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抚平原灌区六干渠浮游生物调查及富营养化评价
1
作者 张洁 计勇 +1 位作者 宋希望 张林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205-21207,共3页
2011年4月和5月对赣抚平原灌区六干渠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赣抚平原灌区六干渠中的浮游动物有4类37种,种类最多的是轮虫类;浮游植物种类有6门21种,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分... 2011年4月和5月对赣抚平原灌区六干渠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赣抚平原灌区六干渠中的浮游动物有4类37种,种类最多的是轮虫类;浮游植物种类有6门21种,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分别鉴定出10种、5种和3种。5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506.39万个/L,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共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95.88%,优势种类为小环藻和普通水绵。叶绿素a的含量为7.88μg/L,水质综合评价为中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抚平原灌区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抚平原灌区双季稻优化灌溉方式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才硕 时红 +4 位作者 许亚群 崔远来 刘方平 杨文祥 谢文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测定双季早、晚稻的耗水量,研究2012年赣抚平原灌区不同灌溉方式下双季早、晚稻的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方式下早、晚稻本田期的腾发量、地下渗漏量、作物系数均低于淹水灌溉;与淹水灌溉方式...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测定双季早、晚稻的耗水量,研究2012年赣抚平原灌区不同灌溉方式下双季早、晚稻的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方式下早、晚稻本田期的腾发量、地下渗漏量、作物系数均低于淹水灌溉;与淹水灌溉方式相比,早、晚稻间歇灌溉处理本田期的耗水量分别减少4.35%和4.61%,作物系数(Kc)分别减少4.00%和3.4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37%和2.96%,产量分别增加3.30%和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抚平原灌区 双季稻 节水增产 灌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抚平原灌区抚河故道植被对行洪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方福 刘方平 +4 位作者 苏甜 杨中华 郑俊杰 向爱农 龚来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26,共8页
为探明河道植被与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抚河故道为研究对象,基于Godunov型有限体积法建立的二维浅水数学模型,通过设置丰水和平水条件,以及丰水条件下分洪流量200和400 m^(3)/s,进行水流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结果... 为探明河道植被与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抚河故道为研究对象,基于Godunov型有限体积法建立的二维浅水数学模型,通过设置丰水和平水条件,以及丰水条件下分洪流量200和400 m^(3)/s,进行水流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植被对河道水流的阻力随着上游来水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强,对水位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在提升,但水位抬升作用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弱;同时,河道各断面上的流速随着上游来水量的增加也普遍得到提升,有植被区所对应无植被条件的流速差异也进一步扩大,有植被分布河道呈现未分洪条件下主河槽流速削减、边滩流速提升,而分洪条件下则呈相反变化规律;植被对河道断面流速具有调整作用,随着流量变化槽滩分流比的变化较为显著。以上研究结论可为河道行洪能力分析、河床演变分析、水生生物栖息地评估以及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行洪能力 模拟 河道 赣抚平原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抚平原灌区农业终端水价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桃秀 邓海龙 +1 位作者 谢亨旺 陈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2,共3页
为响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法测算了灌区农业终端供水成本,即赣抚平原灌区国有工程水价为850.54元/hm^+2,典型灌区末级渠系水价为849.53元/hm^+2,合计1700.07元/hm^+2;分析了灌区... 为响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法测算了灌区农业终端供水成本,即赣抚平原灌区国有工程水价为850.54元/hm^+2,典型灌区末级渠系水价为849.53元/hm^+2,合计1700.07元/hm^+2;分析了灌区农业用水户对测算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发现全成本水价在其经济可承受范围之内,但远高于其心理支付意愿。因此,建议灌区农业终端水价实行两部制,国有骨干工程水价按照其成本水价的60%收取,对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可适当提高,其余40%由政府补贴;末级渠系工程水费全部采取由政府补贴农业生产发展的形式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抚平原灌区 农业终端水价 水价测算 承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降雨分布及干旱等级划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少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5,共4页
科学分析降雨分布及合理划分干旱等级,是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灌好关键水,减少旱情危害的关键。针对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1978-2012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赣抚平原灌区降雨分布及不同干旱等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赣抚平原灌区降雨在年内... 科学分析降雨分布及合理划分干旱等级,是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灌好关键水,减少旱情危害的关键。针对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1978-2012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赣抚平原灌区降雨分布及不同干旱等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赣抚平原灌区降雨在年内分布不均匀,年总降雨量偏度系数偏小,6-9月降雨量年际偏度系数偏大,年总降雨量值、7-9月降雨量值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近35年来受旱年份占比29%,正常年份占比71%;7月份受旱年份较少,以轻旱为主;8月和9月受旱年份占比均为34.3%,较容易受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特征 降雨量 干旱等级 赣抚平原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赣抚平原灌区水资源输配水联合模型研究
6
作者 吴凌琴 张猛 +3 位作者 沈喜 李志珍 赵浩然 麦子浚 《节水灌溉》 2025年第10期36-41,共6页
灌区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等问题,尤其在枯水期关键用水保障、丰水期弃水浪费上,亟需通过科学调度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农业、生活及工业等用水需求。以赣抚平原灌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一维水动力模型耦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 灌区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等问题,尤其在枯水期关键用水保障、丰水期弃水浪费上,亟需通过科学调度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农业、生活及工业等用水需求。以赣抚平原灌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一维水动力模型耦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的输配水联合调度模型,通过模拟渠系水位流量动态过程,结合农业、生活及工业等多种用水需求,设定总支渠供水满足率最大化和优先级加权供水量最大化双目标,分别设计枯水期与丰水期智能优化调度方案。丰水期优化方案使灌区弃水量减少14%,有效降低了水资源浪费;枯水期通过优先级调控,削减无效供水量326万m^(3)。耦合水动力模型与智能算法的联合调度方法可精准量化灌区水量供需关系,为复杂用水场景下的动态调控提供技术路径;分时期差异化调度策略(枯水期保重点、丰水期减弃水)能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同类灌区应对季节性水情波动具有借鉴意义;双目标优化框架可平衡供水公平性与效率,支撑了用水优先级量化的有效性,为灌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新范式;揭示了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渠系水流过程与用水需求匹配度的可行性,为灌区节水增效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抚平原灌区 多目标优化 水资源优化配置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渠道配水 输配水联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质的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学舜 陈婷 +3 位作者 伍俊 米振华 吴永明 池泽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4,共6页
水质是决定水是否具备资源属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评估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以赣抚平原灌区为例,构建包含水质参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层次分析法)-CRITIC(客观赋权法)和TOPSIS(双基点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承载力,通过障碍度... 水质是决定水是否具备资源属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评估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以赣抚平原灌区为例,构建包含水质参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层次分析法)-CRITIC(客观赋权法)和TOPSIS(双基点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承载力,通过障碍度模型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显示,赣抚平原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分区域依次为进贤县>南昌县>青云谱区>丰城市>南昌其他市辖区。障碍因子主要包括农田灌溉单位面积用水量、降水入渗量、植被覆盖率、毒理学指标超标倍数、人均GDP、地下水动态水量。鉴于障碍因子空间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应采取差异化措施提升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包括灌区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水质改良、生态修复以及优化用水管理等。研究表明,水质问题是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必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在地下水质量较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 承载力 赣抚平原灌区 影响因素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城市生态环境供水的灌区水资源配置 被引量:5
8
作者 徐丹 付湘 +2 位作者 谢亨旺 靳伟荣 万小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64,共3页
随着灌区水资源用途的多元化,各用水户用水量的不断增加,进行适宜的灌区水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考虑灌区农业、工业、生活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用水,以灌区内各用水户缺水率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灌区水资源配置模型并采用权... 随着灌区水资源用途的多元化,各用水户用水量的不断增加,进行适宜的灌区水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考虑灌区农业、工业、生活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用水,以灌区内各用水户缺水率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灌区水资源配置模型并采用权重法进行求解,制定了不同降水年的灌区水资源配置方案。通过年尺度与用水高峰月份的配置结果表明:灌区的缺水情况受降水影响大;在等权重的分配方案中,水量缺口集中于农业;灌区工程性缺水问题与资源性缺水问题并存。提高用水效率、推行节水灌溉是解决灌区用水竞争激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用水 缺水率 水资源配置模型 权重法 赣抚平原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灌区水质水量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发强 付湘 +1 位作者 靳伟荣 谢亨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103,127,共7页
随着全社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冲突与矛盾加剧,水量与水质问题不容乐观。以赣抚平原灌区为例,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基于合作博弈建立水质水量配置模型,并从多个方面对模型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 随着全社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冲突与矛盾加剧,水量与水质问题不容乐观。以赣抚平原灌区为例,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基于合作博弈建立水质水量配置模型,并从多个方面对模型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随着风险控制的置信水平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用升高,供水量增加,环境效用下降;随经济损失容忍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用均降低,供水量降低,环境效用升高;考虑初始点的随机模型能够保证较多的总供水量、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用水满足度;同时可在灌区的实际可供水量条件下,达到灌区缺水损失风险规避要求。研究可为水资源利用冲突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条件风险价值 合作博弈 不确定性 赣抚平原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水肥管理对不同尺度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规律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方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采用SWAT数学模型来模拟稻田水肥管理制度对不同尺度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规律,可为制订科学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在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选取封闭小流域——芳溪湖小流域,进行不同尺度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规律分析... 采用SWAT数学模型来模拟稻田水肥管理制度对不同尺度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规律,可为制订科学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在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选取封闭小流域——芳溪湖小流域,进行不同尺度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规律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模式间歇灌溉较当地传统淹水灌溉模式对削减氮、磷排放负荷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田间尺度较流域尺度削减作用更大,表明从源头改善田间灌溉模式,将起到更好的减污效果。随着施氮肥量的减少及施肥次数的增加,稻田尺度和流域尺度总氮排放负荷均相应减少,但总磷排放负荷变化均很小;随着施磷肥量的减少,稻田尺度和流域尺度总磷排放负荷均相应减少,但总氮排放负荷变化均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抚平原灌区 稻田 不同尺度 面源污染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偏好的用水冲突协调方法
11
作者 王发强 付湘 +2 位作者 靳伟荣 谢亨旺 刘双郡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7,共7页
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分析利益相关者目标间的冲突得到非劣解集,引入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偏好、非合作偏好和合作偏好,在非劣解的基础上建立用水冲突协调模型,获得其偏好的协调解,并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偏好对不同用水部... 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分析利益相关者目标间的冲突得到非劣解集,引入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偏好、非合作偏好和合作偏好,在非劣解的基础上建立用水冲突协调模型,获得其偏好的协调解,并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偏好对不同用水部门的影响。以赣抚平原灌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模型求解,结果表明:非劣解集上的模型解提升环境效用是以降低经济效用为代价的;平等偏好模型与非合作偏好模型得到的协调解与合作偏好模型的协调解近似,说明在利益相关者难以达成合作的情况下,在非劣解集上的平等偏好模型解与非合作偏好模型解可替代合作偏好模型解;相比于传统总效用最大的决策方法,3种偏好模型都更注重环境效用;赣抚平原灌区的缺水量主要由农业用水部门分担,原因在于农业用水部门用水量占比约为40%,排污量占比约为30%,为了减少总排污量,需要减少排污量较大的部门用水量,也是需要的节水量。研究成果为节水优先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实用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 冲突协调方法 平等偏好 非合作偏好 合作偏好 赣抚平原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