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非均质炸药冲击点火与起爆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江杰 张振宇 +2 位作者 谭晓莉 林华令 成丽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综述了固体非均质炸药冲击点火与起爆模型研究的进展,主要探讨基于经验数据模型、微观机制模型和分子动力学理论模型这3类模型的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和工程应用前景,认为基于微观机制点火与起爆模型具有物理概念清晰以及能够预测实验... 综述了固体非均质炸药冲击点火与起爆模型研究的进展,主要探讨基于经验数据模型、微观机制模型和分子动力学理论模型这3类模型的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和工程应用前景,认为基于微观机制点火与起爆模型具有物理概念清晰以及能够预测实验结果的优点和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提出了后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点火与起爆模型 微观机制模型 固体非均质炸药 分子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弹超高速撞击卫星推进剂起爆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卫杰 沈怀荣 李怡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22-2826,2833,共6页
卫星推进剂在射弹超高速撞击下面临着爆炸的风险,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卫星推进系统组成的基础上,以单组元液体肼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射弹撞击推进剂贮箱的模型;结合典型撞击起爆判据对国外液体肼撞击起爆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定义... 卫星推进剂在射弹超高速撞击下面临着爆炸的风险,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卫星推进系统组成的基础上,以单组元液体肼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射弹撞击推进剂贮箱的模型;结合典型撞击起爆判据对国外液体肼撞击起爆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定义液体肼撞击起爆的功率密度阈值,建立液体肼撞击起爆模型;依据一维冲击波和不定常流理论,建立撞击冲击波压力及其持续时间的求解模型。分别采用本模型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算法对同一案例进行仿真分析,两种方法得到功率密度值均高于起爆阈值,二者误差为4.5%,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可行性。研究成果对于空间撞击事件效果分析与影响评估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推进剂 超高速撞击 起爆模型 冲击波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扫描周视脉冲激光引信多探测点最佳起爆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合 李红霞 +1 位作者 丁立波 查冰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周视激光引信通常仅根据单次测量的目标方位和距离解算最佳起爆时间和起爆方位角,精度不高,另一方面,引信无法判别目标真伪,易发生"虚警"或误炸。基于同步扫描周视脉冲激光引信工作原理,分析了弹目交会过程中多个探测点的方... 周视激光引信通常仅根据单次测量的目标方位和距离解算最佳起爆时间和起爆方位角,精度不高,另一方面,引信无法判别目标真伪,易发生"虚警"或误炸。基于同步扫描周视脉冲激光引信工作原理,分析了弹目交会过程中多个探测点的方位、距离及其位置坐标,建立了基于多探测点的目标速度模型,对目标速度进行计算以辨别目标真伪。解算了目标特征几何中心位置,建立了最佳起爆时间和方位角计算模型,使战斗部获得最大毁伤效能,并分析了最佳起爆时间和方位角的影响因素。研究可为周视激光引信目标真伪辨别和定向起爆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视激光引信 目标探测 定向战斗部 最佳起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碰撞天然白云石板产生闪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恩凌 施晓涵 +7 位作者 张庆明 王迪 相升海 王猛 夏瑾 刘淑华 贺丽萍 韩雅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177,共6页
推导了碰撞产生闪光的射流起爆模型,并利用建立的光纤瞬态高温计测量系统和二级轻气炮加载系统,进行了碰撞速度相近、弹丸入射角度分别为45°和60°(与靶板平面的夹角)时球状铝丸超高速碰撞天然白云石板产生闪光现象的实验测试... 推导了碰撞产生闪光的射流起爆模型,并利用建立的光纤瞬态高温计测量系统和二级轻气炮加载系统,进行了碰撞速度相近、弹丸入射角度分别为45°和60°(与靶板平面的夹角)时球状铝丸超高速碰撞天然白云石板产生闪光现象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弹丸为LY12铝、靶板为20mm厚的天然白云石板,碰撞速度分别为1.86km/s和1.96km/s时,弹丸入射角度为45°时的闪光强度峰值大于弹丸入射角度为60°时的闪光强度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射流起爆模型 碰撞闪光 光纤瞬态高温计 闪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冲击HTPB推进剂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左明 高鑫 +1 位作者 王煊军 蒋大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以高压水射流冲击HTPB推进剂的动态加载过程和准静态加载过程在作用压力和持续时间上的巨大差异为基础,在水锤压力和滞止压力计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点火模式预判,然后以模型类比和实验方法分析了动态和准静态加载过程的安全性。结果表... 以高压水射流冲击HTPB推进剂的动态加载过程和准静态加载过程在作用压力和持续时间上的巨大差异为基础,在水锤压力和滞止压力计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点火模式预判,然后以模型类比和实验方法分析了动态和准静态加载过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使用出口压力在300 MPa以内的高压水射流冲击HTPB推进剂装药在动态加载过程中不会有点火起爆危险性,但使用100M Pa以上的高压水射流冲击HTPB推进剂装药在准静态加载过程中其内部可能会发生温度突跃情况,这可能会引起热点火、甚至热起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冲击安全性 起爆模型 HTPB推进剂 高压水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