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龙江地区赤松梢斑螟越冬幼虫的耐寒性 |
王雪强
陈汝婷
丁锡垚
王美玲
邱云腾
周永亚
程金藏
杨志
宇佳
迟德富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赤松梢斑螟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及可培养细菌鉴定 |
陈泽光
迟德富
|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林分因子及植物多样性对赤松梢斑螟危害程度的影响 |
陈焕文
金跃伟
解丹
迟德富
|
《防护林科技》
|
2024 |
0 |
|
4
|
健康和虫害的红松挥发物对赤松梢斑螟及其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王琪
严善春
严俊鑫
徐波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5
|
红松的化学防御及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的生存策略 |
王琪
严善春
徐波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6
|
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幼虫形态特征的差异 |
张郁泉
王琪
牛豪杰
严善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7
|
赤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的研究 |
周彪
宋小双
毛子军
朱盛英
赵溪竹
|
《防护林科技》
|
2006 |
8
|
|
8
|
不同种源红松主干挥发物对赤松梢斑螟危害的影响 |
解丹
宋效惠
王海峰
房衍林
张乾石
迟德富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9
|
三种无公害杀虫剂无人机施药防治赤松梢斑螟效果对比试验 |
吕春鹤
刘超
张美丽
白鸿岩
李欣欣
王立国
|
《中国森林病虫》
|
2021 |
7
|
|
10
|
赤松梢斑螟的研究 |
陆文敏
田丰
毕湘虹
申国涛
任贞
罗瑞聪
邵显珍
刘俊英
|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
1993 |
11
|
|
11
|
赤松梢斑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
冯德刚
姚小平
夏树东
陆文敏
|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2
|
赤松梢斑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技术 |
董金宝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0 |
7
|
|
13
|
赤松梢斑螟在藏东南高山松上的生物学特性 |
唐晓琴
卢杰
李照青
臧建成
付彩青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
|
14
|
依据COI基因及形态特征鉴定蛀害红松和樟子松的梢斑螟 |
卢孟
解丹
宋效惠
迟德富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5
|
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结构及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
庄宇彤
杨云朝
陈汝婷
罗雨昕
迟德富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6
|
2种红松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征的补充研究 |
徐波
严善春
聂唯良
王玉玲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17
|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系统诱导红松酚酸含量变化 |
王琪
严善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8
|
喷施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红松防御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 |
王琪
杨浩伦
乌恩泰
严善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9
|
红松种实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周彪
邓勋
孙家宝
张伟
宋国华
|
《防护林科技》
|
2006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