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拟谷盗侵染后玉米自身挥发性化合物动态研究
1
作者 肖凌 黎天天 +2 位作者 张军伟 刘兴泉 张涛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9,共9页
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玉米在储藏周期下的不同赤拟谷盗虫口密度的挥发性化合物(VOCs)进行了系统性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旨在揭示赤拟谷盗侵染对玉米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影响,并识别可作为赤拟谷盗侵染玉... 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玉米在储藏周期下的不同赤拟谷盗虫口密度的挥发性化合物(VOCs)进行了系统性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旨在揭示赤拟谷盗侵染对玉米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影响,并识别可作为赤拟谷盗侵染玉米的关键挥发性标志物。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浸入固相微萃取(DI-SPME)技术,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揭示了不同储藏条件下玉米样品间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显著差异,筛选出11种具有高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的化合物,包括2,4-壬二烯醛、苯酚和正二十四烷等。结果表明,赤拟谷盗的侵染显著改变了玉米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且储藏周期和虫口密度是影响这些化合物表达水平的重要因素,2,4-壬二烯醛可作为玉米被赤拟谷盗侵染的潜在挥发性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挥发性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处理对赤拟谷盗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刘思琦 吕建华 +3 位作者 许俊亚 白春启 白月亮 赵超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8-585,共8页
为明确不同体积分数氮气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在28℃±1℃、RH 75%±5%、不同体积分数(78%(大气压下作为对照)、90%、95%、98%)氮气、不同处理时间(2 d、4 d、6 d、8 d)条件下研究了赤拟谷... 为明确不同体积分数氮气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在28℃±1℃、RH 75%±5%、不同体积分数(78%(大气压下作为对照)、90%、95%、98%)氮气、不同处理时间(2 d、4 d、6 d、8 d)条件下研究了赤拟谷盗幼虫和成虫体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乳酸(LD)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氮气体积分数增加,赤拟谷盗幼虫和成虫体内SOD、POD和CAT活性均在处理时间为8 d时响应速度最快,在氮气体积分数为98%处理8 d时赤拟谷盗幼虫和成虫体内SOD、POD和CAT活性全部降为0,赤拟谷盗全部死亡。赤拟谷盗幼虫体内T-AOC值随氮气体积分数增加,在处理时间为6 d和8 d时响应速度最快,在氮气体积分数为98%处理6 d和8 d时赤拟谷盗幼虫体内T-AOC值降为0;赤拟谷盗成虫体内T-AOC值在处理时间为8 d时响应速度最快,在氮气体积分数为98%处理8 d时赤拟谷盗幼虫体内T-AOC值降为0。赤拟谷盗幼虫体内LD含量随氮气体积分数增加,在处理时间为6 d和8 d时响应速度最快,在氮气体积分数为98%处理6 d和8 d时赤拟谷盗幼虫体内LD含量降为0;赤拟谷盗成虫体内LD含量在处理时间为8 d时响应速度最快,在氮气体积分数为98%处理8 d时赤拟谷盗成虫体内LD含量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氮气调 生理生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油醇和α-松油醇复配对赤拟谷盗的抗虫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倩影 张佳琪 +4 位作者 刘琛 耿珠峰 尤春雪 刘鼎阔 张文娟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本研究以桉叶油醇、α-松油醇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合物单体及复配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杀虫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桉叶油醇、α-松油醇对赤拟谷盗具有触杀作用,且二者4∶6复配时杀虫效果增强,LD 50为20.30μg/头;结合分子对接... 本研究以桉叶油醇、α-松油醇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合物单体及复配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杀虫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桉叶油醇、α-松油醇对赤拟谷盗具有触杀作用,且二者4∶6复配时杀虫效果增强,LD 50为20.30μg/头;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赤拟谷盗解毒酶进行筛选,发现桉叶油醇、α-松油醇及复配对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样蛋白(TcMGRP)结合较为稳定,结合能分别为-6.53、-6.79、-11.49 kJ/moL;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结果显示,随着桉叶油醇、α-松油醇单体及复配(4∶6)处理时间的延长,TcMGRP的基因表达量逐渐下降,呈时间依赖性,而且,在6、12 h时,桉叶油醇、α-松油醇4∶6复配作用下赤拟谷盗TcMGR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单体化合物的作用(P<0.05)。桉叶油醇、α-松油醇单体及复配(4∶6)通过抑制赤拟谷盗TcMGRP基因的表达发挥杀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醇 Α-松油醇 复配 触杀活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酰氟对赤拟谷盗不同虫态的熏蒸效果
4
作者 崔淼 陈丽丽 +3 位作者 康芬芬 郑丹 闫浩之 汪中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5,共5页
采用熏蒸剂(硫酰氟)对不同虫态的赤拟谷盗进行熏蒸,并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熏蒸温度、硫酰氟质量浓度对赤拟谷盗卵及其孵化的一龄幼虫的熏蒸效果。结果表明:致死中浓度(LC_(50))和致死浓度(LC_(99))随着熏蒸温度降低而上升,其中杀卵比杀成... 采用熏蒸剂(硫酰氟)对不同虫态的赤拟谷盗进行熏蒸,并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熏蒸温度、硫酰氟质量浓度对赤拟谷盗卵及其孵化的一龄幼虫的熏蒸效果。结果表明:致死中浓度(LC_(50))和致死浓度(LC_(99))随着熏蒸温度降低而上升,其中杀卵比杀成虫所需硫酰氟的质量浓度更高。低温、低质量浓度硫酰氟加速了卵的孵化,缩短了卵的龄期。在低于20℃条件下熏蒸,并提高硫酰氟质量浓度至60 g/m^(3),硫酰氟杀卵及一龄幼虫的活性虽有所增加,但无法达到100%致死效果。在不增加熏蒸成本前提下,提高熏蒸温度是防治害虫、降低经济成本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酰氟 一龄幼虫 熏蒸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储粮害虫赤拟谷盗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鲁玉杰 任含香 +1 位作者 苗世远 杨斌斌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是一种世界性的储粮害虫,对粮食的安全储藏构成了巨大威胁,对赤拟谷盗研究进行总结以发现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赤拟谷盗...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是一种世界性的储粮害虫,对粮食的安全储藏构成了巨大威胁,对赤拟谷盗研究进行总结以发现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赤拟谷盗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主要综述了2002—2022年间国内外对赤拟谷盗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关于赤拟谷盗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RNA干扰的应用、植物精油的开发、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磷化氢抗性。未来其研究趋势主要是绿色杀虫剂的开发应用、揭示其生理功能机制,以及将功能基因组学的方法应用于储粮害虫行为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治等方面。通过本文的分析,为探索赤拟谷盗的基础研究和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分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及对成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莹莹 邵云飞 +4 位作者 杨浩岚 曹付 刘苏 李茂业 李世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6,202,共6页
为明确肉桂醛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各发育阶段的杀虫活性及对成虫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肉桂醛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及24 h致死中浓度熏蒸后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 为明确肉桂醛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各发育阶段的杀虫活性及对成虫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肉桂醛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及24 h致死中浓度熏蒸后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肉桂醛的熏蒸效果与其浓度和赤拟谷盗发育阶段有关,肉桂醛2.5μL/L熏蒸72 h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效果最好,幼虫次之。在24 h致死中浓度处理下,赤拟谷盗成虫体内SOD、POD、CAT活性分别在48、12 h和36 h达到最高,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2.70、1.03倍和1.96倍。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成虫POD活性在处理36 h后低于对照,SOD、CAT活性分别在处理36~60 h和24~48 h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经肉桂醛熏蒸处理后,赤拟谷盗成虫体内动态平衡受到破坏,进而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肉桂醛对赤拟谷盗的生物防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熏蒸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黑粉盗与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对磷化氢的耐受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雷雨昊 王殿轩 +2 位作者 赵超 徐皓琦 唐培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潜在危害的储粮害虫大黑粉盗Cynaeus angustus研究缺乏,掌握其磷化氢耐受力有助于科学治理。采用快速击倒和FAO推荐方法测定了磷化氢对大黑粉盗的KT_(50)值和毒力方程,并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 潜在危害的储粮害虫大黑粉盗Cynaeus angustus研究缺乏,掌握其磷化氢耐受力有助于科学治理。采用快速击倒和FAO推荐方法测定了磷化氢对大黑粉盗的KT_(50)值和毒力方程,并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进行了比较,测定了100、200、300、400、500 mL/m^(3)磷化氢体积分数下3种害虫卵、幼虫、蛹和成虫不同时间的死亡率。磷化氢对大黑粉盗、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KT 50值分别为7、127、3736 min,相应毒力方程斜率值(b)为3.67、8.28和9.94,相应LC 50值为0.008、1.34和5.88 mg/L。不同害虫虫态在100~500 mL/m^(3)下的半数致死时间LT 50值于大黑粉盗卵为4~2 h、幼虫4~1 h、蛹4~1 h、成虫3~1 h,于赤拟谷盗为卵12~5 d、幼虫11~5 d、蛹13~7 d、成虫10~4 d,于锈赤扁谷盗为卵28~13 d、幼虫为18~9 d,蛹26~11 d,成虫17~9 d。相应的完全致死时间(LT_(100))于大黑粉盗卵为21~6 h、幼虫8~3 h、蛹9~6 h、成虫5~3 h,于赤拟谷盗卵为21~18 d、幼虫21~15 d、蛹27~18 d、成虫21~12 d,于锈赤扁谷盗卵为54~30 d、幼虫42~30 d、蛹48~30 d、成虫36~25 d。所测大黑粉盗为磷化氢敏感品系,其各虫态对磷化氢的耐受力为卵>蛹>幼虫>成虫,其耐受力远小于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粉 磷化氢 耐受力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种间竞争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蕊 邓永学 +2 位作者 王进军 崔晋波 李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8-501,共4页
在30℃、75%RH条件下研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的种间竞争,并采用V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时的种群数量均小于单独饲养时的种群数量,... 在30℃、75%RH条件下研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的种间竞争,并采用V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时的种群数量均小于单独饲养时的种群数量,两物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种间竞争关系。属于资源利用型竞争;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条件下赤拟谷盗的种群数量均大于锈赤扁谷盗的种群数量;混合饲养条件下两个物种可以共存,并形成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这个竞争系统中,赤拟谷盗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对赤拟谷盗的抗性鉴定
9
作者 姜春姣 尉继强 +4 位作者 梁风建 于静 张建成 王志伟 王传堂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7,共5页
为探究高油酸花生对赤拟谷盗的抗性情况,本研究以21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为材料,按0~4级花生籽仁受害标准,对花生籽仁的虫情指数、相对虫情指数及相对抗虫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1个花生品种(系)虫情指数为0.49~37.36,相对虫情指数为0... 为探究高油酸花生对赤拟谷盗的抗性情况,本研究以21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为材料,按0~4级花生籽仁受害标准,对花生籽仁的虫情指数、相对虫情指数及相对抗虫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1个花生品种(系)虫情指数为0.49~37.36,相对虫情指数为0.01~1.00,相对抗虫指数为0~0.99,鉴定出高感、感、抗、中抗、高抗材料分别为2、4、2、8、5个。生化品质与抗虫性相关分析发现,花生籽仁相对抗虫指数与蔗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棕榈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所用品种(系)不仅具备高油酸特性,而且具有高产特性,有望育成抗仓储害虫的高油酸高产花生新品种,为花生抗仓储害虫育种提供了优异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仓库害虫 抗性育种 高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侵染对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的GC-IMS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宇 张莉睿 +4 位作者 贺艳萍 戴煌 张威 舒在习 毕洁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6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侵染对小麦粉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含量和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侵染对小麦粉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含量和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正常小麦粉、受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侵染的小麦粉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在3种小麦粉中共检测到了50个峰,鉴定出了41种挥发性物质。赤拟谷盗侵染后,小麦粉中含有高浓度的己醛、2-乙基己醇、壬醛、2,6-双甲基吡啶、(E)-2-庚烯醛、1-辛烯-3-酮、二甲基三硫化合物、庚醛、糠醛。而杂拟谷侵染后小麦粉中则含有高浓度的1-戊烯-3-醇、己醇、2-庚酮、戊醇、3-甲基丁醇。与对照组相比,受两试虫侵染后,小麦粉中的醛类与醇类含量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对小麦粉中挥发性物质的分析,并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正常小麦粉与经过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侵染的小麦粉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预测小麦粉储存过程中早期害虫发生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拟谷盗在小麦粮堆内部分布特征研究
11
作者 张泽钰 周国鑫 +1 位作者 崔淼 汪中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225,共7页
利用新型害虫探管诱捕器,采集分析赤拟谷盗在试验仓内小麦粮堆中的活动和分布情况,探究其在粮堆内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虫口密度评估方程,为其准确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赤拟谷盗的每日捕获数不会随时间出现明显变... 利用新型害虫探管诱捕器,采集分析赤拟谷盗在试验仓内小麦粮堆中的活动和分布情况,探究其在粮堆内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虫口密度评估方程,为其准确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赤拟谷盗的每日捕获数不会随时间出现明显变化。当虫口密度较小时,赤拟谷盗主要在粮堆内的顶层和中层聚集分布;当虫口密度较大时,赤拟谷盗在粮堆内均匀分布。赤拟谷盗表现出趋温性和趋湿性,其适宜活动的温度为22~30℃,相对湿度为40%~53%。综合分析害虫时空分布的规律以及温度、湿度的影响,可根据探管透捕器捕获害虫数量对实际虫口密度做出估算,其虫口密度评估方程为:y=10.566-0.321×x_(1)-0.017×x_(2)+0.026×x_(3),x_(1)为温度(℃)、x_(2)为相对湿度(%)、x_(3)为捕获数(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管诱捕器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虫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拟谷盗气门的超微结构研究
12
作者 孙德宏 孙晟源 +2 位作者 杨宁 陈二虎 唐培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71,共7页
气门是昆虫气管在体壁的开口,昆虫通过调节气门的开闭结构来完成气体交换,然而储粮害虫气门超微结构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气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赤拟谷盗成虫共有6对气门,胸部1对,腹部5对,属多... 气门是昆虫气管在体壁的开口,昆虫通过调节气门的开闭结构来完成气体交换,然而储粮害虫气门超微结构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气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赤拟谷盗成虫共有6对气门,胸部1对,腹部5对,属多气门型,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气门因其分布不同外面观呈不同形状,胸部气门外面观呈椭圆形,腹部1~3节呈圆形,腹部4~5节呈长椭圆形;胸部气门最大,腹部第1节气门最小;气门的过滤结构呈蜂巢状,分布密集且整齐排列,连接处有尖刺状凸起;气门外围体壁光滑,无疏水状结构;赤拟谷盗幼虫体表着生少量毛状物,共有9对气门,胸部1对,腹部8对,分布于体壁两侧;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幼虫气门无形态上的差异,均呈圆形;幼虫胸部气门最大,其余8对气门大小无明显差异;气门的过滤结构外面观簇生,呈尖刺状,分支较少,多数顶端呈二歧分枝,表面光滑。赤拟谷盗主要生活在粉屑等环境中,成虫气门有坚硬的鞘翅遮挡,幼虫体壁光滑,气门裸露,因此成虫气门筛板数量少于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荆芥提取物对谷蠹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与熏蒸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九玲 程怡慧 +2 位作者 徐艳霞 钟玉林 肖云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69,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冷浸提取法以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100%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土荆芥活性成分进行粗提,测试粗提物对谷蠹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与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土荆芥4种溶剂提取物对谷蠹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在0.468 mg/cm2剂... 采用超声波辅助冷浸提取法以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100%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土荆芥活性成分进行粗提,测试粗提物对谷蠹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与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土荆芥4种溶剂提取物对谷蠹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在0.468 mg/cm2剂量处理3 d后致试虫校正死亡率达81.67%~100%;丙酮和100%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熏蒸活性,丙酮提取物在0.36~0.52 g/mL处理3 d后均致试虫全部死亡,100%乙醇提取物在0.52 g/mL处理下致试虫校正死亡率高达94.64%。土荆芥乙醇、丙酮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在1.144 mg/cm2剂量处理3 d后致试虫高达91.67%~100%的死亡,但4种溶剂提取物的熏蒸活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触杀活性 熏蒸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和麻素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聂霄艳 邓永学 +1 位作者 王进军 刘映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5-188,共4页
在30℃的恒温条件下,研究了青椒精油、红椒精油、一级麻素和二级麻素这4种花椒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驱避及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二级麻素和青椒精油的触杀效果较好,红椒精油的效果最差;两种花椒麻素对赤拟谷盗都表现出较好的... 在30℃的恒温条件下,研究了青椒精油、红椒精油、一级麻素和二级麻素这4种花椒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驱避及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二级麻素和青椒精油的触杀效果较好,红椒精油的效果最差;两种花椒麻素对赤拟谷盗都表现出较好的驱避效果,且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花椒精油及麻素对赤拟谷盗的种群抑制作用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一级麻素的抑制效果最好,两种花椒精油的抑制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精油 花椒麻素 触杀 驱避 种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根茎甲醇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衍章 杨长举 +2 位作者 薛东 邱艳 宋旭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5-129,共5页
采用甲醇冷浸法和溶剂萃取法,研究了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熏蒸、忌避、种群抑制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菖蒲甲醇提取物以石油醚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最强;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具有较好的触杀、忌避、种群抑制... 采用甲醇冷浸法和溶剂萃取法,研究了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熏蒸、忌避、种群抑制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菖蒲甲醇提取物以石油醚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最强;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具有较好的触杀、忌避、种群抑制活性和防治效果,药膜法处理72h后对玉米象的LC50和LC95分别为38.54μg/cm2和160.70μg/cm2,滤纸药膜法39.30μg/cm2处理24h后的忌避率为83.83%,饲料拌药法1 000mg/kg处理后对玉米象的种群抑制率、防效与10mg/kg马拉硫磷处理效果差异均不显著;石油醚萃取物对赤拟谷盗具有很高的忌避活性,滤纸药膜法39.30μg/cm2处理72h后对其忌避率为9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玉米象 生物活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作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杉 乔利利 +3 位作者 蔡万伦 华红霞 张宏宇 杨长举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在14.7μL/L的剂量下,测试了八角茴香油、高良姜油、臭椿油、留兰香油、艾蒿油、黄樟油、薄荷油、山苍子油、辣椒油、石菖蒲油、肉豆蔻油、姜黄油、广藿香油、香茅油和芥菜油等15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成虫... 在14.7μL/L的剂量下,测试了八角茴香油、高良姜油、臭椿油、留兰香油、艾蒿油、黄樟油、薄荷油、山苍子油、辣椒油、石菖蒲油、肉豆蔻油、姜黄油、广藿香油、香茅油和芥菜油等15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油、高良姜油、臭椿油、留兰香油、艾蒿油和黄樟油等6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成虫具有熏蒸活性,其中八角茴香油和高良姜油的效果较好。八角茴香油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当熏蒸处理24、487、2 h时,其LC50值分别为14.39、7.44、7.03μL/L。高良姜油的测定结果表明,在24、487、2 h的熏蒸处理条件下,LC50值分别为25.48、17.93、15.79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熏蒸作用 八角茴香油 高良姜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吕建华 王新民 +1 位作者 白旭光 鲁玉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71,共4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提取溶剂提取大蒜、辣椒粉、柑桔皮、臭椿树皮的植物精油,研究其对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臭椿树皮、辣椒粉、大蒜3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的成虫均有较强的驱避作用,柑桔皮精油对赤拟谷盗成虫具有一定的...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提取溶剂提取大蒜、辣椒粉、柑桔皮、臭椿树皮的植物精油,研究其对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臭椿树皮、辣椒粉、大蒜3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的成虫均有较强的驱避作用,柑桔皮精油对赤拟谷盗成虫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4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作用较弱;4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当代种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柑桔皮精油>大蒜精油>臭椿树皮精油>辣椒粉精油;4种精油对赤拟谷盗成虫无明显的熏蒸作用,而对赤拟谷盗幼虫均有显著的熏蒸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对赤拟谷盗卵和幼虫的致死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群鑫 罗俏华 +2 位作者 陈帼仪 黄寿山 陈杰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丁香干燥花蕾粉末对赤拟谷盗卵和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对赤拟谷盗卵孵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赤拟谷盗幼虫有致死作用并且全部致死时间随着赤拟谷盗幼虫龄期的增大而延长,龄期越小的幼虫其全部致死时间越短。
关键词 丁香 致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对赤拟谷盗蛹和成虫的致死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群鑫 陈帼仪 +2 位作者 罗俏华 黄寿山 陈杰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6-679,共4页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可以作为药材、香料。研究了其干燥花蕾粉末对赤拟谷盗蛹和成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丁香对赤拟谷盗蛹羽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蛹因不能羽化而死亡;对赤拟谷盗成虫有致死作用并且致死时间随着赤拟谷...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可以作为药材、香料。研究了其干燥花蕾粉末对赤拟谷盗蛹和成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丁香对赤拟谷盗蛹羽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蛹因不能羽化而死亡;对赤拟谷盗成虫有致死作用并且致死时间随着赤拟谷盗成虫寿命的不同而不同;赤拟谷盗成虫的耐饥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致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赤拟谷盗各虫态的致死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殿轩 刘炎 +1 位作者 曹阳 李淑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9-574,共6页
分别采用微波功率160、320、480、640和800W处理裸露的和混合于小麦粉中的各虫态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结果表明:对于裸露的赤拟谷盗用上述功率各处理5、10、15、20、25和30s时,800W、25s可完全致... 分别采用微波功率160、320、480、640和800W处理裸露的和混合于小麦粉中的各虫态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结果表明:对于裸露的赤拟谷盗用上述功率各处理5、10、15、20、25和30s时,800W、25s可完全致死卵,320W、30s可使幼虫和成虫完全致死;800W、20s可完全致死幼虫、蛹和成虫。对混合于小麦粉中的各虫态赤拟谷盗,当用上述功率各处理20s时,均不能完全致死各虫态;单独使用800W分别处理5、10、15、20和25s时,仅800W、25s可完全致死各虫态。微波处理对赤拟谷盗杀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处理 虫态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