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起搏器置入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区曦 李渝芬 +1 位作者 李虹 曾少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 2 4h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术前、术后1周 ,1,3及 12个月 ,此后每隔 1年进行随访 ,复查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对两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术前能全面记录小... 目的 :探讨 2 4h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术前、术后1周 ,1,3及 12个月 ,此后每隔 1年进行随访 ,复查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对两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术前能全面记录小儿心率变化情况 ,为判断小儿是否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提供临床依据。术后能 2 4小时监测小儿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情况 ,起搏器工作状况 ,为临床及时发现及处理问题提供帮助。结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起搏器置入术 术前 术后 随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知情告知方式对心脏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白墨青 林文华 +6 位作者 张峰 王晓冬 王晓梅 敬锐 史宏岩 刘菁晶 任自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知情告知方式对择期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313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术前以多媒体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并详细提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照组仅与患者委托人进行告知,告知内... 目的:研究不同的知情告知方式对择期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313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术前以多媒体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并详细提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照组仅与患者委托人进行告知,告知内容与干预组相同。分别于告知前2~3h及术后患者尚不知晓病情时让患者独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测定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嗜好、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并症、拟行介入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知情告知前,女性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高于男性(29.01±6.23比31.19±7.05,P<0.05);两组焦虑评分在知情告知前相似,在术后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30.07±6.46比28.56±6.03,P<0.05);对照组告知前与术后焦虑评分无显著变化,而干预组术后显著低于告知前(29.88±6.86降至28.56±6.03,P<0.05)。结论:运用多媒体手段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并恰当详细地提及并发症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此外,介入术前,对女性患者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知情告知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 起搏器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伴反复晕厥一例
3
作者 于扬 盛琴慧 丁文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1-43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高血压10年,间断晕厥2年"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60/100 mm Hg(1mm Hg=0.133kPa),因血压控制不满意多次调整降压方案,入院前服美托洛尔12.5mg,2次/d,贝那普利10mg,1次/d,非洛地平5mg,1次...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高血压10年,间断晕厥2年"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60/100 mm Hg(1mm Hg=0.133kPa),因血压控制不满意多次调整降压方案,入院前服美托洛尔12.5mg,2次/d,贝那普利10mg,1次/d,非洛地平5mg,1次/d,血压控制在130~140/90~100mm 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贝那普利 黑矇 心室停搏 室性逸搏 心脏电生理检查 螺内酯 起搏器置入术 血管紧张素 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脏传导阻滞情况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潘佳君 唐小军 +3 位作者 乔帆 陆方林 徐志云 李白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2-908,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疗效和患者术后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行TAVR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国产的J-Valve或Venus-A瓣膜...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疗效和患者术后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行TAVR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国产的J-Valve或Venus-A瓣膜进行TAVR术,评估TAVR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TAVR术中和术后新发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心律失常恢复情况。根据出院时是否存在心脏传导阻滞,将患者分为心律正常组和传导阻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情况和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结果共入组16例患者,心律正常组12例、传导阻滞组4例。TAVR术后脑钠肽[(1 114.87±802.32)pg/mL vs(530.39±276.26)pg/mL,P=0.026]、主动脉瓣跨瓣压差[(83.06±37.76)mmHg vs(24.14±9.73)mmHg,P<0.001;1 mmHg=0.133 kPa]和主动脉瓣最大跨瓣流速[(466.00±82.30)cm/s vs(249.30±43.98)cm/s,P<0.0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5.41±0.83)cm vs(4.93±0.52)cm,P=0.010]。术后无或仅有微量至少量主动脉瓣反流,2例有肾功能不全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肾功能恶化,其中1例予以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共有4例(25.00%)患者出现新发心脏传导阻滞,其中1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期间恢复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为室内传导阻滞,住院期间发展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另2例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这4例患者出院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均未恢复。无住院期间需要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律正常组和传导阻滞患者术后肝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室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国产介入瓣膜的TAVR术能有效降低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且并发症少,术后可能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阻滞,但此类传导阻滞在术后短期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起搏器置入术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