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商业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思考
- 1
-
-
作者
朱辛华
-
机构
湖北省监利县商业局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4年第3期35-36,共2页
-
文摘
商业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思考文/@@朱辛华资金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对商业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资金运动过程就是资金循环与周转的过程,因而筹集、管好、用好资金,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特别是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益,己日益关系到商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多方...
-
关键词
商业企业
资金使用
资金运动过程
辛华
内部银行
良性循环
经营资金
资金循环
经济批量
企业资金
-
分类号
F715.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关于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
- 2
-
-
作者
张文仲
-
机构
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8-41,共4页
-
文摘
1987年以来,农村信贷资金的循环运动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一些企业得不到贷款支持,储备生产资料不能付款进货,银行汇差长期不能清算,国家收购农副产品向农民“打白条”,银行信用社不能保证支付。在农村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断流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现行金融体制和资金管理体制同农村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
-
关键词
农村信贷
资金运动过程
政策性业务
金融体制
资金营运
循环运动
实贷实存
基层机构
备付金
利率低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国际税收动态(四)
- 3
-
-
作者
葆光
-
出处
《武汉财会》
1987年第1期21-,共1页
-
文摘
支出税是八十年代初英国米德委员会提出的,用以代替个人所得税的一种改革税制的建议,目前仅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还没有发现那个国家已经采用,但这是一个具有开拓性的设想。支出税是对个人的消费支出征收的税,它与个人所得税的区别是课税的基数和课税的环节不同,个人所得税以个人所得为课税基数,在获取所得的环节上征税,支出税是以个人消费支出为课税基数,在消费发生的环节上征税,但个人所得税与支出税两者又都是在货币资金运动过程中征收的税。
-
关键词
国际税收
支出税
个人消费支出
税制改革
资金运动过程
新税种
理论探讨阶段
税制结构
八十年代
米德
-
分类号
F81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算盘、电脑与会计
- 4
-
-
作者
沙源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保险公司
-
出处
《会计之友》
1989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在传统观念中,算盘是会计的主要工具之一,为此人们经常举办算盘比赛,促进其算得快而准。然而算盘的发展走过漫长道路,原始社会、早期封建社会人们通过手指、算筹计数,到了唐代,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商业空前繁荣,生产和交换中需要计算的数据愈来愈多,促进了计算工具的改进,到了元朝中时,终于产生了算盘这种计算工具,元末明初,算盘已经普遍应用了。这一改革经历了七百多年,是人类历史上计算工具的一次重大改革,算盘用起来轻便灵巧,既便于演算,又方便携带,计算又快又准,而且具有“形象”和“直观”的特点。它给历代的计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
关键词
改革经历
计算工具
元末明初
计算工作
财务工作者
原始凭证
成本计算
计算技术
记帐凭证
资金运动过程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企业虚假盈利分析
- 5
-
-
作者
邢玉卓
-
机构
吉林省金融研究所
-
出处
《武汉金融》
1987年第2期14-16,共3页
-
文摘
目前企业虚假盈利的现象较多,并趋于公开化。这是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虚假盈利的表现形式利润在企业内部形成之后,要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形成税利和用于企业、职工的各种专用基金。但利润中的虚假部分,却不论利润分配与否,分配的对象如何,会在利润形成的前一阶段,在其产生所依赖的资金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资金占用形态。具体来说,企业虚假盈利分割的资金,在企业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挂帐的资金损失,明确地表示实际资金量已减少;另一种是潜在的资金损失,其中包括;生产费用该摊不摊;
-
关键词
盈利分析
资金损失
资金运动过程
积压物资
利润分配
利润指标
盘亏
现有资金
经济发展
管理手段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及其修正
- 6
-
-
作者
胡伯谦
李琳
-
机构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
人民银行云梦县支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1988年第1期23-27,共5页
-
文摘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货币、发展经济”,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高度抽象化表示。就“发展经济”来讲,它要求处于流通领域、分配领域的银行通过灵活调节货币供应,合理分配信贷资金,迂回曲折地促进生产发展;就“稳定货币”来讲,要求银行在资金运动过程中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与结构上的基本平衡。这都要求中央银行选择一个或几个中间变量(我们将其中主要的变量称为中间目标),再运用与之对应的金融手段去实现最终目标。根据货币银行学一般原理,充当中间目标的经济变量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控性、
-
关键词
中间目标
社会总供给
中央银行
高度抽象化
资金运动过程
社会总需求
中间变量
可控性
金融手段
内生变量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关于利率机制的若干问题
- 7
-
-
作者
吴强
陈拥军
-
机构
中央财金学院学报编辑部
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体改所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9-32,共4页
-
文摘
利息率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利率机制的运行过程。我们研究利息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利息率杠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下面重点分析利率机制问题。 (一)利率机制的内含 利率机制是在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利率运动系统,它是适应商品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以发挥利率功能为目标,由利率水平(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中的利率总水平)、利率体系(以利率结构为基础合理利差连结的完整体系)、利率管理体制(有关金融组织对利率决定的权责划分)共同组成的利率运动系统。
-
关键词
利率机制
利率总水平
资金运动过程
利率结构
利率管理体制
利息率
信贷政策
贷款利率
引导资金流向
权责划分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银行“三率”指标的理论依据及其考核应用方法
- 8
-
-
-
机构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金融研究所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8-30,共3页
-
文摘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强调提高银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今天,开展对银行“三率”指标即储蓄增长率(简称储蓄率)、资金融通率(简称融通率)和资金回收率(简称回收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三率”概念的理解和界定目前,“三率”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在分析论证中也有一些歧议,在具体应用时也有不同的方法。因此,研究“三率”问题的前提是对“三率”的概念及其内涵予以必要的界定。 (一)对“三率”指标体系所谈资金范围的界定。“三率”指标体系的出发点是考核银行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而银行工作水平又集中体现在银行信贷资金的运转,对银行的考核当然也只涉及信贷资金。
-
关键词
三率
指标体系
贷款回收率
资金市场
储蓄率
贷款投向
加速资金周转
国家金融政策
资金运动过程
现金投放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