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改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文霞 黄涛 +1 位作者 周玮 何慧雯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69,84,共5页
根据超、特高压杆塔的结构特点,对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EGM)进行改进,并引入击距修正系数的概念,使得模型更加符合超、特高压杆塔的情况。从几何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求解电气几何模型最大击距的改进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计算超、特高压交... 根据超、特高压杆塔的结构特点,对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EGM)进行改进,并引入击距修正系数的概念,使得模型更加符合超、特高压杆塔的情况。从几何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求解电气几何模型最大击距的改进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计算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改进计算方法比传统计算方法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高压 交流输电线路 击距修正系数 电气几何模型 最大击距 绕击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加强特高压输电线路防山火特巡
2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3期81-81,共1页
2025年3月12日,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运检人员沿着±800 kV锡泰线、1000 kV锡胜线开展防山火线路特巡,全力筑牢特高压电网安全防线。近日,锡林郭勒盟地区气温逐渐回升,伴随出现大风天气,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逐... 2025年3月12日,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运检人员沿着±800 kV锡泰线、1000 kV锡胜线开展防山火线路特巡,全力筑牢特高压电网安全防线。近日,锡林郭勒盟地区气温逐渐回升,伴随出现大风天气,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网 高压输电线路 高压 森林草原火灾 大风天气 山火 安全防线 运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交流线路反时限零序过流后备保护的整定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阳 陈祥文 +3 位作者 王玉龙 李会新 李勇 王英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4,共8页
针对国家电网“六统一”线路保护装置,提出了超、特高压交流线路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的整定原则。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在保证灵敏性方面并无困难,整定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解决选择性和速动性的矛盾。根据该保护的原理和逻辑提出了转折电流的... 针对国家电网“六统一”线路保护装置,提出了超、特高压交流线路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的整定原则。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在保证灵敏性方面并无困难,整定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解决选择性和速动性的矛盾。根据该保护的原理和逻辑提出了转折电流的概念以及接地距离保护与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的配合原则;充分考虑配合时间定值和最小时间定值对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综合超、特高压电网实际短路电流水平和接地距离保护的过渡电阻耐受能力,将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低电流区的选择性与接地距离保护高电流区的选择性进行结合,提升了对接地故障全域电流范围的选择性切除能力;提出了方向元件投退原则。通过对某省级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整定原则的有效性,该整定原则已经在实际电网中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 定时限零序过流保护 继电保护 高阻接地故障 超、高压交流线路 选择性 速动性 整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及交叉跨越情况下的工频电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付万璋 金淼 +4 位作者 包华 何旺龄 李威 姚艺 蓝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1-204,162,共5页
为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与超高压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及交叉跨越情况下的工频电场特性,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及交叉跨越时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平行架设时输电线路的间距、对地高度以及相序对工频电场分布特... 为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与超高压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及交叉跨越情况下的工频电场特性,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及交叉跨越时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平行架设时输电线路的间距、对地高度以及相序对工频电场分布特性的影响;交叉跨越时输电线路的交叉角度、对地高度以及相序对于工频电场分布特性的影响,并以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导线对地高度对工频电场影响较大,随着交叉角度及线路间距的增大,两种架设情况下导线下方工频电场幅值逐渐减小,错序排列时线路下方高场强区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工频电场 平行架设 交叉跨越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直流线路故障穿越重启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卢东斌 黄志岭 +3 位作者 龚飞 李海英 卢宇 凌建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39,I0023-I0026,共16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采用移相重启策略,通过控制整流器移相,快速抑制故障电流,经去游离时间后,解除移相,重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但是,移相重启时,整流器和逆变器都不再消耗无功功率,换流站的交流滤波器将向交流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采用移相重启策略,通过控制整流器移相,快速抑制故障电流,经去游离时间后,解除移相,重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但是,移相重启时,整流器和逆变器都不再消耗无功功率,换流站的交流滤波器将向交流系统提供盈余的无功功率,易导致交流系统过电压;对于对称单极拓扑结构,还将导致非故障线路不能传输有功功率,从而对交流系统产生很大的有功功率冲击。该文提出了直流线路故障穿越重启策略,在直流线路故障时,通过控制故障两端的整流器和逆变器的直流电流相等,在控制故障点电流为零的同时,直流电流穿越故障,继续维持无功功率消耗,避免交流系统产生过电压;对于对称单极拓扑结构,还可以利用故障极续流,继续输送部分有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线路故障 移相重启 电流控制 穿越重启 交流过电压 去游离时间 直流电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交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覆冰不平衡张力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韩军科 杨靖波 +1 位作者 李清华 杨风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37,共5页
根据超/特高压交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导地线型号及绝缘子串参数建立线-串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均匀覆冰随耐张段档数的变化规律,不同挂点高差模式对不均匀覆冰不平衡张力的影响,给出了不均匀覆冰不平张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对超/特高压交... 根据超/特高压交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导地线型号及绝缘子串参数建立线-串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均匀覆冰随耐张段档数的变化规律,不同挂点高差模式对不均匀覆冰不平衡张力的影响,给出了不均匀覆冰不平张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对超/特高压交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导地线挂点不均匀覆冰不平衡张力随覆冰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给出了定量的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塔-线-串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铁塔变形对不均匀覆冰不平衡张力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线-串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给出超/特高压交流同塔多回直线塔,导、地线不均匀覆冰不平衡张力百分比取值,一般情况下导线取为10%、地线取为20%,如果从经济性考虑,对同塔不同电压等级可以取不同的不平衡张力百分比,1 000 kV导线取7%,500 kV导线取10%,地线取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 不均匀覆冰 覆冰不平衡张力 不平衡张力百分比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损失的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伟 张波 +3 位作者 何金良 曾嵘 黎小林 王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18-124,共7页
电晕决定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特性。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交流输电线路的电晕损失,交流导线用多根线电荷表示,导线表面场强超过起晕场强时令一定量电荷由导线表面发射到空间中。将交流周期分为若干时段,在每一时刻都考虑了导线表面电荷发... 电晕决定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特性。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交流输电线路的电晕损失,交流导线用多根线电荷表示,导线表面场强超过起晕场强时令一定量电荷由导线表面发射到空间中。将交流周期分为若干时段,在每一时刻都考虑了导线表面电荷发射、空间电荷运动、空间电荷复合等效应,重复计算若干周期直至离子流场稳定。在已有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起晕条件和电荷发射的计算方法,考虑了导线表面电场不均匀性对电晕放电的影响,从而可以对多相多分裂导线离子流场进行仿真计算,进而计算得到线路电晕损失。对三相8分裂特高压交流线路电晕损失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损失 模拟电荷法 交流离子流场 分裂导线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情况下无线电干扰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姚艺 付万璋 +3 位作者 何旺龄 蓝磊 万保权 文习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1-204,170,共5页
鉴于我国特高压交流线路跨越超高压交流线路架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电晕放电引起的无线电干扰问题已成为线路导线选型和杆塔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建立了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特性仿真计算模型,利用模态传播原理获取电晕放电电... 鉴于我国特高压交流线路跨越超高压交流线路架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电晕放电引起的无线电干扰问题已成为线路导线选型和杆塔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建立了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特性仿真计算模型,利用模态传播原理获取电晕放电电流在导线上的分布特性,获得了不同路径上的无线电干扰分布情况,通过测量河南省南阳市境内实际运行中的一条1 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跨越500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特性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建模分析了线路不同对地高度、交叉角度等对无线电干扰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线路对地距离可有效减少场强幅值,但衰减速度会减慢;增大交叉角度可减小场强幅值,增大衰减速度,使边相外20m场强值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线路 交叉跨越 激发函数法 无线电干扰 对地高度 交叉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STM-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学友 石永建 +2 位作者 李冀 郭振宇 戴剑丰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4,共8页
为解决传统特高压直流保护对高阻故障检测准确率不高、故障检测时间过长以及故障选极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故障检测... 为解决传统特高压直流保护对高阻故障检测准确率不高、故障检测时间过长以及故障选极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故障特征,使用相模变换和小波变换提取出故障特征量作为输入数据。其次,将输入数据输入到LSTM-RNN中进行前向传播,对系统故障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同时使用反向传播方式更新网络参数,将深层的特征量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分类,把故障识别分成区外故障、母线故障和线路故障,故障分类为正极故障、负极故障和双极故障,并输出识别结果。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条件下,搭建特高压直流输电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故障检测、故障选极上具有更好的效果,相比于人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故障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4.71%、6.57%、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RNN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 快速傅里叶变换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维虎 万德春 +4 位作者 万保权 何旺龄 付万璋 李威 陈豫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5-209,共5页
为分析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区域的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建立500kV单回与同塔双回超高压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激发函数法分析不同线路间距、对地高度以及相序排列下平行架设区域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并通过实例... 为分析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区域的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建立500kV单回与同塔双回超高压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激发函数法分析不同线路间距、对地高度以及相序排列下平行架设区域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线路间距减小会使无线电干扰高场强区域减小,但幅值会有一定提高;增大对地高度会使无线电干扰场强幅值减小,但衰减速度会变慢,边相外20m处的场强值也有所增加;改变导线相序排列对输电走廊中部区域场强分布有一定影响;模型可较准确反映实际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平行架设 无线电干扰 激发函数 线路间距 对地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交流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下电场强度的措施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杨 宋守信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1期94-97,共4页
介绍了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及降低场强的措施,并利用Matlab对改善交流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线下电场强度的3种措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线下的电场强度,减小高场强区域.
关键词 高压 高压输电线路 电场强度 屏蔽线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磁场对电力金具材料摩擦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商利 李新梅 +2 位作者 路国闯 陈霸 杨现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1,209,共11页
目的通过分析特高压直流线路工频磁场环境对电力金具材料磨损行为的影响,探究其磨损机理,为联接金具的磨损失效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线路实际运行参数,计算工频磁场强度,采用自制电磁线圈与M-2000型磨损试验机相结合,通过分组控... 目的通过分析特高压直流线路工频磁场环境对电力金具材料磨损行为的影响,探究其磨损机理,为联接金具的磨损失效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线路实际运行参数,计算工频磁场强度,采用自制电磁线圈与M-2000型磨损试验机相结合,通过分组控制变量法研究额定工况下金具材料的磨损过程,以及不同磁场强度下材料的磨损行为。结果在磁场环境中材料的磨损程度远小于无磁场情况下。在0~800 A/m范围内,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摩擦因数稍降低,质量损失量和磨损率呈下降趋势。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磨损试样均呈现越贴近摩擦接触表面区域其显微硬度越高,且随着纵深向后呈递减趋势。在无磁场情况下,磨损接触表面的犁沟较深,遍布锯齿型边缘的凹坑和山脊型微凸峰。在磁场环境中试样的接触表面和磨屑表面更加光滑平整,且氧含量明显升高。结论在无磁场情况下,接触表面为严重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在磁场环境中,磨损试样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初期磨合阶段和磨损加剧阶段,从而加速过渡到稳定磨损阶段,由严重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加速向轻微磨损转变。稳定阶段的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并伴随着轻微的磨粒磨损、黏着磨损,以及两摩擦副与磨屑“阻隔层”之间的三体磨损。工频磁场环境对试样磨损起到了一定的减摩作用,磨损程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磁场 U型环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184
13
作者 张志劲 司马文霞 +2 位作者 蒋兴良 孙才新 舒立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共6页
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是雷击闪络,这与线路现有雷击跳闸模型与线路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有关。文中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对高杆塔下击距系数进行研究,利用自编程序仿真,结果表明击距系数随着杆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雷电流幅值对击... 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是雷击闪络,这与线路现有雷击跳闸模型与线路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有关。文中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对高杆塔下击距系数进行研究,利用自编程序仿真,结果表明击距系数随着杆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雷电流幅值对击距系数没有影响,利用线性拟合方式得击距系数β与杆塔高度H的关系式为:β=1.18?H/108.69。引入击距系数,提出利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对超特高压线路绕击耐雷性能进行分析,并以500kV鸭福线路为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文中仿真模型所推导的β公式计算该线路的跳闸率与实际线路运行情况比较吻合。同时,分析了杆塔高度、地面倾角、线路保护角、线路绝缘强度等对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雷电绕击 防护性能 耐雷性 击距系数 避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 被引量:90
14
作者 胡毅 刘凯 +3 位作者 刘庭 肖宾 彭勇 苏梓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09-1820,共12页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行,为给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交流750kV、1 000kV和直流±660kV、±800kV输电线路特点,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获取了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行,为给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交流750kV、1 000kV和直流±660kV、±800kV输电线路特点,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获取了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确定了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原则,研制了大吨位绝缘提线工具和绝缘子更换卡具,并根据研究成果制定了超/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标准。现场应用的成功开展表明,超/特高压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超/特高压输电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带电作业的安全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技术参数 安全防护 工器具 标准制定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分析模型 被引量:33
15
作者 贺恒鑫 何俊佳 +4 位作者 钱冠军 谢施君 董曼玲 姚帅 谢耀恒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6-204,共9页
绕击是引起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将低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经验直接外推至更高电压等级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新建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显著低于预期值。基于先导发展的绕击分析模型细致地考虑了影响雷... 绕击是引起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将低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经验直接外推至更高电压等级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新建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显著低于预期值。基于先导发展的绕击分析模型细致地考虑了影响雷击发展物理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较传统工程化分析方法更适用于新建电压等级线路的绕击性能评估。但由于对雷击物理过程和长间隙放电机理认识的不足,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雷击过程描述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不尽相同,若将现有学者所提出的绕击分析模型直接用于工程中,不同分析模型所得结果差异较大。为此,通过对比现有的雷电观测资料,认为Cooray提出的下行先导通道模型与最新的雷电观测结果比较相符;对迎面先导起始工程判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导线对地高度<10.0 m时,Rizk感应电压法和临界电晕半径法计算得的先导起始电压结果一致,外推至实际导线对地高度时,Rizk感应电压法的计算结果与长间隙放电理论相违背;同时依据长间隙放电理论,提出了下行先导和迎面先导的相对速度比近似等于迎面先导通道单位长度电压降与导线感应电压增量之比的迎面先导持续发展条件,建立了基于Schwarz-Christoffel变换的能考虑任意地形的2维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解释了传统先导发展模型无法解释的特高压输电线路ZMP2和ZBS2型杆塔的中相屏蔽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典型的平原、斜坡和山顶地形下,ZMP2和ZBS2型杆塔的绕击跳闸率低于设计预期值0.1次/(100 k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 输电线路 屏蔽失效 下行先导通道 连续迎面先导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序参数测量计算 被引量:19
16
作者 傅中 陈维江 +3 位作者 王贻平 孙岗 叶剑涛 刘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85-1291,共7页
为准确获得淮南—上海1 000 k 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序参数,采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异频双端同步测量方法测量试验中各相导线首、末端电压与电流;提出了将所测电压与电流代入长线方程来求解异频下的工频序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与单... 为准确获得淮南—上海1 000 k 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序参数,采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异频双端同步测量方法测量试验中各相导线首、末端电压与电流;提出了将所测电压与电流代入长线方程来求解异频下的工频序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与单端测量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双端测量计算法能够获得准确的工频序参数,与采用分布参数模型的单端测量计算结果相比,其差异百分比≤1.52%;而与采用常规集中参数算法的单端测量法相比相差较大,其中零序电阻差异百分比可达16.48%,这是因为单端测量法不适用于长距离线路的参数计算。将上述双端测量计算法用于测量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淮芜Ⅰ线与Ⅱ线的工频序参数,获得了准确的结果,为继电保护及短路电流计算等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高压输电线路 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 淮芜线 工频序参数 分布参数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 被引量:37
17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3 位作者 刘凯 刘庭 胡建勋 肖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53-2058,共6页
为了验证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并为1000kV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带电作业提供实践经验,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试验线段上进行了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试验对1000kV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绝缘工具最... 为了验证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并为1000kV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带电作业提供实践经验,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试验线段上进行了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试验对1000kV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安全防护、电位转移等技术要求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交流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绝缘工具有效绝缘长度 安全防护 屏蔽服 电位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针对改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实验观测 被引量:18
18
作者 钱冠军 陈维江 +4 位作者 陈家宏 谷山强 贺恒鑫 向念文 谢施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探讨避雷线加装水平侧针对改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机理,开展了1:10和1:20特高压交流线路缩比模型下雷电屏蔽模拟实验及其放电观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结合放电物理过程探讨了放电击中点的选择性和侧针屏蔽增... 为探讨避雷线加装水平侧针对改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机理,开展了1:10和1:20特高压交流线路缩比模型下雷电屏蔽模拟实验及其放电观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结合放电物理过程探讨了放电击中点的选择性和侧针屏蔽增效的机理。研究发现:下行先导初期发展过程中随机取向与各目的物迎面放电的竞争过程都与放电击中点的选择密切相关,下行放电与迎面放电也是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在各种间隙结构下,侧针的长度在大于对应间隙的临界电晕半径时才能起到明显的屏蔽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 输电线路 雷电屏蔽 模拟实验 迎面放电 临界电晕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万保权 邬雄 +1 位作者 路遥 张小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61,共3页
电磁环境问题是建设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将直接影响着线路导线的选取和排列方式及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为此计算分析了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得出如下结论:1000kV同塔双回线路采用... 电磁环境问题是建设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将直接影响着线路导线的选取和排列方式及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为此计算分析了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得出如下结论:1000kV同塔双回线路采用2种塔型时,8×LGJ-630及以上截面导线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完全满足好天气55dB的要求;若要满足58dB的限值,导线逆相序排列时需大范围提高导线对地高度;导线同相序排列对控制无线电干扰有利,但会大大提高地面电场强度;从控制无线电干扰角度出发,塔型1优于塔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 高压 同塔双回 输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效应的预测方法,Ⅱ:无线电干扰 被引量:16
20
作者 唐剑 杨迎建 +3 位作者 李永双 张广洲 张小武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42-2947,共6页
利用特高压电晕笼开展了13种导线的无线电干扰试验,获得了单位长不同导线的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分析了导线表面场强、子导线线径、分裂间距和分裂数等因素对导线电晕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与导线... 利用特高压电晕笼开展了13种导线的无线电干扰试验,获得了单位长不同导线的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分析了导线表面场强、子导线线径、分裂间距和分裂数等因素对导线电晕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与导线表面场强的负倒数呈线性关系;在相同的导线表面场强下,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与子导线线径、分裂数的对数呈线性递增关系,而分裂间距对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影响不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且逼近效果好,回归方程各系数也是高度显著的,可对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进行有效的预测,通过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法可转化为实际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交流输电线路 电晕效应 电晕笼 无线电干扰 激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