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红艳 王琦琦 +1 位作者 徐文洲 赵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72,共8页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为种植体周围炎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牙周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共有58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陆续进入观察,...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为种植体周围炎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牙周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共有58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陆续进入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微创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视龈下刮治治疗,微创组患者采取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以及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D、mPLI和mSBI及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PD、mPLI和mSBI,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治疗后PD、mPLI和mSBI明显降低(P<0.05);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短期内采用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更有助于控制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内窥镜 龈下刮治 赤藓糖醇龈下喷砂 沟液 牙周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