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低温热阱环境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概念设计研究 |
王典乐
黄彦平
殷凯凯
刘旻昀
周源
赖相鹏
李勇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2
|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研究进展及展望 |
徐进良
刘超
孙恩慧
朱兵国
谢剑
|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58
|
|
|
3
|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余热利用方案优化研究 |
封康
郑莆燕
仇中柱
张敬奎
孙永康
程云瑞
罗添
赵航
|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
4
|
1000MW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 |
陈璟
陈磊
周敬
朱萌
廖海燕
刘辉
许凯
向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
5
|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在钠冷快堆中的应用综述 |
王绩德
冯岩
韩东江
|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
6
|
煤基直接加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 |
段元强
方冬东
吴柯
段伦博
|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7
|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在未来舰船动力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关键技术分析 |
赵观辉
夏翔
魏天一
|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新型双路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热力性能 |
郝艳红
宋竹林
张勇
田永杰
白静利
|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部分预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吸收式动力循环联合循环余热发电系统性能评价与比较 |
呼浩
郭前鑫
杨利
余小兵
薛晨晰
刘永林
薛彦平
杨庆川
顾雨恒
|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0
|
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井储层内流体的吸附特征研究 |
白玉杰
蔚浩东
南晓函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两级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性能分析 |
江嘉慧
于泳强
赵远扬
|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热再压缩循环高级㶲分析 |
马兴基
孙宝芝
林子豪
史建新
曹元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3
|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关键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研究 |
郭瑞阳
杨红义
庄毅
肖常志
乔鹏瑞
齐少璞
|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4
|
耦合熔盐储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变负荷发电效率提升方法 |
蒋睿
李明佳
马腾
杜燊
章子训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5
|
核反应堆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优化研究 |
侯胜亚
薛松松
杨其国
|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褐煤抽气预干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
张旭伟
白文刚
高炜
李红智
姚明宇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7
|
核动力船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
石明珠
邵应娟
钟文琪
石岩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18
|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发电机组中的应用和关键热端部件选材分析 |
赵新宝
鲁金涛
袁勇
党莹樱
谷月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1
|
|
|
19
|
300MW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气动力特性及壁温分布 |
张一帆
王安
白文刚
杨玉
李红智
姚明宇
王月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2
|
|
|
20
|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中材料的腐蚀行为 |
鲁金涛
赵新宝
袁勇
谷月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