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湿润区旱作起垄覆膜沟播小麦的水分及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吾强 温晓霞 +1 位作者 高茂盛 熊晓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6-151,共6页
在关中平原西部杨凌550~600 mm降雨量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冬小麦田间水分动态变化及叶绿素、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冬小麦越冬初期、拔节期0~50 cm土壤贮水量起垄覆膜沟播处理比传统平作处理分别高6.1 mm5、.2 mm,... 在关中平原西部杨凌550~600 mm降雨量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冬小麦田间水分动态变化及叶绿素、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冬小麦越冬初期、拔节期0~50 cm土壤贮水量起垄覆膜沟播处理比传统平作处理分别高6.1 mm5、.2 mm,比起垄沟播处理分别高2.3 mm^2、.9 mm;小麦收获后0~2 m土壤贮水量起垄覆膜沟播处理比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处理分别高27.9 mm和12.2 mm。小麦开花后,起垄覆膜沟播处理旗叶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处理且降解缓慢,丙二醛含量则较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处理低,增加也比较缓慢。最终产量测定,起垄覆膜沟播冬小麦极显著的高于传统平作,比传统平作栽培高1 472.10 kg/hm^2,增产幅度19.3%;比起垄沟播冬小麦最终产量高1 844.79 kg/hm^2,增产25.4%,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相比,起垄覆膜沟播具有较好的聚水保墒效果,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小麦的衰老进程,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而且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平作小麦和起垄沟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起垄覆膜沟播 起垄 土壤水分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沟播冬小麦高产栽培的播期播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粉茹 李岗 韩思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420-421,426,共3页
采用列区试验研究了渭北塬区地膜沟播冬小麦合适的播期播量。结果表明 :在渭北塬区 ,要夺地膜小麦高产 ,比较适宜的播种密度为 180万~ 2 2 5万苗 /hm2 ,播种日期为 9月 3 0日左右。
关键词 冬小麦 起垄覆膜沟播 种密度 高产栽培 渭北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小麦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韩思明 李岗 王虎全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6期35-37,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小麦实现高产稳产的一项突破性措施 ;在多种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中 ,以夏闲期采用微型聚水两元覆盖或微型聚水地膜覆盖的聚水、保墒、增产效果最好 ;起垄覆膜沟播栽培技术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最... 研究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小麦实现高产稳产的一项突破性措施 ;在多种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中 ,以夏闲期采用微型聚水两元覆盖或微型聚水地膜覆盖的聚水、保墒、增产效果最好 ;起垄覆膜沟播栽培技术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最佳模式选择 ;运用微型聚水地膜覆盖技术 ,会使陕西渭北原区及类似地区夏闲地高效利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小麦 土壤水分 产量 微型聚水地 起垄覆膜沟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功能小麦播种机荟萃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平 《农村新技术》 2002年第10期18-18,共1页
一、2BMXD-A型小麦覆膜穴播机该机可1次完成平地、浇肥、覆膜、打孔、播种、封口等多项作业。具有结构先进、适应性强、调整方便、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其施肥装置采用摩擦轮与拖拉机的驱动轮相摩擦传递动力,避免了由轮传递... 一、2BMXD-A型小麦覆膜穴播机该机可1次完成平地、浇肥、覆膜、打孔、播种、封口等多项作业。具有结构先进、适应性强、调整方便、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其施肥装置采用摩擦轮与拖拉机的驱动轮相摩擦传递动力,避免了由轮传递动力而发生的打滑现象,保证了动力传递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BMXD-A型小麦 2BFG-6型小麦施水施肥 2MBL-2/6型小麦起垄覆膜沟播 结构 技术参数 多功能小麦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