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进自然 记录自然——开展幼儿“自然笔记”活动的尝试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建霞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第12期35-37,共3页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渐渐远离了山川、森林、溪流、原野,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之中。今天,这种人与自然的疏离正在加速。事实上,“去自然化”的生活、“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危机。有研...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渐渐远离了山川、森林、溪流、原野,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之中。今天,这种人与自然的疏离正在加速。事实上,“去自然化”的生活、“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危机。有研究表明:儿童和自然脱离会造成感官的逐渐退化、肥胖率的增加、注意力紊乱和抑郁等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病态,间接地损害儿童的道德、审美和智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水泥 肥胖率 走进自然 人与自然 自然笔记 自然 全球化 自然缺失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奔赴一场与大自然的约会——小班春季体验式课程实践
2
作者 宋可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5年第1期41-42,共2页
大自然是生命的摇篮,为幼儿带来了多彩的体验和无尽的成长机遇。自然的美景、自由的空间以及种类繁多的低结构材料,都是大自然准备的珍贵礼物。同时,自然环境也在激发着幼儿的各个感官,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春暖花开... 大自然是生命的摇篮,为幼儿带来了多彩的体验和无尽的成长机遇。自然的美景、自由的空间以及种类繁多的低结构材料,都是大自然准备的珍贵礼物。同时,自然环境也在激发着幼儿的各个感官,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春暖花开时节,正是开展“亲自然”主题活动的好时机。在这个没有天花板的教室中,幼儿成了自由创作的小小艺术家。他们尽情地挥洒想象力,自由地表达,成为真正的自然探索者。我们坚信,亲身体验是幼儿接触大自然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是他们调动多种感官与周围自然事物建立情感联系的桥梁。因此,我们将“体验”作为活动的核心,引领幼儿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结构材料 情感联系 亲身体验 走进自然 自由创作 多种感官 自然环境 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养一棵树 寄语一片情——希望工程自然公益课活动走进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
3
作者 杨明 《国土绿化》 2020年第7期28-29,共2页
6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树木认养现场体验活动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举行,10名作为公益小助手的树木认养人和主办方领导走进植物园,共同领略自然与文化之美。“认养一棵树,寄语一片情”暨希望工程走进自然公益课(植物篇)活动是由黑龙江... 6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树木认养现场体验活动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举行,10名作为公益小助手的树木认养人和主办方领导走进植物园,共同领略自然与文化之美。“认养一棵树,寄语一片情”暨希望工程走进自然公益课(植物篇)活动是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自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的公益活动。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履行植树义务,引领青少年积极参与自然资源保护,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 小助手 发展基金会 生态文明理念 一片情 走进自然 顺应自然 公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态游戏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徐书晋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第7期58-60,共3页
幼儿有着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本能,他们对自然生态的认知大多建立在与环境互动的基础上。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家主张将教育从刻板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幼儿在自然中尽情嬉戏,从而通过与自然环境互动和经验的积累,培养幼儿的生活... 幼儿有着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本能,他们对自然生态的认知大多建立在与环境互动的基础上。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家主张将教育从刻板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幼儿在自然中尽情嬉戏,从而通过与自然环境互动和经验的积累,培养幼儿的生活适应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也应带领幼儿走进自然,通过体验和游戏,让大自然成为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室、最佳的教育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所 幼儿学习 实践探索 幼儿园教育活动 走进自然 培养幼儿 自然 热爱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造型·表现”写生走进大自然 提升学生做思融合美术素养
5
作者 曹娜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22期125-125,共1页
该文探讨美术教育新模式和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的新途径,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美术课学生在教室中临摹作画的模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展"造型·表现"写生创作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做思融合美术素养... 该文探讨美术教育新模式和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的新途径,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美术课学生在教室中临摹作画的模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展"造型·表现"写生创作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做思融合美术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生 走进自然 做思融合 美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乡土资源做好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6
作者 方林 周承良 周廷苇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24-25,共2页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丰富的劳动知识,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主动的劳动习惯和创新的劳动思维,眉山市彭山区观音小学深挖乡土资源,探索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田园、走进社会,在劳动中动手、...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丰富的劳动知识,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主动的劳动习惯和创新的劳动思维,眉山市彭山区观音小学深挖乡土资源,探索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田园、走进社会,在劳动中动手、体验、发现和创造。2021年,观音小学被教育部确定为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资源 劳动习惯 劳动观念 实践探索 劳动态度 走进自然 乡土特色 眉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自然的“独特教育”——《自然教育》简介
7
作者 何玉莲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共1页
蒙德葛察是意大利享有盛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创作的《自然教育》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100多年来被译为多个语种在全球范围内出版发行,以不同形式影响着世界千千万万青少年的成长。由蒙德葛察著,胡学亮、何以然编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 蒙德葛察是意大利享有盛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创作的《自然教育》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100多年来被译为多个语种在全球范围内出版发行,以不同形式影响着世界千千万万青少年的成长。由蒙德葛察著,胡学亮、何以然编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自然教育》,是一本走进自然、贴近生活、思想深邃、构思巧妙、富有深意的好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发行 走进自然 蒙德 贴近生活 全球范围 构思巧妙 何以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大自然,促进双发展
8
作者 周爱京 《教育家》 2022年第25期48-49,共2页
如何将师幼发展与园所资源、园所积淀、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对接怀柔科学城建设、生态涵养区建设,提供优质配套教育服务发展定位,是北京市明天幼稚集团怀柔分园对园所特色课程建设进行思考与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与落脚... 如何将师幼发展与园所资源、园所积淀、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对接怀柔科学城建设、生态涵养区建设,提供优质配套教育服务发展定位,是北京市明天幼稚集团怀柔分园对园所特色课程建设进行思考与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园所秉持继承、创新、发展的思路,将原“民间、乡土、田园”特色课程优化为“体验式生态课程”,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再思考,教师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走进大自然,优化生态课程首先,以“三个确定”明确课程建设的整体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进自然 体验式 课程优化 生态课程 生态文明建设 特色课程建设 科学城 优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秘的自然博物馆探寻之旅——喵爪创意玩课表
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第12期49-52,共4页
说起博物学,《辞海》里说,博物指“能辨识许多事物”。现代汉语词典对博物的解释是,“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统称”。纵观自然科学史,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博物学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近... 说起博物学,《辞海》里说,博物指“能辨识许多事物”。现代汉语词典对博物的解释是,“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统称”。纵观自然科学史,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博物学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近代的达尔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自然科学史 博物学家 物指 独自一人 专家顾问 在城市里 城市街道 二维码 走进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田田的幸福时光
10
作者 王文咏 《新疆林业》 2024年第3期47-47,共1页
夏日的荷花不与春日的繁花争艳,像训练有素似的,总会适时绽放。荷花有娉婷的姿态,有娇媚的容颜,菡萏欲放,如少女般矜持,在池塘中,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夏日,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烈的季节,也是最充满活力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人们总是充满了... 夏日的荷花不与春日的繁花争艳,像训练有素似的,总会适时绽放。荷花有娉婷的姿态,有娇媚的容颜,菡萏欲放,如少女般矜持,在池塘中,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夏日,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烈的季节,也是最充满活力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人们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激情,踏上旅途,走进大自然,感受天然的魅力。荷花变成了迎接四海宾客的季节的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进自然 荷花 繁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育人 筑梦未来——江苏省建湖县秀夫小学劳动教育掠影
11
作者 李宏生 李祥霞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2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苏省建湖县秀夫小学秉承南宋名相陆秀夫的爱国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素质教育,践行五育并举。作为江苏省劳动教育特色校,学校大力推进劳动教育,构建以“班级责任田”“秀夫小农场”“生活大舞台”“走进大自然”四大板块... 江苏省建湖县秀夫小学秉承南宋名相陆秀夫的爱国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素质教育,践行五育并举。作为江苏省劳动教育特色校,学校大力推进劳动教育,构建以“班级责任田”“秀夫小农场”“生活大舞台”“走进大自然”四大板块为主的校、家、社“三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劳动意识培育、劳动习惯养成、劳动知识学习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幸福劳动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进自然 习惯养成 素质教育 五育并举 小农场 陆秀夫 三位一体 意识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小学说明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12
作者 王倩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10期90-91,共2页
新课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走进大自然,走进科学世界……阅读科技说明文……”由此可见,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和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探索适合学生学习... 新课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走进大自然,走进科学世界……阅读科技说明文……”由此可见,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和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说明文教学路径,让说明文教学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明文教学 走进自然 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 科技说明文 文体特点 认识和把握 说明性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深度变革18条建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四耕 《今日教育》 2017年第9期40-45,共6页
学校课程变革有三个层次:一是1.0层次。这个层次的课程变革,以课程门类的增减为标志,学校会开发一门一门的校本课程,并不断增减,这是“点状”水平的课程变革。二是2.0层次。处在这个层次,学校会围绕某一特定的办学特色或项目特色,开发... 学校课程变革有三个层次:一是1.0层次。这个层次的课程变革,以课程门类的增减为标志,学校会开发一门一门的校本课程,并不断增减,这是“点状”水平的课程变革。二是2.0层次。处在这个层次,学校会围绕某一特定的办学特色或项目特色,开发相应的特色课程群。在一定意义上,这个层次的课程变革处于围绕办学特色的“线性”课程设计与打造水平。三是3.0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变革 学习过程 统整 立德树人 走进自然 个别化学习 育人目标 项目目标 实践家 有用之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民荣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236-237,共2页
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多实践是提高小学科学课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开阔学生眼界、发展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走出课堂 走进自然 教学 观察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显社会责任 强化德性养成——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积极构建学生志愿活动课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娅 唐月悦 《四川教育》 2019年第31期41-43,共3页
“志愿服务”是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文明的人、高雅的人、有素养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学生心灵成长和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我是快乐的龙娃娃志愿者暨做社会的好公民”社会实践活... “志愿服务”是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文明的人、高雅的人、有素养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学生心灵成长和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我是快乐的龙娃娃志愿者暨做社会的好公民”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倡导孩子积极申报龙娃娃志愿者,鼓励他们走进社区,走进自然,走进丰富多彩的生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路小学 生命空间 心灵成长 走进自然 素质提升 志愿服务 德性养成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
16
作者 倪岩 《美术大观》 2006年第8期112-,共1页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即画画的人要行天之道,自然之道.中国山水画写生是走进大自然、领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韵.写生是中国山水画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功...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即画画的人要行天之道,自然之道.中国山水画写生是走进大自然、领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韵.写生是中国山水画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写生 走进自然 山水画教学 师造化 中国山水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山区特色幼儿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17
作者 黄秀铃 《成才之路》 2019年第21期72-72,共1页
在山区特色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尝试走进大自然,鉴赏大自然的美;应充分拓展资源,尝试从大自然寻找材料,让幼儿运用这些纯天然的材料进行美术造型创作;应将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融合在一起,促进幼儿更好地发现和创造。
关键词 幼儿 山区 区域活动 走进自然 拓展资源 多元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花香的小老鼠
18
作者 李微玉 朱焱冰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第5期78-80,共3页
春夏之交,绿草茵茵、鲜花盛开,大人和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走进自然,看花草、闻花香、捉迷藏。作品《卖花香的小老鼠》把孩子们带进了花香满溢的大自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花香是用来贩卖的,还是分享的?基于此我们设计了... 春夏之交,绿草茵茵、鲜花盛开,大人和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走进自然,看花草、闻花香、捉迷藏。作品《卖花香的小老鼠》把孩子们带进了花香满溢的大自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花香是用来贩卖的,还是分享的?基于此我们设计了此系列活动,希望孩子们深入讨论、参与活动,而不是寻找唯一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进自然 捉迷藏 花香 深入讨论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科普润物无声
19
作者 胡利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22年第1期32-33,共2页
"快来看,竹叶上的这只竹节虫竟然会隐身""芭蕉叶上有一个翠绿的中国雨蛙""小心啊,那里有条银环蛇"……近日,在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外开放区域的游览步道上,科普导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探索自然... "快来看,竹叶上的这只竹节虫竟然会隐身""芭蕉叶上有一个翠绿的中国雨蛙""小心啊,那里有条银环蛇"……近日,在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外开放区域的游览步道上,科普导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探索自然的奥妙。无独有偶。以"观鸟初探"为主题的活动正在浙江杭州长乐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进行,孩子们在导师的带领下,走进自然,观赏鹊鸩、白鹭、珠颈斑鸠和喜鹊等多种鸟类,并完成拼图打卡任务和DIY鸟巢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走进自然 珠颈斑鸠 润物无声 浙江杭州 芭蕉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20
作者 王晓春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2年第6期68-68,共1页
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有的学生缺乏写作素材,难以写出优秀的习作。“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途径积累写作素材。一、留心自然景观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蕴含着许多可供创作的素材。在教学中,... 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有的学生缺乏写作素材,难以写出优秀的习作。“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途径积累写作素材。一、留心自然景观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蕴含着许多可供创作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自然,细致观察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感受自然之美,并将其记录下来,深入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素材 语文综合素养 走进自然 自然之美 自然景观 习作 细致观察 深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