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权约束的中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汪小英 成金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在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加强以产权为核心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关系到矿产资源利用效率高低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从制度变迁来看,产权安排的不完善是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低效的主要制度根源。因此... 在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加强以产权为核心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关系到矿产资源利用效率高低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从制度变迁来看,产权安排的不完善是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低效的主要制度根源。因此,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开始了适应性的制度变迁。本文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以产权约束为基础,认为一种有效率的矿产资源管理模式应当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寻求资产化管理与资源性管理、行政和市场配置方式的最优组合,而模式构建的核心是市场化的矿产资源配置制度安排,其主要表现为把矿业权作为一种产权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评估、拍卖和交易等商业活动。所以,矿产资源产权改革市场化的实质是在坚持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制的基础上,对矿产资源使用制度和价值流转体系进行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 产权 资产化管理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进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19,共2页
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含义及基本模式,对中美信息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并对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体制比较 资源管理体制 中美 基本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年以来中国资源管理体制的变迁与走向 被引量:4
3
作者 季伟仲 吴巧生 向慧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我国原有的资源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我国对资源生产方式、资源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我国资源管理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我国原有的资源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我国对资源生产方式、资源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我国资源管理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基础上,完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任务,实现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的集中统一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管理体制 变迁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刍议 被引量:2
4
作者 楼启炜 郑垂勇 《水利经济》 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
针对当前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严峻态势,通过对南京市水资源管理体制中不合理因素的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在水资源管理体制创建方面有益的经验,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采取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运作和用水户... 针对当前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严峻态势,通过对南京市水资源管理体制中不合理因素的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在水资源管理体制创建方面有益的经验,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采取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运作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运行模式,旨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管理体制 可持续发展 改革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希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1,共2页
从高校人事管理的自身特点入手,探讨我国高等院校在世界人才大战的新形势下,应如何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海尔的人事管理经验为例,为高校的人事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高校 现代 人事管理制度 自身特点 高等院校 管理经验 人事改革 人才 海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灌区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6
作者 朴钟德 高真伟 +1 位作者 任玉振 赵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3-575,共3页
针对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理顺管理体制 ,深化水价和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 ,鼓励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发展灌区信息化系统等措施 ,使灌区发展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
关键词 灌区 资源管理体制 改革 水价制度 人事劳动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
7
作者 杜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传统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如何在追求创新与效率的今天变革自身的管理机制,接受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其与自身实际做好对接,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公司化运营 邮政企业 市场竞争 追求创新 管理机制 发挥作用 员工 现代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革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探讨
8
作者 金永洪 李文达 《内蒙古林业》 1998年第10期8-9,共2页
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是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重大举措。要实施好这一工程,必须对现行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一、现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弊端长期以来林业企业资源管理体制... 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是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重大举措。要实施好这一工程,必须对现行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一、现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弊端长期以来林业企业资源管理体制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远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森林资源 资源管理体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有效供给
9
作者 胡长清 《湖南林业》 2006年第4期4-5,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湘林人的艰苦奋斗,我省林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4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湘林人的艰苦奋斗,我省林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4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使全省林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281.5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60.49%,森林覆盖率达到55%,有林地面积达到102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3.79亿立方米,立竹达到 19.04亿根。各项指标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有效供给 需求 林木 依靠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林业产权 人工林 用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立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制
10
作者 丁金铎 《渔业经济研究》 1990年第6期10-13,共4页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是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是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绩斐然。但是,无庸讳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制 中国 资源利用率 资源开发 管理 经营权 环境保护
全文增补中
中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被引量:1
11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0-280,共1页
关键词 资源管理制度 中国 资源管理体制 资源工作 资源形势 可持续发展 开发利用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被引量:14
12
作者 毛显强 钟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2,共5页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少。水资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以及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渐趋发展的形势下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就必须突破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合理框架 ,更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少。水资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以及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渐趋发展的形势下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就必须突破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合理框架 ,更多地使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中国 资源 可持续利用策略 水价 资源管理体制 水权 水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城市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邢福俊 王霞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4-56,59,共4页
当前 ,城市水资源短缺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因此 ,科学合理地分析当前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成因 ,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
关键词 城市水资源 城市经济增长 资源管理体制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现状及反思 被引量:16
14
作者 徐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0-23,31,共5页
基于立法权限的划分,对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现状进行总结,指出我国的流域管理立法进程严重滞后,现行涉水法律之间关系不清、内容相互冲突并存在严重疏漏,有关流域管理的原则和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针对上述弊端,提出根据近代以来国际河川法... 基于立法权限的划分,对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现状进行总结,指出我国的流域管理立法进程严重滞后,现行涉水法律之间关系不清、内容相互冲突并存在严重疏漏,有关流域管理的原则和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针对上述弊端,提出根据近代以来国际河川法的经验以及我国江河流域的现状,主要的江河流域均应分别立法;关于长江、黄河流域的管理,则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特别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立法 资源管理体制 立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律角度对中国渔业资源保护的思考
15
作者 蔺妍 郭翼菲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近年来,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违法捕捞现象屡禁不止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正面临着渔业资源匮乏、渔获物质量下降等问题。文章在分析渔业资源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存在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捕捞限额制度遇到困境、伏... 近年来,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违法捕捞现象屡禁不止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正面临着渔业资源匮乏、渔获物质量下降等问题。文章在分析渔业资源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存在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捕捞限额制度遇到困境、伏季休渔制度存在弊端等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渔业限额捕捞制度及配套措施和完善渔业资源监督管理体制等三项保护渔业资源的建议,可供有关决策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限额捕捞制度 伏季休渔制度 渔业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管理的法规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国永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62,共3页
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立了流域管理体制框架,它所规定的流域管理基本原则,适应了我国的水资源管理背景、各流域水问题的特殊性以及立法传统,因此其成为加快流域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依据和有利契机。在我国流域管理"... 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立了流域管理体制框架,它所规定的流域管理基本原则,适应了我国的水资源管理背景、各流域水问题的特殊性以及立法传统,因此其成为加快流域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依据和有利契机。在我国流域管理"一体两翼"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两体两翼"型综合法规体系的设想:强化目前的"一体两翼"型水法规体系,尽快完善流域管理法规另一支架的单流域多事项综合法律,即制定适用于某一流域的综合法律,如长江法、黄河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法 资源管理体制 法规体系 流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恕诚 《人民论坛》 2006年第10A期4-6,共3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行政的办法去节水,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 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行政的办法去节水,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节水型社会建设 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管理体制 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应放弃还是坚持资源导向型发展战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仕礼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6-59,共4页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 ,这是西部最大的比较优势 ,因此西部地区选择了资源导向型发展的道路。但从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 ,资源开发并没有给资源地区带来繁荣 ,相反 ,形成了资源富有与经济落后的强烈反差 ,出现了“富饶的贫困”...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 ,这是西部最大的比较优势 ,因此西部地区选择了资源导向型发展的道路。但从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 ,资源开发并没有给资源地区带来繁荣 ,相反 ,形成了资源富有与经济落后的强烈反差 ,出现了“富饶的贫困”现象。于是 ,一些学者对资源导向发展道路的选择产生了迷茫 ,认为“西部开发应放弃资源导向型战略”。这其实是认识上的误区。之所以出现资源富有与经济薄弱的强烈反差 ,不在于资源导向型战略本身 ,而在于资源开发没有承担起发展当地经济的责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资源导向型发展战略 所有权 地区经济 资源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悖论研究
19
作者 孙永波 汪云甲 《技术经济》 2003年第7期5-6,共2页
一、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使上述语义增加确定性并适用于各领域,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又给予了不同的定... 一、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使上述语义增加确定性并适用于各领域,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又给予了不同的定义.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同样要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我们可以看出针对此问题的研究的目标、方法也逐步地体现了该原则.其研究的轨迹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单目标优化为主,以汪丁丁为代表,他们以各时期租的总和最大为目标,从而确定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主要结论为:资源的生物学或地质学的增长率与资本价值的增长率之和等于贴现率;第二阶段主要以多目标规划为主,其间又可分为线性多目标规划、非线性多目标规划和基于人口、经济、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系统多目标控制与混沌控制等阶段.虽然上述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模型不断地发展,但还与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 可持续发展 不可再生资源 资源配置 环境资源 悖论 资源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资源审计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思考 被引量:25
20
作者 唐勇军 赵梦雪 王秀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4,共9页
自然资源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的应用和延伸,自然资源审计框架的探讨对于自然资源审计技术的形成、指导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并落实自然资源审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自然资源审计对象和内容,构建了企业、政... 自然资源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的应用和延伸,自然资源审计框架的探讨对于自然资源审计技术的形成、指导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并落实自然资源审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自然资源审计对象和内容,构建了企业、政府、CPA"三位一体"的自然资源审计理论框架,并提出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导的自然资源审计实践路径:树立协调理念,发挥企业、政府、CPA协同效应,调整自然资源和生态监管部门职责;树立创新理念,探索自然资源审计新方法;树立绿色理念,开展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跟踪审计和合作审计;树立开放理念,引入现代风险导向观;树立共享理念,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新理念 自然资源审计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十九大报告 生态环境监管 环境审计 政府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