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直流锅炉动态换热的超临界机组电力系统仿真建模
1
作者 徐达睿 郝玲 +5 位作者 陈磊 祁鑫 刘一峰 李江鹏 黄怡涵 徐飞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0,共10页
随着新能源并网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掌握机组调节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电力系统仿真中,适用于机电暂态和中长期动态的火电机组模型主要采用IEEE推荐的汽包锅炉简化模型和单再热器汽轮机模型。如果对直流锅炉机... 随着新能源并网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掌握机组调节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电力系统仿真中,适用于机电暂态和中长期动态的火电机组模型主要采用IEEE推荐的汽包锅炉简化模型和单再热器汽轮机模型。如果对直流锅炉机组也采用该模型,则会因为蓄热系数的动态和控制系统的偏差,机组主蒸汽压力的仿真结果大幅偏离实际,进而错估机组调节能力。基于此,采用热力学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时间尺度动态仿真的超临界直流锅炉火电机组模型。通过建立水冷壁的移动边界模型和过热器的动态热量流模型,更准确地反映直流锅炉的蓄热能力;通过加入给水控制和过热度控制,使得控制系统更符合实际机组。利用电厂运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相较于现有电力仿真模型,该模型对主蒸汽压力的仿真精度大幅提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在一、二次调频及调峰中的动态过程,有助于电力系统频率过程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机组 直流锅炉 一次调频 AGC 锅炉主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孔板下游FAC传质过程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肖卓楠 宋其珉 +2 位作者 郭玮 杨杰 赵乐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7-353,共7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电厂管道流动加速腐蚀(FAC),基于电厂管道实际工况,使用COMSOL软件根据气含率变化调整水的物性参数,模拟孔板管道下的流场,观察浓度及高湍动能分布区域,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流相下速度、壁面剪切力及传质系数的变化,并... 为了更好地预测电厂管道流动加速腐蚀(FAC),基于电厂管道实际工况,使用COMSOL软件根据气含率变化调整水的物性参数,模拟孔板管道下的流场,观察浓度及高湍动能分布区域,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流相下速度、壁面剪切力及传质系数的变化,并结合单相流、两相流流动中加速腐蚀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气含率对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蒸气的存在导致孔板下游上、中、下部壁面上两相流的FAC速率较单相流的FAC速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大,且上部壁面的流动加速腐蚀速率增幅最明显;当温度为150℃,介质为两相流且气含率为0.5%时,壁面处的FAC速率最大,为单相流情况下的1.0011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机组 气含率 流动加速腐蚀 多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时水冷壁流动不稳定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维腾 郭泽瑞 +1 位作者 韩磊 杨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92,共11页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数,通过图解奈奎斯特图的方法判断管内工质流动的稳定性。然后,通过该模型计算了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段的不稳定边界并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流动不稳定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选回路在20%和5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负荷发生流动不稳定时,热负荷分别为76.09 kW·m^(-2)和113.52 kW·m^(-2),水冷壁管道流动稳定且安全;入口过冷度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呈非单值性;增大质量流速使流体的进口和出口密度差减小,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增大入口节流系数,可以抑制入口处流量的脉动,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改变管段倾斜角度会对流动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流动不稳定性 频域法 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压火调峰试验研究
4
作者 佟博恒 李玉 +8 位作者 马乐乐 许永伟 赵彬彬 杨军 杨雪婷 李金晶 程亮 黄中 吕俊复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0,共9页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具有热惯性大、蓄热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近零出力的压火调峰。然而,目前业内对于大型CFB机组压火调峰相关试验研究较少,缺乏压火调峰期间关键参数变化和相关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此,以某3...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具有热惯性大、蓄热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近零出力的压火调峰。然而,目前业内对于大型CFB机组压火调峰相关试验研究较少,缺乏压火调峰期间关键参数变化和相关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此,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对象,完成了压火调峰试验,研究了机组压火期间重要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锅炉给水流量和汽轮机综合阀位控制策略优化方案,旨在保障机组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压火调峰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超临界CFB机组可以实现85 min机组负荷5~8 MW的压火调峰;试验期间锅炉全程维持干态运行,主、再热蒸汽温度从566.0、553.0℃下降至482.0、472.0℃,平均下降速率为0.99、0.95℃/min;锅炉平均床温从875.8℃下降至730.9℃,平均下降速率为1.70℃/min;试验过程中,高压缸排汽温度最高为380.0℃,调节级蒸汽温度高于内缸内壁温度,锅炉水冷壁及水冷中隔墙出口壁温偏差随压火时间逐渐减小,最高为97.5℃。研究结果证明了超临界CFB机组小时级压火调峰的可行性,可为同类型机组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压火调峰 干态运行 床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传热管传热性能分析
5
作者 王生鹏 杨玉 +5 位作者 倪依柯 吴家荣 乔永强 张一帆 李红智 严俊杰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3,共9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在火力发电领域替代蒸汽发电技术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S-CO_(2))实际运行范围内的传热特性进行...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在火力发电领域替代蒸汽发电技术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S-CO_(2))实际运行范围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质物性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流量条件下,CO_(2)传热系数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降低,这是因为流体边界层热阻随导热系数降低而增大;在相同的导热系数条件下,CO_(2)传热系数随Re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当Re增大时,流体边界层变薄,边界层热阻降低;在管内CO_(2)工质压力为3~30 MPa,焓值为500~1150 kJ/kg,工质Re为1.1×10^(5)~2.1×10^(6)条件下,拟合得出考虑边界层物性修正的传热和阻力系数关联式,其平均偏差为3.33%,表明其具有较高精度。研究结果为后续S-CO_(2)锅炉的设计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传热 实验测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启停调峰试验
6
作者 宋海峰 王君峰 +6 位作者 安仲红 兰文祥 常健 郭金亮 郎丽萍 柯希玮 吕俊复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0,共8页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挖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煤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峰能力,以某350 MW超临界CFB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火热备与快速启停的试验...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挖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煤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峰能力,以某350 MW超临界CFB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火热备与快速启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FB机组在压火时能够快速达到近零负荷(平均负荷变化率接近10%Pe/min),之后维持热备状态达108 min。压火后,锅炉迅速转入湿态运行,主蒸汽压力以0.13 MPa/min的速度快速下降。通过合理控制给水流量,水冷壁和水冷屏工质温度及壁温均保持稳定。残炭燃烧释放热量使压火期间床温下降缓慢,同时为扬火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扬火阶段,机组能够迅速启动,NO_(x)排放质量浓度瞬时峰值达101 mg/m^(3),但小时均值稳定在50 mg/m^(3)以下。在整个试验期间,SO_(2)排放质量浓度始终低于35 mg/m^(3),污染物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汽轮机和发电机在压火热备及启停期间的各项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主蒸汽压力下降速度过快和主蒸汽温度过热度较低是限制本次试验压火时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CFB机组启停调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调峰 压火热备 快速启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分数阶超临界机组水煤比控制方法仿真
7
作者 李士哲 杜毅恒 刘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针对超临界机组给煤量与给水流量响应速度不匹配以及工况变动引发的参数摄动问题,提出将燃料-中间点温度控制系统简化为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单输入单输出形式,以便确定参数变动范围.设计了一种针对该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 针对超临界机组给煤量与给水流量响应速度不匹配以及工况变动引发的参数摄动问题,提出将燃料-中间点温度控制系统简化为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单输入单输出形式,以便确定参数变动范围.设计了一种针对该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制方案,并引入多重性能指标以优化控制效果.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解决控制系统性能优化与迭代效率之间的平衡并提升参数寻优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制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超临界机组水煤比系统的控制性能,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机组 水煤比控制系统 分数阶控制 定量反馈理论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 MW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锅炉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8
作者 乔永强 王生鹏 +6 位作者 白文刚 张一帆 张旭伟 李红智 杨玉 顾正萌 姚明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8,共10页
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锅炉调峰能力是实现S-CO_(2)燃煤发电机组灵活运行的关键。研究S-CO_(2)锅炉动态特性有助于优化锅炉运行控制。以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5MW S-CO_(2)循环发电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和传热学原理,... 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锅炉调峰能力是实现S-CO_(2)燃煤发电机组灵活运行的关键。研究S-CO_(2)锅炉动态特性有助于优化锅炉运行控制。以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5MW S-CO_(2)循环发电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S-CO_(2)锅炉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机组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仿真模型,开展了燃料量、工质流量、工质温度等不同边界条件阶跃扰动下S-CO_(2)锅炉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S-CO_(2)锅炉具有较大的热惯性,不同边界条件扰动下锅炉出口工质温度稳定时间不同,且随着边界条件扰动幅度增加,稳定时间变长;随着S-CO_(2)锅炉热负荷升高,锅炉出口工质压力下降,出口工质流量会出现瞬时增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仿真模型 动态特性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660 MW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过程中分隔屏超温计算分析及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亦鹏 张西容 +4 位作者 宋园园 周妍君 程亮 佘园元 杨冬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针对66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分隔屏实炉数据分析发现,在175 MW负荷下,分隔屏的超温报警主要发生在屏3、屏4靠近炉内的管子。为解决分隔屏超温报警问题,采用流动网络系统法,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分隔屏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 针对66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分隔屏实炉数据分析发现,在175 MW负荷下,分隔屏的超温报警主要发生在屏3、屏4靠近炉内的管子。为解决分隔屏超温报警问题,采用流动网络系统法,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分隔屏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提出添加节流圈以及升级管子材料两种改造方案。对分隔屏进行回路及管段划分,采用175 MW负荷实炉测量数据反推计算得到炉内实际热偏差,对低、中、高负荷下添加节流圈与升级材料为Super304H的分隔屏出口汽温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添加节流圈后分隔屏出口汽温偏差变小,且屏3、屏4出口汽温降低至材料TP347H报警温度以下;升级材料为Super304H后分隔屏出口汽温均小于材料的报警温度,分隔屏可安全运行。对添加节流圈以及将材料升级为Super304H两种方案进行壁温计算及强度校核,结果显示两种改造方案在各个负荷下,壁温以及强度均是安全的。为给锅炉运行留出更大的安全裕度,建议在分隔屏最后一片屏上添加节流圈的同时将材料由TP347H升级为Super30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褐煤锅炉 深度调峰 分隔屏 节流圈 材料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结构效应导致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问题的研究与治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丹 曾小义 +4 位作者 冷冰川 张荣 贺道先 罗立军 陈绍敏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为解决某锅炉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导致水冷壁频繁超温爆管的问题,从管外传热和管内吸热两方面对热偏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内螺纹管技术的水冷壁管具有自补偿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结构效应带来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变化对热偏差影响显著,... 为解决某锅炉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导致水冷壁频繁超温爆管的问题,从管外传热和管内吸热两方面对热偏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内螺纹管技术的水冷壁管具有自补偿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结构效应带来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变化对热偏差影响显著,是造成水冷壁变形和泄漏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二次风差异配风、水冷壁前墙喷涂绝热涂料和优化卫燃带等治理方案,成功治理了水冷壁超温爆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W火焰锅炉 结构效应 水冷壁 温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调试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瑞金 黄彬乘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针对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存在的床下气枪在一次流化风量偏大或者热态的情况下,点火容易失败,着火后容易脱火,床上点火气枪点火困难, 床上主气枪无法着火及床上点火气枪退出后主气枪灭火等问题,... 针对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存在的床下气枪在一次流化风量偏大或者热态的情况下,点火容易失败,着火后容易脱火,床上点火气枪点火困难, 床上主气枪无法着火及床上点火气枪退出后主气枪灭火等问题,通过设备改进、点火参数调整以及点火程序的优化等一系列手段,解决了现场问题,使天然气点火系统满足了锅炉启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天然气点火系统 灭火脱火 改进调整 稳定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超 王研凯 +4 位作者 陈相如 孙兴业 刘铠瑞 王利民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1009,共9页
为研究锅炉水冷壁的动态特性,将水冷壁划分为多个模块,区分了沿高度方向与沿周向的热负荷不均匀情况,建立了66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区域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水冷壁不同墙在热负荷变化下的壁温分布,对比了不同边界条件阶跃下水冷壁的... 为研究锅炉水冷壁的动态特性,将水冷壁划分为多个模块,区分了沿高度方向与沿周向的热负荷不均匀情况,建立了66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区域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水冷壁不同墙在热负荷变化下的壁温分布,对比了不同边界条件阶跃下水冷壁的响应特性,考察了变负荷过程中水冷壁的水动力与壁温特性。结果表明:后墙热负荷变化只会影响后墙水冷壁与凝渣管处的壁温;当后墙热负荷上升到锅炉最大出力的1.5倍时,凝渣管出现超温现象;当热负荷、入口质量流量与入口工质温度分别阶跃降低10%时,汽水分离器处出口汽温分别变化-7.97 K、+11.57 K和-19.97 K,即入口工质温度变化对汽温的影响最大;升负荷过程中汽温先上升后下降,降负荷过程中汽温先下降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锅炉 动态特性 变负荷 水动力 壁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吸热偏差计算及深度调峰水动力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西容 宋园园 +3 位作者 周妍君 吕俊复 黄中 杨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047-6056,I0017,共11页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受热负荷及质量流速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管壁拉裂、超温爆管等安全问题,故有必要对锅炉深度调峰负荷时热偏差系数、水动力特性进行计算研究。该文根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及水冷屏结构,建立...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受热负荷及质量流速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管壁拉裂、超温爆管等安全问题,故有必要对锅炉深度调峰负荷时热偏差系数、水动力特性进行计算研究。该文根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及水冷屏结构,建立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并运用实炉测量数据计算实炉热偏差系数,对310及110MW负荷实炉热偏差系数进行计算,并采用110MW负荷实炉热偏差系数对120及70MW(深度调峰负荷)的水动力进行计算,将120MW负荷时的出口汽温计算结果与实炉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对70MW深度调峰负荷水动力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高低负荷时热偏差系数分布规律不同,在相近负荷时炉膛热偏差系数呈现出一致性,并且锅炉在70MW深度调峰负荷时,锅炉能安全稳定运行。深度调峰负荷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吸热偏差系数及水动力特性的计算研究,为现有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深度调峰优化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热偏差系数 深度调峰 水动力特性 实炉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锅炉低负荷深度调峰水动力实炉测试与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园园 郭泽瑞 +1 位作者 安宁 杨冬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2,共10页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深度调峰成为火电发电技术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为分析深度调峰时超临界燃煤机组锅炉的灵活性改造能力及水冷壁系统的水动力安全特性,针对某350 MW超临界螺旋管圈锅炉的结构特征,基于流动网格系统法,将复杂水冷壁系统...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深度调峰成为火电发电技术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为分析深度调峰时超临界燃煤机组锅炉的灵活性改造能力及水冷壁系统的水动力安全特性,针对某350 MW超临界螺旋管圈锅炉的结构特征,基于流动网格系统法,将复杂水冷壁系统划分为流量回路和压力节点,结合三大守恒定律和传热关系式建立了求解超临界锅炉水动力特性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在实炉测试的基础上,反推计算26.3%BMCR(92 MW)负荷下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实际吸热偏差分布,并将程序计算得出的上炉膛出口汽温和系统压降与实炉测量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实炉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20%BMCR(70 MW)深度调峰负荷时水冷壁的节点压力和回路质量流速分布、工质出口汽温偏差和管壁温度沿炉高方向的变化趋势,并对流动不稳定性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超临界螺旋管圈锅炉在20%BMCR深度调峰负荷运行时,系统总压降为0.6037 MPa,上炉膛最大出口汽温偏差为29.4℃,最大外壁温度为381.1℃,最大鳍端温度为383.4℃,壁温和鳍片温度均在材料许用温度范围内,保证了20%BMCR深度调峰负荷运行时的水动力安全可靠,且流动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临界锅炉 实炉测试 水动力计算 流动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低负荷运行水动力及壁温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霆 郑沧海 +6 位作者 李永利 王熠伟 秦宁 柏战国 刘杰 张磊 邓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0-1688,1711,共10页
为探究燃煤锅炉的深度调峰能力,针对某超临界630 MW锅炉炉膛水冷壁开展了水动力和壁温特性研究,建立了水动力和壁温特性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3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负荷的水冷壁压降、流量分配、出口工质温度和壁温沿炉高... 为探究燃煤锅炉的深度调峰能力,针对某超临界630 MW锅炉炉膛水冷壁开展了水动力和壁温特性研究,建立了水动力和壁温特性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3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负荷的水冷壁压降、流量分配、出口工质温度和壁温沿炉高方向的分布特性等。结果表明:在20%和30%BMCR负荷,水冷壁螺旋管段的热偏差较小,热负荷分布均匀,水冷壁垂直管段出口蒸汽温度偏差较大,该区域更易出现温度超限的情况;在30%BMCR负荷时,锅炉可以以干态工况安全运行;在28.8%BMCR负荷时,水冷壁入口工质温度为280.0℃,锅炉干态运行时水冷壁壁温最高值超过450.0℃;在27.3%BMCR负荷时,锅炉干态运行时水冷壁壁温最高值超过500.0℃,此时可以通过转湿态运行或调节入口温度的方式降低壁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锅炉 深度调峰 水冷壁 水动力 壁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FB锅炉水冷壁管分区段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澳 卿黎 杨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875-9883,共9页
为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正常运行,以避免发生蠕变变形、高温腐蚀等生产事故。以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冷壁温度应力场数值模型。并利用分区段炉膛热力计算理论和新IAPWS-... 为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正常运行,以避免发生蠕变变形、高温腐蚀等生产事故。以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冷壁温度应力场数值模型。并利用分区段炉膛热力计算理论和新IAPWS-IF97公式,对运行状态中水冷壁分区段进行壁温和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各区段管壁温度与应力场分布变化一致,但由于工质焓值和高温烟气的交叉作用,区段5存在最高壁温与最大热应力。进一步对区段5进行传热恶化分析可得,管壁最高温度部位发生转移,且壁温与热应力最大值皆超过设计值,可能导致水冷管爆管或断裂。随后针对安全隐患,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降低局部热负荷和控制质量流速的角度来防止锅炉传热恶化,为锅炉安全监测提供了有效建议与防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FB锅炉 分区段算法 水冷壁 热应力 传热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锅炉稳压法与降压法蒸汽吹洗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红雨 陈新宇 +3 位作者 陈华春 刘超 吴先荣 常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4,共3页
介绍了在华能太仓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机组4号锅炉调试中采用稳压和不熄火降压方式蒸汽吹洗的情况。吹洗结果表明,4号锅炉无论采用稳压或不熄火降压方式吹洗,均能保证要求的吹管系数及吹洗质量。不熄火降压方式吹洗的效果优于稳压法... 介绍了在华能太仓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机组4号锅炉调试中采用稳压和不熄火降压方式蒸汽吹洗的情况。吹洗结果表明,4号锅炉无论采用稳压或不熄火降压方式吹洗,均能保证要求的吹管系数及吹洗质量。不熄火降压方式吹洗的效果优于稳压法,且省时、省燃料、省除盐水、操作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机组 锅炉 稳压法 降压法 蒸汽吹洗 吹管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锅炉给水泵配置方案探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军 安华民 +1 位作者 唐燕萍 张贵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共3页
鉴于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所具有的特点,锅炉给水泵配置对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述了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及给水泵配置的特点,结合目前国内机电产品生产情况,对5种给水泵配置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鉴于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所具有的特点,锅炉给水泵配置对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述了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及给水泵配置的特点,结合目前国内机电产品生产情况,对5种给水泵配置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按照给定的上网电价和标准煤价,从初投资、年煤电综合收益等方面对其中4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对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配置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MW临界机组 汽动给水泵 电动给水泵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锅炉燃烧调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蒋建刚 李永玲 张春发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3-78,共6页
扬州电厂超临界600 MW机组锅炉自投运以来一直存在频繁掉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在探讨影响锅炉结渣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变氧量、变一次风量、变燃烧器内外二次风门及旋流强度、变OFA内外二次风门及旋流强度、变OF... 扬州电厂超临界600 MW机组锅炉自投运以来一直存在频繁掉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在探讨影响锅炉结渣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变氧量、变一次风量、变燃烧器内外二次风门及旋流强度、变OFA内外二次风门及旋流强度、变OFA风量、变配风方式、变中心风量、变磨煤机组合方式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锅炉运行工况和参数改变对NOx排放浓度以及结渣程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在现有设备及煤种条件下的锅炉最佳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机组 锅炉 结渣 燃烧调整 NOX排放 锅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吹管技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夏永俊 陈林国 +1 位作者 朱云鹏 江卫国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3,共5页
依据工程实践总结了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吹管技术和控制难点,分别论述了稳压法和降压法2种吹管技术,对降压法吹管技术带炉水循环泵和不带炉水循环泵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实践表明:在辅机设备满足吹管条件的情况下,2种吹管技术的... 依据工程实践总结了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吹管技术和控制难点,分别论述了稳压法和降压法2种吹管技术,对降压法吹管技术带炉水循环泵和不带炉水循环泵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实践表明:在辅机设备满足吹管条件的情况下,2种吹管技术的检验标准相同,吹管效果无明显差别,稳压法吹管比降压法吹管过程更容易控制。分析结果对相关工程实践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直流锅炉 稳压吹管 降压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