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的效率改进与分解
1
作者 李彦辰 王应明 王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6-59,共4页
传统的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主观地运用"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方法将各阶段效率集结来度量整体效率,忽视了各阶段资源投入产出要素的动态配置信息,从而不能客观地评估决策单元的效率得分。文章构建的模型充分... 传统的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主观地运用"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方法将各阶段效率集结来度量整体效率,忽视了各阶段资源投入产出要素的动态配置信息,从而不能客观地评估决策单元的效率得分。文章构建的模型充分考虑了各阶段投入产出要素的动态配置信息,无需事先主观设定各阶段效率的组合关系。此外,针对整体效率最优的求解方案不唯一所导致的效率分解结果也不唯一的问题,构建了资源约束型的效率分解模型,并用一个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资源约束型两阶段生产系统 效率评价与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链形系统生产可能集与DEA评价模型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锋 翟笃俊 +1 位作者 梁樑 毕功兵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6,共6页
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评价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效率的数学规划方法,已经被普遍接受并获得广泛应用.两阶段链形系统是一类典型的复杂生产系统,与其相关的效率评价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但对链形系统生产可能集的研究还有待完善.给出两阶... 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评价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效率的数学规划方法,已经被普遍接受并获得广泛应用.两阶段链形系统是一类典型的复杂生产系统,与其相关的效率评价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但对链形系统生产可能集的研究还有待完善.给出两阶段链形系统生产可能集三种定义,证明三者的等价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链形系统的DEA效率评价模型.本文方法可为链形系统性能改善确定明确的标杆,并通过一个算例进行了演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阶段链形系统 生产可能集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侧资源的主动配电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 被引量:6
3
作者 管志成 丁晓群 +2 位作者 郑能 郑程拓 蒋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62,共9页
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随机的出力特性。随着大量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接入主动配电系统,其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采用基于场景的鲁棒优化方法构建了计及需求侧资源和快速启动机组的主动配电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 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随机的出力特性。随着大量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接入主动配电系统,其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采用基于场景的鲁棒优化方法构建了计及需求侧资源和快速启动机组的主动配电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在日前调度阶段,制定ADS的购电计划,及网内快速启动机组的启停计划;在日内调度中,结合日前调度,确定快速启动机组出力与需求侧资源出力,实现负荷动态平衡。最后采用修改的IEEE 33节点算例对所提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系统 需求侧资源 多场景 鲁棒优化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火发电系统随机生产模拟的两阶段定区间等效电量函数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晓飞 林洁 +3 位作者 郭瑞鹏 汤伟 杨铖 刘俊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9-175,共7页
针对等效电量函数有效区间在随机生产模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性质,通过平移变换得到了固定的有效区间,提高了计算效率。基于等效电量函数法误差来源的分析,提出了两阶段定区间等效电量函数法。第一阶段进行水火电带负荷位置的协调优化,根... 针对等效电量函数有效区间在随机生产模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性质,通过平移变换得到了固定的有效区间,提高了计算效率。基于等效电量函数法误差来源的分析,提出了两阶段定区间等效电量函数法。第一阶段进行水火电带负荷位置的协调优化,根据系统负荷及各机组容量的"最大公因子"确定尽可能大的模拟间隔,以在不损失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第二阶段仅对存在空闲容量的水电厂进行模拟,采用较小的间隔以提高失负荷概率(LOLP)指标的计算精度。采用IEEE-RTS 79修正及扩大系统的仿真分析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等效电量函数法,所提方法在相同的精度要求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特别适用于对LOLP指标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发电系统 随机生产模拟 等效电量函数法 定区间 阶段优化 可靠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生产系统下我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爱玲 李雷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97,共5页
文章将区域生态效率视为由资源转换和环境治理两个阶段串联构成的生产系统,应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数据包络分析构建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对我国2008—2015年27个省份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大多数省份... 文章将区域生态效率视为由资源转换和环境治理两个阶段串联构成的生产系统,应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数据包络分析构建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对我国2008—2015年27个省份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大多数省份在不同前沿下资源转换效率均较高且差异不大,不同省份生态效率差异主要来源于环境治理效率;低排放区域在不同前沿下三大效率差距较小,但中高排放区域在不同前沿下三大效率差距较大,我国生态效率同类区域趋同特征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生产系统 共同前沿 生态效率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事务的两阶段提交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实现
6
作者 刘雅琴 夏玉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46-49,共4页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使得分布式数据库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针对这一问题 ,介绍了分布式事务的特点、结构以及它的两阶段提交协议的原理。在大庆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处理中 ,应用这一原理 ,很好的解决了分散的数据处...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使得分布式数据库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针对这一问题 ,介绍了分布式事务的特点、结构以及它的两阶段提交协议的原理。在大庆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处理中 ,应用这一原理 ,很好的解决了分散的数据处理 ,保证了数据处理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从而证明了分布式两阶段提交协议对解决此类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处理 分布式事务 阶段提交协议原理 资源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博弈两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评价——基于自由处置和管理处置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帆 姚卫新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为了识别被动适应环境和采取创新技术主动适应环境的生产系统的效率差异,基于主从非合作框架和决策者的期望需求,分别从自由处置和管理处置的视角建立了两阶段生产系统效率评价模型,应用模型对2017年中国24省市工业生产系统效率进行了... 为了识别被动适应环境和采取创新技术主动适应环境的生产系统的效率差异,基于主从非合作框架和决策者的期望需求,分别从自由处置和管理处置的视角建立了两阶段生产系统效率评价模型,应用模型对2017年中国24省市工业生产系统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适应策略下,中国24个省市工业生产的两个子系统的效率均值都较高,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24省市在自由处置模式下的技术差距较小,管理处置模式下的技术差距较大。24省市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减少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的排放,但是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各省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无效的根源包括固体废物减量化无效、固体废物再利用和固体废物处置同时无效,以及混合无效三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处置 管理处置 DEA 阶段生产系统 非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论”对发展理论创新的实践性分析——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的条件组态为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9,共16页
习近平的“两山论”作为对生态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其核心在于强调“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同时更深刻地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研究通过理论模型和案例举证对这一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生态资源管... 习近平的“两山论”作为对生态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其核心在于强调“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同时更深刻地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研究通过理论模型和案例举证对这一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生态资源管控与迂回生产的结合,以及实际交易效率的提升,是实现生态价值的两组关键条件。研究不仅揭示了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价值实现的影响机制,还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生态价值实现案例,提炼出成功实现生态价值的共性因素和条件组合。实践证明,“两山论”不仅为发展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资源管控 迂回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多类灵活性资源日前-实时协同优化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梁燕 吉喆 +5 位作者 樊伟 尹哲 赵海波 王尧 刘红丽 侯昱丞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0-451,共12页
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背景下,为了保证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挖掘多类灵活性资源的调节潜力至关重要。为此,提出多类灵活性资源日前–实时两阶段协同优化模型。首先,通过场景模拟和场景削减技术模拟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并分析了电... 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背景下,为了保证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挖掘多类灵活性资源的调节潜力至关重要。为此,提出多类灵活性资源日前–实时两阶段协同优化模型。首先,通过场景模拟和场景削减技术模拟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并分析了电源侧、用户侧、储能侧灵活性资源的类型及优势。然后,设计日前–实时两阶段优化框架并建立风险经济调度模型,在日前阶段,根据新能源预测功率确定启停计划、发电计划等,以最小运行成本达到功率平衡。在实时阶段,根据新能源实际模拟功率确定调整功率、调用备用容量、需求响应程度,以最小期望成本达到功率再平衡。为了刻画新能源不确定性,在目标函数中引入条件风险价值来度量风险。最后,以区域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两阶段优化框架下,多类型电源实现互济,共同满足系统负荷需求,电源侧、用户侧、储能侧的灵活性资源发挥了协同调节功能,增强了系统灵活性;此外,两阶段风险经济调度模型通过条件风险价值刻画不确定性,较好地均衡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灵活性资源 阶段优化 调度模型 条件风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灵活调度策略
10
作者 闫群民 任效煜 +2 位作者 宋潇 赵梦珏 安晨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4,共13页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源荷不确定性导致的系统调度灵活性严重不足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根据源荷不确定性特征,结合K-means法和鲁棒优化理论,在多时间尺度对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进行量化。...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源荷不确定性导致的系统调度灵活性严重不足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根据源荷不确定性特征,结合K-means法和鲁棒优化理论,在多时间尺度对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进行量化。首先,建立日前鲁棒调度模型,充分挖掘火电机组、抽水蓄能等资源的灵活调节潜力,将火电灵活改造及抽水蓄能抽发状态作为模型的第一阶段决策变量,各灵活资源的出力作为第二阶段决策变量,并以灵活改造成本、碳排放成本及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其次,在模型求解中,将所建立的两阶段鲁棒模型转化为相对独立的主问题和子问题,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和强对偶理论反复迭代,以逼近最优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出的优化调度策略在满足灵活性需求的基础上,统筹各类资源,实现了系统中经济性、环保性、灵活性的均衡,并增强了对源荷不确定性风险的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灵活性资源 不确定性 阶段鲁棒优化 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 灵活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9
11
作者 孙慧 朱俏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发展效率予以度量,运用多种计量分析和检验方法,在通过两阶段SYS-GMM方法有效控制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实证考察了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发展效率予以度量,运用多种计量分析和检验方法,在通过两阶段SYS-GMM方法有效控制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实证考察了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型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并表现出强稳定性,资源型产业最优集聚规模为0.891,当资源型产业集聚度小于倒"U"型曲线的拐点0.891时,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旦资源型产业集聚度超过这一拐点时,产业的过度集聚就会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由于资源型产业以水平型集聚为主,使得资源型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大于技术进步,当集聚类型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化时,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有利影响将会凸显出来;资源型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倒"U"型曲线的拐点值对于不同传导机制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科技创新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四个因素推延了资源型产业最佳集聚规模阈值,降低了由于集聚规模扩大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拥塞效应"的风险;中国48.39%的省份处于资源型产业集聚"规模效应"阶段,集聚规模的扩大会继续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51.61%的省份大多属于资源富集省份,处于产业集聚"拥塞效应"凸显阶段,若继续扩大集聚规模,过度集聚将进一步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 集聚效应 拥塞效应 阶段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Tobit的区域创新系统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于晓宇 谢富纪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利用DEA-Tobit两阶段方法对上海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要根据区域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的存量来确定财力资源的投入;要认识到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对... 利用DEA-Tobit两阶段方法对上海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要根据区域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的存量来确定财力资源的投入;要认识到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对区域创新系统所处阶段的判定,将系统的创新资源配置到弹性大的产出方向;避免区域经济增长较快所导致的资源不合理投入,减少由于资源冗余而导致的资源流动阻塞以及高才者的寻租行为;要深刻认知基础研究与创新活动的耦合性机理,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资源配置效率 DEA—Tobit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在矩形件排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兆东 薛立仲 +1 位作者 翁朝阳 陆宝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7-773,共7页
针对定制式木门家具生产过程中板材资源利用率低和常规启发式排样算法得到的排样结果切割工艺复杂的问题,采用启发式排样和优化排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两阶段排样方式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组合式矩形板材排样算法。以两阶段排样方式为基... 针对定制式木门家具生产过程中板材资源利用率低和常规启发式排样算法得到的排样结果切割工艺复杂的问题,采用启发式排样和优化排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两阶段排样方式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组合式矩形板材排样算法。以两阶段排样方式为基础,通过对排样过程中物块摆放时会遇到的5种情况分别给出对应处理方案,提出了两阶段启发式排样算法,同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板材组号的排序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取得了98.11%的最高资源利用率,算法输出排样方案的板材切割工艺得到了优化,提高了实际生产中板材切割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与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矩形排样 启发式算法 优化排序 阶段排样 遗传算法 资源利用率 板材切割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租户数据库即服务模式系统资源优化分配方法
14
作者 亓开元 赵卓峰 +1 位作者 张东 刘正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2-359,共8页
针对数据库即服务(DBaaS)模式下共享服务器的多租户之间的系统资源优化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虚拟化技术提出了此问题的约束规划模型和求解方法。此求解方法通过建立性能模型计算特定资源配置虚拟机所能提供的数据库服务性能,且着重... 针对数据库即服务(DBaaS)模式下共享服务器的多租户之间的系统资源优化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虚拟化技术提出了此问题的约束规划模型和求解方法。此求解方法通过建立性能模型计算特定资源配置虚拟机所能提供的数据库服务性能,且着重考虑了副本的一致性因素;通过定义效用函数,从资源使用量和性能需求两个方面度量资源分配效果。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虚拟化开销因素,通过两阶段的贪心算法快速寻找问题的近似最优解。应用示例及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租户性能需求的同时优化资源使用量,而且由于着重考虑了副本一致性、虚拟化开销和调整粒度等因素,因而能使资源分配更为准确和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即服务 多租户系统资源共享 按需资源分配 性能模型 效用函数 阶段贪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俏俏 孙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6,共11页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系统广义矩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资源型产业集聚对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动态的,当期资源型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资源型...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系统广义矩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资源型产业集聚对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动态的,当期资源型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滞后一期的资源型产业集聚会抑制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资源型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和“拥塞效应”会在不同时期达到不同均衡状态。(2)资源型产业集聚与人均GDP的交叉相乘项阻碍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明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积极效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验证了资源型产业“威廉姆森假说”在中国的存在性。(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而对于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意义则逐步减弱。总体而言,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主导了对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4)非资源型制造业集聚、物质资本投入促进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的提升,政府干预程度对三者的影响显著为负,人力资本投入对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作用不明显,但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集聚 动态溢出效应 集聚效应 拥塞效应 阶段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分布式环境中Alhusaini资源映射算法的改进
16
作者 廖剑伟 余建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4-78,共5页
为异构分布式系统中提供良好的资源映射算法,可以有效、加速部署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程序的执行,其中Alhusaini算法是该研究领域中成功和具有影响力的算法之一。本文针对该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资源映射的改进算法:第一个阶... 为异构分布式系统中提供良好的资源映射算法,可以有效、加速部署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程序的执行,其中Alhusaini算法是该研究领域中成功和具有影响力的算法之一。本文针对该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资源映射的改进算法:第一个阶段仅仅收集数据以提供给第二阶段使用;在第二个阶段选择一组独立的任务并根据这些任务的权值将它们映射到相关资源中去。改进的算法有效地解决了Alhusaini算法存在的算法复杂度过高和在通信密集型应用中算法效率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分布式系统 Alhusaini算法 阶段动态资源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与产品开发设计管理
17
作者 王一工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3,共2页
产品开发活动涉及到包括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和设备、市场信息、资金人力、企业合作伙伴在内的多方位的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所占有的资源不尽相同,所以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产品;同种行业的企业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不同,所... 产品开发活动涉及到包括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和设备、市场信息、资金人力、企业合作伙伴在内的多方位的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所占有的资源不尽相同,所以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产品;同种行业的企业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不同,所以才造成了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和不同的市场地位.因此,企业要占有市场优势,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如何扩大企业能够利用的资源范围、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设计管理 产品开发 生产资料 开发活动 生产技术 市场信息 社会资源 企业资源 合作伙伴 利用能力 市场地位 同类产品 市场优势 设计阶段 利用效率 多方位 差异性 大企业 在产品 占有 行业 人力 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选择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18
作者 吴谷宝 《企业经济》 1988年第11期50-50,共1页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从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看,有两种扩大再生产的类型,一种是外延扩大再生产,一种是内含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以向生产的广度扩大为特征的再生产,所以又称之为“粗放式”的扩大再生产。而内...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从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看,有两种扩大再生产的类型,一种是外延扩大再生产,一种是内含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以向生产的广度扩大为特征的再生产,所以又称之为“粗放式”的扩大再生产。而内含扩大再生产是以向生产的深度发展,实行“集约化”生产为特征的再生产,所以又称之为“集约式”的扩大再生产。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虽然比较落后,但在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虽然不雄厚,但具有一定的规模;我国人口多,但工业人口比重小,素质也不高。面对这种国情,要扩大再生产,应采取哪种方式最合适呢? 生产投入是以产出效率为目标的。一个经济系统的效率如何,可观察其在多大程度上把可利用资源投入了生产过程,又还有多大比例的可利用资源闲置在生产过程之外。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曾对劳动力资源与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作过这样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内含扩大再生产 经济系统 物质技术基础 可利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规模扩大 劳动力资源 深度发展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SBM-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蔺向宇 杨灿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5期51-59,共9页
为了研究中国近些年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情况,以201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评价其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及生产阶段生态效率偏低,处于缓慢提升的状态。东中西... 为了研究中国近些年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情况,以201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评价其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及生产阶段生态效率偏低,处于缓慢提升的状态。东中西部生态效率差距较大。2)中国环境治理阶段生态效率相对较高,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东中西部在此阶段生态效率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3)投入资源过多、投入转化率较低及污染物排放过高是导致全国生态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果,为一些省份提出提升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 生态效率 网络SBM-DEA模型 阶段生产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常用资料的电脑管理
20
作者 李明刚 《现代情报》 1987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到生产、科研和人们生活等各个领域,但在农业上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为了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普及微机技术,使更多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尽快掌握“人类第二文化”,本文就当前在应用广泛的微机上(APPLEⅡ、IBM。
关键词 电脑管理 资料库 农业资料 资源资料 子程序 科研资料 农业生产资料 玉米品种 起步阶段 系统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