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南景谷-镇沅地区早第三纪陆-陆碰撞期走滑挤压盆地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善印 钟大赉 吴根耀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共8页
中始新世(45Ma),新特提斯洋闭合,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为这一事件的陆内效应,滇西南地区沿先期断裂发生北北东向的逆冲推覆,兼具右行走滑。位于澜沧江断裂、酒房断裂和无量山-营盘山断裂之间的地区发生沉降形成走滑挤... 中始新世(45Ma),新特提斯洋闭合,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为这一事件的陆内效应,滇西南地区沿先期断裂发生北北东向的逆冲推覆,兼具右行走滑。位于澜沧江断裂、酒房断裂和无量山-营盘山断裂之间的地区发生沉降形成走滑挤压盆地。盆地为冲积扇和河流相沉积物所充填。根据沉积特征分析,澜沧江断裂和酒房断裂组成上叠式逆冲系,无量山-营盘山断裂右行滑移50km。盆地的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及东亚地区的区域性构造事件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挤压盆地 陆-陆碰撞 早第三纪 盆地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挤压盆地──以中晚三叠世下扬子沿江盆地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培军 夏邦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0-138,共9页
中晚三叠世,在扬子和华北两大板块碰撞拼接过程中,郯庐断裂产生大规模走滑运动,使下扬子沿江地区处于走滑挤压作用下,从而形成走滑挤压盆地。黄马青群是这一盆地的沉积记录,盆地内沉积中心呈侧向斜列展布,沉积物与其物源区发生错... 中晚三叠世,在扬子和华北两大板块碰撞拼接过程中,郯庐断裂产生大规模走滑运动,使下扬子沿江地区处于走滑挤压作用下,从而形成走滑挤压盆地。黄马青群是这一盆地的沉积记录,盆地内沉积中心呈侧向斜列展布,沉积物与其物源区发生错离,盆地随时间推移逐渐收缩。盆地内发育的两组共轭剪切带、斜列分布的褶皱及其伴生的逆冲推覆构造是走滑挤压应力的反映。郯庐断裂是华北、扬子两大板块间斜向拼接所形成的转换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挤压盆地 沿江地区 黄马青群 郯庐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与区带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刘和甫 李晓清 +1 位作者 刘立群 廖群山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常由于走滑断层弯曲所产生 ,结合油气勘探中盆地—区带—圈闭 3个层次 ,相应地划分为 3类走滑断层 :(1)转换断层为控盆断层 ;(2 )转移断层为控带断层 ;(3)撕裂断层为控藏断层。走滑断层伴生盆地按力学性质可以划分...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常由于走滑断层弯曲所产生 ,结合油气勘探中盆地—区带—圈闭 3个层次 ,相应地划分为 3类走滑断层 :(1)转换断层为控盆断层 ;(2 )转移断层为控带断层 ;(3)撕裂断层为控藏断层。走滑断层伴生盆地按力学性质可以划分为 :(1)走滑伸展盆地 ;(2 )走滑挤压盆地及 (3)走滑旋转盆地。转移断层可以与裂谷盆地或前陆盆地复合 ,发育断裂互联网络 ,形成雁列褶皱或雁列断块油气区带 ;撕裂断层与低角度正断层或逆冲断层相交时常形成有利圈闭 ,如活板构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断层 转移断层 撕裂断层 伸展盆地 走滑挤压盆地 旋转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