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检验
1
作者 何妮 姚聪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4,共6页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核心功能,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创新上形成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有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深入研究高等...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核心功能,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创新上形成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有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通过人力资本和知识溢出协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空间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提升区域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存在一定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 区域创新效率 中介效应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时序演变及空间集聚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金岭 海颖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7,共9页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也是加快释放人才质量红利、推动我国经济转向人才创新驱动的动力保障。通过实证分析对2010—2020年31个省份四系统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也是加快释放人才质量红利、推动我国经济转向人才创新驱动的动力保障。通过实证分析对2010—2020年31个省份四系统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全国与各省份高等教育、科技、人力与经济等四系统发展水平整体上升,其中,经济增幅最大,人力资本增幅最小,高等教育受扩招影响提升缓慢,科技创新整体上涨但波动剧烈。在观测期内,全国四系统耦合呈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发展态势,并呈东部高-高集聚与西部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异特征。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与浙江耦合等级和等级提升均高居全国前列,马太效应突出。截至2020年,中西部各省份均处于“勉强协调及以下”水平,其中,17个省份四系统耦合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应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加快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激活中西部人口质量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区域产业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礼兵 刘俊 张红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70,共5页
区域产业发展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风向标。从西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文献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相称,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产业发展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风向标。从西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文献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相称,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形式主义等现实困境,使其无法有效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因此,建议以引领力为主导、以内驱力为抓手、以支撑力为保障优化西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为推动西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区域发展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吗?——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调节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蔚 潘红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人力资本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石曼丽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共16页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是实现国家技术创新的关键载体,而高等教育集聚能够增强人力资本的知识要素与技术要素,进而赋能区域创新。在对高等教育集聚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1...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是实现国家技术创新的关键载体,而高等教育集聚能够增强人力资本的知识要素与技术要素,进而赋能区域创新。在对高等教育集聚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3—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高等教育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边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各省份高等教育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空间分布态势。第二,高等教育集聚不仅对本地区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相邻省域的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具体而言,高等教育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促进本地区以及相邻地区的创新效率提升。此外,本省份创新效率的提升也会对相邻省份的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各省份当期创新效率越高则下一期的创新效率越有可能提高。第三,高等教育集聚的溢出效应存在空间衰减特征。具体表现为:700千米以内高等教育集聚存在正向溢出效应,700~1 400千米存在负向空间抑制效应,1 400千米后不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溢出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第四,在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对区域创新效率有负向抑制作用。因此,应多以高水平院校为中心进行聚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聚产生的溢出效应,通过社会网络的外部性优势,努力突破高等教育集聚的地理距离限制,进而实现省域协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集聚 区域创新效率 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地理衰减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流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丁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尽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已得到广泛认同,具体如何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尽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已得到广泛认同,具体如何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议题仍复杂而多面。在此背景下,探讨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促进作用,并分析二者如何深入耦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才资源流动 知识传播 社会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高地具有怎样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以美国州域为例
7
作者 田浩然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区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创新高地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基于美国2000—2020年州域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美国州域创新高地(创新规模全美前十五的州)并不以高等教育层次重心较高为主要特征。随着州域创新的规模增长与集聚发展,会出现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创新高地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基于美国2000—2020年州域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美国州域创新高地(创新规模全美前十五的州)并不以高等教育层次重心较高为主要特征。随着州域创新的规模增长与集聚发展,会出现研究生教育占比上升或下降的州际分化。州域创新规模增长驱动层次重心上移,州域创新规模的全美占比扩大则推动其下移,且具有“高者愈高,低者愈低”趋势。适应区域创新集聚发展格局,区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现“高重心”和“低重心”两类发展模式。因此,应构建与创新集聚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根据各地创新需求定制高等教育发展优先次序,完善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支撑创新高地建设的政策供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高地 美国高等教育 区域高等教育 集聚发展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创新十年:现状与超越--基于《中小学管理》161个区域教育创新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刚 吴雨晴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2,33,34,共5页
基于2010年以来《中小学管理》刊载的161个区域教育创新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区域教育创新聚焦学校内部治理与教师校长研训;问题驱动成为区域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推进方式以行政性政策工具为主流,上下互动渐成趋势;专业力量广泛介入区域... 基于2010年以来《中小学管理》刊载的161个区域教育创新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区域教育创新聚焦学校内部治理与教师校长研训;问题驱动成为区域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推进方式以行政性政策工具为主流,上下互动渐成趋势;专业力量广泛介入区域教育创新;创新效果评估开始得到重视,但评估规范性不足。面向未来,地方政府需重视以政校关系为重点推进教育行政创新,通过多元参与、赋权增能、规范评估优化区域教育创新,更新区域教育创新的政策工具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创新 政策工具 政策评估 权增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的教育因素分析与政策含义 被引量:6
9
作者 权晓虹 沈体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10,共4页
教育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教育的规模、结构与模式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创新经济学研究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经济计量学分析发现,中国各省区区域创新能力与公共教育投入和大专以上人口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教育... 教育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教育的规模、结构与模式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创新经济学研究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经济计量学分析发现,中国各省区区域创新能力与公共教育投入和大专以上人口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教育通过人力资本形成、知识传播与转移、知识外溢、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国际或区域知识流动等功能影响和决定区域创新能力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系统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健 周志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58,67,共6页
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区域现代职业教育虽有各类建设,但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仍处于初始阶段。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子系统和必要基础,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构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本文... 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区域现代职业教育虽有各类建设,但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仍处于初始阶段。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子系统和必要基础,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构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本文依据系统科学等理论,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该体系内诸要素之间以及该体系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解析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价值特征,可以有效探究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协同创新 价值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常水 许正中 潘海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68,共5页
现代职业教育能够为区域发展培养人才、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传播创新创业精神,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大学、打造职业技术扩散平台、培育创新型人力资本、启动创业教育等职业教育改革措施来促进区... 现代职业教育能够为区域发展培养人才、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传播创新创业精神,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大学、打造职业技术扩散平台、培育创新型人力资本、启动创业教育等职业教育改革措施来促进区域创新创业体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区域创新创业体系 创业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使命与创新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国瑞 王少媛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5,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增强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地位的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迅速兴起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推动教育自身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必...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增强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地位的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迅速兴起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推动教育自身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还存在不少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急需进一步认清使命与挑战,从内外部两个维度着力推进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教育 战略规划 使命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高等教育与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丽华 侯胜 王一然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102,共8页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层面对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和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取我国17个资源型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对资源...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层面对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和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取我国17个资源型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对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高等教育都对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高等教育会在金融发展水平与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促进金融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以及推进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增强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高等教育 资源型区域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教育在学习型区域构建进程中从应对到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祥华 李丽芳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44,共2页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型区域是一个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成人教育具备构建学习型区域的基础,能够在学习型区域的构建进程中起促进作用。在学习型区域构建进程中,成人教育只有不断创新,克服面临的困难,...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型区域是一个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成人教育具备构建学习型区域的基础,能够在学习型区域的构建进程中起促进作用。在学习型区域构建进程中,成人教育只有不断创新,克服面临的困难,才能促进学习型区域构建的有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创新 构建 学习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视角下高等教育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钟之阳 周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34,共6页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分析,高等教育通过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动两个方面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据此构建高等教育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通过传统数据包络法(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方法相结合,分析测算20个省...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分析,高等教育通过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动两个方面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据此构建高等教育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通过传统数据包络法(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方法相结合,分析测算20个省市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差异,运用DEA-Tobit模型对高等教育投入影响其效率值进行测算,发现高校R&D人员全时当量比率、大专及以上学历就业人数比率、R&D经费内部支出比率、收录科技论文比率以及技术转让合同数比率都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最终得出高等教育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支撑作用,高等教育投入是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科技创新效率 高等教育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及其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五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周光礼 赵之灿 耿孟茹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5,112,共11页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现出长期高集聚度-单中心的不均衡分布状态,且质量资源集聚程度要高于数量资源。数量资源单中心分布和集聚格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质量资源则表现为显著正向作用。基于此,应分地区合理分配两类高等教育资源,构建“中心-承接”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程度,增强内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科技增长极;加快中小城市应用型大学布局,增强外溢创新能力,做好区域科技溢出承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城市群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空间布局 雄安新区 知识溢出 人才集聚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管理者对在线教学融入常态教学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五 被引量:1
17
作者 柏宏权 王姣阳 沈书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9,共13页
在线教学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后的常态教学中如何融入在线教学就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域教育管理者对在线教学的具体实施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因此关注其支持在线教学融入常态教学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在线教学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后的常态教学中如何融入在线教学就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域教育管理者对在线教学的具体实施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因此关注其支持在线教学融入常态教学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基于整合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影响区域教育管理者支持在常态教学中融入在线教学的意愿模型。通过对江苏省各市区教育管理者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区域教育管理者在整体上较支持在常态教学中融入在线教学;在专业差异方面,艺体类专业的区域教育管理者融入意愿最低;在区域差异方面,融入意愿较低的区域教育管理者集中在市辖区(非主城区)及疫情前区域实施在线教学频率低的地区;在影响因素方面,满意度、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都对区域教育管理者支持在常态教学中融入在线教学的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满意度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区域教育管理 融入意愿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区化管理“进行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洪荣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2,共4页
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所在,也是政府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撤并学校为主要方式的教育资源的“第一次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目前北京市东城区... 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所在,也是政府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撤并学校为主要方式的教育资源的“第一次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目前北京市东城区以打破一校资源所有方式、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为主要方式进行了教育资源的“第二次整合”,学区化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共享机制 均衡发展 区域教育 教育管理 “进行时” 优质 学区 20世纪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等教育分类管理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与改革方略--基于上海与美国加州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瑛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7,共6页
从区域的视角考察与分析美国加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运行机制方面的经验,包括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互动共生发展机制、以立法和政策的力量推动高校职能分化和科学定位、合理的学分互认与转学机制以及高效协调的治理模式等,比较分... 从区域的视角考察与分析美国加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运行机制方面的经验,包括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互动共生发展机制、以立法和政策的力量推动高校职能分化和科学定位、合理的学分互认与转学机制以及高效协调的治理模式等,比较分析了上海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加州的相同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区域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机制的改革方略,即建立基于利益的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治理模式;创新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分类管理的协调和领导机构;建立以课程为基础的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和转学机制;完善以综合信息服务为政策工具的高等教育与城市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新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分类管理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创新绩效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美琴 高子桓 +1 位作者 侯利娟 范建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70-174,共5页
文章从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出发,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阶段模型和对应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动态网络SBM的分析方法,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高等教育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创新效率的... 文章从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出发,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阶段模型和对应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动态网络SBM的分析方法,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高等教育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创新效率的均值为0.5986,整体偏低,并且呈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的态势;财政投入阶段没有得到重视,知识生产效率对高等教育创新效率的贡献最大,而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协调性相对较差;除贵州和甘肃外,其余省份整体生产率得到提升,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技术效率的变化,同时也受到技术变动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高等教育 三阶段模型 动态网络S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