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沟灌条件下辽西褐土产流起始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武敏 范昊明 +3 位作者 杨晓珍 周丽丽 贾燕锋 王铁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明确不同坡度、容重、含水率、灌水量对辽西褐土沟灌侵蚀产流起始时间的影响,以减少褐土沟灌侵蚀,指导农田灌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了室内模拟垄沟冲刷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产流起始时间、侵蚀量的二次... [目的]明确不同坡度、容重、含水率、灌水量对辽西褐土沟灌侵蚀产流起始时间的影响,以减少褐土沟灌侵蚀,指导农田灌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了室内模拟垄沟冲刷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产流起始时间、侵蚀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结果]产流时间都在20.05s之内,最小的为3.03s;产流起始时间、侵蚀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8 9和0.999 2。[结论]坡度、灌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与产流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对产流时间有着显著影响,且灌水量>坡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试验中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效果良好。通过数值计算,提出不同坡度下满足侵蚀量最小时的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沟灌 产流起始时间 褐土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产流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先拓 王玉宽 +2 位作者 傅斌 王勇强 王道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1,19,共4页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四川盆地紫色土坡耕地产流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大雨强情况下,起始产流时间受坡度影响不明显;在小雨强时,起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加而缩短。小雨强下坡度对起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可用幂函数表示...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四川盆地紫色土坡耕地产流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大雨强情况下,起始产流时间受坡度影响不明显;在小雨强时,起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加而缩短。小雨强下坡度对起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可用幂函数表示,相关性显著。(2)裸地径流强度明显大于农地,且变化剧烈;(3)大雨强下坡度对径流系数的影响显著,并存在临界坡度:裸地介于10°~15°,农地约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紫色土 产流特征 起始产流时间 临界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覆盖条件下塿土坡面产流状况模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素芳 吴泉源 +4 位作者 张振华 潘英华 郝春红 王世旭 乔建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8,共6页
采用间隔覆盖技术,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间隔覆盖塿土坡面产流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选取对坡面产流影响的主要因素坡度、降雨强度、覆盖面积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探讨各因素对坡面产流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 采用间隔覆盖技术,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间隔覆盖塿土坡面产流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选取对坡面产流影响的主要因素坡度、降雨强度、覆盖面积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探讨各因素对坡面产流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起始产流时间在各坡度间差异不明显;起始产流时间随雨强增大而减小,不同覆盖面积比条件下产流起始时间不稳定。当降雨强度和覆盖面积比一定时,累积径流量随坡度增加的趋势呈现一定不连续性,存在一个临界坡度;当覆盖面积比和坡度一定时,累积径流量不仅随雨强增大,而且与降雨历时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产流过程存在明显差别。不同覆盖面积比条件下坡面产流情况主要表现为累积径流量和径流速率均随覆盖面积比的增加而增加;雨水利用率与覆盖面积比及降雨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降雨强度和覆盖面积比越大,雨水利用率越低。间隔覆盖法在降雨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应用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面积比 径流 起始产流时间 雨水利用率 间隔覆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面单元人工降雨产流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牛永振 李张楠 +2 位作者 栾清华 徐丹 庞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389-8394,共6页
土壤前期含水率、坡度、雨强和植被是降雨产流过程的重要影响因子。目前,利用人工降雨产流试验对降雨产流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和南方湿润地区,关注华北平原地区的较少,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华北地区降雨产流过程的影响,利... 土壤前期含水率、坡度、雨强和植被是降雨产流过程的重要影响因子。目前,利用人工降雨产流试验对降雨产流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和南方湿润地区,关注华北平原地区的较少,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华北地区降雨产流过程的影响,利用河北工程大学临洺关校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平台,分析了不同降雨情景下地表径流产流响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产流起始时间随土壤前期含水率、坡度和雨强的增大而减小,且受土壤前期含水率的影响更显著,产流量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裸地坡产流起始时间小于自然草地,在起始产流至达到稳定临界点的时段内,裸地和草地坡产流量与产流历时呈现对数关系;累积产流量与降雨历时呈线性函数分布,拟合优度均在0.9以上。相较植被和坡度而言,土壤前期含水率和雨强是影响试验单元产流最重要的两大因素。通过上述不同情景、不同因素的试验差异分析研究,以期为构建适用于华北平原的产汇流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雨强 地表径流 产流起始时间 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