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宾川盆地及周边地震波走时的季节性变化和可能的物理机制
1
作者 寇华东 王伟君 +4 位作者 闫坤 彭菲 叶志鹏 吕恒茹 常利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2-1425,共14页
基于背景噪声自相关方法,本文计算了云南宾川盆地及周边区域地震波在四个频段的相对走时变化(dt/t),发现存在比较显著的年变和半年变特征,最大变化幅度从0.1~0.2 Hz(7 km左右深度最敏感)的±0.8%逐渐降低至1.0~2.0 Hz(对应1 km以浅... 基于背景噪声自相关方法,本文计算了云南宾川盆地及周边区域地震波在四个频段的相对走时变化(dt/t),发现存在比较显著的年变和半年变特征,最大变化幅度从0.1~0.2 Hz(7 km左右深度最敏感)的±0.8%逐渐降低至1.0~2.0 Hz(对应1 km以浅介质)的±0.05%.噪声源季节性变化可能是dt/t周期性起伏的一个潜在因素,但雨水和温度与其有更直接的关联性.其中雨水渗透产生的介质孔隙压变化是年变和半年变的重要贡献因素;而温度起伏产生的介质热力学形变,主要对一定深度范围(3 km左右最敏感)的介质有明显的年变影响.不同频段走时变化存在幅度差异和不同步,可能和各频段敏感核的深度范围以及水与热力学形变从地表向深部渗透/传播过程有关.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地下介质的地震波走时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区分出它们的贡献,才能更可靠地评估地震构造应力或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台背景噪声干涉 走时周期性变化 环境因素 孔隙压变化 热力学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