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诉裁量权行使状况之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侯晓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2-160,F0003,共10页
我国起诉裁量权行使形态复杂,存在以不起诉的法定形式行使方式和退处中的隐性行使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刑事政策和检察机关内部指导规则对起诉裁量权行使程度的抑扬变化和行使方式的选择均有突出影响。在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 我国起诉裁量权行使形态复杂,存在以不起诉的法定形式行使方式和退处中的隐性行使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刑事政策和检察机关内部指导规则对起诉裁量权行使程度的抑扬变化和行使方式的选择均有突出影响。在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检察机关应当调整不起诉率等内部机制,引导起诉裁量权科学行使,并应当区别严重性程度不同的犯罪,贯彻刑法谦抑原则,轻重刑罚协调适用,以期真正化解矛盾,实现有效犯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不起诉 起诉裁量权 退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起诉裁量权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改革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长军 《东方法学》 2009年第3期3-17,共15页
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官一定的起诉裁量权。检察起诉裁量权的扩张是刑事政策影响的产物。积极的起诉裁量权过大,消极的不起诉裁量权匮乏是我国检察起诉裁量权的一种错位现象。我国检察起诉裁量权虽有扩张的必要,但基于目前的法制... 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官一定的起诉裁量权。检察起诉裁量权的扩张是刑事政策影响的产物。积极的起诉裁量权过大,消极的不起诉裁量权匮乏是我国检察起诉裁量权的一种错位现象。我国检察起诉裁量权虽有扩张的必要,但基于目前的法制环境,时下的扩张空间有限,且必须辅之有效的防范权利滥用措施。应扩大不起诉裁量权和简易审判程序的适用,强化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起诉裁量权 起诉便宜主义 辩诉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起诉裁量权的经济性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毛建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刑事诉讼对资源的耗用远大于多数其他形式的国家活动,政府通常只能为法律实施提供较低水平的预算,不断攀升的犯罪案件大大超过司法系统的承受力。起诉裁量权这一罪案过滤装置正是在资源供求矛盾的挤压下催生。国家应优化司法资源,将... 刑事诉讼对资源的耗用远大于多数其他形式的国家活动,政府通常只能为法律实施提供较低水平的预算,不断攀升的犯罪案件大大超过司法系统的承受力。起诉裁量权这一罪案过滤装置正是在资源供求矛盾的挤压下催生。国家应优化司法资源,将有限的司法资源放到追究重大案件上,对于轻罪案件,用尽可能少的司法资源去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裁量权 经济性价值 起诉便宜主义 刑事司法资源 检察机关 中国 《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官起诉裁量权的外部控制及其反思——以国际刑事诉讼为视角
4
作者 蒋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在国际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起诉裁量权的外部控制不可或缺,而单纯的外部控制却凸显范围有限、效果不佳、成本高昂等局限与不足。与单纯的外部控制相比,内部控制具有主动性、自律性的特点,且这种内部监督和控制的限度还与国际刑事法治的境... 在国际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起诉裁量权的外部控制不可或缺,而单纯的外部控制却凸显范围有限、效果不佳、成本高昂等局限与不足。与单纯的外部控制相比,内部控制具有主动性、自律性的特点,且这种内部监督和控制的限度还与国际刑事法治的境界相契合。在当前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广泛存在且业已渗入非缔约国司法领域的情况下,只有将基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指导下的双重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防范裁量权滥用,促进实现裁量正义,保证国际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裁量权的公正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裁量权 外部控制 内部控制 裁量权改革 监督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诉裁量权的概念、范围与程序空间 被引量:38
5
作者 孙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3,共10页
起诉裁量权专指检察机关对于那些已经达到法定起诉条件的案件,从一定的政策、利益等出发进行合目的性的考量之后,作出不起诉处分的权力,检察机关对于证据的判断以及对法律的解释均不属于裁量的范畴。在我国制度背景下,检察机关无权以某... 起诉裁量权专指检察机关对于那些已经达到法定起诉条件的案件,从一定的政策、利益等出发进行合目的性的考量之后,作出不起诉处分的权力,检察机关对于证据的判断以及对法律的解释均不属于裁量的范畴。在我国制度背景下,检察机关无权以某一刑法规则不具合理性为由作出裁量不起诉的决定,其裁量权原则上只能在轻微犯罪这一有限范围内行使。因此,扩大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并不在于扩大该权力可以行使的案件范围,而是应一方面丰富起诉裁量权的行使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改造现有的撤回起诉制度以及推进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为起诉裁量权的运行提供更为充分的程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裁量权 合目的性 轻微犯罪 程序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慎诉”政策背景下起诉裁量权的扩张及其应对 被引量:6
6
作者 任禹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100,共12页
“裁量前提”“裁量基准”和“裁量方案”共同构成了起诉裁量权的基本建制,并分别回答了“什么情况下得进行起诉裁量”“据以作出决策应当考量何种因素”以及“起诉裁量决策所允许的最终方案”问题。对此三个问题的不同答案的排列组合,... “裁量前提”“裁量基准”和“裁量方案”共同构成了起诉裁量权的基本建制,并分别回答了“什么情况下得进行起诉裁量”“据以作出决策应当考量何种因素”以及“起诉裁量决策所允许的最终方案”问题。对此三个问题的不同答案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起诉裁量制度的立法模式。我国“慎诉”政策背景下起诉裁量权的扩张,集中体现为酌定不起诉制度的“裁量前提”和“裁量基准”的去约束化,前者意味着执行层面突破“轻罪和未完成形态犯罪”的范围约束,后者表现为“情节轻微”和“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要件的模糊化处理,即在执行层面允许承办检察官在参酌案件情节、行为人情况以及公共利益等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个案权衡。遵循“去约束化”的思路,有必要重新检视我国现有的不起诉体系的立法模式,并为起诉裁量权的扩张提供立法文本层面的规范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起诉裁量权 便宜原则 程序分流 暂缓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少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65-69,共5页
检察机关应否享有起诉裁量权?我国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应多大为宜?对之应如何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起诉裁量权 主法 中国 检察机关 起诉法定主义 起诉便宜主义 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不起诉“三分法”的失败及重构——以淮北市起诉裁量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娟 刘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4,共8页
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核心在于如何配置起诉裁量权,以实现刑事案件审前程序分流,减轻检察公诉和法院审判上的压力。然而,我国现行的刑事不起诉"三分法"将起诉裁量权限制在酌定不起诉这一非常狭小的空间之内,导致了实践中的混乱。... 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核心在于如何配置起诉裁量权,以实现刑事案件审前程序分流,减轻检察公诉和法院审判上的压力。然而,我国现行的刑事不起诉"三分法"将起诉裁量权限制在酌定不起诉这一非常狭小的空间之内,导致了实践中的混乱。从学理上来看,理论界对于"三分法"的研讨未得要领,无法解决实践问题;只有在理论上以谨慎的扩张主义为指导,在我国刑诉法中配置适度的起诉裁量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不起诉制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制度 “三分法”理论 起诉裁量权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起诉制度 被引量:4
9
作者 汪建成 姜远亮 《东方法学》 2008年第6期3-12,共10页
虽然我国刑事政策从单向度的严打发展为双向度的"宽"、"严"相济,但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整体趋向是刑事处遇的宽缓化。在"宽"与"严"之间是有所侧重的,两者不是平均着力的。在当前,宽严相济政... 虽然我国刑事政策从单向度的严打发展为双向度的"宽"、"严"相济,但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整体趋向是刑事处遇的宽缓化。在"宽"与"严"之间是有所侧重的,两者不是平均着力的。在当前,宽严相济政策理应侧重于"宽"。实践中,赋予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在现代刑事诉讼中是一种多赢策略。上级检察机关对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积极态度无疑为下级检察机关勇于适用该制度打了一针强心剂。可以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暂缓起诉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裁量权 宽严相济 相对不起诉 暂缓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运作的实证考察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9
10
作者 自正法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9,共9页
从地方试点到基本法确立,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不仅回应了司法实务部门的立法诉求,而且契合了国际社会对轻微犯罪处遇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发展趋势。从实证维度考察可窥见,附条件不起诉存在所附条件严苛、与酌定不起诉适用情形... 从地方试点到基本法确立,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不仅回应了司法实务部门的立法诉求,而且契合了国际社会对轻微犯罪处遇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发展趋势。从实证维度考察可窥见,附条件不起诉存在所附条件严苛、与酌定不起诉适用情形模糊不清以及附条件不起诉裁量权被滥用等问题。针对这些局限,有必要从实体与程序维度,实现附条件不起诉适用标准的精细化与合理化,细化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义务,准确区分附条件与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标准,通过正当程序限制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 起诉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微罪不起诉制度
11
作者 朱卿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20世纪20年代,起诉便宜主义逐渐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中得到确认,也很快被民国立法者所接受。在民国刑事诉讼法上,微罪不起诉制度是起诉便宜主义的集中体现,这项制度于1928年《刑事诉讼法》中首次得到确立,此后历经多次修改,在检察官作出... 20世纪20年代,起诉便宜主义逐渐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中得到确认,也很快被民国立法者所接受。在民国刑事诉讼法上,微罪不起诉制度是起诉便宜主义的集中体现,这项制度于1928年《刑事诉讼法》中首次得到确立,此后历经多次修改,在检察官作出微罪不起诉处分的考量因素和具体程序等方面得到了完善,但其适用范围则一直比较有限。在实践层面,微罪不起诉在民国时期的适用率始终偏低,因此很难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微罪不起诉 起诉便宜主义 检察官 起诉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刑事诉讼效率危机及其化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蓉 邹梅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80,共6页
转型时期"社会失范"带来的犯罪急剧上升、犯罪日益复杂化和与之并行的司法程序精细化给我国刑事诉讼带来了空前的效率危机。具体表现在积案增加引发司法体制内外矛盾加剧,以及案件超期处理带来人权保障和犯罪打击双重价值目... 转型时期"社会失范"带来的犯罪急剧上升、犯罪日益复杂化和与之并行的司法程序精细化给我国刑事诉讼带来了空前的效率危机。具体表现在积案增加引发司法体制内外矛盾加剧,以及案件超期处理带来人权保障和犯罪打击双重价值目标受阻。借鉴域外提高刑事诉讼效率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可以通过扩大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完善审前准备程序和简易程序,以化解我国的刑事诉讼效率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刑事诉讼效率 简易程序 起诉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长永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9-121,共3页
学说的产生和发展追诉裁量权包括不起诉裁量权和起诉裁量权两方面。从保障人权的目的出发,近现代国家特别注重对政府的起诉裁量权实行强制性的外部审查,以防止公民被政府无根据地或非法地提起刑事诉讼,其中有大陆国家的调查法官预审... 学说的产生和发展追诉裁量权包括不起诉裁量权和起诉裁量权两方面。从保障人权的目的出发,近现代国家特别注重对政府的起诉裁量权实行强制性的外部审查,以防止公民被政府无根据地或非法地提起刑事诉讼,其中有大陆国家的调查法官预审制度(法国对于重罪的起诉还另设有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权 起诉裁量权 抑制公诉 检察官 刑事诉讼法 提起公诉 起诉便宜主义 被告人 犯罪嫌疑 二审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犯罪追加诉讼制度探析
14
作者 马贵翔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8-93,共6页
共同犯罪追加诉讼制度,是指在同案被告人的追加诉讼中刑事诉讼主体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的总称。刑事诉讼对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追求、规范起诉机关起诉裁量权的现实需要等是共同犯罪追加诉讼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共同... 共同犯罪追加诉讼制度,是指在同案被告人的追加诉讼中刑事诉讼主体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的总称。刑事诉讼对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追求、规范起诉机关起诉裁量权的现实需要等是共同犯罪追加诉讼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共同犯罪追加诉讼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个别或部分犯罪嫌疑人未被提起公诉,已经启动的第一审程序尚未终结,不属于分离诉讼的例外情形。为了确保追加诉讼的有序进行和维护追加起诉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对共同犯罪追加诉讼的运作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并对追加起诉的其他相关问题从程序上进行严格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加起诉 诉讼经济:起诉裁量权 运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