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走滑伸展构造与低压含盐流体联合控藏作用研究
1
作者 艾能平 程明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0,共4页
济阳坳陷地质构造经历了反复的拉张裂陷和挤压隆升,而使盆地内构造具有多幕次、多期性特点,导致济阳坳陷的盆地构造样式具有多样性,单纯的以盆地构造样式来分析控藏作用就显得不足,根据惠民凹陷试油实测压力数据分析,济阳坳陷存在低压... 济阳坳陷地质构造经历了反复的拉张裂陷和挤压隆升,而使盆地内构造具有多幕次、多期性特点,导致济阳坳陷的盆地构造样式具有多样性,单纯的以盆地构造样式来分析控藏作用就显得不足,根据惠民凹陷试油实测压力数据分析,济阳坳陷存在低压含盐流体。从济阳坳陷走滑伸展构造样式的特征入手,发现油气藏的分布与走滑构造带具有一致性,再结合低压含盐流体作用,以构造—流体角度分析控藏作用,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低压流体 走滑伸展构造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时空差异演化模式及控藏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柔 李坤 +3 位作者 殷际航 薛煜恒 江涛 徐国盛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通过构造剖面恢复,系统分析了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渤东凹陷新生代广泛发育以NNE向为主干、NE向为派生、NW向为叠加的伸展-走滑叠合断裂体系,可划...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通过构造剖面恢复,系统分析了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渤东凹陷新生代广泛发育以NNE向为主干、NE向为派生、NW向为叠加的伸展-走滑叠合断裂体系,可划分为强伸展-弱走滑断裂和强走滑-弱伸展断裂2类;整体具有深浅分层、南北分段的特征,纵向上,古近系主要发育强伸展-弱走滑断裂,断裂大而稀,新近系—第四系主要发育强走滑-弱伸展断裂,断裂小而密;平面上,同一断裂在不同段的构造组合样式存在差异。(2)研究区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演化主要表现为北部断裂活动强度“早强晚弱”,中部断裂继承性持续发育,南部断裂活动强度“早弱晚强”;演化模式分为初始断陷(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强烈断陷(沙三段—东营组沉积期)和走滑坳陷(馆陶组—平原组沉积期)3个阶段,初始断陷阶段,NNE—NE向强伸展与弱走滑叠合,NE向强伸展-弱走滑断裂为主控,NW向先存断裂活化,分割凹陷;强烈断陷阶段,NNE—NE向强伸展与弱走滑叠合,NNE向强伸展-弱走滑断裂变为主控,NW向断裂活动减弱或停止;走滑坳陷阶段,NNE向强走滑与弱伸展叠合,断裂不控制沉积,但对地层展布具有调整作用。(3)研究区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发育演化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整体具有“早期伸展控源、晚期走滑控运、多期叠加控圈”的特征,东部斜坡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叠合断裂 断裂演化 油气运聚 断裂控藏 沙河街组 东营组 新生代 渤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新生代走滑-伸展叠合断裂体系发育演化模式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坤 董柔 +2 位作者 徐国盛 梁强 杨海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2,共11页
利用地震剖面精细解析和平衡剖面复原等方法,探讨莱州湾凹陷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并对比其时空演化差异。莱州湾凹陷周缘及内部发育3类主干断裂:伸展断裂系统呈近EW向展布,主要发育在凹陷中北部,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形,表现为&qu... 利用地震剖面精细解析和平衡剖面复原等方法,探讨莱州湾凹陷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并对比其时空演化差异。莱州湾凹陷周缘及内部发育3类主干断裂:伸展断裂系统呈近EW向展布,主要发育在凹陷中北部,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形,表现为"y"与反"y"字形组合,控制凹陷内各次洼沉积格局;走滑断裂系统呈NNE向展布,主要发育于东西边界,平面连续性好,剖面呈现花状、半花状特征;叠合走滑断裂以花状走滑断裂切割铲式伸展断层中上部为典型特征,主要发育于走滑带两侧。莱州湾凹陷断裂活动经历了4个主要时期: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为初始裂陷阶段,沙三段沉积期为继承裂陷伸展阶段,这两个时期控制主力烃源岩的富集;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期为强走滑-伸展叠合阶段,控制油气纵横向运移;馆陶组沉积期-至今为弱伸展-弱走滑阶段,控制油气成藏与调整。其中沙三段沉积期是断裂强伸展的阶段,走滑-伸展叠合体系以沙二段沉积期最为典型,总体表现为初期快速伸展裂陷—中期强烈走滑叠合—晚期走滑延续叠加的演化模式。莱州湾凹陷早期伸展断裂控制烃源岩的沉积,晚期断裂组合样式控制圈闭的规模,多期断裂活动控制油气的运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伸展叠合断裂 断裂演化模式 断裂控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剖面方法在伸展、走滑作用叠加、配比关系分析中的应用——以渤海海域辽东湾坳陷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伟 郭甜甜 +5 位作者 吴智平 徐长贵 吴奎 陈兴鹏 幽鹏飞 郭睿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1-1514,共14页
新生代辽东湾坳陷处于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共同控制之下,二者强弱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复杂的叠加、配比关系,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方法,选取了不同地区垂直和平行于主干断裂的两个方向地质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的恢复和伸展率的计算,进而探讨了辽东... 新生代辽东湾坳陷处于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共同控制之下,二者强弱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复杂的叠加、配比关系,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方法,选取了不同地区垂直和平行于主干断裂的两个方向地质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的恢复和伸展率的计算,进而探讨了辽东湾坳陷新生代各演化阶段伸展、走滑作用的叠加配比关系,结果表明:始新统孔店组—渐新统沙河街组四段、三段沉积期,辽东湾坳陷以伸展作用为主,走滑作用相对较弱;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期表现为弱伸展、弱走滑;渐新统东营组沉积期转变为强走滑、弱伸展,辽中—辽东地区走滑作用强于辽西地区,而伸展作用辽西强于辽中—辽东地区;新近纪—第四纪,辽东湾坳陷伸展和走滑作用均相对较弱,整体拗陷.不同时期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叠加、配比关系控制了辽东湾坳陷构造格局、构造样式的时空差异.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适用于中国东部多数伸展和走滑作用共同控制的盆地类型,尤其针对主走滑断裂附近发育相当数量走滑派生次级断裂的情况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作用 叠加、配比关系 平衡剖面 辽东湾坳陷 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一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构造及深部背景 被引量:56
5
作者 李理 赵利 +1 位作者 刘海剑 房贤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6-472,共27页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在早白垩世被动裂陷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主动裂陷盆地,走滑作用贯穿始终,特别是在兰聊-盐山断层以东,使这个裂陷盆地具有鲜明的走滑特征。伸展和走滑作用此消彼长,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相互叠加、转换,垂向上相互...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在早白垩世被动裂陷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主动裂陷盆地,走滑作用贯穿始终,特别是在兰聊-盐山断层以东,使这个裂陷盆地具有鲜明的走滑特征。伸展和走滑作用此消彼长,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相互叠加、转换,垂向上相互叠置、交切,并由此导致变换带的产生。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方向和速度变化、后撤以及板片窗效应、中始新世印欧板块碰撞导致的地幔上涌是控制盆地形成的深部背景,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强烈的左行走滑、古新世-早始新世弱的左行走滑以及中始新世后的右行走滑活动也深刻地控制和影响着盆地的发育,盆地内晚中生代-新生代的伸展和走滑构造的演化则是其浅部响应,并由此控制着岩浆活动以及油气生成、运聚和分布的时空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 深部背景 晚中生代-新生代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展-走滑”复合作用下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兴鹏 李伟 +2 位作者 吴智平 徐长贵 任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6-1116,共11页
新生代渤海湾盆地为典型的"伸展-走滑"复合盆地,NNW-SSE向伸展作用和NE-SW向走滑作用的复合效应导致盆地内部构造样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针对走滑作用方向与伸展作用方向垂直的情况,就不同"伸展-走滑"复合条件... 新生代渤海湾盆地为典型的"伸展-走滑"复合盆地,NNW-SSE向伸展作用和NE-SW向走滑作用的复合效应导致盆地内部构造样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针对走滑作用方向与伸展作用方向垂直的情况,就不同"伸展-走滑"复合条件下的断裂发育特征与演化过程开展了3类13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①在先伸展后走滑的条件下,早期发育的伸展断层被晚期走滑断层强烈切割、改造,平面上表现为雁列式组合或主走滑断层,剖面上发育花状构造;②先走滑后伸展的条件下,平面上表现为早期雁列式的R剪切复活,作为晚期伸展正断层的转换断层,剖面上表现为似花状构造;③伸展和走滑同时作用的情况下,伸展与走滑作用的强弱配比关系影响断裂的发育特征,可建立"走滑强于伸展"、"走滑伸展强度相近"和"伸展强于走滑"三类模式。实验结果在辽东湾坳陷得到了印证,可为渤海湾盆地及类似伸展-走滑复合盆地的构造解析及动力成因机制分析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伸展-复合作用 构造物理模拟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伸展断裂叠合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柳永军 赵弟江 +2 位作者 李正宇 温宏雷 刘庆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1,共7页
渤海湾盆地(海域)新生代受伸展和走滑双重作用控制,形成了复杂的走滑-伸展叠合构造区。基于全区三维地震和钻井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海域)南北部构造特征、动力学机制的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盆地... 渤海湾盆地(海域)新生代受伸展和走滑双重作用控制,形成了复杂的走滑-伸展叠合构造区。基于全区三维地震和钻井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海域)南北部构造特征、动力学机制的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盆地南部和北部走滑-伸展叠合作用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南部的黄河口和莱州湾凹陷为始新世—渐新世的弱伸展和新近纪的强走滑作用近平行叠加;北部的辽东湾坳陷为始新世—渐新世的强伸展和新近纪的弱走滑作用近垂直叠加。叠合作用方式的不同控制了南北部油气差异成藏,南部油气主要分布于凹陷区的走滑带,成藏层系以新近系为主;北部辽东湾坳陷油气主要分布于陡坡带和凸起区,成藏层系以古近系为主。该研究对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区油气差异成藏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作用 断裂特征 差异叠合 油气成藏 渤海湾盆地(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伸展复合区断层侧封定量研究:以垦利A区东营组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宿雯 牛成民 +1 位作者 陈磊 杨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0,共6页
莱州湾凹陷垦利A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南部,水平伸展应力和剪切应力共同作用致使该区东营组发育多组不同性质的断层组合,进而形成大量断块型圈闭。断层侧封定量评价对于研究断块圈闭的油气成藏意义重大,而传统方法在复杂的走滑-伸展应力... 莱州湾凹陷垦利A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南部,水平伸展应力和剪切应力共同作用致使该区东营组发育多组不同性质的断层组合,进而形成大量断块型圈闭。断层侧封定量评价对于研究断块圈闭的油气成藏意义重大,而传统方法在复杂的走滑-伸展应力背景下应用效果较差。从控圈断层性质分类入手,分析了不同性质断层断裂带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在明确断层侧封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性质断层优选不同评价方法。研究表明,控圈断层依据平面、剖面特征与活动强度的差异性,划分为走滑断层、走滑派生断层、拉张断层3类,其中走滑断层强大的水平位移对断裂带造成了严重破坏,断裂带结构复杂,对其侧封能力评价创新地采用了侧封指数来定量表征;拉张断层断裂带为三元型(由内往外分别为断层岩、滑动破碎带、诱导裂缝带),侧封主要受断裂带内断层岩影响,通过计算断层岩与储层的排替压力差来定量评价;走滑派生断层断裂带为二元型(由内往外分别为滑动破碎带、诱导裂缝带),侧封能力主要受岩性对置、泥岩涂抹等因素影响,利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定量评价。通过上述研究,最终建立了评价构造复杂、断层性质多样的区域断层侧封能力评价的方法体系,对进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利A区 东营组 -伸展复合 断层侧封机理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莱州湾凹陷走滑-伸展叠覆型复杂斜坡带特征及油气成藏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弟江 杨海风 +2 位作者 王航 赵野 涂翔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2-283,共12页
利用地震、钻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走滑-伸展叠覆型复杂斜坡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机制及对成藏作用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受伸展断陷引起的掀斜翘倾与郯庐断裂带双支走滑引起的释压与增压应力控制,研究区发生多次块体... 利用地震、钻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走滑-伸展叠覆型复杂斜坡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机制及对成藏作用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受伸展断陷引起的掀斜翘倾与郯庐断裂带双支走滑引起的释压与增压应力控制,研究区发生多次块体旋转与差异隆降,形成了“坡隆频繁转换、地层掀斜翘倾”的斜坡带演化模式。该构造演化模式控制了双洼双套烃源岩的差异发育、早期“潜山成储-近源成扇-台地混积滩”的沉积体系以及多种构造样式与圈闭类型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的油气成藏规律: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油气主要分布在中央构造带,表现出明显的源控特征;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和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了斜坡区油气优势运移方向及油气层位的差异分布;新构造运动控制斜坡带油气超晚期充注。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受多期走滑-伸展构造相互叠置影响,形成了多源供烃、储层发育、圈闭多样的有利成藏条件,是有利的石油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复杂斜坡带 -伸展叠覆型 新构造运动 超晚期充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邵家走滑—伸展断层带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10
作者 杨林龙 刘惠民 +4 位作者 贾光华 穆星 孟涛 张波 王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05-306,共2页
沾化凹陷是济阳坳陷中重要的油气增储阵地之,经历多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合改造,近期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了许多走滑—伸展性质的断层,但是其对于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较薄弱。本次研究结合地震、测井与岩心观察、地化分析等资料,采用地球... 沾化凹陷是济阳坳陷中重要的油气增储阵地之,经历多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合改造,近期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了许多走滑—伸展性质的断层,但是其对于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较薄弱。本次研究结合地震、测井与岩心观察、地化分析等资料,采用地球物理—地质综合分析从断裂带结构的角度走滑—伸展性质的义东—邵家断裂带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邵家断层 伸展断层 控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与区带分析 被引量:57
11
作者 刘和甫 李晓清 +1 位作者 刘立群 廖群山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常由于走滑断层弯曲所产生 ,结合油气勘探中盆地—区带—圈闭 3个层次 ,相应地划分为 3类走滑断层 :(1)转换断层为控盆断层 ;(2 )转移断层为控带断层 ;(3)撕裂断层为控藏断层。走滑断层伴生盆地按力学性质可以划分...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常由于走滑断层弯曲所产生 ,结合油气勘探中盆地—区带—圈闭 3个层次 ,相应地划分为 3类走滑断层 :(1)转换断层为控盆断层 ;(2 )转移断层为控带断层 ;(3)撕裂断层为控藏断层。走滑断层伴生盆地按力学性质可以划分为 :(1)走滑伸展盆地 ;(2 )走滑挤压盆地及 (3)走滑旋转盆地。转移断层可以与裂谷盆地或前陆盆地复合 ,发育断裂互联网络 ,形成雁列褶皱或雁列断块油气区带 ;撕裂断层与低角度正断层或逆冲断层相交时常形成有利圈闭 ,如活板构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断层 转移断层 撕裂断层 走滑伸展盆地 挤压盆地 旋转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大型伸展-走滑复合断裂特征与控藏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徐长贵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共13页
渤海海域受伸展-走滑“双动力源”的控制发育众多大型伸展-走滑复合断裂,但是长期以来,对伸展-走滑复合断裂的发育特征、控盆差异性和控藏作用不明确。本文基于渤海海域满覆盖三维地震资料和众多油田勘探实践成果,对大型伸展-走滑复合... 渤海海域受伸展-走滑“双动力源”的控制发育众多大型伸展-走滑复合断裂,但是长期以来,对伸展-走滑复合断裂的发育特征、控盆差异性和控藏作用不明确。本文基于渤海海域满覆盖三维地震资料和众多油田勘探实践成果,对大型伸展-走滑复合断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研究认为:(1)板块俯冲作用为渤海海域伸展-走滑复合断裂体系的根本动力;(2)在走滑作用控制的构造样式中,依据主控走滑断层的强度,分为强走滑、中等走滑、弱走滑和隐性走滑(极弱走滑)四种,控制着不同的断裂类型结构模式;(3)伸展-走滑复合断裂构造样式可分为似花状构造、多级Y字形构造、无根花状构造和复杂X型构造四种;(4)伸展-走滑复合断裂体系和构造样式及其控盆作用,在渤海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可划分为辽东湾、渤东、渤中—渤西和渤南四大分区;(5)伸展-走滑复合断裂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圈闭、沉积体系和油气运移的控制;(6)基于伸展-走滑复合断裂体系的差异性,建立了渤海海域“S”型走滑带古富-新贫型、帚状走滑带古贫-新富型、花状走滑带古贫-新富型、反转区双重走滑带古贫-新富型、共轭走滑带多层互补富集型和走滑斜坡带古贫-新富型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伸展-复合断裂 构造样式 油藏模式 渤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及其动力学成因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财胜 孙丰月 +1 位作者 李碧乐 姚凤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9-423,共5页
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构造形式,是沿近东西向F断裂(PDZ)发育特征的负花状构造或郁金香构造,并构成走滑伸展双重构造。Luconia陆块与巽他克拉通的碰撞及卢帕断裂的走滑是Punda走滑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成因。同时,利用Riede... 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构造形式,是沿近东西向F断裂(PDZ)发育特征的负花状构造或郁金香构造,并构成走滑伸展双重构造。Luconia陆块与巽他克拉通的碰撞及卢帕断裂的走滑是Punda走滑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成因。同时,利用Riedel单剪模式和走滑次级构造逐级配套模式可以合理地解释Punda走滑断裂的构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nda构造 负花状构造 走滑伸展双重构造 Riedel单剪模式 动力学成因 沙捞越 马来西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B凹陷差异伸展-走滑机制及控藏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汝锋 周家雄 +4 位作者 杨希冰 游君君 李珊珊 陈林 张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22-2432,共11页
为查明文昌B凹陷油气富集差异性的原因,基于断裂展布和形成期次、构造样式组合、构造演化和断层活动的差异等标志,建立了差异伸展-走滑机制,识别出19洼为伸展-强走滑、14洼为伸展-中等走滑、30洼为伸展-弱走滑。差异伸展-走滑作用控制... 为查明文昌B凹陷油气富集差异性的原因,基于断裂展布和形成期次、构造样式组合、构造演化和断层活动的差异等标志,建立了差异伸展-走滑机制,识别出19洼为伸展-强走滑、14洼为伸展-中等走滑、30洼为伸展-弱走滑。差异伸展-走滑作用控制了优质烃源岩的展布和供烃方向,控制输导体系类型和运移动力,提供物源通道和改造储层,还控制了圈闭类型和力学性质。进一步深化了走滑增压理论,基于先存断裂形态、伸展应力场右旋演化和应变差异,建立了走滑增压圈闭识别方法,识别出S型增压、右行左阶增压、斜交型增压3种走滑增压构造。研究表明,文昌B凹陷的油气富集受伸展-走滑构造背景、源-运时空配置关系所控制,强—中等走滑变形、发育优质中深湖源岩的文昌19洼和14洼是油气富集区。该研究成果成功推动了文昌凹陷近期的多个勘探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伸展- 控藏作用 增压 文昌凹陷 珠三坳陷 珠江口盆地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走滑-伸展断块区断层侧封能力定量评价:以辽东湾坳陷旅大A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虹霖 杨传超 +2 位作者 张明升 田德瑞 张江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54,共8页
渤海海域受郯庐走滑断裂带控制,发育独特的走滑-伸展复合断裂体系,形成了大量的复杂断块圈闭,传统方法难以定量评价断层的真实侧封能力。为此,以辽东湾坳陷旅大A区为例,在测井识别断层破碎带基础上,利用声波时差法判断断层力学性质,提... 渤海海域受郯庐走滑断裂带控制,发育独特的走滑-伸展复合断裂体系,形成了大量的复杂断块圈闭,传统方法难以定量评价断层的真实侧封能力。为此,以辽东湾坳陷旅大A区为例,在测井识别断层破碎带基础上,利用声波时差法判断断层力学性质,提出应力系数λ定量修正断层性质对侧封能力的影响,最终利用一种简化后的断-储排替压差法定量评价断层真实侧封能力,对断块油柱高度进行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侧封 断层力学性质 断-储排替压力差 -伸展 渤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中部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飞跃 杨海长 +4 位作者 杨东升 郭帅 孙瑞 纪沫 赵钊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部,是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区。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长昌凹陷中部复杂断裂的精细解释。根据断裂发育位置、组合形态、构造样式,结合区域应力特点的综合分析,认为凹陷中部发育2条NWW向的伸展-走... 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部,是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区。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长昌凹陷中部复杂断裂的精细解释。根据断裂发育位置、组合形态、构造样式,结合区域应力特点的综合分析,认为凹陷中部发育2条NWW向的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早渐新世,受NW-SE向区域拉张应力的作用,发育主干伸展断裂;晚渐新世早期,受南海西南次海盆海底扩张的影响,区域张应力发生顺时针旋转,由NW-SE向转变为SN向,开始产生右旋走滑作用,导致形成一系列次级断裂;晚渐新世晚期-早中新世,长昌凹陷内基底断裂持续活动,同时受凹陷北部、南部2个刚性隆起阻碍作用增强的影响,走滑作用更加强烈,产生了大量的负花状构造。北部断裂带具有右行左阶的走滑性质,断裂带内发育挤压应力环境,断裂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南部断裂带具有右行右阶的走滑性质,断裂带内发育拉张应力环境,有利于油气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伸展-复合断裂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长昌凹陷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大型右旋走滑运动与伴生构造地貌变形 被引量:72
17
作者 向宏发 韩竹军 +2 位作者 虢顺民 张晚霞 陈立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7-610,共14页
调查研究表明,自中新世以来,红河断裂大规模右旋走滑运动及其伴生构造变形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在几何结构上,可将整个红河断裂系分为北、中、南3个变形区。北区东侧为滇西北伸展裂陷区,以轴向NNW,NNE和近SN向3组上新世以来的裂陷型断盆... 调查研究表明,自中新世以来,红河断裂大规模右旋走滑运动及其伴生构造变形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在几何结构上,可将整个红河断裂系分为北、中、南3个变形区。北区东侧为滇西北伸展裂陷区,以轴向NNW,NNE和近SN向3组上新世以来的裂陷型断盆为特征,北段西侧为兰坪—云龙古近纪、新近纪压缩变形区;中段变形以右旋剪切走滑运动为特征,南部断裂东侧有滇东中新世以来的压缩变形,西侧为藤条河中新世拉伸断陷区。上述变形特征反映在构造地貌上为北部盆岭构造、中段线性断谷断盆构造及南部压(张)性盆地变形,其中苍山—洱海一带断裂两侧主夷平面的巨大落差是红河断裂上新世以来断陷正断作用的显著代表。在时空演化上,从古近纪经中新世至上新世,断裂主体活动部位在南段,并呈由南向北的“撕裂”格局,上新世以后至第四纪,尤其是晚第四纪以来,主体活动部位已转移至北段,表现为由N向SE的滑移伸展变形;变形区的范围大小和变形幅度表明红河断裂的东盘地块始终是作为地块相对运动的主动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压缩变形 构造地貌 中新世以来 红河断裂 中国西南 右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走滑构造与复杂断块油气成藏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邱旭明 陈伟 +1 位作者 李鹤永 段宏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3-401,共9页
基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开展苏北盆地成盆成烃成藏研究。苏北盆地经历了断拗、断陷、拗陷3个演化阶段,在中国东部喜马拉雅期以伸展拉张为主的构造发育过程中,盆地内发育雁列、羽状、帚状等具有走滑作用的断层组合,并且已发现油藏... 基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开展苏北盆地成盆成烃成藏研究。苏北盆地经历了断拗、断陷、拗陷3个演化阶段,在中国东部喜马拉雅期以伸展拉张为主的构造发育过程中,盆地内发育雁列、羽状、帚状等具有走滑作用的断层组合,并且已发现油藏和圈闭呈定向排列特征,也与走滑作用密切相关。伸展—走滑作用控制了盆地的成盆演化,造成了各凹陷呈多字形斜列,并且每个凹陷内部形成了多个生烃次凹;控盆控凹断裂差异发育特征控制了不同的油气主要运移方向,形成3种运移模式,雁列、羽状控凹断裂控制下的油气运移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次级断层组合和地层形变造就的断层转换带和构造高带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并形成多种类型的断鼻断块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 断层转换带 构造高带 油气富集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的控藏效应
19
作者 孙豪 徐国盛 +2 位作者 余箐 李坤 梁浩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研究渤海湾盆地南部(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从三维地震资料入手,以叠合断裂体系的构造类型为基础,进一步对凸起带、凹陷带和走滑带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渤南地区分布的郯... 研究渤海湾盆地南部(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从三维地震资料入手,以叠合断裂体系的构造类型为基础,进一步对凸起带、凹陷带和走滑带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渤南地区分布的郯庐断裂带、张-蓬走滑断裂带内部存在多级控凹、控洼、控圈的伸展断裂,且在不同时期的活动强度对凹陷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以及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起控制作用,在不同构造带内对圈闭的类型和规模起控制作用,长期活动的切源断层或晚期形成的切源断裂在主成藏期的活动强度对输导体系时效性起控制作用。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特征明显,且对烃源岩的发育、圈闭类型与规模以及油气输导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叠合断裂 输导体系 控藏效应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伸展断背斜类型及成因
20
作者 陈发景 陈昭年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9-1796,共8页
纵向伸展断背斜是伸展断陷中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按照断背斜的几何形态将纵向伸展断背斜划分为双断型断背斜、单断型断背斜和叠合y型断背斜。根据渤海湾盆地新生代地质资料,讨论这3类纵向伸展断背斜的成因:(1)双断型断背斜发育于裂谷期... 纵向伸展断背斜是伸展断陷中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按照断背斜的几何形态将纵向伸展断背斜划分为双断型断背斜、单断型断背斜和叠合y型断背斜。根据渤海湾盆地新生代地质资料,讨论这3类纵向伸展断背斜的成因:(1)双断型断背斜发育于裂谷期,受对向双断断陷控制,主要是由于早期伸展过程中岩层局部缩短作用、晚期差异沉降和断块翘倾作用形成,其形成机制不同于前陆盆地的区域挤压作用产生的背斜;(2)单断型断背斜(或称逆牵引背斜)发育于裂谷期,受单断断陷控制,是由于控陷断层下降盘岩层下滑过程中岩层以逆牵引方式回倾、差异沉降和岩层弹性挠曲作用造成的,但岩层长度局部缩短作用仍是一个重要因素;(3)叠合y型断背斜发育于裂谷期后,受对称断陷和其中y形断洼控制,其形成与以纯剪切方式伸展运动和多期次断裂活动有关。它与走滑-伸展断背斜成因存在根本性差别,后者实质上不属于纵向伸展断背斜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伸展断背斜 岩层局部缩短作用 伸展运动学模式 -伸展叠合y型断背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