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朝拟乐府诗的丝路赋题书写
- 1
-
-
作者
吕仕伟
-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144,共9页
-
文摘
南朝文人的拟乐府赋题书写是唐诗丝路文化书写的艺术准备阶段,汉代丝路史事在此间得到了有效的诗歌修辞塑形与文本意象凝定。通过对汉代历史地理知识的用事书写,南朝文人以固定的横吹曲题对丝路历史文本进行了文学唤醒,以乐府赋题方式构建出稳定的丝路地理审美系统;在“古典”与“今典”的汉胡关系重合错位中,南朝昭君乐府拟写发生了书写策略重构,实现了和亲书写的乡愁审美意象凝定;通过在马的勇武形象中导入丝路历史要素,丝路骏马成为南朝文人汉民族历史意识的重要表征。南朝是中国丝路审美意识的诗歌文本创制时期,理清南朝拟乐府诗的丝路赋题书写对认识中国丝路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南朝
赋题
丝绸之路
拟乐府
-
Keywords
Southern Dynasties
Giving the Theme
Silk Road
Imitating Yuefu
-
分类号
I207.2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题画赋的呈像与体义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许结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7ZDA249)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辞赋与图像关系研究"(项目号:16AZW00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历史上题画赋的出现远早于题画诗,是最初题画文学的呈现。而在演进过程中,自楚汉之后,晋唐时代由人物像赞衍为人物、山水图赋,宋、元、明三代题"经图"赋与文人画赋的并兴,以及清代大量题材广泛的题画赋的出现,构成了三大发展时段。而经义、物态与文学,既是题画赋呈像的主要类型,也是其创作范畴的突出显现;自然、空间与品貌,则为其书写体义,从而区分于其他的题画文学,并以赋体与画体的共相,构建起题画赋独特的阅读趣味与审美意义。
-
关键词
题画赋
呈像
体义
阅读趣味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析唐赋以诗句为题的现象
- 3
-
-
作者
唐颢宇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
文摘
诗莫盛于唐,赋亦莫盛于唐。在唐代诗赋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大创作背景下,唐代的赋作有一种命题方式是以诗句作为题目,即'赋用诗题'的现象。'赋用诗题'影响了赋的创作内容和主旨,体现出诗、赋两种文体在表现方式和特征上的异同,明显地揭示出诗赋合流在唐代的文体发展中的趋势。本文整理罗列出《全唐赋》中所有以诗句为题的赋作,分析其意旨与写作手法。该类唐赋既有主旨与题目所用原诗的意旨一脉相承的赋作,也有作品断章取义,扣住诗句生发出新意旨的。写作手法上结合了比兴和赋法,能吸收诗歌抒情性强、善于营造意境的特点,又能发挥赋重铺陈排比、议论说理的长处。当赋题是写景诗句时,赋作将诗句意在言外留下的余地一一展开铺叙,填充其延展空间,同时又通过合理的延伸想象设立出新的空间与张力。该类赋作是唐赋向诗歌靠拢的一个缩影,反映出唐代赋家探索文体特征、文体界限时展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
-
关键词
唐赋
比兴
赋用诗题
诗赋合流
-
Keywords
fu in the Tang dynasty
comparison and affective image
titling fu with poetry
the combination of poetry and fu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南朝文人乐府诗演进述论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刘加夫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55,共5页
-
文摘
与同期的文人徒诗、乐府民歌对照来看,南朝的文人乐府诗有自己的演进轨迹。刘宋是整个南朝文人乐府诗发展的创始时期;南齐文人以"赋题法"制作乐府诗,为文人乐府诗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路;梁陈时期,文人创作的边塞乐府诗、清商新声乐府诗、七言乐府诗蔚然兴起,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南朝文人乐府诗的创作实绩对唐代各诗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
关键词
南朝时期
文人乐府诗
演进过程
“赋题法”
边塞乐府诗
清商新声乐府诗
七言乐府诗
-
Keywords
the Southern Dynasties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敦煌曲子词之词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徐安琪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77-81,共5页
-
文摘
敦煌曲子词是词的初期形态。雏形的词学思想伴随着敦煌曲子词的节拍相继萌生。敦煌曲子词的词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缘题所赋予抒其哀乐的词体功能意识、鲜活生动的原始形态以及朴拙自然的审美理想。敦煌曲子词的词学思想尚处于直觉、混沌的状态,但从它的创作倾向来看,在混沌的状态中,孕育着未来词体发展的多样性的合理趋向。
-
关键词
敦煌曲子词
词学思想
缘题所赋
朴拙自然
-
Keywords
melodies of Dunhuang
thoughts of Ci poetry
expressing thoughts according to the topic
simple and natural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