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赋韵批评与写作规范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许结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中国赋学会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
                        
                    
- 
                    文摘
                        赋韵作为自觉的批评,肇端于魏晋齐梁,完成于唐代科举"诗赋取士",其间包括"韵书"的编纂和运用。考查"赋韵"由宽松到严紧,与赋史变迁相关,即赋从"口诵"到"文本",标志赋体由听觉鉴赏向视觉鉴赏的转移;赋的声律从"方音"到"官韵",标志了赋韵由区域渐趋统一;从"赋创作"到"赋批评",显示出"韵"学进入"赋"学的历程,其中最突出的是由重"节奏"向重"韵脚"的转移。这一过程所标明的赋韵批评的完成,又取决于科举考赋中首重"押韵"与最忌"声病"的制度与风尚。而赋作为语言的艺术,其押韵、设辞、声势、俪语等创作特征,必然进入赋学批评视域,其论"韵",则首在声病与赋禁,这是"韵"介入赋体的重要表现;次在赋韵与制度,这缘自赋的宫廷文学性质,落实于赋韵批评,则是由汉至唐从雅、郑乐教争锋到韵脚协律的转变;三在赋韵与气势,从而体现其音节美,这又具有辞赋章句学的意义。
                        
                    
            
- 
                    关键词
                    
                            赋体
                            声律
                            官韵
                            赋韵批评
                            辞赋创作规范
                            赋韵
                    
                
- 
                    分类号
                    
                            
                                
                                    I222.4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