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高家塝钨钼矿床花岗闪长质侵入岩岩浆起源和演化及其对成矿能力的约束 被引量:5
1
作者 傅仲阳 徐晓春 +3 位作者 何俊 白茹玉 杜建国 谢巧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77-3702,共26页
安徽高家塝钨钼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为一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小型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紧邻的大型花岗闪长岩体中未见矿化。为查明制约两者成矿能力差异的原因,本文从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黑云母矿物化学... 安徽高家塝钨钼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为一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小型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紧邻的大型花岗闪长岩体中未见矿化。为查明制约两者成矿能力差异的原因,本文从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黑云母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分别对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45.1±2.1Ma^144.9±2.2Ma,花岗闪长岩为142.5±1.8Ma^141.8±1.6Ma,前者侵位结晶稍早于后者。两者具有近于一致的主量、微量、稀土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是由同一岩浆活动先后侵位到相近空间所形成,其原始岩浆具有相同的壳幔混合来源,即上涌的幔源玄武质岩浆与由其底侵引起挤压加厚的扬子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的混合,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不同的是,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或滞留于浅位岩浆房中时明显地同化混染了扬子上地壳物质。然而,起源相同的花岗闪长质岩浆历经演化并先后侵位结晶时,其岩浆特征和结晶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花岗闪长斑岩结晶时继承大量元古代锆石,花岗闪长岩则较少见有继承锆石,综合两者岩体特征和侵位结晶条件,显示前者岩浆熔体规模小、岩浆温度低、冷却结晶较快,岩体形成于富含F、Cl和相对还原的环境;而后者岩浆熔体规模巨大,岩浆温度相对较高,冷却结晶慢,岩体形成于贫F、Cl和相对氧化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的成矿能力,演化早期偏还原性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以及其中较高的F、Cl含量更有利于钨富集于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中,进而形成大型钨(钼)矿床。此外,相较于大型花岗闪长岩体而言,浅成侵位的小型花岗闪长斑岩体具有更为发育的裂隙系统以及受围岩更大影响而发生强烈矽卡岩化,也为矿质富集和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研究为皖南地区钨(钼)矿床的找矿勘探及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过渡带 高家塝钨钼矿床 花岗闪长质侵入岩 锆石U-PB定年 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岩浆起源和演化 成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起源演化与开发利用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兰士波 马盈 李红艳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5期95-98,共4页
红豆杉是古老的植物类群,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是生物资源开发的重要群体之一。为给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在汲取国内外近期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红豆杉属... 红豆杉是古老的植物类群,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是生物资源开发的重要群体之一。为给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在汲取国内外近期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地理分布、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资源概况和综合利用价值,提出资源有效保护的策略和开发利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属 起源和演化 地理分布 植物学特征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到“道”:对宇宙演化认识的飞跃 被引量:1
3
作者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34-38,共5页
我国在远古时代先哲们就开始探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出“太极”是宇宙的源头,并构想“太极──八卦”的宇宙演化模式。老子对古“太极”以及“太极──八卦”的宇宙演化模式进行扬弃,提出了以“道”作为宇宙本原的“道生一,一生二... 我国在远古时代先哲们就开始探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出“太极”是宇宙的源头,并构想“太极──八卦”的宇宙演化模式。老子对古“太极”以及“太极──八卦”的宇宙演化模式进行扬弃,提出了以“道”作为宇宙本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演化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宇宙起源和演化学说。尤其是老子抽象具体的“道”扬弃形象直观的“大极”,标志着古人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认识从感性阶段转向理性阶段,是我国古代对大自然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宇宙起源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同位素地球化学:探究地球演化和地质年代学工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中平 邱华宁 +3 位作者 陈文 贺怀宇 李立武 郑国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8-1203,共6页
在浩瀚的宇宙中,各种元素都在不断地生成和消亡,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元素循环过程。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在起源时刻的高温和高能量环境下,仅有轻元素(如:氢、氦等),它们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基础。随着宇宙的演化,更多的元素被合成... 在浩瀚的宇宙中,各种元素都在不断地生成和消亡,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元素循环过程。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在起源时刻的高温和高能量环境下,仅有轻元素(如:氢、氦等),它们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基础。随着宇宙的演化,更多的元素被合成,这些元素主要是在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中形成,从而丰富了宇宙中的元素谱系。元素同位素组成和分布对于理解宇宙和地球演化历史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大爆炸理论 核聚变反应 地质年代学 地球演化 元素循环 起源和演化 地球化学 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专刊序言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华俭 傅小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5-846,共2页
探寻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演化规律是科学亟待研究的基本任务(Kennedy&Norman,2005),也是文化心理学当今前沿研究热点(Varnum&Grossmann,2021)。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转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史无前例的经济高速发... 探寻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演化规律是科学亟待研究的基本任务(Kennedy&Norman,2005),也是文化心理学当今前沿研究热点(Varnum&Grossmann,2021)。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转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史无前例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为研究人类文化、心理和行为变迁的基本规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现代化转型 心理与行为 前沿研究 中国社会变迁 快速转型 起源和演化 心理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再认识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72
6
作者 徐晓春 白茹玉 +4 位作者 谢巧勤 楼金伟 张赞赞 刘启能 陈莉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9-3169,共31页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最著名的铜多金属矿产地,岩浆岩出露广泛,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作者广泛收集了前人对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仔细的岩相学观察和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最著名的铜多金属矿产地,岩浆岩出露广泛,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作者广泛收集了前人对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仔细的岩相学观察和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该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①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35~147Ma),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沿近东西向深断裂呈带状分布,浅成侵入产出,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②依据Q-A-P图解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3类中酸性闪长质岩石,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③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④3类侵入岩可能是地壳深部带状岩浆房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深部岩浆房中的带状岩浆层可能是由于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所致;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镁铁矿物及磷灰石和锆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⑤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区域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侵入岩原始岩浆起源于挤压向拉张转换的动力学背景下的岩石圈地幔加厚之后的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质侵入岩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岩浆起源和演化 成岩动力学过程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加尔与江苏蝶类区系比较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崔苗 王天乐 +6 位作者 葛晨 曹廷 程琛 何佳倩 程川 维克托·吉·舍林科夫 陈建秀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对贝加尔和江苏地区蝶类区系分布做了调查,其中大约有近200份的蝴蝶标本采集于贝加尔地区、有1 000多份标本采集于江苏地区.在完成此次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工作总结出了两地区的蝶类名录,江苏地区蝶类共10科105属178种,贝加尔地... 对贝加尔和江苏地区蝶类区系分布做了调查,其中大约有近200份的蝴蝶标本采集于贝加尔地区、有1 000多份标本采集于江苏地区.在完成此次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工作总结出了两地区的蝶类名录,江苏地区蝶类共10科105属178种,贝加尔地区蝶类7科39属55种.为此,还比较两地区蝶类区系多样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分别从气候、寄主植物分布和蝶类起源与演化3个方面分析了造成两地区蝶类分布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区系 贝加尔地区 江苏地区 气候 寄主植物 蝶类起源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木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利用价值述评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万波 兰士波 李红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8-19,共2页
桦木属植物具较高的经济、药用和观赏价值,为给桦木属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笔者在汲取国内外近期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桦木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地理分布、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 桦木属植物具较高的经济、药用和观赏价值,为给桦木属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笔者在汲取国内外近期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桦木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地理分布、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资源概况和综合利用价值,提出资源有效保护的策略和开发利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木属 起源和演化 地理分布 植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增生过程中碳元素在金属-硅酸盐体系中的分配
9
作者 夏群科(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3-813,共1页
碳是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关键元素。低压实验表明碳是强亲铁元素,根据全地球的碳含量以及碳在金属-硅酸盐之间的分配系数(>>100),碳元素在全硅酸盐地球中含量应小于10ppmw,远小于观测到的全硅酸盐地球中碳元素的丰度(100~260 ppmw)... 碳是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关键元素。低压实验表明碳是强亲铁元素,根据全地球的碳含量以及碳在金属-硅酸盐之间的分配系数(>>100),碳元素在全硅酸盐地球中含量应小于10ppmw,远小于观测到的全硅酸盐地球中碳元素的丰度(100~260 ppmw)。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在地核-地幔分异对应的温压条件下碳元素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元素 硅酸盐体系 亲铁元素 分配系数 关键元素 温压条件 起源和演化 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印记——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古生物化石展在晋宁区博物馆开展
10
作者 《云南林业》 2023年第6期20-21,共2页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一直都是人类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亿万年前的远古生物往往是以生命的印记——也就是化石的形式记录在岩石地层当中的。在昆明市晋宁区梅树村,就有一个地质剖面,保存了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古生物化石。
关键词 古生物化石 地质剖面 云南晋宁 博物馆 岩石地层 起源和演化 生命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