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丹麦赫勒夫国立医院绿地更新——一处新生自然之境 |
无
HUANG Xinyue(Translator:)
WU Danzi(Proofreaders)
WANG Xiyue(Proofreaders)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伊本·赫勒敦语言学观点对语言学习的启示 |
冶海花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卢卡奇、赫勒、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鲁芳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4
|
理性乌托邦——阿格妮丝·赫勒激进哲学的彼岸 |
李晓晴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5
|
从存在向此在的嬗变——赫勒摆脱卢卡奇框架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 |
傅其林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对“狄利赫勒定理”的研究 |
隋思涟
|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2001 |
0 |
|
7
|
后现代政治境况中好公民何以可能——阿格妮丝·赫勒政治理论中的微观要素分析 |
王秀敏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8
|
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美学价值 |
余燕莉
|
《美育学刊》
|
2021 |
2
|
|
9
|
阿格妮丝·赫勒关于历史普遍发展问题的思考 |
张婷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0
|
甘默尔赫勒鲁普体育馆,赫勒鲁普,丹麦 |
王单单
|
《世界建筑》
|
2016 |
0 |
|
11
|
从文本中浅读阿格妮丝·赫勒的“动态正义” |
杜佳蕙
|
《今古文创》
|
2021 |
0 |
|
12
|
《孤身环球航行》之二十一 拿破仑流放的圣赫勒拿岛 |
乔舒亚.斯洛克姆
陈泽加
|
《航海》
|
2002 |
0 |
|
13
|
贺兰山北段煤田察赫勒井田煤质特征 |
张永信
|
《煤》
|
2010 |
0 |
|
14
|
作为艺术研究视角的日常生活——新生代美术中日常生活表现的拯救路径 |
王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想象之城中的他者——偶然和恐惧的异乡人 |
约翰.朗德尔
欧阳光明
骆月明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7 |
1
|
|
16
|
二战前德国单簧管的演变与发展 |
陈荣鑫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7
|
常系数阿贝尔广义积分方程的解 |
吴浩生
|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8
|
巴基斯坦某电站安全防护一体化系统设计及应用 |
朱冠廷
熊为军
邓鹏
|
《水利水电快报》
|
2013 |
1
|
|
19
|
世界主要货币一览表 |
秀帼
|
《会计之友》
|
1991 |
0 |
|
20
|
历史的微观解读——以《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为例 |
杨得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