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酸结合蛋白4对卡介苗感染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赵燕萍 王晓平 +3 位作者 于嘉霖 宫照乾 吴晓玲 邓光存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84-3494,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对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的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首先,本研究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靶细胞,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敲减FABP4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对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的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首先,本研究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靶细胞,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敲减FABP4的表达,并结合BCG感染,通过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趋化因子的表达差异。随后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先通过腹腔注射FABP4抑制剂BMS-309403抑制FABP4功能,随后以气道灌注的方式感染BCG,利用Western blot、ELISA检测肺脏趋化因子分泌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损伤;涂布平板法检测小鼠肺组织菌载量。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组相比,BCG感染的RAW264.7细胞趋化因子CCL2、CCL3、CXCL2、CXCL10、CXCL11的mRNA表达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上调。并在感染复数为10感染时间为12 h时已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与BCG组相比,FABP4敲减结合BCG组,细胞内与细胞上清中CCL3(P<0.001)、CXCL2(P<0.01)的表达量极显著下调,而CCL2、CXCL10、CXCL11的表达量无差异;小鼠研究发现,BMS-309403会降低小鼠肺组织以及血清中趋化因子CCL3(P<0.001)、CXCL2(P<0.001)的表达,并减弱BCG感染后C57BL/6J小鼠肺组织损伤。平板涂布法检测发现,BMS-309403极显著上调BCG感染后小鼠肺部菌的含量(P<0.001)。综上表明,FABP4促进BCG感染的RAW264.7巨噬细胞、小鼠肺组织趋化因子的表达和肺部病菌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巨噬细胞 脂肪酸结合蛋白4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4BP4通过AMPK-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病理性心肌纤维化
2
作者 黄德荣 文庆 苏宇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0-648,共9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adenovirus E4 promoter-binding protein,E4BP4)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adenovirus E4 promoter-binding protein,E4BP4)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同源物3(Smad homolog 3,SMAD3)通路在调控病理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心脏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中检测E4BP4的表达差异。分离和培养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刺激增殖活化,分别转染E4BP4过表达质粒(Ang Ⅱ+E4BP4组)、E4BP4干扰质粒(Ang Ⅱ+siE4BP4组)、Ang Ⅱ组和未经Ang Ⅱ处理的对照组。免疫荧光检测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荧光强度,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4BP4、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Ⅲ,Collagen Ⅲ)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TGF-β1、AMPK和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纤维化程度(38.46±1.21 vs. 3.39±0.39,t=-78.564,P=0.000)、E4BP4蛋白表达量(0.96±0.03 vs. 0.75±0.03,t=-11.480,P=0.000)均明显增加。体外实验发现,与Ang Ⅱ+E4BP4组比较,Ang Ⅱ+siE4BP4组在平均荧光强度(0.05±0.01 vs. 0.42±0.03,F=677.591,P=0.000)、细胞活力(91.30±2.39vs.123.74±2.60,F=132.696,P=0.000)、α-SMA(1.26±0.09vs.3.59±0.86,F=52.274,P=0.000)、Collagen Ⅰ(1.16±0.11vs.3.79±0.89,F=55.336,P=0.000)、Collagen Ⅲ(1.23±0.13 vs. 2.92±0.36,F=119.929,P=0.000)、TGF-β1(0.66±0.04 vs. 0.96±0.02,F=142.954,P=0.000)和p-SMAD3/SMAD3(0.81±0.03 vs. 1.37±0.02,F=739.609,P=0.000)的水平明显降低,而p-AMPK/AMPK的表达量在Ang Ⅱ+siE4BP4组明显高于Ang Ⅱ+E4BP4组(0.89±0.01 vs. 0.58±0.02,F=284.541,P=0.000)。结论:E4BP4是纤维化调控的关键因子,抑制其表达可通过激活AMPK进而抑制TGF-β1/SMAD3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 SMAD同源物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与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万婕 吴人亮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4-767,共4页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例,滤泡型乳头状癌29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上述病例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IF4E与p-4EBP1的表达。结果在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乳头状癌中,eIF4E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50.0%(10/20)和84.8%(56/66)(P<0.01);p-4E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1%(7/86)、40.0%(8/20)和66.7%(44/66)(P<0.01),并且p-4EBP1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P<0.01)。eIF4E在有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29/30)和100.0%(29/29),分别高于无腺外侵袭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后者阳性率分别为75.0%(27/36)和73.0%(27/37)(P<0.05)。而p-4EBP1在这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相比,eIF4E和p-4EBP1在乳头状癌中存在过表达;eIF4E的过表达与乳头状癌的侵袭与转移关系密切,在乳头状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在感染早期通过Akt/mTOR/4E-BP1和p38/Erk/Mnk1通路激活宿主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詹媛 仇旭升 +4 位作者 曲昱蓉 孙英杰 谭磊 宋翠萍 丁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为阐明新城疫病毒(NDV)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对宿主真核翻译起始因子以及相关调控通路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DV感染He La细胞早期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 IF4F的磷酸化水平以及Akt/m TOR/4E-BP1和p38/Erk/Mnk1调控通路的活化情... 为阐明新城疫病毒(NDV)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对宿主真核翻译起始因子以及相关调控通路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DV感染He La细胞早期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 IF4F的磷酸化水平以及Akt/m TOR/4E-BP1和p38/Erk/Mnk1调控通路的活化情况,同时用紫外线(UV)灭活的NDV进行对照试验。结果显示,NDV感染He La早期能够迅速诱导真核起始因子e IF4E的磷酸化,而UV灭活NDV作用的细胞则无此现象。通过对相关调控通路的检测发现,NDV在感染早期对e IF4E的磷酸化是通过激活p38/Erk/Mnk1通路实现的。此外,NDV感染还可以激活Akt/m TOR/4E-BP1通路,诱导e IF4E阻遏蛋白4E-BP1发生磷酸化并解离出e IF4E,从而促进e IF4F复合体的形成,确保真核翻译的进行。该结果对深入解析NDV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翻译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eIF4e 4e-BP1 Mnk1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希平 陈晓蓉 +1 位作者 张荣宜 高晓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3-747,共5页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分布及其生物学作用。方法取未孕动情期、真孕及假孕3~6d小鼠子宫做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BP-4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BP-4在小鼠子宫内...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分布及其生物学作用。方法取未孕动情期、真孕及假孕3~6d小鼠子宫做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BP-4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BP-4在小鼠子宫内膜主要分布于腺上皮细胞、腔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及蜕膜细胞。IGFBP-4在真孕组小鼠子宫内膜于孕3d出现阳性表达;孕4~5d中等强度表达;孕6d表达最强,主要分布于整个蜕膜区细胞。未孕动情期小鼠子宫内膜IGFBP-4呈弱表达。假孕组小鼠子宫内膜IGFBP-4只在孕5~6d有微弱表达。真孕组小鼠子宫内膜IGFBP-4表达明显强于同期假孕组。结论 IGFBP-4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持续表达,提示IGFBP-4可能在小鼠胚泡植入过程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胚胎植入 子宫内膜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万雷 朱成楚 +1 位作者 张健 黄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52-4254,共3页
目的:观察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eIF4E与食管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食管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5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切片中eIF4E和D2-40的表达... 目的:观察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eIF4E与食管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食管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5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切片中eIF4E和D2-40的表达,以26例癌旁组织、55例正常食管组织为对照;采用Image Pro Plus(IPP)6.0图像分析软件对采集的图片进行分析。结果:eIF4E在食管癌组织(0.048±0.023)中的表达较癌旁(0.028±0.023)和正常食管组织(0.013±0.016)高(P<0.05),且随着食管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强度逐渐增强;eIF4E在淋巴结转移组(0.068±0.014)中的表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0.033±0.016)(P<0.05);eIF4E在中晚期食管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早期食管癌组(P<0.05);eIF4E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低分化食管癌组中的MLVD较中分化和高分化的MLVD高;淋巴结转移组MLVD较未转移组高(P<0.05)。eIF4E的表达与食管癌MLVD呈正相关(r=0.624,P<0.01)。结论: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食管癌组织的MLVD密切相关,提示食管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可能与eIF4E有关,eIF4E可能作为食管癌新的标志物以及评估食管癌进展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 D2—4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复发患儿骨髓DNA结合抑制因子4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洪玻 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4,ID4)蛋白表达与儿童白血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48例确诊并进行系统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初发、缓解时骨髓片进行ID4蛋白表达分析。结果 13例复发儿童白血病初发时骨髓片ID...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4,ID4)蛋白表达与儿童白血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48例确诊并进行系统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初发、缓解时骨髓片进行ID4蛋白表达分析。结果 13例复发儿童白血病初发时骨髓片ID4蛋白均为阴性(0%),缓解时仅有4例ID4蛋白为阳性(30.8%);未复发病例初发时ID4蛋白5例为阳性(14.3%),缓解时ID4蛋白阳性者25例(71.4%)。缓解时ID4蛋白阳性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白血病复发病例在缓解时ID4蛋白表达率低,缓解时骨髓ID4蛋白表达与否可作为白血病复发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蛋白 DNA结合抑制因子4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洪金全 何毅辉 黄建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75例NDMM患者和25例良性骨髓疾病ITP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分析N... 目的: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75例NDMM患者和25例良性骨髓疾病ITP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分析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eIF4E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eIF4E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骨髓疾病患者(P<0.001)。eIF4E蛋白表达阳性与NDMM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存在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IF4E蛋白表达阳性与NDMM患者总生存期(OS)缩短显著相关,是影响ND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IF4E蛋白表达阳性是NDMM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 多发性骨髓瘤 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起始因子4E反义寡核苷酸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真核起始因子4E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陈奎生 王志永 +3 位作者 周强 柴雅玫 高冬玲 张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5-937,959,共4页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反义寡核酸(ASODN)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eIF4E不同基因位点的2条反义寡核苷酸(ASODN1、2)和1条无义寡核苷酸(N-ODN)转染EC-1细胞(设5、10、15μmol/L3个转染浓度),分别培养2...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反义寡核酸(ASODN)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eIF4E不同基因位点的2条反义寡核苷酸(ASODN1、2)和1条无义寡核苷酸(N-ODN)转染EC-1细胞(设5、10、15μmol/L3个转染浓度),分别培养24、48、72h,并设空脂质体转染作为空白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IF4E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ASODN1、2转染EC-1细胞培养24、48、72h后,各组中eIF4E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2者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ODN1、2组每个时间段内随浓度增加ASODN抑制效应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23、10.284、10.496、7.621、8.420和9.089,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相同浓度的抑制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DN组和空白对照组对eIF4E的表达均无抑制效应。结论:特异性的ASODN能有效抑制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起始因子4e 反义寡核苷酸 人食管癌eC-1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对雏鸡眼外肌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陈永东 吴强 +1 位作者 贾丽丽 杜新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9-952,共4页
背景 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眼外肌肌内注射可使发育中的眼外肌增厚,收缩力增加,IGF的缺乏可能与斜视的发生有关,但其抑制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眼外肌注射后是否能够进一步证明其作用,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 背景 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眼外肌肌内注射可使发育中的眼外肌增厚,收缩力增加,IGF的缺乏可能与斜视的发生有关,但其抑制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眼外肌注射后是否能够进一步证明其作用,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 目的 观察IGFBP-4对发育中雏鸡眼外肌形态和收缩力的影响,探讨IGFBP-4对斜视眼眼外肌形态结构的影响. 方法 选取出生后1d的雏鸡24只,左眼作为实验眼,于左眼眼眶上缘进针将2μ1 IGFBP-4注入上直肌内,质量浓度为1 g/L,隔日注射,连续5次,右眼用同法注入生理盐水2 μ1.于末次眶内注射后2d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动物,取12只雏鸡眼的上直肌,用张力换能器测定其最大收缩能力及单位横截面积的最大收缩能力.另取12只雏鸡上直肌制作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IGFBP-4注射眼外肌与生理盐水注射眼上直肌的形态变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肌纤维直径,对两组雏鸡眼外肌的肌纤维直径进行比较. 结果 雏鸡IGFBP-4注射眼上直肌的最大收缩力为(1.602±0.080) mN,而生理盐水注射眼为(1.815±0.010) mN,IGFBP-4注射眼上直肌最大收缩力明显低于生理盐水注射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P<0.01);IGFBP-4注射眼和生理盐水注射眼上直肌单位横截面积最大收缩力分别为(95.500±7.420) mN/cm2和(101.510±5.220) mN/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1,P<0.01).雏鸡上直肌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IGFBP-4注射眼外肌肌纤维中细小纤维较生理盐水注射眼有所增加,但肌纤维结构无明显区别.IGFBP-4注射眼上直肌肌纤维平均直径为(8.7±0.5) μm,与生理盐水注射眼的(9.1-0.4) 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46),但肌纤维在不同直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GFBP-4的眼外肌内注射会造成发育中的眼外肌肌纤维变细,引起眼外肌的收缩功能下降,进一步证实IGF对发育中的眼外肌有神经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收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与头颈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卢恕来 高文信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4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它在头颈鳞癌中表现为强特异性过度表达,并与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检测头颈鳞癌的可靠指标,判断其恶性度及预测复发有高敏感性,并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 真核细胞 翻译起始因子4e 头颈鳞癌 肿瘤 基因治疗 分子生物学 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的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研究
12
作者 王桂武 杨福合 +1 位作者 孙红梅 鲍加荣 《特产研究》 2008年第2期73-75,78,共4页
IGFBP-4是分子最小的IGFBP,它以糖基化和非糖基化两种形式存在于所有的生物流体中。表达IGFBP-4的细胞和组织极其广泛,并且其表达调控机制也因细胞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主要是对IGFBP-4的基因组成、基因表达与调控、IGF-BP-4蛋白结... IGFBP-4是分子最小的IGFBP,它以糖基化和非糖基化两种形式存在于所有的生物流体中。表达IGFBP-4的细胞和组织极其广泛,并且其表达调控机制也因细胞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主要是对IGFBP-4的基因组成、基因表达与调控、IGF-BP-4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基因结构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3
作者 王桂武 杨福合 +1 位作者 孙红梅 刘琳玲 《特产研究》 2008年第3期76-80,共5页
IGFBP-4是分子最小的IGFBP,它以糖基化和非糖基化两种形式存在于所有的生物流体中。对IGFBP-4的IGF依赖性和非IGF依赖性作用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IGFBP-4在繁殖、骨的形成、肾脏疾病和肿瘤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生理作用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起始因子4E-小干扰RNA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谌嫦 彭友俭 陈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舌鳞癌细胞SCC25感染靶向eIF4E干扰的慢病毒,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 目的:研究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舌鳞癌细胞SCC25感染靶向eIF4E干扰的慢病毒,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沉默效果,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和粘附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间质标志物神经性钙粘蛋白(N-cadherin)、上皮标志物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ase,MMP)-9、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靶向eIF4E干扰的慢病毒感染后的SCC25细胞中eIF4E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沉默eIF4E后的SCC25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细胞粘附能力降低,细胞运动能力降低,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中MMP-9、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eIF4E-siRNA能够下调舌鳞癌细胞中eIF4E的表达,抑制舌鳞癌细胞粘附、运动、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粘附 迁移 真核起始因子4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勾荣彬 江小华 +3 位作者 巨荣凯 牛含虚 段德义 徐群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2-269,共8页
目的构建脑内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4,IGFBP-4)的转基因小鼠,以研究IGFBP-4对脑发育的作用。方法构建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链(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 目的构建脑内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4,IGFBP-4)的转基因小鼠,以研究IGFBP-4对脑发育的作用。方法构建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链(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βchain,PDGF-β)驱动的IGFBP-4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构建转基因小鼠。用PCR法检测小鼠子代基因组IGFBP-4 c DNA的整合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GFBP-4在脑内的表达丰度和分布,比较野生型和转基因小鼠的体质量和脑质量的改变。结果外源IGFBP-4 c DNA稳定整合于转基因小鼠基因组,IGFBP-4蛋白在成年小鼠脑内表达水平升高了267%,脑区IGFBP-4蛋白分布符合PDGF-β启动子驱动的蛋白表达特征,与野生型小鼠IGFBP-4部位相似。转基因小鼠体质量未见明显改变,整脑质量增加了8.4%(P<0.05),其中脑干增加了16.5%(P<0.05),其余脑区改变不明显。结论外源IGFBP-4转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得到整合并能稳定遗传和表达,并影响了部分脑区的发育,为脑发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转基因小鼠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转基因小鼠脑内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贺 勾荣彬 +3 位作者 牛含虚 孙晓红 徐群渊 段德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0-916,共7页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β,PDGF-β)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转基因小鼠脑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情况...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β,PDGF-β)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转基因小鼠脑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情况。方法PCR扩增并测序鉴定PDGF-β启动子和IGFBP4 c DNA表达框的整合,Isotropic Fractionator细胞计数法分析海马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生后28 d小鼠海马等部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factor-1,IGF-1)受体通路激活以及细胞存活相关分子表达,Rotarod实验观察小鼠运动能力。结果 IGFBP4 c DNA稳定整合于小鼠基因组,转基因小鼠海马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数目和成熟细胞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均明显增多,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Neu 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改变不明显; Erk1,2和Akt磷酸化升高,p38的激活不明显; Caspase-3表达下调,β-catenin和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12月龄小鼠Rotarod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其小脑和皮质Neu N表达增多。结论神经元过表达IGFBP4促进小鼠脑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神经分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信号通路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其结合蛋白-2、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巫晓强 薛英 +5 位作者 陈壹 于美琴 罗松 邱秀萍 康伦雅 侯建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4,IGFB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去卵巢模型组(Ovx组)40只与假手术组(Sham组)10只,同时把去卵巢大鼠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2 m L/d)(Con组)、乳铁蛋白(0.1 g/kg·d)组(LF1)、乳铁蛋白(1 g/kg·d)组(LF2)、乳铁蛋白(2 g/kg·d)组(LF3),每组10只,连续干预治疗6个月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IGF-1R、IGFBP-2、IGFBP-4 mRNA表达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骨小梁排列密集,细胞数量多;而Con组骨小梁排列稀疏,细胞数量少;LF组介于Sham组和Con组之间,不同的乳铁蛋白干预后,与Con组相比,随着乳铁蛋白剂量增大,其骨小梁排列密度增大,细胞数量增多。与Sham组比较,Con组大鼠骨组织中IGFBP-2、IGFBP-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IGF-1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1)。与Con组比较,LF1组、LF2组、LF3组大鼠骨组织中IGFBP-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为0.085±0.01、0.013±0.00、0.012±0.00,IGFBP-4 mRNA下降为0.329±0.07、0.040±0.01、0.032±0.01,二者下降量均与乳铁蛋白浓度正相关(均P<0.01);而IGF-1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为1.977±0.55、3.139±0.53、3.600±2.46,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结论乳铁蛋白可能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组织IGFBP-2、IGFBP-4 mRNA的表达,促进其IGF-1R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去卵巢大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4上调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干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玉云 杨泓莹 +5 位作者 覃勇 汪苏敏 张亚丽 刘胜伟 杨仕明 杨应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9-685,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N-methyltransferase,PRMTs)调控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以pc DNA3.1载体构建PRMT4过... 目的探讨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N-methyltransferase,PRMTs)调控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以pc DNA3.1载体构建PRMT4过表达质粒,转染至人胃腺癌MKN45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成球能力的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Lgr5及"干性"维持分子Nanog、Oct4的改变;继而构建含Oct4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PRMT4对Oct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实验证实PRMT4与Oct4基因启动子结合情况。结果 MKN45细胞转染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4基因过表达载体后,形成肿瘤干细胞球的能力显著增强;随后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胃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Lgr5的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此外,过表达PRMT4可明显增加"干性"维持分子Oct4的mRNA及蛋白水平,而对Nanog则无明显影响;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RMT4过表达组Oct4的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强(P<0.05);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证实,PRMT4可与Oct4启动子结合。结论 PRMT4可结合至Oct4基因启动子上,通过增加启动子活性,从而促进Oct4转录及表达,进而增强胃癌细胞的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 肿瘤干细胞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锚蛋白重复序列和SOCS盒蛋白基因4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基因10的克隆及印迹状态分析
19
作者 周洋 朱江 +3 位作者 焦明霞 王加强 孔庆然 刘忠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共7页
本试验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直接测序法检测猪锚蛋白重复序列和SOCS盒蛋白基因4(ankyrin repeat and SOCS box containing protein 4,Asb4)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基因10(growth factor recep-tor-bo... 本试验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直接测序法检测猪锚蛋白重复序列和SOCS盒蛋白基因4(ankyrin repeat and SOCS box containing protein 4,Asb4)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基因10(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10,Grb10)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印迹状态。首先,克隆得到了1350bp的Asb4基因cDNA序列及1811bp的Grb10基因cDNA序列,然后进行了SNP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发现,Asb4在1月龄仔猪所有检测组织器官中均为双等位基因表达,而Grb10在1月龄仔猪的舌、肾脏、胃、小肠和脑中为父源等位基因表达,在其他组织器官中为双等位基因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Grb10在10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小肠和脑中表达量最低。上述结果表明,Grb10可能是猪父源表达的印迹基因,而Asb4则属于猪非印迹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重复序列和SOCS盒蛋白基因4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基因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印迹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与巨大儿出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长舰 张思琪 魏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究非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 目的探究非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水平与巨大儿出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产科分娩的105例非GDM孕妇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入选孕妇分为正常组(52例,新生儿出生体重<4 kg)和巨大儿组(53例,新生儿出生体重≥4 kg)。记录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别检测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清RBP4、IGF-1、IGF-2、IGFBP-3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非GDM孕妇娩出巨大儿之间的关系。结果巨大儿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妊娠16~18周,两组孕妇血清RBP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26~28周和38~41周,巨大儿组孕妇血清RBP4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均P<0.05)。妊娠16~18周、26~28周和38~41周,两组孕妇血清IGF-1、IGF-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巨大儿组孕妇血清IGFBP-3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非GDM孕妇妊娠26~28周和38~41周的血清RBP4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均P<0.001);妊娠38~41周的血清IGFBP-3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妊娠26~28周和38~41周血清RBP4水平、妊娠38~41周血清IGFBP-3水平为非GDM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妊娠26~28周和38~41周血清RBP4水平、妊娠38~41周血清IGFBP-3水平均是非GDM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可将其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巨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