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解放区文艺“走向民间”的本土经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海波
李继凯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60,共8页
五四新文学是借鉴西方文学和文化资源产生发展的,带有明显的欧化色彩,因而被大众冷落。对此,一些知识分子高度警觉和不安,他们倡导“到民间去”,以此探索新文学发展的本土化道路。“民间”新路的探索与努力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延续至三...
五四新文学是借鉴西方文学和文化资源产生发展的,带有明显的欧化色彩,因而被大众冷落。对此,一些知识分子高度警觉和不安,他们倡导“到民间去”,以此探索新文学发展的本土化道路。“民间”新路的探索与努力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延续至三四十年代,但其效果并不明显。延安时期,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解放区文艺通过“走向民间”运动,卓有成效地实现了文艺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当时的作品彰显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解放区作家和艺术家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生活,吸收本土资源,创新改造民间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为中国新文学积累了宝贵的本土经验。进入新时代,文艺应当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美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中国形象,回应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需求,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文艺
走向民间
乡土
民间
本土经验
中国故事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解放区文艺“走向民间”的本土经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海波
李继凯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60,共8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陕甘宁文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943-1949)”(16ZDA187)。
文摘
五四新文学是借鉴西方文学和文化资源产生发展的,带有明显的欧化色彩,因而被大众冷落。对此,一些知识分子高度警觉和不安,他们倡导“到民间去”,以此探索新文学发展的本土化道路。“民间”新路的探索与努力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延续至三四十年代,但其效果并不明显。延安时期,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解放区文艺通过“走向民间”运动,卓有成效地实现了文艺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当时的作品彰显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解放区作家和艺术家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生活,吸收本土资源,创新改造民间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为中国新文学积累了宝贵的本土经验。进入新时代,文艺应当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美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中国形象,回应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需求,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
解放区文艺
走向民间
乡土
民间
本土经验
中国故事
文化自信
Keywords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liberated area
going to the folk society
rural folk society
local experience
China’s story
cultural confidenc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解放区文艺“走向民间”的本土经验
钟海波
李继凯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