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生存性教育走向生活性教育: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
1
作者 常生龙 《今日教育》 2016年第11期16-19,共4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要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今天的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又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呢?今天教育的样貌,大家非常熟悉,简而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要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今天的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又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呢?今天教育的样貌,大家非常熟悉,简而言之,这是一种生存性的教育,它以批量生产为主要方式,以竞争为主要手段,以升学为主要目的,以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在小康社会里,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生存的需要,同时也超越了单纯的浪漫温情的生命关怀。它意味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性 生命关怀 社会相 性教育 走向生活 教育理念 批量生产 社会进步 教育定位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在高中数学中如何体现“让数学走向生活”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景桂 《教师》 2010年第35期34-34,共1页
生活中充满学问,同时也充满数学。学生数学知识与才能的获得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有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以及实践相结合,特别是高中数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 生活中充满学问,同时也充满数学。学生数学知识与才能的获得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有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以及实践相结合,特别是高中数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刻感悟、加深理解,还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周围的客观世界,使呆板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理解;使学生理解,教学来源于生活而且无处不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思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走向生活 新课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基督走向生活,由生活走向基督
3
作者 迦南 《中国天主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21,共3页
由基督走向生活,由生活走向基督迦南圣教会的信仰告诉我们,爱基督、爱人类、爱社会、爱国家是一个基督徒应负的责任和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灵性生命和精神生活有赖基督的护佑和恩赐;反过来,我们为信仰,为人类、为社会、为国家而工... 由基督走向生活,由生活走向基督迦南圣教会的信仰告诉我们,爱基督、爱人类、爱社会、爱国家是一个基督徒应负的责任和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灵性生命和精神生活有赖基督的护佑和恩赐;反过来,我们为信仰,为人类、为社会、为国家而工作、服务和奉献便是对基督、对世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生活 基督化 基督信仰 无信仰者 爱人如己 讲道者 救赎 德日进 基督徒 自我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课堂氤氲文学情趣——吴永贵老师《走向生活》课堂教学评析
4
作者 黎琼 《四川教育》 2010年第7期30-30,共1页
吴永贵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更是一名涵养丰厚的青年作家。从做村小教师开始,一路执着,划燃他火热的情怀。秉承文学情怀,注入教育的活水。博览群书,笔端耕耘.让他拥有了扎实的文学修养。那富有“文学气息”的文本对话,总能让他... 吴永贵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更是一名涵养丰厚的青年作家。从做村小教师开始,一路执着,划燃他火热的情怀。秉承文学情怀,注入教育的活水。博览群书,笔端耕耘.让他拥有了扎实的文学修养。那富有“文学气息”的文本对话,总能让他体味到吉与意的统一。总能引领他思索着,如何适时、适度地让文学这美好的情愫如泉一般浸润孩子的心田,让课堂氤氲文学气,飘散语文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修养 走向生活 教学评析 课堂 老师 情趣 青年教师 青年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生活》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5
作者 吴永贵 《四川教育》 2010年第7期27-29,共3页
深情导入,诱发期待 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宋庆龄,她是一个泱泱大国的名誉主席,对待普通劳动者却是那么的亲切、民主。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去了解另一位外国伟大的女性,板书课题:走向生活。
关键词 走向生活 教学反思 课堂实录 二十世纪 宋庆龄 劳动者 女性 板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生活实践 体验创新之乐
6
作者 赵丽琼 《成才之路》 2009年第2期85-86,共2页
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造能力,日益成为构成人的素质,形成人的力量的根本要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新世纪的学校少先队组织,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着力培养少... 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造能力,日益成为构成人的素质,形成人的力量的根本要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新世纪的学校少先队组织,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生活 创造能力 古诗文 科技兴市 美术老师 一朵朵 知识的理解 之乐 对我说 天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生活
7
作者 马丽萍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8年第3期38-,共1页
  [剧情快递]   时间:1960年10月的一天   地点:西伊利诺斯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主要人物:罗斯福夫人   "我"-- 戴维·科宁斯   本剧是根据人教版语文第12册第9课编写的.讲的是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刚当...   [剧情快递]   时间:1960年10月的一天   地点:西伊利诺斯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主要人物:罗斯福夫人   "我"-- 戴维·科宁斯   本剧是根据人教版语文第12册第9课编写的.讲的是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刚当学生记者时采访罗斯福夫人的经过,以及罗斯福夫人对他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生活 罗斯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设计——兼谈“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嵩 张建颂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3年第11期30-33,共4页
通过物理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自身经验结合起来,形成对周围世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科学的视角.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初中物理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为例,展示了如何从学生的经验出... 通过物理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自身经验结合起来,形成对周围世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科学的视角.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初中物理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为例,展示了如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概念建立、实验探究、讨论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最终可以用科学的语言对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进行描述,并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摩擦力 生活走向物理 物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社会教育的三个基本走向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廷柱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5,10,共4页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针,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也被写进有关的文件和决议,本文结合笔者对学习型社会的理解、对学校教育的批判、对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和...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针,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也被写进有关的文件和决议,本文结合笔者对学习型社会的理解、对学校教育的批判、对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和条件的分析,在重点回顾国外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需要且必将体现出学习化、生活化和民主化等三个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学习化走向 生活走向 民主化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健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5年第6期67-69,共3页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课堂能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要求...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课堂能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每一次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情景、实验、教学方法等,从而推动学生的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创新推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初悟
11
作者 龚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3年第2期7-7,共1页
大学毕业了,我怀着无限遐思走向生活。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有潇洒自在的诱惑,有青春光芒的灿烂,更有象牙塔中永远见不到的风景。在人生旅程的拐弯处,真诚地低下头来咂一咂人生的甘苦,才知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后躲藏的一切的一切都清谈得... 大学毕业了,我怀着无限遐思走向生活。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有潇洒自在的诱惑,有青春光芒的灿烂,更有象牙塔中永远见不到的风景。在人生旅程的拐弯处,真诚地低下头来咂一咂人生的甘苦,才知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后躲藏的一切的一切都清谈得如一杯水。曾经那么在乎别人打量的目光,涂抹上胭脂口红,穿戴上成熟时装,背起精致的小包,才觉有点职业女性的味道。可心里总有那么点不自在,失去了自己。不是吗?胭脂口红掩住了青春的红润,虚假的外表下那颗悸动不安的心有种无名痛苦;成熟时装并不代表人的成熟,反而变成不伦不类的笑料:小包也不象别人拿得那么顺手,时时滑落或遗忘成为家常便饭。干嘛要这样自己使自己缚手缚脚?还是抛开所有的累,还一个本来的自我。青春是我的本色,简单是我的特点,活泼是我无瑕的底色。换上牛仔裤,蹬上旅游鞋一切又变得轻松明快起来。上帝给年轻人安排了可靠的末来,有初生牛犊的冲闯劲,去战胜种种因难。从泥泞中跋涉,在艰难中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牛犊 一杯水 缚手缚脚 职业女性 走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思博采 拓展作文教学的广阔空间
12
作者 南欣元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4X期9-11,共3页
新课程标准广泛作用于课堂教学已十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思维唤醒了陈旧的作文教学意识,语文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吉林省初中语文实验教材鲜明地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感悟、积累及灵性的培养;《语文报》名誉总编,全国中语... 新课程标准广泛作用于课堂教学已十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思维唤醒了陈旧的作文教学意识,语文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吉林省初中语文实验教材鲜明地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感悟、积累及灵性的培养;《语文报》名誉总编,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陶本一发表了题为《让语文教学轻装上阵》的文章,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封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课 学生习作 课题实验 陶本 走向生活 中语 作文能力 独特感受 李镇西 祖国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电视英语》胜利开播
13
作者 张道真 《语言教育》 1990年第4期60-61,64,共3页
经过一段紧张的筹备,《电视英语》讲座就要开播了。这里向为这个节目辛勤劳动的同志表示感谢,祝这个节目取得成功。用电视手段教英语有许多好处,首先是可以为广大群众服务,可以深入到全国的各个角落,满足多方面人士的需要。其次,它可以... 经过一段紧张的筹备,《电视英语》讲座就要开播了。这里向为这个节目辛勤劳动的同志表示感谢,祝这个节目取得成功。用电视手段教英语有许多好处,首先是可以为广大群众服务,可以深入到全国的各个角落,满足多方面人士的需要。其次,它可以把文字、图像和声音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多年来我们就倡导这样做。1984至1986年间,我们协助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为期三年的电视英语培训班,有8000多学员入学,6000多人获得大专文凭。这次在全国范围举办电视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试验机会。希望同志们通过学习,取得可喜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专文凭 语言内容 学语言 电视教学 语音练习 自学能力 讲课内容 辅导材料 跟我学 走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我的中国
14
作者 任红举 《北方音乐》 1982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秋果 走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话剧《骆驼祥子》中“虎妞”的艺术形象
15
作者 张金 《戏剧之家》 2014年第8期125-125,共1页
话剧《骆驼祥子》是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之一,曾经轰动一时。拍成电影以后不仅深受大家喜爱而且还捧红了一批人。《骆驼祥子》中虎妞这个人物我非常喜欢,很希望能够饰演这个角色,终于在学校期间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我格外珍惜,找到剧本便... 话剧《骆驼祥子》是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之一,曾经轰动一时。拍成电影以后不仅深受大家喜爱而且还捧红了一批人。《骆驼祥子》中虎妞这个人物我非常喜欢,很希望能够饰演这个角色,终于在学校期间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我格外珍惜,找到剧本便开始认真地做准备。演员是从台词开始接触人物的,人物的思想性格、行动愿望、最高任务都是通过台词逐渐明确起来的,台词能引导我们走向生活,从而展开想像,引起无数联想,逐渐深入到人物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祥子》 虎妞 北京人艺 经典剧目 思想性格 艺术形象 走向生活 “三从四德” 产后热 刘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心中的成功课堂
16
作者 刘宏广 《教师》 2017年第19期128-128,共1页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重教材轻学生、重知识轻情感等不足,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重教材轻学生、重知识轻情感等不足,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均得到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智力观 教学观 创新精神 走向生活 学习理论 教育家陶行知 个体差异 学习意识 民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孩子们多演戏
17
作者 胡文杰 《上海戏剧》 1979年第4期25-26,共2页
我是从儿童剧的忠实观众,成为儿童剧的专业演员的。记得我第一次演小男孩是在1961年,参加话剧《190中队》的演出。
关键词 专业演员 儿童演员 儿童服务 创作热情 李松 走向生活 语音特点 儿童戏剧 少年英雄 振作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业之前(诗剧)
18
《上海戏剧》 1960年第8期31-40,共10页
人物: 王小兰上海某高等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共青团員。(簡称王) 江左南京某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共青团員,王小兰的好朋友。(簡称江)
关键词 王小兰 大学应届毕业生 江左 王江 高等师范学校 同班同学 王我 天山脚下 小周 走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