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峰市全速推进两大沙地歼灭战
1
作者 谭靖然 杜欢 张婧媛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2期7-8,共2页
2023年11月初,赤峰市翁牛特旗普降大雪,气温骤降。然而,在防沙治沙区连绵起伏的沙丘上,依然有上百名干部群众冒着风雪肩扛铁锹、扦插黄柳、填沙整形,网格状沙障渐次铺开,现场一派忙碌,为裸露的沙丘披上了防风固沙的外衣,将漫漫黄沙牢牢... 2023年11月初,赤峰市翁牛特旗普降大雪,气温骤降。然而,在防沙治沙区连绵起伏的沙丘上,依然有上百名干部群众冒着风雪肩扛铁锹、扦插黄柳、填沙整形,网格状沙障渐次铺开,现场一派忙碌,为裸露的沙丘披上了防风固沙的外衣,将漫漫黄沙牢牢锁住,吹响了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号角,这是赤峰市全面推进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峰市翁牛特旗 连绵起伏 防沙治沙 浑善达克 科尔沁 大沙地 防风固沙 歼灭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发现一大型钼矿
2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829,共1页
据9月6日报道,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发现1处大型钼矿床,初步探明钼资源矿石量约1亿t。这一大型钼矿床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新地村与桥头镇和页勿苏村交界处的青石洞子西矿区。
关键词 大型钼矿床 矿石量 赤峰市翁牛特旗 乌丹镇 桥头镇 钼资源 内蒙古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生动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志伟 《内蒙古林业》 2020年第12期31-32,共2页
为持续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增强地区生态屏障功能,赤峰市翁牛特旗林草部门以落实生态补偿项目扶贫、发展林草产业扶贫、促进林草就业扶贫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林草生态扶贫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林草业在富民增收方面的贡献率,... 为持续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增强地区生态屏障功能,赤峰市翁牛特旗林草部门以落实生态补偿项目扶贫、发展林草产业扶贫、促进林草就业扶贫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林草生态扶贫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林草业在富民增收方面的贡献率,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基本形成了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体系和优势突出的林草产业体系,实现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产业扶贫 森林生态体系 持续改善 生态扶贫 赤峰市翁牛特旗 生态环境 林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海植绿人
4
作者 刘忠友 谭靖然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6期39-40,共2页
赤峰市翁牛特旗总土地面积1800多万亩,其中沙化土地面积727万亩。几十年来,翁牛特旗坚持不懈开展以防沙治沙、植树种草为中心的生态建设,在科尔沁沙地西缘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截至目前,全旗已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583万亩,占全旗沙化... 赤峰市翁牛特旗总土地面积1800多万亩,其中沙化土地面积727万亩。几十年来,翁牛特旗坚持不懈开展以防沙治沙、植树种草为中心的生态建设,在科尔沁沙地西缘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截至目前,全旗已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583万亩,占全旗沙化土地总面积的81%,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林草植被盖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长城 沙化土地 植树种草 赤峰市翁牛特旗 防沙治沙 林草植被 生态建设 历史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漠愚公”唐八十
5
作者 李富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6期27-29,共3页
人生不过百年,可他却用了35年和风沙打交道,让荒漠披上了绿装。他从一个腰杆笔直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依旧穿着旧鞋子,扛起铁锨和镐头,去林间劳作。他说,“生态保护是我一生的追求,是祖祖辈辈不变的坚持,我老了,后代儿孙... 人生不过百年,可他却用了35年和风沙打交道,让荒漠披上了绿装。他从一个腰杆笔直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依旧穿着旧鞋子,扛起铁锨和镐头,去林间劳作。他说,“生态保护是我一生的追求,是祖祖辈辈不变的坚持,我老了,后代儿孙还要继续做下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他就是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布力彦嘎查的村民唐八十。他多次被评为全国、自治区、赤峰市劳动模范,并在2002年先后获得“全区绿化造林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等荣誉,2021年又荣登“中国好人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峰市翁牛特旗 全国绿化奖章 乌丹镇 生态保护 绿化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镌刻在兴安岭上的绿色誓言——内蒙古大兴安岭于海俊护林防火案例
6
《绿色中国》 2019年第24期42-49,共8页
兴安低首,根河呜咽,云雾含悲,林海泣诉。56岁,一个正值壮年的生命,轰然倒下了。倒在他为之倾洒智慧与汗水的兴安大地上,倒在他为之奋斗不息的森林事业上。2019年6月19日晚23时30分,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根河林业局副局长于海... 兴安低首,根河呜咽,云雾含悲,林海泣诉。56岁,一个正值壮年的生命,轰然倒下了。倒在他为之倾洒智慧与汗水的兴安大地上,倒在他为之奋斗不息的森林事业上。2019年6月19日晚23时30分,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根河林业局副局长于海俊,在扑救森林雷电火灾过程中,不幸因公牺牲。他的生命历程永远定格在东经121°25′58.05″北纬51°05′24.23″的大兴安岭这一坐标点,一座无名的山峰上。于海俊,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桥头镇代家窝铺村。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在此后的32年韶华里,始终奋斗在内蒙古大兴安岭10.67万平方公里上,全心全意地为大森林奉献着智慧和力量且无怨无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根河林业局 因公牺牲 赤峰市翁牛特旗 副局长 坐标点 奋斗不息 桥头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