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体育系800米跑运动员在赛前阶段采用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效果及生化分析
1
作者 刘家骏 林文弢 刘庆尧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23-30,共8页
有关800米跑的训练方法,已有过许多报导,但观点不完全一致。为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1.探索800米跑运动员在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取得进展的条件下,在赛前两个月时间。能否采用短于专项距离(如100米、300米和600米跑)的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法... 有关800米跑的训练方法,已有过许多报导,但观点不完全一致。为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1.探索800米跑运动员在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取得进展的条件下,在赛前两个月时间。能否采用短于专项距离(如100米、300米和600米跑)的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法来发展运动员的耐酸能力,从本质上解决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的主要矛盾,提高训练效果。2.通过血色素、血乳酸、血尿素、尿蛋白和脉搏等指标的定期测试,了解运动员对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身体机能的适应程度,为训练工作提供生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强化训练 高强度 训练效果 血尿素 血乳酸 生化分析 赛前阶段 供能能力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个人项目运动员赛前减量训练阶段的负荷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亮 李荣 +1 位作者 刘成 田麦久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5,共8页
以国内外高水平个人项目运动员赛前减量训练案例为研究对象,归纳赛前减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不同项目或项群赛前减量训练阶段按用时长短依次为:游泳和长距离竞速(非游泳)项目,短距离竞速(非游泳)、快速力量性和表现... 以国内外高水平个人项目运动员赛前减量训练案例为研究对象,归纳赛前减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不同项目或项群赛前减量训练阶段按用时长短依次为:游泳和长距离竞速(非游泳)项目,短距离竞速(非游泳)、快速力量性和表现类项目,技战能主导类对抗类项目。负荷量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游泳和表现性项目,竞速类(非游泳)和快速力量性项目,技战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赛前减量训练阶段的日负荷量变化通常以前往比赛地为界分为2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多为练1(大负荷量)调1;第2阶段包括练2(大负荷量)调1和练1(中等负荷量)调1共2种基本形式;赛前3天左右主要以略微起伏的小负荷量训练为主。减量训练阶段的负荷强度与之前相比保持稳定或略有提高,具体表现为,竞速类项目中等强度训练比例的下降;其他项群表现为专项、实战、完整训练和技术训练比例的提高以及素质练习部分比例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个人项目运动员 赛前减量阶段 时长 负荷量 负荷强度 训练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运”男子万米跑运动员专门准备与赛前准备阶段不同训练特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鹏远 韩春远 +1 位作者 李玉章 宋绍兴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4,共6页
以河南、云南和甘肃高水平运动队的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10 000米决赛的专门准备阶段和赛前准备阶段中训练负荷的不同特点为研究内容,同时搜集了部分世界优秀10 000米运动员的训练数据,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 以河南、云南和甘肃高水平运动队的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10 000米决赛的专门准备阶段和赛前准备阶段中训练负荷的不同特点为研究内容,同时搜集了部分世界优秀10 000米运动员的训练数据,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从多角度探讨了10 000米项目的专门准备阶段和赛前准备阶段的训练特点,探索提高我国男子10 000米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万米跑 准备阶段 赛前强化阶段 训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刺激对男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赛前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海峰 吴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研究中医穴位刺激对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免疫力的影响,探寻提高自行车运动员大赛前的机体免疫机能的方法。方法:中国场地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12名。在运动员刚结束上一阶段调整,正进入大负荷训练期时,第1次取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试运... 目的:研究中医穴位刺激对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免疫力的影响,探寻提高自行车运动员大赛前的机体免疫机能的方法。方法:中国场地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12名。在运动员刚结束上一阶段调整,正进入大负荷训练期时,第1次取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试运动员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NK%,作为基础数据。大负荷训练5个月后,进入赛前阶段进行第2次测试。将运动员按运动水平分成国际健将和健将两类,随机从国际健将中选4名、从健将中选2名作为刺激组,其余4名国际健将和2名健将为对照组。两组运动员上述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随后,刺激组运动员进行10天表面电极穴位刺激(取单侧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次日左右腿交换),每天1次,每次20分钟,共10次。对照组采用同样仪器进行相同时间的表面电极贴附,但不开电源。实验过程中,两组的组织形式、生活起居、训练负荷、恢复方式等均相同,两组运动员均采用了常规恢复性训练和手段,如按摩、水浴、理疗等。10天后两组进行第3次测试,测试血液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NK%。结果:大负荷训练后,两组运动员赛前阶段CD4+/CD8+比值显著降低,从(1.85±0.54)降至(1.49±0.40)(P<0.05),NK%也显著降低,从(24.45±8.14)%降至(12.83±6.28)%(P<0.05)。第3次测试,刺激组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NK%与第2次测试相比无显著降低;而对照组运动员CD4+/CD8+比大负荷训练后进一步降低,从(1.51±0.33)降至(1.29±0.22)(P<0.05)。结论:自行车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机体免疫功能一定程度出现了抑制。穴位刺激对自行车运动员大负荷运动后的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力 穴位刺激 大负荷训练 赛前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竞赛的心理准备状态 被引量:1
5
作者 冶明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2-82,共1页
竞赛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保持情绪兴奋的最适宜程度,对抗各种内外干扰,随意控制自己的动作、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是在客观估计运动员能力和面临的比赛可能出现的条件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心的内在基... 竞赛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保持情绪兴奋的最适宜程度,对抗各种内外干扰,随意控制自己的动作、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是在客观估计运动员能力和面临的比赛可能出现的条件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心的内在基础。赛前阶段通常是在提高情绪的兴奋性状态下度过的,这是超前反应机制所发生的适当的工作前反应,在所有情况下的兴奋程度都不一定是最适宜于顺利地完成面临的活动。这种心理兴奋程度以是否能预见到竞争的紧张局势为转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准备状态 运动员 兴奋程度 竞赛 随意控制 赛前阶段 反应机制 客观估计 集中注意力 工作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球队奥运会预选赛后医务监督工作小结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高劬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27期13-17,共5页
一、训练概况水球队在奥运会预选赛后于4月26日返京,4月30日赴广州开始夏训,6月27日返京,7月16日赴洛杉矶至奥运会结束,训练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调整阶段:4月30日至5月20日共三周(总第25—27周);
关键词 奥运会预选赛 平均值 训练时间 运动员 调整阶段 赛前阶段 心电图 运动量 夏训 训练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黄志红比赛成绩的方法及其应用
7
作者 阙福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4,共4页
赛前训练强度的合理安排,定量控制,是顺利完成任务指标的重要保证。作者在科研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科学地验证了这一训练规律。文中资料宝贵,分析透彻,为通向世界冠军之路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关键词 比赛成绩 平均强度 铅球运动员 技术训练强度 赛前阶段 专项技术训练 运动成绩 相关系数 技术动作 国际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