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船山赋税改革思想简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广仁 《船山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6-12,共7页
关键词 王船山 赋税改革 赋税制度 两税法 王安石变法 “一条鞭法” 赋税征收 农业生产 刘晏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赋税伦理思想的本质内涵及其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姚轩鸽 《阴山学刊》 2011年第5期14-23,共10页
究竟国家最高赋税权力应该由君主一个人独掌还是由全体公民共同执掌,这是赋税伦理研究必须直面的根本与核心问题。先秦赋税伦理思想的共同特征是:主张国家最高赋税权力应该全部由君主一个人独掌。其差别仅仅在于君主是应该遵循赋税道德... 究竟国家最高赋税权力应该由君主一个人独掌还是由全体公民共同执掌,这是赋税伦理研究必须直面的根本与核心问题。先秦赋税伦理思想的共同特征是:主张国家最高赋税权力应该全部由君主一个人独掌。其差别仅仅在于君主是应该遵循赋税道德独掌,实行王道赋税;还是应该不遵循赋税道德,不受任何约束地独掌赋税最高权力。先秦赋税伦理是一种极为片面、主观、恶劣的,背离了赋税道德终极目的的赋税伦理观,其价值取向奠定了中国几千年专制赋税制的伦理价值基础,制约、限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繁荣、进步与发展。因此,在中国税制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高度警惕这种赋税伦理思想价值观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赋税 伦理 赋税权力 君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赋税史中对人征课制度探析
3
作者 张骐 王铮 《滨州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5-26,共2页
对人课税,即指对人丁或人身所进行的征课,具体讲,是指在赋税征收过程中以人丁或人身为本对各种赋税项目进行征课的制度。从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和赋税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这种对人征课制度的思想由兴盛而衰亡的缓慢演变,以及这种演... 对人课税,即指对人丁或人身所进行的征课,具体讲,是指在赋税征收过程中以人丁或人身为本对各种赋税项目进行征课的制度。从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和赋税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这种对人征课制度的思想由兴盛而衰亡的缓慢演变,以及这种演变所反映的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赋 赋税制度 人头税 探析 课征制度 一条鞭法 税史 赋税征收 赋税思想 个人拥有的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在长沙地区的赋税剥削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威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29-32,共4页
三国孙吴统治湖南达60多年。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揭示:孙吴政权对湖南人民的赋税剥削是 比较重的,并将湖南变成了它的财税搜刮的主要基地。
关键词 孙吴 吴简 赋税 剥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税沉重引发中国皇权专制社会治乱循环的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树章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6-60,共5页
现代意义上税收的本质是公共产品的价格。如果一个国家的税负比较重,那么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就应较多。因此,税负过重并不会导致国民生活困难从而引发社会危机。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不具备公共产品价格的性质,其本质是暴力潜能租金,农... 现代意义上税收的本质是公共产品的价格。如果一个国家的税负比较重,那么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就应较多。因此,税负过重并不会导致国民生活困难从而引发社会危机。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不具备公共产品价格的性质,其本质是暴力潜能租金,农民私人产权位于国家税收权利之后。政府税收的增加使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收益下降,并导致土地资产的价格下降,最终突破农民的生存底线,导致社会全面崩溃,引发中国皇权专制社会治乱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 暴力潜能租金 治乱循环 赋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富国富民思想及其对赋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敖汀 孙丽英 《黑龙江财专学报》 2001年第4期25-27,共3页
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提出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思想 ,富国、富民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介绍这些思想 ,评析了其对经济、社会及赋税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 古代 富国 富民 赋税 中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税源流考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官响 石丽雄 《新经济》 2016年第26期47-47,共1页
中国古代赋税的最早形式—贡,源于禹之"任土作贡"。先秦时期,贡、赋、税的相继出现,彰显了时代的发展脉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税收来源和税收用途亦相应随之改变。从以实物和力役为主,到赋税征收以白银为主,这是实... 中国古代赋税的最早形式—贡,源于禹之"任土作贡"。先秦时期,贡、赋、税的相继出现,彰显了时代的发展脉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税收来源和税收用途亦相应随之改变。从以实物和力役为主,到赋税征收以白银为主,这是实物财政体系向货币财政体系转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土作贡 赋税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后期华北平原赋税状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丽 童广俊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5-39,共5页
唐后期华北平原地区经济并未因安史之乱的破坏而衰落下去。地方经济保持良性的发展态势。对这一地区的税赋支出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其赋税总量可以了解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华北平原 经济发展 赋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土地赋税
9
作者 郝毅生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39,共2页
历代土地赋税郝毅生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土地征税最早,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赋税兴革多变,名目繁杂。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缴贡纳粮),殷人七十而助(劳役地租),周人百亩而彻(贡、助合一彻地为粮)... 历代土地赋税郝毅生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土地征税最早,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赋税兴革多变,名目繁杂。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缴贡纳粮),殷人七十而助(劳役地租),周人百亩而彻(贡、助合一彻地为粮),其实皆什一也(田赋为10%)。”即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庸调制 赋役制度 赋税制度 国民政府 田赋 租调制 土地赋税 三国时期 两税法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财政赋税思想及其借鉴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爱明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35-36,共2页
荀子继承和创新前人赋税思想成果,提出了"开源节流"、"聚敛亡国"、"等赋养民"、"节用裕民"等积极财政赋税原则、观点,在中国赋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并对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 荀子继承和创新前人赋税思想成果,提出了"开源节流"、"聚敛亡国"、"等赋养民"、"节用裕民"等积极财政赋税原则、观点,在中国赋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并对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赋税思想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经济文化与赋税制度(上)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21-28,共8页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将中华文明推进到中国古代和当时世界文明的最高峰。它以文立国,以仁治国,推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开明政策。注重保护土地私有制,大力发展工商业,轻征商税,薄赋轻徭,促进...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将中华文明推进到中国古代和当时世界文明的最高峰。它以文立国,以仁治国,推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开明政策。注重保护土地私有制,大力发展工商业,轻征商税,薄赋轻徭,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极大繁荣和城市化进程,并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宋代。它远盛于汉唐。宋代的赋税制度达到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较完备和完善的程度。其管理体制和监督政策措施亦臻于完备,不少措施值得今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赋税制度 经济文化技术 轻征商税 薄赋轻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的赋税管理制度及其借镜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2期27-30,共4页
宋代的赋税管理体制较汉唐开放和灵活,财税管理体制进一步系统化,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商税征收体系,为实现赋役均平和税负公正而采取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实现严密而系统、多层次的监察体系。
关键词 宋代赋税 体制系统化 商税征收体系 赋役公平 监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户籍与赋税制度影响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变迁
13
作者 张楠 田晓佩 谭立峰 《新建筑》 2017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兴起和衰败与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变迁存在关联。当自然条件相差不大时,直接影响变迁的因素是古代社会的土地、户籍和赋税制度。通过分析相关制度与聚落物质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论证了土地、户籍与赋税制度的变化会直...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兴起和衰败与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变迁存在关联。当自然条件相差不大时,直接影响变迁的因素是古代社会的土地、户籍和赋税制度。通过分析相关制度与聚落物质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论证了土地、户籍与赋税制度的变化会直接诱发古代聚落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多彩的形态变迁。制度的更迭是揭示聚落变迁内部原因的重要线索。分析和认识相关制度演化下的聚落内部形态变迁的规律,对于当今的小城镇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户籍制度 赋税制度 聚落形态 小城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下)——春秋战国时期赋税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3期22-28,共7页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表现在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矿业、商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与繁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首先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表现在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矿业、商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与繁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首先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和赋税制度的变革,然后是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赋役管理制度中"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及对财税官员十分严格的的监督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赋税 变革时代 赋役制度 均财节用 量入为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赋税制度谈富国速亡的历史教训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5期25-30,共6页
隋代是当时世界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仅存37年;在土地制度上实行了均田制;赋税制度上走向以资产性质的租调制为主,包括租调制度、地税和徭役。隋晚期的重税繁役促进富国速亡,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 富国速亡 隋代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重税繁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近代早期地方赋税体制研究综述
16
作者 熊芳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638,共3页
受传统史学的影响,对近代早期法国赋税问题的研究长期局限于国家和制度层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财政史和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共同推进下,近代早期赋税体制及其实践成为西方学者尤为关注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 法国 近代早期 赋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孝宗的赋税政策
17
作者 李绍强 《北方论丛》 CSSCI 1992年第5期62-66,共5页
明孝宗弘治一朝,由于在籍户口大幅度下降,灾荒频仍,政府的财政面临严重困境,为此明孝宗采取了括户与强化赋税管理的措施,虽然括户收效甚微,
关键词 赋税政策 明孝宗 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古代赋税职官之变迁
18
作者 孙丽英 《黑龙江财专学报》 2000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结合史料 ,介绍了历代赋税职官的发展变化 。
关键词 古代 赋税 职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上)——春秋战国时期赋税论
19
作者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29-34,共6页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表现在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矿业、商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与繁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首先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表现在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矿业、商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与繁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首先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和赋税制度的变革,然后是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赋役管理制度中"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及对财税官员十分严格的的监督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赋税 变革时代 赋役制度 均财节用 量入为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税的依据和原则:“交换说”与“权力说”
20
作者 李松龄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5期1-6,共6页
赋税的依据和原则有两条“交换说”和“权力说”。其中“权力说”被用来说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赋税依据、原则和作用 ;“交换说”把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商品对待 ,以此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赋税依据、原则和作用。“权力说”和“交换说... 赋税的依据和原则有两条“交换说”和“权力说”。其中“权力说”被用来说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赋税依据、原则和作用 ;“交换说”把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商品对待 ,以此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赋税依据、原则和作用。“权力说”和“交换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对立 ,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 赋税依据 原则 调节作用 计划经济 “交换说” “权力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