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国钢铁行业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
范凤岩
任晓娟
柳群义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
2
|
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估和路径模拟:以滨州市为例 |
宋佳雯
张晓平
吴爱萍
练文华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及驱动力研究 |
杨霏
周玉
陈银银
梁甜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
李佳璐
潘景茹
冯峰
徐鹏
刘翠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5
|
基于碳-绿证互认和电热柔性负荷的含氢多能系统源荷低碳经济调度方法 |
王守相
郑婉婷
赵倩宇
王璇
|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
侯慧敏
马海华
王鹏全
王万祯
|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含碳捕集电厂的电-气互联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
徐玉琴
朱炳霖
方楠
|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环城绿带“主体-环境”演进机制——以北京市绿隔为例 |
刘颂
沈培宇
柳迪子
白钊成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预测 |
刘玒玒
刘书芳
李新一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0
|
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研究 |
靳世鑫
苏承国
黄佳荣
王慧亮
严登华
王占桥
|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SOEC电解水制氢耦合合成氨过程物质能量集成与技术-经济-环境评价 |
周怀荣
郭奥雪
陈振伟
伊嘉伟
王东亮
杨勇
杨思宇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体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与推进策略——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 |
王帅
王静芳
丁先琼
李杰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能源耦合系统研究(Ⅰ):特征解析 |
冯仲恺
蒋林佚
牛文静
王煜
彭少明
郑小康
|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跨区资源共享的多区域电-氢综合能源系统灾后恢复策略 |
温紫豪
任洲洋
董朝阳
梁钰
|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
吕铖
吕素冰
焦天一
赵衡
王富强
邵薇薇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6
|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
龙晓惠
陈国平
林伊琳
赵俊三
王荣耀
冯怡翔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7
|
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水-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发展技术模式研究 |
田晋华
梁靓
贾玉蓉
李泽霞
高金芳
|
《中国水土保持》
|
2025 |
0 |
|
|
18
|
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对水-土-碳排放系统的影响 |
朱媛媛
赵汝婧
朱晓华
李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9
|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测评 |
孙伯良
王爱民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
20
|
京津冀森林资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 |
李虹
王娜
袁颖超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