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从古典义到现代义的演绎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天瑜 聂长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人类进行思维的前提之一是形成概念,而概念不能悬浮空际,必须命名,即必须词化,才能进入语用,达成文化运作。故研究一名,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中华文明沿袭数千年未曾中辍,原因之一是使用形意文字的汉字词(名)丰富而且含义相对稳定,同时又... 人类进行思维的前提之一是形成概念,而概念不能悬浮空际,必须命名,即必须词化,才能进入语用,达成文化运作。故研究一名,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中华文明沿袭数千年未曾中辍,原因之一是使用形意文字的汉字词(名)丰富而且含义相对稳定,同时又具有吸纳外来语的包容精神,从而生生不已。以“科学”为例,此名从古典义到现代义的演绎,经历了“中—西—日”或“印—中—日—西”之间的流转与变迁历程,在此过程中,其古汉语义、西语义及日语义相综汇,最终形成“科学”的现代意义,昭显了延续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文化史 科学 格致 赛因斯 外来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诗二题
2
作者 李壮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5期67-69,共3页
一、关于《西行》中“山裁万仞葱”辨疑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刊出《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全文及手稿,其中《西行》一诗的颈联下句,毛主席的手稿本作“山裁万仞葱”,而誊文却作“山栽万仞葱”。同报上发表的有关文... 一、关于《西行》中“山裁万仞葱”辨疑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刊出《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全文及手稿,其中《西行》一诗的颈联下句,毛主席的手稿本作“山裁万仞葱”,而誊文却作“山栽万仞葱”。同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在引述这一句时,也都作“山栽万仞葱”。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后来《诗刊》和《人民文学》在刊载这首诗时,校正了这一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诗 江东 手稿 改字 解经 赛因斯 比喻 救国道路 诗的形象 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