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川西理塘断裂带的空间展布与第四纪左旋走滑活动的遥感影像标志 |
马丹
吴中海
李家存
李跃华
蒋瑶
刘艳辉
周春景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2
|
|
2
|
下扬子区中生代走滑活动带初析 |
夏邦栋
李培军
尚彦军
顾连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8
|
|
3
|
莱阳凹陷莱阳群层序特征及其对走滑活动的响应 |
潘春孚
纪友亮
张善文
林晓华
卢春红
周勇
李清山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辽河东部凹陷大平房地区走滑活动及其对构造圈闭的控制作用 |
王雅芳
吕修祥
李伯华
王居峰
肖文摇
涂金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5
|
沿走滑活动断层的基岩河道系统位错--以青藏高原东部为例 |
闫兵
贾东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
|
6
|
活动走滑断裂上断塞塘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含义——以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断塞塘为例 |
李传友
张培震
袁道阳
王志才
郑德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7
|
|
7
|
走滑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对地震破裂传播影响的研究回顾 |
王辉
曹建玲
姚琪
王力维
朱亚玲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新甘交界北山地区大泉断裂走滑特征及ESR测年证据 |
张宇
潘金花
刘畅
郭召杰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9
|
湘东—赣西NNE向走滑断裂与地震、地热关系 |
李先福
晏同珍
傅昭仁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0 |
15
|
|
10
|
辽东湾坳陷走滑断裂差异性与大中型油气藏的形成 |
柳永军
徐长贵
吴奎
张如才
朱文森
李明刚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2
|
|
11
|
肥东花岗质岩脉的变形及年代学特征对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构造活动的指示 |
韩雨
牛漫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2
|
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安丘—朱里段几何结构与活动特征 |
王志才
贾荣光
孙昭民
石荣会
晁洪太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9
|
|
13
|
昔格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强震复发周期 |
卢海峰
姬志杰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4
|
西藏东南部嘉黎断裂新知 |
任金卫
沈军
曹忠权
汪一鹏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3
|
|
15
|
阿尔金断裂系及其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郭彦如
陈文
穆剑
王纪祥
李相博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6
|
断裂与渤海湾盆地形成和油气的关系 |
安作相
马纪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1 |
16
|
|
17
|
关于菏泽-昆山北西向地震带的建立及其意义 |
方大卫
沈永盛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8
|
郯庐断裂带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
梁光河
|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
2018 |
21
|
|
19
|
莺歌海盆地构造转折界面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
杨东辉
童亨茂
范彩伟
肖坤泽
王朝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20
|
长乐-诏安断裂带形成时代的锆石U-Pb年代学约束及其地质意义 |
崔骁
王根厚
马佳
刘得文
唐宇
范正哲
季雷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