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邑迪 樊菁 +5 位作者 李孟轩 尉志伟 于耀程 徐斐 张瑞 王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与Kaplan-Meier分析确定乳腺癌组织LOXL1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慢病毒稳定转染技术,稳定敲低MDA-MB-... 目的探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与Kaplan-Meier分析确定乳腺癌组织LOXL1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慢病毒稳定转染技术,稳定敲低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的LOXL1。采用集落形成实验、CCK-8法、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实验检测敲低LOXL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TM)实验检测敲低LOXL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LOXL1在乳腺癌组织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敲低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LOXL1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敲低LOXL1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酶蛋白1(loxl1)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动态表达
2
作者 戴冰心 龚澧 +2 位作者 杨旭晗 沈际佳 刘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6-391,共6页
目的观察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中的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及相关胶原蛋白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于感染后第6、9、12周剖杀小... 目的观察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中的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及相关胶原蛋白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于感染后第6、9、12周剖杀小鼠,收集其血清和肝脏标本;以HE和天狼星红两种染色方法分别观察并评价小鼠肝脏纤维化的进展程度;同时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以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组织LOXL1、Ⅰ型胶原蛋白(Col1)及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分析其含量的变化;并对血清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胶原进行测定,以判断胶原交联情况。结果HE和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随感染时间延长,小鼠肝纤维化也随之进展,在感染第9周肝纤维化程度最为严重,随后进入慢性肝纤维化期,纤维化程度减轻。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LOXL1和其他纤维化指标表达情况类似,均在感染第9周时表达量明显上调;可溶性胶原含量在感染第9周时达峰值后下降,而不可溶性胶原含量则持续上升。结论LOXL1与血吸虫肝脏纤维化过程中纤维交联存在相关关系,可能在肝纤维化进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氧化酶蛋白1 肝纤维化 胶原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P311蛋白与类赖氨酰氧化酶-1相互作用的鉴定
3
作者 周小海 刘宇 +4 位作者 胡乃月 王春燕 孙月红 薛涤 赵立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97-1104,共8页
P311是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从小鼠肺组织中筛选到的一个肺泡发育上游调节基因.它高水平表达于肺泡发育的相关阶段,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组织中表达水平大大下降.为深入探讨P311蛋白... P311是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从小鼠肺组织中筛选到的一个肺泡发育上游调节基因.它高水平表达于肺泡发育的相关阶段,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组织中表达水平大大下降.为深入探讨P311蛋白的作用机制,构建pGBKT7-P311诱饵表达载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鼠肺组织cDNA文库中筛选出P311相互作用蛋白类赖氨酰氧化酶-1(lysyl oxidase-like 1,Loxl-1).并通过体内外免疫共沉淀及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进行验证.为进一步研究P31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发育 P311蛋白 酵母双杂交 氧化酶-1(lox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LOXL1基因对HLECs中弹性蛋白表达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董月 玛依努 易湘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7-813,共7页
目的探讨敲低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基因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中弹性蛋白的表达、聚集程度以及对HLECs增生活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将细胞分为shLOXL1-1组、shLOXL1-2组、shLOXL1-3组和... 目的探讨敲低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基因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中弹性蛋白的表达、聚集程度以及对HLECs增生活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将细胞分为shLOXL1-1组、shLOXL1-2组、shLOXL1-3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不同序列的慢病毒转染方法对shLOXL1-1组、shLOXL1-2组和shLOXL1-3组细胞进行LOXL1基因敲低干预,对正常对照组进行无意义序列慢病毒转染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的LOXL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LE-B3中弹性蛋白的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LE-B3中弹性蛋白的表达;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法检测HLE-B3中弹性蛋白的含量及聚集程度;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LE-B3的迁移率;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HLE-B3的增生活力。结果敲低LOXL1基因后,shLOXL1-1、shLOXL1-2、shLOXL1-3组LOXL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shLOXL1-3组敲低效果最佳,故选取shLOXL1-3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后续实验并对比。免疫荧光染色后可见弹性蛋白稳定表达于HLE-B3细胞中,shLOXL1-3组弹性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为56.96±5.5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0.5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2,P<0.001)。shLOXL1-3组弹性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807±0.00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185±0.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2,P<0.01)。电子显微镜下可见shLOXL1-3组弹性蛋白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其形态、大小、聚集程度未见明显改变。培养24 h和48 h时shLOXL1-3组细胞相对迁移率为0.292±0.041和0.439±0.03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463±0.017和0.719±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78、2.611,均P<0.05)。培养24、48、72、96 h,shLOXL1-3组细胞活力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5、2.704、6.695、7.266,均P<0.05)。结论在HLECs中,敲低LOXL1基因可引起弹性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增生活力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酶蛋白1 剥脱综合征 弹性蛋白 迁移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XL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发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梦颖 杨梦婷 +2 位作者 玛依努 张明媚 陈雪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3-738,共6页
背景 剥脱综合征(XFS)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异常聚集的系统性疾病.研究证实,位于赖氨酰氧化酶样1(LOXL1)基因第一外显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XFS发病有一定关联,但这些研究在不同种族、国家和地区间结果并不一致.目的 探讨... 背景 剥脱综合征(XFS)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异常聚集的系统性疾病.研究证实,位于赖氨酰氧化酶样1(LOXL1)基因第一外显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XFS发病有一定关联,但这些研究在不同种族、国家和地区间结果并不一致.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LOXL1基因启动子区SNPs与XF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于2014年1-8月收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无亲缘关系的152例XFS患者为XFS组,收集同期民族和性别匹配的228名眼部正常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检者外周血各5 ml并提取DNA,选取LOXL1基因启动子区rs12914489、rs4886467、rs4558370、rs4461027、rs4886761、rs 16958477共6个SNPs位点,利用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对各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x2检验分析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并计算比值比(OR)值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本研究中对照组rs12914489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HWE) (P=0.033),rs4886467、rs4558370、rs4461027、rs4886761、rs16958477位点均符合HWE.XFS组rs4886467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GG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为保护因素(OR=0.54,95%CI:0.40 ~0.74,P=0.000;OR=0.51,95% CI:0.33~0.78,P=0.001);XFS组rs4558370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GG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二者是发病危险因素(0R=1.96,95%CI:1.23 ~3.11,P=0.004;OR=2.18,95%CI:1.31 ~3.64,P=0.002);XFS组rs4461027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CC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二者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2.25,95% CI:1.67 ~3.04,P=0.000;OR=3.06,95%CI:1.89~4.96,P=0.000);XFS组rs4886761等位基因T和基因型TT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二者是发病危险因素(OR=2.44,95% CI:1.79~3.33,P=0.000;OR=3.02,95%CI:1.63~5.60,P=0.000);XFS组rs16958477位点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CC频率均高于XF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二者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2.00,95%CI:1.47 ~2.71,P=0.000;OR=2.37,95%CI:1.31~4.27,P=0.004).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LOXL1基因启动子区的SNPs与新疆维吾尔族XFS发生存在关联,其中rs4886467位点是发病的保护因素,rs4558370、rs4461027、rs4886761和rs16958477位点是XFS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脱综合征 氧化酶1基因 启动子区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基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rillin-1、Fibulin-5及LOXL-1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花 惠慧 +1 位作者 俞岩 王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纤维蛋白-5(Fibulin-5)及类赖氨酰氧化酶-1(lysyl-oxidase-1,LOXL-1)在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纤维蛋白-5(Fibulin-5)及类赖氨酰氧化酶-1(lysyl-oxidase-1,LOXL-1)在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手术治疗的盆底器官脱垂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POP-QⅡ度患者67例,POP-QⅢ度患者41例;同时选取因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妇科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术中均取阴道前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Fibrillin-1、Fibulin-5、LOXL-1蛋白表达情况,RT-PCR定量检测Fibrillin-1、Fibulin-5、LOXL-1 m RNA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Fibrillin-1、Fibulin-5、LOXL-1表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阴道组织Fibrillin-1、Fibulin-5、LOXL-1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及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POP-QⅡ度患者阴道前壁组织Fibrillin-1、Fibulin-5、LOXL-1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POP-QⅢ度患者,经卡方检验及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17,P=0.008,P=0.000,P=0.000,P=0.013)。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Fibrillin-1与Fibulin-5、Fibrillin-1与LOXL-1、Fibulin-5与LOXL-1蛋白表达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经Spearman秩相关及Pearson相关分析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0)。结论: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组织Fibrillin-1、Fibulin-5及LOXL-1表达降低,且均与脱垂程度密切相关,三者间通过交联作用而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原纤维蛋白-1 纤维蛋白-5 氧化酶-1 阴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XL1和LOXL2基因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彬 杨娜 +5 位作者 李素芬 普元倩 张态 自加吉 李正亮 熊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表达差异及其预后价值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LOXL1和LOXL2基因mRNA在MP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大理... 目的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表达差异及其预后价值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LOXL1和LOXL2基因mRNA在MP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12例MPM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相邻正常胸膜组织。采用RT-qPCR检测MPM组织及配对正常胸膜组织中LOXL1和LOXL2基因mRNA表达量。通过Oncomine数据库对非瘤组织与MPM组织中LOXL1和LOXL2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通过R4.0.2软件对TCGA数据库中LOXL1和LOXL2基因mRNA表达量与MPM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构建Kaplan-Meier模型分别探讨LOXL1和LOXL2基因mRNA表达量对MPM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分别对LOXL1和LOXL2与MPM肿瘤标志物基因和LOX家族其他成员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RT-qPCR检测显示,与正常胸膜组织比较,MPM组织中LOXL1和LOXL2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LOXL1基因和LOXL2基因的高表达是导致MPM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上皮样型MPM预示着MPM患者预后良好(P<0.05)。LOXL1基因表达与EFEMP1(r=-0.25,P=0.021)、MSLN(r=-0.35,P<0.001)、CALB2(r=-0.36,P<0.001)、THBS2(r=0.32,P=0.003)和CDH11基因(r=0.25,P=0.018)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LOXL1基因表达与LOXL2(r=0.22,P=0.041)、LOXL4(r=0.3,P=0.004)基因具有显著正相关;LOXL2基因表达与LOX(r=0.65,P<0.001)、LOXL1(r=0.22,P=0.041)和LOXL4(r=0.37,P<0.001)基因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 LOXL1和LOXL2基因在MPM组织中均呈现显著高表达,其基因表达量是评估MPM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酶蛋白1 氧化酶蛋白2 RT-QPCR 恶性胸膜间皮瘤 数据挖掘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OXL2启动子的鉴定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心 刘浩 +2 位作者 王义涛 雷云龙 卜友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0-547,共8页
LOXL2(lysyl oxidase like 2)是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不仅可促进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交联,而且在转录调控、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细胞粘附等生物学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多篇研究表明,LOXL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 LOXL2(lysyl oxidase like 2)是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不仅可促进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交联,而且在转录调控、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细胞粘附等生物学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多篇研究表明,LOXL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LOXL2的表达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为了进一步研究LOXL2的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克隆鉴定了LOXL2的启动子。首先通过数据库对LOXL2基因结构及潜在启动子区域进行了分析,进而以人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定向克隆策略,构建了5个长度不同并覆盖LOXL2基因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约1.7 kb的LOXL2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启动子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个重组体均具有启动子活性(P<0.05),提示LOXL2基因核心启动子定位于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约185 bp的区域内。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结果表明,LOXL2基因启动子缺乏典型的TATA盒,但含有GC盒以及Sp1、NFk B等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外源转染Sp1表达质粒能显著增强LOXL2基因启动子的活性(P<0.05),提示Sp1能直接激活LOXL2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酶 loxl2 启动子 转录调控 S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