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镇驻村制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 被引量:81
1
作者 欧阳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驻村制是由解放初期的农村"工作队"演变而成,是一种反官僚化运作的工作方法,更是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运作机制。然而,从目前驻村制的运作特点看,原本"反科层化"运... 驻村制是由解放初期的农村"工作队"演变而成,是一种反官僚化运作的工作方法,更是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运作机制。然而,从目前驻村制的运作特点看,原本"反科层化"运作的驻村制已经越来越具有科层化运作的特征。随着秉承"走群众路线"的乡镇驻村制向科层化演变,乡镇治理方式和乡村关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乡镇干部也从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干部逐渐演变为远离村庄与村民日常生活的现代公务员。虽然这一演变形式上符合现代官僚制组织的特性,但实质上远离了群众路线,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变得愈加松散,乡村社会的各类治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群众路线 驻村制 驻村干部 治理方式 乡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苏区社会教育的特点及现代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曲铁华 袁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9-35,共7页
苏区的社会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教育实践,是工农群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掌握并享受教育权。它的管理工作严密有序,教育对象涉及苏区所有的男女老少,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育方法灵活实用,教育内容紧... 苏区的社会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教育实践,是工农群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掌握并享受教育权。它的管理工作严密有序,教育对象涉及苏区所有的男女老少,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育方法灵活实用,教育内容紧贴实际,使苏区形成了“全民皆学、全区皆校”的波澜壮阔的局面。苏区的社会教育功绩卓著,在消灭文盲的同时,也扫除了一些封建陋习,提升了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当时的革命战争,并留给了当代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如勤俭办学、走群众路线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 社会教育 特点 现代价值 政治文化 勤俭办学 走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史为镜,面向未来——评《新中国财政70年系列丛书》
3
作者 于海峰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2,共2页
写史不是容易的事情,梳理新中国财政70年来改革发展的脉络路径,不同的学者或有不同的史学观。历史要为现实、未来所用,那是“有所用”的史学观;历史就是历史,不被现实牵绊、羁縻甚至误导,那是“无所用”的史学观;研究历史,要有宏大架构... 写史不是容易的事情,梳理新中国财政70年来改革发展的脉络路径,不同的学者或有不同的史学观。历史要为现实、未来所用,那是“有所用”的史学观;历史就是历史,不被现实牵绊、羁縻甚至误导,那是“无所用”的史学观;研究历史,要有宏大架构、经纬模型,要力求寻找历史运行的本质规律,那是“解释的”史学观;历史是不间断的流动,历史事件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但也可能全无关系,历史研究就是尽可能追求真相,那是“还原的”史学观;历史只对有兴趣的研究者敞开胸怀,开放完全的真实,史学研究要致力于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基础,那是“专业的”史学观;历史最忠实的读者是群众,史学研究要通俗易懂,走群众路线,那是“通俗的”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观 本质规律 史学研究 系列丛书 走群众路线 面向未来 财政 以史为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