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紧急停车过程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新宇
刘惠民
林志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0-425,432,共7页
针对某300 kW功率等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简单回热发电系统建立了全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发生紧急停车时的动态响应过程及阀门流量特性对过程控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涡轮旁通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紧急停车过程的转速上升幅度,...
针对某300 kW功率等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简单回热发电系统建立了全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发生紧急停车时的动态响应过程及阀门流量特性对过程控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涡轮旁通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紧急停车过程的转速上升幅度,保障系统安全;整个紧急停车过程持续约50 s,其中第一阶段持续数秒,其特性主要受旁通阀特性主导,动作时间2 s内的快开型旁通阀可满足系统的安全控制要求;第二阶段呈单调衰减趋势,持续时间40~50 s,主要受系统自身特性影响;在紧急停车的第一阶段,压缩机出口和涡轮出口压力分别上升1.5%和7.3%,回热器冷侧和热侧入口质量流量分别上升35%和80%,回热器热侧入口温度上升约30 K;冲击效应对设备安全造成的影响应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系统
紧急停车
动态仿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热力设计方法
2
作者
李凯伦
李红智
+4 位作者
张一帆
孙山
但光局
李扬
王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13-5421,I0007,共10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为解决压缩机级间焓增分配问题,提出一种等比转速级间焓增分配算法。最后,给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热力设计流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Schultz算法,研究提出的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在近临界及超临界区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计算中只需要较少的子过程数即可将误差降至合格范围内。通过对50MW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主压缩机进行一维设计及流场模拟发现,提出的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及压缩机设计方法可以对二氧化碳压缩机方案设计及性能预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近
临界
工况
二氧化碳
压缩机
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安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新宇
秦政
+3 位作者
董克用
杨康
王林涛
林志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727-6736,共10页
为了获得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S-CO_(2))再压缩发电系统运行特性和安全保护规律,该文对一个基于膨胀–发电–压缩一体化高速发电机组的300kW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开展了安全保护控制的试验...
为了获得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S-CO_(2))再压缩发电系统运行特性和安全保护规律,该文对一个基于膨胀–发电–压缩一体化高速发电机组的300kW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开展了安全保护控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高低压侧联通阀开度的控制、0~10%的小流量范围内水流量的精确调节可实现两台并联压缩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启动过程中机组推力随着系统压力的提高快速升高,引起机组安全运行风险;通过调节叶片背腔压力,降低转速、旁通阀开度和压缩机入口温度可以实现推力水平的有效控制。紧急停车过程中,控制主压缩机入口压力的升高幅度是控制机组推力升高幅度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安全保护策略的有效性,对于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安全保护策略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再压缩循环
一体化
发电
机组
安全控制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内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雷贤良
刘云帆
+1 位作者
胡运生
李德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共12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因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热力发电领域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性前沿技术,由于十分苛刻的工作环境,S-CO_(2)易造成设备材料腐蚀。为确保S-CO_(2)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首先介绍了S-CO_(2)布雷...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因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热力发电领域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性前沿技术,由于十分苛刻的工作环境,S-CO_(2)易造成设备材料腐蚀。为确保S-CO_(2)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首先介绍了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工质运行参数范围以及系统关键设备候选材料,其次综述了目前有关金属材料在S-CO_(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S-CO_(2)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归纳了温度、压力、杂质、流速以及材料成分对S-CO_(2)腐蚀过程的影响,同时介绍了S-CO_(2)腐蚀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我国S-CO_(2)循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
临界
二氧化碳
循环
发电
技术
金属材料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心圆柱式超高速永磁电机建模与极限设计
被引量:
4
5
作者
魏嘉麟
温旭辉
+2 位作者
古蕾
秦超
王又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7,共12页
实心圆柱式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线速度大、损耗密度高,其设计受到多物理场约束。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圆柱永磁转子的应力解析模型,能够考虑离心应力、热应力和过盈配合的共同作用计算转子应力以及合金护套的最小厚度。提出了计及涡流效...
实心圆柱式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线速度大、损耗密度高,其设计受到多物理场约束。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圆柱永磁转子的应力解析模型,能够考虑离心应力、热应力和过盈配合的共同作用计算转子应力以及合金护套的最小厚度。提出了计及涡流效应的电枢反应解析模型,分析转子涡流损耗及其分布。基于应力模型,分析装配奥氏体不锈钢护套时转子在特定热态温升下的极限转速,并将转子涡流损耗代入有限元软件计算转子温升。结合应力分析和温升计算,分析转子在该热态温升下的极限功率以及对应的控制策略,实现转子的极限设计。将以上模型和分析方法用于一台40 kW、60 000 r/min超高速永磁电机的设计,并制造样机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有限元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
高速电机
圆柱永磁转子
解析模型
涡流损耗
极限设计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容量sCO_(2)锅炉烟气侧与工质侧匹配策略
被引量:
4
6
作者
刘超
徐进良
刘广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4-1503,共10页
为解决压降效率惩罚问题,大容量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锅炉需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于sCO_(2)锅炉入口工质温度高、管内换热系数低,炉膛冷却壁极易超温,冷却壁安全性为锅炉设计的关键难点。锅炉中,烟气侧热负荷分布...
为解决压降效率惩罚问题,大容量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锅炉需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于sCO_(2)锅炉入口工质温度高、管内换热系数低,炉膛冷却壁极易超温,冷却壁安全性为锅炉设计的关键难点。锅炉中,烟气侧热负荷分布与sCO_(2)侧参数与管排结构具有各自的分布特点。对烟气侧与sCO_(2)侧进行适当的匹配可有效降低冷却壁壁温。该文以1000MW等级二次再热sCO_(2)锅炉为例,建立耦合热力学循环与锅炉模块流动传热的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布置方案下冷却壁壁温,提出降低大容量sCO_(2)锅炉冷却壁壁温的烟气侧与sCO_(2)侧匹配策略。结果表明,在烟气全温区范围内,遵循低温工质匹配高热负荷原则,冷却壁分成6个模块的方案可有效降低冷却壁壁温;在炉膛内,遵循高许用热负荷匹配高热负荷原则,调整冷却壁模块的布置,可进一步降低冷却壁壁温。该文提出的匹配策略显著降低了冷却壁壁温,可为模块化锅炉的设计与布置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锅炉
冷却壁
传热
壁温
匹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紧急停车过程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新宇
刘惠民
林志民
机构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0-425,432,共7页
基金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基金资助项目(Z2018Z2-012/001-RQ)。
文摘
针对某300 kW功率等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简单回热发电系统建立了全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发生紧急停车时的动态响应过程及阀门流量特性对过程控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涡轮旁通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紧急停车过程的转速上升幅度,保障系统安全;整个紧急停车过程持续约50 s,其中第一阶段持续数秒,其特性主要受旁通阀特性主导,动作时间2 s内的快开型旁通阀可满足系统的安全控制要求;第二阶段呈单调衰减趋势,持续时间40~50 s,主要受系统自身特性影响;在紧急停车的第一阶段,压缩机出口和涡轮出口压力分别上升1.5%和7.3%,回热器冷侧和热侧入口质量流量分别上升35%和80%,回热器热侧入口温度上升约30 K;冲击效应对设备安全造成的影响应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系统
紧急停车
动态仿真
控制策略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O2 power system
emergency shutdown
dynamic simulation
control strategy
分类号
TK47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热力设计方法
2
作者
李凯伦
李红智
张一帆
孙山
但光局
李扬
王亚
机构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船(重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13-5421,I0007,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102203)。
文摘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为解决压缩机级间焓增分配问题,提出一种等比转速级间焓增分配算法。最后,给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热力设计流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Schultz算法,研究提出的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在近临界及超临界区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计算中只需要较少的子过程数即可将误差降至合格范围内。通过对50MW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主压缩机进行一维设计及流场模拟发现,提出的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及压缩机设计方法可以对二氧化碳压缩机方案设计及性能预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近
临界
工况
二氧化碳
压缩机
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算法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 generation
real gas compressor
direct integration algorithm of polytropic compression work
分类号
TK0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安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新宇
秦政
董克用
杨康
王林涛
林志民
机构
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727-6736,共10页
基金
七一一所发展基金项目(Z2018Z2-012/001-RQ)。
文摘
为了获得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S-CO_(2))再压缩发电系统运行特性和安全保护规律,该文对一个基于膨胀–发电–压缩一体化高速发电机组的300kW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开展了安全保护控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高低压侧联通阀开度的控制、0~10%的小流量范围内水流量的精确调节可实现两台并联压缩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启动过程中机组推力随着系统压力的提高快速升高,引起机组安全运行风险;通过调节叶片背腔压力,降低转速、旁通阀开度和压缩机入口温度可以实现推力水平的有效控制。紧急停车过程中,控制主压缩机入口压力的升高幅度是控制机组推力升高幅度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安全保护策略的有效性,对于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安全保护策略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再压缩循环
一体化
发电
机组
安全控制
试验研究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
recompression cycle
integrated generator set
safety control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TK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内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雷贤良
刘云帆
胡运生
李德标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9MK071)。
文摘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因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热力发电领域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性前沿技术,由于十分苛刻的工作环境,S-CO_(2)易造成设备材料腐蚀。为确保S-CO_(2)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首先介绍了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工质运行参数范围以及系统关键设备候选材料,其次综述了目前有关金属材料在S-CO_(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S-CO_(2)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归纳了温度、压力、杂质、流速以及材料成分对S-CO_(2)腐蚀过程的影响,同时介绍了S-CO_(2)腐蚀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我国S-CO_(2)循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超
临界
二氧化碳
循环
发电
技术
金属材料
腐蚀机理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ycle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metallic materials
corros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M6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G17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心圆柱式超高速永磁电机建模与极限设计
被引量:
4
5
作者
魏嘉麟
温旭辉
古蕾
秦超
王又珑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
出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7,共12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YSBR-045)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168)。
文摘
实心圆柱式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线速度大、损耗密度高,其设计受到多物理场约束。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圆柱永磁转子的应力解析模型,能够考虑离心应力、热应力和过盈配合的共同作用计算转子应力以及合金护套的最小厚度。提出了计及涡流效应的电枢反应解析模型,分析转子涡流损耗及其分布。基于应力模型,分析装配奥氏体不锈钢护套时转子在特定热态温升下的极限转速,并将转子涡流损耗代入有限元软件计算转子温升。结合应力分析和温升计算,分析转子在该热态温升下的极限功率以及对应的控制策略,实现转子的极限设计。将以上模型和分析方法用于一台40 kW、60 000 r/min超高速永磁电机的设计,并制造样机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有限元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超
高速电机
圆柱永磁转子
解析模型
涡流损耗
极限设计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Keywords
ultra-high-speed machine
cylindrical PM rotor
analytical model
eddy current loss
ultimate design
supercritical CO2 power generation
分类号
TM351 [电气工程—电机]
TM355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容量sCO_(2)锅炉烟气侧与工质侧匹配策略
被引量:
4
6
作者
刘超
徐进良
刘广林
机构
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4-150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601801)。
文摘
为解决压降效率惩罚问题,大容量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锅炉需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于sCO_(2)锅炉入口工质温度高、管内换热系数低,炉膛冷却壁极易超温,冷却壁安全性为锅炉设计的关键难点。锅炉中,烟气侧热负荷分布与sCO_(2)侧参数与管排结构具有各自的分布特点。对烟气侧与sCO_(2)侧进行适当的匹配可有效降低冷却壁壁温。该文以1000MW等级二次再热sCO_(2)锅炉为例,建立耦合热力学循环与锅炉模块流动传热的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布置方案下冷却壁壁温,提出降低大容量sCO_(2)锅炉冷却壁壁温的烟气侧与sCO_(2)侧匹配策略。结果表明,在烟气全温区范围内,遵循低温工质匹配高热负荷原则,冷却壁分成6个模块的方案可有效降低冷却壁壁温;在炉膛内,遵循高许用热负荷匹配高热负荷原则,调整冷却壁模块的布置,可进一步降低冷却壁壁温。该文提出的匹配策略显著降低了冷却壁壁温,可为模块化锅炉的设计与布置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锅炉
冷却壁
传热
壁温
匹配策略
Keywords
sCO_(2)power plant
boiler
cooling wall
heat transfer
wall temperature
matching strategy
分类号
TK1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紧急停车过程动态特性研究
李新宇
刘惠民
林志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热力设计方法
李凯伦
李红智
张一帆
孙山
但光局
李扬
王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安全控制试验研究
李新宇
秦政
董克用
杨康
王林涛
林志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内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雷贤良
刘云帆
胡运生
李德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实心圆柱式超高速永磁电机建模与极限设计
魏嘉麟
温旭辉
古蕾
秦超
王又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容量sCO_(2)锅炉烟气侧与工质侧匹配策略
刘超
徐进良
刘广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