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赫-巴模型的微小井眼连续油管钻井环空流阻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学军 宋洪奇 +2 位作者 关谦 金锐 张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8-153,共6页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简称CT)钻井井眼直径小,井眼环空中钻井液流阻较大,严重制约微小井眼CT钻井的推广应用,根据微小井眼CT钻井特点,运用非牛顿的赫-巴流体循环流阻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不同外径、不同长度的CT在不同偏心度情况下钻Φ89.0 m...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简称CT)钻井井眼直径小,井眼环空中钻井液流阻较大,严重制约微小井眼CT钻井的推广应用,根据微小井眼CT钻井特点,运用非牛顿的赫-巴流体循环流阻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不同外径、不同长度的CT在不同偏心度情况下钻Φ89.0 mm井眼时的环空流阻,研究微小井眼CT钻井环空流阻随CT外径、长度、井眼偏心度、流速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外径为25.4~73.0 mm的CT钻井,推荐CT环空钻井液流速为0.54~3.10 m/s。该研究可解决微小井眼CT钻井循环流阻较大的问题,推动微小井眼CT钻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井眼钻井 连续油管 井眼环空 循环流阻 赫-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赫—巴模型的微小井眼钻井连续油管内钻井液流阻计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侯学军 金锐 +4 位作者 宋洪奇 张辉 王郑库 高鹏 房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3,共8页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CT)钻井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微小井眼尺寸小,导致钻井液流动空间小、排量较小、返速较高、循环损失较大,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使用。为解决微小井眼CT钻井循环钻井液流阻过大的问题,基于赫—巴模型,结合微小井眼CT钻井...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CT)钻井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微小井眼尺寸小,导致钻井液流动空间小、排量较小、返速较高、循环损失较大,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使用。为解决微小井眼CT钻井循环钻井液流阻过大的问题,基于赫—巴模型,结合微小井眼CT钻井的特点,计算了CT内钻井液流阻,探讨了CT内钻井液流阻与钻井液平均流速、CT长度或井深、CT内水眼直径、滚筒直径等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滚筒上CT内流阻随钻井液流速增大而呈线性增加且增加幅度更大,使用小排量进行钻进能降低滚筒上的流阻;②滚筒上和井筒中CT内钻井液流阻均随CT的长度增加呈线性增加,而随着CT内水眼直径增加呈线性减小,钻深井时,可使用大管径进行钻进;③CT内钻井液流阻受滚筒直径的影响很小,但随钻井液的流速增大呈线性增加,因此当滚筒上缠绕的CT较长时,可使用多个滚筒进行缠绕,以降低滚筒上CT内钻井液流阻。结论认为,寻找控制和减小微小井眼钻井CT内钻井液流阻的方法和优选适合CT钻井的相关参数,有助于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井眼 连续油管(CT)钻井技术 赫-巴模型 滚筒 井筒 钻井液流阻 钻井液流速 CT内水眼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