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诉书一本主义”与我国的起诉与受理制度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洪光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4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起诉书一本主义 起诉受理 主要证据复印件 证据展示制度 检察官 检察院 辩护律师 庭审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刑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案登记制背景下诉讼要件审理方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磊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立案登记制实施两年来改变了我国起诉受理和诉讼审理二阶化审理构造,大幅降低了起诉受理门槛。但研究表明,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起诉难"现状,而是将"起诉难"问题从起诉受理阶段转移至诉讼审理阶段,具体表现为立案受理后被径行裁定驳... 立案登记制实施两年来改变了我国起诉受理和诉讼审理二阶化审理构造,大幅降低了起诉受理门槛。但研究表明,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起诉难"现状,而是将"起诉难"问题从起诉受理阶段转移至诉讼审理阶段,具体表现为立案受理后被径行裁定驳回起诉的案件中,近八成在诉讼审理阶段未经开庭或询问当事人。研究表明,仅从审理构造进行改革对于解决"起诉难"问题作用有限,需在立案登记制基础上进一步对诉讼要件审理方式进行改革,才能从实质上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彻底解决"起诉难"问题。对诉讼要件审理方式的改革,应以口头审理、职权审查为原则,以书面审理、职权调查为例外,明确立案庭与审判庭职能分工,强化法官释明义务,促进被告方书面答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案登记 诉讼要件 审理方式 起诉受理 诉讼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案登记制下民事初次送达程序研究——基于一审普通程序初次送达诉讼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邬小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148,共9页
作为"审理前的准备"程序中的一个法定步骤,我国民事初次送达程序正受到来自立案程序改革以及庭前准备程序改革的双重冲击。"民事初次送达程序前置"的程序样式开始在各地法院改革中初见端倪。现行法框架下的起诉与... 作为"审理前的准备"程序中的一个法定步骤,我国民事初次送达程序正受到来自立案程序改革以及庭前准备程序改革的双重冲击。"民事初次送达程序前置"的程序样式开始在各地法院改革中初见端倪。现行法框架下的起诉与受理制度由于缺乏初次送达程序的支撑仍旧保持着法院职权干预型诉讼体制的内核,体现的是原告与法院之间双边的审判法律关系。现行的民事初次送达程序在构造两造之间对抗性程序、筛选和分流案件等核心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在内容上前后矛盾,不仅使得起诉条件中"被告的条件"的认定标准变动不居,也使得民事初次送达程序与起诉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呈现出易变性的特质。我国民事初次送达程序在两造之间诉讼风险分配上体现的是"以原告为本位"的立法体例,有违程序正义的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案登记制 民事初次送达程序 诉讼结构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起诉受理制度 诉讼风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