桂华
范元鸿
李小龙
王思琦
|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2
|
煤基直接加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 |
段元强
方冬东
吴柯
段伦博
|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3
|
超临界二氧化碳轴流透平冷却系统耦合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
周东
霍文浩
刘红丹
唐国庆
王亚
文鑫
但光局
|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4
|
竖直细管中超临界二氧化碳传热数值研究 |
董其伍
曹侃
刘敏珊
张丽娜
|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
杨竞择
杨震
段远源
|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6
|
烟气再循环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锅炉传热性能的影响 |
袁峰
陈亮
王春波
戴文浩
|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7
|
超临界二氧化碳模块化微型堆瞬态安全分析 |
李登伟
肖瑶
顾汉洋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8
|
二氧化碳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技术 |
姜斌
王大为
冯炜
杜尚臣
|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19
|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关键部件成本模型研究进展 |
王雪
孙恩慧
徐进良
乔加飞
王兵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20
|
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 |
韩中合
郭董阳
陈东旭
白亚平
|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