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西文论视域中的“赋、比、兴”
被引量:
34
1
作者
叶嘉莹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赋、比、兴"乃《诗经》和中国古代诗歌借物象与事象传达感动并引起读者感动的三种表达方式,是心物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映。"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物即心。它与西方在"形...
"赋、比、兴"乃《诗经》和中国古代诗歌借物象与事象传达感动并引起读者感动的三种表达方式,是心物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映。"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物即心。它与西方在"形象与情志关系"上的最大不同在于,西方的诗歌创作多出于理性的安排,从而降低了"兴"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而成为不重要的一环,其八种"情志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仅类于中国诗歌创作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中的"比"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赋、比、兴
”
中西文论
物象与事象
心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赋、比、兴与“诗言志”及“诗教”的发生学关联
2
作者
刘怀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98-104,共7页
赋、比、兴 ,诗言志与诗教是中国古典诗学史鼎足而三的诗学概念。氏族会盟活动不仅是赋比兴的母体 ,也直接孕育了诗言志与诗教两大诗学观念 。
关键词
赋、比、兴
诗言志
诗教
发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剪辑赋比兴:中国电影的韵味呈现——以电影《一代宗师》、《英雄》、《卧虎藏龙》的剪辑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伟
《电影评介》
2014年第4期45-48,共4页
好电影是拍出来的,更是剪出来的.作为电影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剪辑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里,剪辑师通常被称作“后期导演”,通过与导演的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一部影片.叙述故事,渲染情感,传递韵味,优秀的剪辑师可以通过...
好电影是拍出来的,更是剪出来的.作为电影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剪辑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里,剪辑师通常被称作“后期导演”,通过与导演的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一部影片.叙述故事,渲染情感,传递韵味,优秀的剪辑师可以通过对声与画、光与影的素材的取舍与组接,建构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形成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比、兴
《一代宗师》
电影剪辑
《卧虎藏龙》
李慕白
《英雄》
赋
比
兴
比
兴
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赋的发展沿革及文体特征
4
作者
齐月华
于化桥
宋青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两都
赋
》
《诗经》
枚乘
《七发》
汉
赋
散文
统治者
《高唐
赋
》
封建社会
封建制社会
骚体诗
赋、比、兴
《恨
赋
》
楚辞
《别
赋
》
《洛神
赋
》
司马相如
《风
赋
》
艺术技巧
诗人
大
赋
发展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汶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大力吸取了西方的有关研究成果 ,但忽视了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所论问题也非常广泛...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大力吸取了西方的有关研究成果 ,但忽视了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所论问题也非常广泛和深入 ,有些论点极富启发性 ,是当今文学语言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宝库。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丰富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五条路向 :文质论 ,“言、象、意”理论 ,“赋、比、兴”理论 ,文体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文学语言研究
文质论“言、象、意”理论
“
赋、比、兴
”理论
文体学
诗歌音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氓》:直击心灵的诗篇
被引量:
3
6
作者
程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0,共3页
教学《氓》需充分认识“赋”手法的作用,进而认识“赋、比、兴”的艺术表达功能。女子自我倾诉是这首诗赋法上的突出特点,由此入手可以解决理解上的分歧,有利于深入把握人物形象。合理分析女子的悲剧原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很有意义...
教学《氓》需充分认识“赋”手法的作用,进而认识“赋、比、兴”的艺术表达功能。女子自我倾诉是这首诗赋法上的突出特点,由此入手可以解决理解上的分歧,有利于深入把握人物形象。合理分析女子的悲剧原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很有意义,对传统的观点可以质疑。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习这首诗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氓》
赋、比、兴
自我倾诉
悲剧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毛泽东对诗味理论的继承与丰富
7
作者
蔡志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4-80,共7页
味,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古往今来,人们常以有无诗味和诗意来品评诗歌。随着诗歌这一文体的发展,诗味理论也不断完善和丰富。毛泽东在继承前人诗味理论的基础上,十分强调和注重诗作的诗味和意趣,以之评己诗、评古人之...
味,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古往今来,人们常以有无诗味和诗意来品评诗歌。随着诗歌这一文体的发展,诗味理论也不断完善和丰富。毛泽东在继承前人诗味理论的基础上,十分强调和注重诗作的诗味和意趣,以之评己诗、评古人之诗、评同代人之诗,且善于“辨味”。同时他在改己诗时,还执著追求“词理意兴,无迹可求”的境界。至于毛泽东对诗味理论的丰富,一是表现在“诗要用形象思维”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上,一是表现在他对诗歌创作应当把形象思维与赋、比、兴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强调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诗味理论
形象思维
赋、比、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文论视域中的“赋、比、兴”
被引量:
34
1
作者
叶嘉莹
机构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文摘
"赋、比、兴"乃《诗经》和中国古代诗歌借物象与事象传达感动并引起读者感动的三种表达方式,是心物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映。"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物即心。它与西方在"形象与情志关系"上的最大不同在于,西方的诗歌创作多出于理性的安排,从而降低了"兴"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而成为不重要的一环,其八种"情志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仅类于中国诗歌创作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中的"比"的手法。
关键词
“
赋、比、兴
”
中西文论
物象与事象
心物关系
Keywords
exposition, comparison and affective image
Western and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image of thing and image of ev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mind and thing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I1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赋、比、兴与“诗言志”及“诗教”的发生学关联
2
作者
刘怀荣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98-104,共7页
文摘
赋、比、兴 ,诗言志与诗教是中国古典诗学史鼎足而三的诗学概念。氏族会盟活动不仅是赋比兴的母体 ,也直接孕育了诗言志与诗教两大诗学观念 。
关键词
赋、比、兴
诗言志
诗教
发生学
Keywords
versed prose,imagery,inspiration
revelation of heart
poetry comprehension
study of origi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剪辑赋比兴:中国电影的韵味呈现——以电影《一代宗师》、《英雄》、《卧虎藏龙》的剪辑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伟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14年第4期45-48,共4页
基金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研究基地项目(编号:BWSK201304)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项目(编号:PHR201108319)
+1 种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2JGB117)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成果之一(编号:2013D005019000005)
文摘
好电影是拍出来的,更是剪出来的.作为电影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剪辑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里,剪辑师通常被称作“后期导演”,通过与导演的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一部影片.叙述故事,渲染情感,传递韵味,优秀的剪辑师可以通过对声与画、光与影的素材的取舍与组接,建构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形成审美意象.
关键词
赋、比、兴
《一代宗师》
电影剪辑
《卧虎藏龙》
李慕白
《英雄》
赋
比
兴
比
兴
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赋的发展沿革及文体特征
4
作者
齐月华
于化桥
宋青林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两都
赋
》
《诗经》
枚乘
《七发》
汉
赋
散文
统治者
《高唐
赋
》
封建社会
封建制社会
骚体诗
赋、比、兴
《恨
赋
》
楚辞
《别
赋
》
《洛神
赋
》
司马相如
《风
赋
》
艺术技巧
诗人
大
赋
发展沿革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汶成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文摘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大力吸取了西方的有关研究成果 ,但忽视了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所论问题也非常广泛和深入 ,有些论点极富启发性 ,是当今文学语言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宝库。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丰富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五条路向 :文质论 ,“言、象、意”理论 ,“赋、比、兴”理论 ,文体学 。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文学语言研究
文质论“言、象、意”理论
“
赋、比、兴
”理论
文体学
诗歌音韵学
Keywords
literary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study of literary language, five way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氓》:直击心灵的诗篇
被引量:
3
6
作者
程翔
机构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0,共3页
文摘
教学《氓》需充分认识“赋”手法的作用,进而认识“赋、比、兴”的艺术表达功能。女子自我倾诉是这首诗赋法上的突出特点,由此入手可以解决理解上的分歧,有利于深入把握人物形象。合理分析女子的悲剧原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很有意义,对传统的观点可以质疑。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习这首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氓》
赋、比、兴
自我倾诉
悲剧归因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毛泽东对诗味理论的继承与丰富
7
作者
蔡志飞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4-80,共7页
文摘
味,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古往今来,人们常以有无诗味和诗意来品评诗歌。随着诗歌这一文体的发展,诗味理论也不断完善和丰富。毛泽东在继承前人诗味理论的基础上,十分强调和注重诗作的诗味和意趣,以之评己诗、评古人之诗、评同代人之诗,且善于“辨味”。同时他在改己诗时,还执著追求“词理意兴,无迹可求”的境界。至于毛泽东对诗味理论的丰富,一是表现在“诗要用形象思维”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上,一是表现在他对诗歌创作应当把形象思维与赋、比、兴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强调上。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诗味理论
形象思维
赋、比、兴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西文论视域中的“赋、比、兴”
叶嘉莹
《河北学刊》
CSSCI
2004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赋、比、兴与“诗言志”及“诗教”的发生学关联
刘怀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剪辑赋比兴:中国电影的韵味呈现——以电影《一代宗师》、《英雄》、《卧虎藏龙》的剪辑为例
陈伟
《电影评介》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赋的发展沿革及文体特征
齐月华
于化桥
宋青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
王汶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氓》:直击心灵的诗篇
程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毛泽东对诗味理论的继承与丰富
蔡志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