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二甲氨基)-2-甲基-5-氧戊酸甲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葛怀富 吴伟 +2 位作者 王健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为提高部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CO 2)中上染率,补全ScCO 2分散染料染色色谱,以5-(二甲氨基)-2-甲基-5-氧戊酸甲酯作为分散染料ScCO 2染色助溶剂,通过实验探究了染料与助溶剂质量比、染色温度、染色压力对分散染料上染率的影... 为提高部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CO 2)中上染率,补全ScCO 2分散染料染色色谱,以5-(二甲氨基)-2-甲基-5-氧戊酸甲酯作为分散染料ScCO 2染色助溶剂,通过实验探究了染料与助溶剂质量比、染色温度、染色压力对分散染料上染率的影响,并对染色后涤纶纱线的力学性能、耐摩擦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以及耐皂洗色牢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纱线得色深度明显提高,且未对纱线色相、饱和度产生明显影响;分散黄163、分散蓝60染料滤饼上染率分别为21.61%、34.25%;加入助溶剂后,分散黄163、分散蓝60的ScCO 2染色上染率分别可达57.62%、70.97%;染色纱线得色深度显著提高,染色后纱线的K/S值分别由4.5、5.9提升至12.0、12.2;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料与助溶剂质量比1∶20,染色温度130℃,染色压力27 MPa;加入助溶剂后染色纱线的力学性能、色牢度符合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助溶剂 上染率 涤纶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的二氧化碳射流冷却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2
作者 赵雅甜 何凯 +2 位作者 赵泓越 范时源 刘宏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65-2476,共12页
以超临界压力的二氧化碳(CO_(2))为冷却工质,建立高压釜内一体化高热流芯片射流冲击冷却数值模型,进行三维射流与芯片内部固体区域共轭传热耦合计算。通过查表法和双线性插值法获取超临界压力的二氧化碳临界点附近的准确物性,探究超临... 以超临界压力的二氧化碳(CO_(2))为冷却工质,建立高压釜内一体化高热流芯片射流冲击冷却数值模型,进行三维射流与芯片内部固体区域共轭传热耦合计算。通过查表法和双线性插值法获取超临界压力的二氧化碳临界点附近的准确物性,探究超临界压力流体在其准临界点附近剧烈变化的物性参数对射流冷却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揭示不同湍流模型与数值格式对超临界压力流体射流冷却的预测精度。通过与N_(2)射流进行对比,验证超临界压力的CO_(2)冷却性能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压力的CO_(2)射流在冷却过程中,会因温度跨越临界点致使比热容和导热系数急剧上升,从而在芯片表面附近形成大的比热容层,增强超临界压力的CO_(2)射流的冷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冷却 传热特性 临界压力流体 二氧化碳 物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SCFX-AYRL染料的溶解性研究
3
作者 赵向阳 闫凯 龙家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4,共7页
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F-CO_(2))中的良好溶解性是超临界无水染色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采用研制的超临界流体溶解度测试装置,研究了活性分散红SCFX-AYRL专用染料在SCF-CO_(2)中的溶解性,并分别从流体处理时间、温度、系统压力... 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F-CO_(2))中的良好溶解性是超临界无水染色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采用研制的超临界流体溶解度测试装置,研究了活性分散红SCFX-AYRL专用染料在SCF-CO_(2)中的溶解性,并分别从流体处理时间、温度、系统压力和助溶剂应用方面对该专用染料溶解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当系统压力为20 MPa、温度为80~130℃时,SCF-CO_(2)中该染料在30~60 min可达到溶解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体温度和系统压力可提高专用染料的溶解性;加入助溶剂可显著改善染料的溶解行为,提高其溶解度及溶解速率,降低温度、压力等系统因素的影响;Chrastil经验模型可实现对SCF-CO_(2)和SCF-CO_(2)/助溶剂体系中该专用染料溶解行为的良好关联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活性分散染料 溶解性 助溶剂 溶解度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晶圆清洗与选择性刻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泽欣 郑伟中 +5 位作者 徐益升 胡冬冬 卓欣宇 宗原 孙伟振 赵玲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逐渐减小,器件结构会要求更高的纵横比,常规湿法清洗由于表面张力很难进入晶圆深沟槽结构内部,不能满足更细线条工艺要求和高深宽比结构,直接影响沟槽内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常规湿法刻蚀各向异性差、结构坍塌严重...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逐渐减小,器件结构会要求更高的纵横比,常规湿法清洗由于表面张力很难进入晶圆深沟槽结构内部,不能满足更细线条工艺要求和高深宽比结构,直接影响沟槽内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常规湿法刻蚀各向异性差、结构坍塌严重、深沟槽刻蚀效果不明显;而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则存在刻蚀速率慢、光刻胶脱落和黏附、结构损伤、废气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超临界清洗和刻蚀技术是最具有前景的环境友好、无损伤技术,能够耦合刻蚀、清洗与干燥工艺为一体,且可以循环使用,安全环保,是晶圆制造过程中常规清洗和刻蚀的首选替代技术。综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晶圆清洗与选择性刻蚀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共溶剂、微乳液体系在光刻胶剥离以及含硅基底选择性蚀刻中的应用,展望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晶圆清洗和刻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清洗 晶圆刻蚀 临界二氧化碳 临界流体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破口喷放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富龙 魏瑞轩 +4 位作者 刘凯 方华伟 易经纬 谭思超 田瑞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5-2201,共7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在发生小破口事故时破口位置处因系统内外压差出现的复杂喷放现象尚未研究清楚。为探究不同上游滞止参数与管道长径比对喷放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三维压力容器小破口喷放现象研究。研究结...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在发生小破口事故时破口位置处因系统内外压差出现的复杂喷放现象尚未研究清楚。为探究不同上游滞止参数与管道长径比对喷放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三维压力容器小破口喷放现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游滞止压力升高或滞止温度降低引起质量流量增加,长径比增加时质量流量减少。上游滞止参数对流量的影响机理主要是参数变化引起密度发生较大改变从而影响喷放质量流量,管道长径比对流量的影响主要因为直径的变化。滞止压力升高时3组工况流量增加值相差5.3%,滞止温度降低时3组工况流量增加值相差90.7%,相比于压力对喷放流量的影响,温度对流量增加速率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 压力容器 泄漏 滞止参数 长径比 质量流量 计算流体力学 核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热流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换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代威 石申舟 +1 位作者 付衍琛 左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74-3083,共10页
针对部分极端工况下表面热流密度高、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采用数值计算分析方法研究非均匀热流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针对内径为4 mm水平圆管内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的流动传热,依次在相同总热流不同变化斜率、不同总热流... 针对部分极端工况下表面热流密度高、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采用数值计算分析方法研究非均匀热流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针对内径为4 mm水平圆管内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的流动传热,依次在相同总热流不同变化斜率、不同总热流相同变化斜率的2组线性非均匀热流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线性非均匀热流工况下热物性分布、浮升力影响对流换热特性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均匀热流,非均匀热流工况下加热段入口处附近上壁面传热恶化更严重,线性非均匀热流分布下该处管壁温度可达均匀热流工况下的1.85倍;对给定的实际表面热流边界条件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换热进行数值仿真,加热段入口处上壁面最大温度达出口温度的3.41倍,改变流动方向后这一比值降低到1.50,据此对采取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相关冷却方案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热流 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 对流换热 浮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之欣 吴伟 +2 位作者 王健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60,共8页
为更好地筛选适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流体染色的分散染料,使用状态方程结合基团贡献法和计算化学法,得到不同工况条件及不同染料结构对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 为更好地筛选适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流体染色的分散染料,使用状态方程结合基团贡献法和计算化学法,得到不同工况条件及不同染料结构对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度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工况条件会影响分散蓝79染料的溶解度,其中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对溶解过程更有利;从分子结构来看,蒽醌染料分子平面性更好,有利于π-π堆积,故蒽醌类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度比偶氮染料更低;降低染料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或提高染料与ScCO_(2)流体间相互作用均可有效提高分散染料溶解性,故在染料分子结构中引入烷基或含CO的基团可提高染料在ScCO_(2)流体中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 状态方程 溶解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预处理对木材单板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极航 吕文华 +1 位作者 李黎 郭洪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0,共6页
以北美糖槭(Acer saccharum Marsh)刨切单板(长100 mm、宽30 mm、厚1 mm)为试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萃取溶剂,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L16(43)),试验分析萃取压力(20、30、40、50 MPa)、萃取温度(45、55、65、75℃)、萃取时间... 以北美糖槭(Acer saccharum Marsh)刨切单板(长100 mm、宽30 mm、厚1 mm)为试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萃取溶剂,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L16(43)),试验分析萃取压力(20、30、40、50 MPa)、萃取温度(45、55、65、75℃)、萃取时间(30、45、60、75 min)对单板表面润湿性和染色性能的影响。测定试件表面接触角、色度学指数(L^(*)、a^(*)、b^(*))、染色前后的染液吸光度,计算单板表面色差(ΔE^(*))、上染率,分析不同处理条件时单板表面润湿性和染色性能的变化,遴选染色性能最佳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预处理工艺参数;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分析处理前后单板微观形貌结构、大毛细管系统孔隙结构和化学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后,北美糖槭单板表面润湿性与染色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上染率最优的处理工艺参数为压力50 MPa、温度45℃、时间75 min;表面色差最佳的处理工艺参数为压力40 MPa、温度45℃、时间60 min;与未处理单板相比,处理后单板木射线周围抽提物减少,且木纤维有一定程度降解,呈现大面积短链化结构;处理后单板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增加,且平均孔径大于未处理单板;处理后单板的亲水性基团(羟基和羰基)增加;同未处理单板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后单板表面润湿性提高45.23%、上染率提高75.41%、表面色差增加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糖槭 木材单板 染色性能 临界CO_(2)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过程 被引量:17
9
作者 韦朝海 吴锦华 +1 位作者 李平 吴超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针对传统水染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染行业水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浪费大的问题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超临界CO2 染色过程 ,重点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CO2 染色工艺的特点 ,阐述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 针对传统水染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染行业水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浪费大的问题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超临界CO2 染色过程 ,重点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CO2 染色工艺的特点 ,阐述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和扩散特性以及纤维表面结构及其改性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 ,提出了超临界CO2 染色技术研究的若干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染色过程 分散染料 溶解特性 扩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流体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邱正松 谢彬强 +1 位作者 王在明 沈忠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技术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钻井流体的一种新型钻井方法,具有能有效驱动深井井下马达,控制井底压力容易,破岩门限压力低、破岩速度快,能防止储层损害等优点,但成功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技术的关键是充分了解超... 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技术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钻井流体的一种新型钻井方法,具有能有效驱动深井井下马达,控制井底压力容易,破岩门限压力低、破岩速度快,能防止储层损害等优点,但成功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技术的关键是充分了解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过程中井筒中二氧化碳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分布。为此,建立了考虑井筒流体与地层换热对井筒流体温度影响的井筒传热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了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并考虑到钻井过程中可能钻遇水层的情况,对该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有限元方法,推导出了井筒内二氧化碳钻井流体的压力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钻杆内二氧化碳流体的温度和压力随井深增深而增大,但与井深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钻杆内二氧化碳流体的密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减小,但到近钻头处开始增大。环空中的压力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大,但两者的关系也是非线性关系;环空中的温度随井深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环空中的二氧化碳密度随井深增加而增大,但两者为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钻井流体 温度分布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引发井喷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平 李培武 +2 位作者 施太和 李培君 熊继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针对超临界流体状态下CO2的特性,结合p—T—ρ图和PR状态方程,计算了天然气与CO2按各种不同比例构成的混合物的p—Z图,从密度、偏差因子和压缩系数的角度,对二氧化碳可能导致井喷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了地层中一定含量的超临界二氧化碳... 针对超临界流体状态下CO2的特性,结合p—T—ρ图和PR状态方程,计算了天然气与CO2按各种不同比例构成的混合物的p—Z图,从密度、偏差因子和压缩系数的角度,对二氧化碳可能导致井喷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了地层中一定含量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可能引发井喷的观点。并且通过对国内外一些类似的井喷事故原因研究后,提出了有效的防喷措施,为高含量CO2和H2S的油气井钻井作业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 相态 偏差因子 压缩系数 井喷原因 防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测定玩具中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琳 林力 +4 位作者 曹国洲 王谦 金献忠 卫碧文 曹良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6,共6页
该文以欧盟新玩具指令中限用或禁用的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为研究目标,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压力、温度、夹带剂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玩具中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最佳萃取... 该文以欧盟新玩具指令中限用或禁用的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为研究目标,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压力、温度、夹带剂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玩具中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压力300 bar,二氧化碳流速30g/min,夹带剂甲醇含量3%,动态萃取30 min,静态萃取30 min.萃取物经DB-17MS色谱柱分离后,采用质谱仪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15种化合物在0.02~60 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 2~0.9999,检出限(S/N=10)为0.02~0.09 μg/mL.该法检测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的回收率分别为79.6%~114.5%、75.0%~118.9%、72.7%~114.9%,相对标准偏差为3.2%~11.0%、0.6%~11.6%、3.5%~11.0%.建立的方法灵敏、环保,可用于玩具中致敏芳香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气质联用仪 致敏芳香化合物 玩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余志成 林鹤鸣 张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20,共3页
研究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的上染速率、上染率、表观深度K S值、匀染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温度、压力的提高 ,涤纶织物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及K S值增加 ;当预定型温度在 160℃左右时 ,涤... 研究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的上染速率、上染率、表观深度K S值、匀染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温度、压力的提高 ,涤纶织物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及K S值增加 ;当预定型温度在 160℃左右时 ,涤纶织物的K S值、上染率最低 ;织物要得到良好的匀染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上染速率 匀染性 K/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冷蒿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丽 姚晴晴 +3 位作者 张婉 曾鸣 王东兴 崔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5-966,共2页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试验装置,以二氧化碳为萃取剂,对冷蒿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二氧化碳流量及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冷蒿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冷蒿挥发油的较佳...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试验装置,以二氧化碳为萃取剂,对冷蒿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二氧化碳流量及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冷蒿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冷蒿挥发油的较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40℃,萃取时间为2h,二氧化碳流量25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冷蒿 萃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实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蔚立玉 林春绵 +1 位作者 王军良 陈钦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74,共2页
用超临界CO2 取代传统染色工业中的水作为染色介质 ,初步研究涤纶织物在超临界CO2 中的染色效果与染色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的关系。实验表明 ,控制温度实验在 12 0℃左右、压力在 16~ 18MPa之间、时间在 10~ 15min内可得到较好的染色... 用超临界CO2 取代传统染色工业中的水作为染色介质 ,初步研究涤纶织物在超临界CO2 中的染色效果与染色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的关系。实验表明 ,控制温度实验在 12 0℃左右、压力在 16~ 18MPa之间、时间在 10~ 15min内可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涤纶织物 临界二氧化碳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固体在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锁奇 王仁安 杨光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6-21,共6页
开发了一种测定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大分子溶质的溶解度的方法。这一方法将微型超临界流体萃取(Micro-SFE)直接与超临界色谱(SFC)相耦合,超临界流体色谱采用FID作为检测器。实验中两者具有同一压力、温度及同样的CO... 开发了一种测定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大分子溶质的溶解度的方法。这一方法将微型超临界流体萃取(Micro-SFE)直接与超临界色谱(SFC)相耦合,超临界流体色谱采用FID作为检测器。实验中两者具有同一压力、温度及同样的CO2流速。使用了模型溶质萘、联苯和菲来验证此方法,并得到了温度在308~330K,压力8.0~12.0MPa间溶质的等压溶解度曲线。实验结果与文献值相符,定量显示了在溶剂近临界区域固体/超临界流体二元系的相平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溶解度 二氧化碳 临界流体色谱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铬鞣及其机理的研究(2)——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条件下铬鞣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伟娟 冯豫川 +5 位作者 廖隆理 陈敏 但卫华 程海明 王坤余 李志强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9-13,共5页
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鞣,由于鞣制介质等与常规铬鞣的截然不同,其铬鞣势必与常规工艺有所不同。利用自制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铬鞣作了L16(44)正交实验。考察四个影响因素:皮张部... 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鞣,由于鞣制介质等与常规铬鞣的截然不同,其铬鞣势必与常规工艺有所不同。利用自制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铬鞣作了L16(44)正交实验。考察四个影响因素:皮张部位、压力、机械作用和铬鞣剂用量对两个指标收缩温度和Cr含量的影响。得出了固定鞣制时间为60min的最佳铬鞣条件为:压力7.5MPa,转速50r/min,KMC-2铬鞣剂用量6.0%的初步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临界流体 介质 铬鞣 机理 鞣制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中药苦参的生物总碱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立伟 毛建明 杨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9-130,共2页
The extraction of alkaloids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ait with CO2SFE was studied.By use of orthogonal design ,the effects of pressure,temperature and time on extractabilities of alkaloid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 The extraction of alkaloids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ait with CO2SFE was studied.By use of orthogonal design ,the effects of pressure,temperature and time on extractabilities of alkaloid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CO2SFE were:pressure 30 MPa,temperature 45℃,time 5h for the extraction,with NH4OH as an alkalizer and MeOH as an entrainer.The extraction rate of 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 was about 24 times as that of traditional solvent ex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生物总碱 苦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祝勇仁 王循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91-1898,共8页
概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的染色机理,对不同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的研究情况做了分析。阐述了染料研究和混合染料拼色研究的进展情况。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性研究情况做了论述,对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 概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的染色机理,对不同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的研究情况做了分析。阐述了染料研究和混合染料拼色研究的进展情况。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性研究情况做了论述,对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染料在纤维与超临界CO2间的分配规律、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行为做了分析论述。对染色设备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做了分析论述。指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产业化应用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增强染料的溶解和在纤维中的扩散,以及高压操作下大容积染色釜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拼色染色 溶解度 染色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铬鞣及其机理的研究(1)——铬鞣机理印证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伟娟 冯豫川 +5 位作者 廖隆理 陈敏 但卫华 程海明 王坤余 李志强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下铬鞣机理 ,采用对比实验法对常规铬鞣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印证性研究。采用传统的皮胶原氨基酰胺化和羧基酯化来确定铬配合物分子与皮胶原结合的反应基团。
关键词 二氧化碳临界流体 铬鞣机理 皮胶原 氨基酰胺化 羧基醇化 制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