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悬浮列车走行机构概念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吉忠 徐银光 +1 位作者 杨捷 郑小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97,共4页
研究目的:走行机构作为气浮车的走行和转向机构,是实现车辆"悬浮、导向、牵引/制动"功能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机构,也是气浮车在轨道交通应用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根据气悬浮列车有别于轮轨列车和磁悬浮列车的独有... 研究目的:走行机构作为气浮车的走行和转向机构,是实现车辆"悬浮、导向、牵引/制动"功能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机构,也是气浮车在轨道交通应用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根据气悬浮列车有别于轮轨列车和磁悬浮列车的独有特征,对气悬浮列车的走行机构进行了概念设计。研究结论:(1)气悬浮列车采用"多单元串联"形式的走行机构,有利于列车的平面和竖曲线通过;(2)气悬浮列车走行机构主要由喷气机构、摇枕摆杆机构、牵引机构、导向机构、制动及紧急救援支撑装置等组成;(3)为了适应轨道不平顺及曲线超高顺坡形成的线路扭曲,气浮架纵梁与横梁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气浮架与纵梁之间以及喷气嘴与纵梁之间采用弹性材料连接,与纵梁连接的喷气嘴不再是一个长条状整体,而是分割为数个单元的小喷气嘴;(4)本研究结果可供轨道交通新制式运输工具走行机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技术 气悬浮列车 走行机构 概念设计 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浮列车走行机构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玗琪 许平 谢卓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89,92,共5页
针对磁浮列车走行机构耐撞性的要求,设定了3种碰撞场景,对其力学响应进行研究分析,并利用ANSYS软件运用APDL语言建立参数化的走行机构模型。对模型在3种场景下的冲击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各工况下的最大应力为状态变量,以... 针对磁浮列车走行机构耐撞性的要求,设定了3种碰撞场景,对其力学响应进行研究分析,并利用ANSYS软件运用APDL语言建立参数化的走行机构模型。对模型在3种场景下的冲击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各工况下的最大应力为状态变量,以结构板厚为设计变量,以机构质量为优化目标,采用了一阶方法作为优化方法,对走行机构进行轻量化优化。优化后,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结构质量减轻了9.07%,得到了良好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走行机构 冲击载荷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与走行机构设计
3
作者 苏伟 张春林 孔凌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22,共2页
模仿生物体的各种运动,运用机构设计和力学原理,研究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工作的走行机构,是仿生机构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以生物体的运动方式为分析对象,通过研究生物体的走行运动机理,分析仿生学研究与走行机构设计的关系,为走行机构的仿... 模仿生物体的各种运动,运用机构设计和力学原理,研究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工作的走行机构,是仿生机构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以生物体的运动方式为分析对象,通过研究生物体的走行运动机理,分析仿生学研究与走行机构设计的关系,为走行机构的仿生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步态 走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列车走行机构关键部件DFR法疲劳寿命估算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军 孙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将DFR法应用于磁悬浮列车走行机构的疲劳寿命估算中,从民机耐久性设计手册获得危险部位的DFR,结合Miner损伤累积准则,对磁悬浮列车走行机构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疲劳寿命估算。估算结果表明,该部件满足磁悬浮列车的设计目标寿命。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 走行机构 DFR 疲劳寿命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铺底防干扰作业台车走行机构的设计
5
作者 郑之敏 《隧道建设》 1997年第1期36-44,共9页
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中,为了提高单头掘头隧道的成洞速度,协调隧道开挖与衬砌,铺底等后续工序之间平行作业,互不干扰,有着重要意义及很大潜力。为此,有必要设计隧道铺底防干扰作业台车,以解决单头掘进中运输与底部衬砌两个工序... 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中,为了提高单头掘头隧道的成洞速度,协调隧道开挖与衬砌,铺底等后续工序之间平行作业,互不干扰,有着重要意义及很大潜力。为此,有必要设计隧道铺底防干扰作业台车,以解决单头掘进中运输与底部衬砌两个工序相互干扰问题.以达到提高作业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铺底 防干扰作业台车 走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大车走行机构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袁玫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5期117-119,共3页
介绍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六轮大车走行机构的设计思路,说明了轮压与货场基础的关系,对金属结构的受力进行分析,对载荷计算进行归纳总结,选取了校核的工况和主要截面介绍该机电产品的特点。
关键词 龙门起重机 走行机构 轮压 载荷计算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扇磨检修车的液压行走机构
7
作者 杨明亮 吕晓光 +1 位作者 马从谦 贺明亮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1-42,共2页
风扇磨检修车的液压行走机构杨明亮,吕晓光,马从谦,贺明亮风扇式磨煤机(简称风扇磨)是火力发电厂燃煤制粉设备。工作条件恶劣,叶轮、护板等易磨损件使用周期短,检修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很大。某厂为略阳发电厂设计、制造的风扇磨... 风扇磨检修车的液压行走机构杨明亮,吕晓光,马从谦,贺明亮风扇式磨煤机(简称风扇磨)是火力发电厂燃煤制粉设备。工作条件恶劣,叶轮、护板等易磨损件使用周期短,检修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很大。某厂为略阳发电厂设计、制造的风扇磨拆装叶轮检修车,用于风扇磨叶轮的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磨检修车 液压走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走行部及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佘敏 詹斐生 陈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本文结合新设计的高速客运机车,对走行部机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文中讨论了传统系统对走行部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还充分探讨了传动系统自身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传动系统振动稳定性的一些必要条件,为走行部及传动系统的技术设计提... 本文结合新设计的高速客运机车,对走行部机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文中讨论了传统系统对走行部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还充分探讨了传动系统自身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传动系统振动稳定性的一些必要条件,为走行部及传动系统的技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行机构 传动系统 稳定性 机车
全文增补中
强侧风作用下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横向动力学分析
9
作者 左飞飞 张敏 +3 位作者 林远扬 马卫华 罗世辉 王爱彬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215,共7页
以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等级强侧风气动环境下车辆横向动力学分析。在对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车体和走行机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现有轮轨标准拟定磁浮车辆横向动力学分析指标,从运... 以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等级强侧风气动环境下车辆横向动力学分析。在对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车体和走行机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现有轮轨标准拟定磁浮车辆横向动力学分析指标,从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角度判断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能否顺利通过不同等级的强侧风气动环境。仿真结果表明:车辆无论是在7级风、8级风抑或是9级风的气动环境中运行时,横向稳定性测点处加速度峰值均未达到或超过8 m/s2,车辆走行机构不会出现横向失稳;横向平稳性指标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均未超过2.5,始终处于优秀级别;第一位悬浮框横向力未超过15.4 kN,第二位、第三位悬浮框横向力未超过16 kN,悬浮间隙波动未超过4 mm,导向间隙波动未超过10 mm。车辆的各项横向动力学指标均在标准限值内,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能够顺利、平稳、安全地通过不同等级的强侧风气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 走行机构 横向动力学 强侧风 数值仿真 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轮导轨电车使用胶轮的优缺点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分析了胶轮导轨电车使用胶轮的特点:胶轮使车辆运行噪声低振动小,也增加了舒适性,同时使车厢内地板达到100%低地板,减小了车辆转弯半径,节约了用地,路基美观,且施工量大大减少。对胶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有效的防护方案。
关键词 有轨电车 橡胶车轮 走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microscopic simulation based on random-walk: Theory and parameters analysis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茂金 徐晶晶 +1 位作者 邹友龙 徐赤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91-1097,共7页
The microscop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re widely used for characterizing complex pore structures of rocks. Due to the prohibitive NMR experiment cos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emp... The microscop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re widely used for characterizing complex pore structures of rocks. Due to the prohibitive NMR experiment cos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employed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verify som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NMR responses. Firstl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ore-scale NMR simulation based on random-walk method(RWM) were introduced. The RWM-simulated results were benchmarked with the analytical results for an ideal spherical pore model. Then, the effects of two numerical parameters, namely diffusion radius and walk numbers, were studied on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The simulation method is then applied to various pore models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and pore shapes filled with different fluids to study the microscopic NM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NMR measurements and the simulation code provides a numerical tool to perform pixel-based digital rock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copi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random-walk method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