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赝标介子的双轻子衰变
1
作者 余毅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4-722,共9页
中性赝标介子(π0,η等)衰变到轻子对的过程一直深受理论和实验关注.这些过程的研究对于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超越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物理有指导意义.这里首先在手征微扰论的框架下详细分析π0→e+e-,发现该过程的衰变率可以确定至一个未知... 中性赝标介子(π0,η等)衰变到轻子对的过程一直深受理论和实验关注.这些过程的研究对于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超越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物理有指导意义.这里首先在手征微扰论的框架下详细分析π0→e+e-,发现该过程的衰变率可以确定至一个未知常数.目前尚无模型无关方法来确定这一个未知常数组合.然后在一个矢量为主的模型中计算这一过程,发现模型中参数的存在使得理论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实验值相比,理论预言的不确定性将会模糊可能的新物理信号,同样的分析可以推广至η→e+e-和η→μ+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赝标介子 π0衰变 η衰变 手征微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核散射与核介质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宁平治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7-434,共18页
近年来中能K+核散射的研究引起人们相当大的兴趣。本文评述K+介子作为原子核深部的最“干净”的强子探针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总结了实验数据和理论结果之间存在的系统而严重的偏离;着重讨论了K+核散射中传统和非传统核介质效应;... 近年来中能K+核散射的研究引起人们相当大的兴趣。本文评述K+介子作为原子核深部的最“干净”的强子探针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总结了实验数据和理论结果之间存在的系统而严重的偏离;着重讨论了K+核散射中传统和非传统核介质效应;最后指出:(1)不能简单地由K+核子散射来解释K+核散射;(2)K+介子可能用来探测核内核子性质的变化,成为轻子或电磁探针的有益补充;(3)文内指出的问题要求在实验上和理论上做更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介子 核物理 赝标介子 核散射 同位旋 核子 重子 介质效应 夸克场 矢量介子质量 散射振幅 靶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_sK系统的单φ交换
3
作者 阎玉立 张印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76,共4页
把轻赝标介子之间的矢量介子交换模型推广到了Ds K系统,推导了单交换所对应的相互作用势.在此基础上对Ds K系统可能存在的束缚态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了束缚能随截断因子的变化和相对应的波函数.结果说明:Ds K系统会形成束缚态或者D0*(... 把轻赝标介子之间的矢量介子交换模型推广到了Ds K系统,推导了单交换所对应的相互作用势.在此基础上对Ds K系统可能存在的束缚态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了束缚能随截断因子的变化和相对应的波函数.结果说明:Ds K系统会形成束缚态或者D0*(2400)±可能含有Ds K分子态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标介子 矢量介子 束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Ⅲ上双光子物理分析(英文)
4
作者 REDMER C.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9-455,共7页
BESⅢ合作组最近开始双光子物理研究,主要源于强子light-by-light散射对缪子反常磁矩的贡献有很大不确定性,电磁跃迁形状因子作为实验输入是改善计算精度的需要。在BESⅢ探测器上获得的质心能量3.77 Ge V到4.6Ge V的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测... BESⅢ合作组最近开始双光子物理研究,主要源于强子light-by-light散射对缪子反常磁矩的贡献有很大不确定性,电磁跃迁形状因子作为实验输入是改善计算精度的需要。在BESⅢ探测器上获得的质心能量3.77 Ge V到4.6Ge V的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测量轻赝标量介子的跃迁形状因子。在动量转移低于2(Ge V/c)2时单标记技术测量的结果达到前所未有的精确,该区域对于αμ的计算十分重要,并且也首次开始了π介子跃迁形状因子的双标记测量。这是π~0跃迁形状因子模型无关参数化研究的第一步。另外,多介子末态测量也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子反常磁矩 强light-by-light散射 赝标介子 跃迁形状因子 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