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群民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7-41,共5页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然而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定义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概括起来,可...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然而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定义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概括起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退化 土地生产力 开发利用 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效益 非农业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黑河调水的成果浅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作者 彭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12期55-56,共2页
通过对黑河调水工程实施效果分析,提出流域内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需在完善工程措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水量调度。
关键词 黑河调水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节水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综合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3
作者 孙桓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S1期80-80,共1页
强调了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的总体效益为中心的持续农业系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省现状分析了推行持续农业的有利条件与困难,提出推行持续农业的五条指导思想,强调应采取七条发展战略:1.推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 强调了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的总体效益为中心的持续农业系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省现状分析了推行持续农业的有利条件与困难,提出推行持续农业的五条指导思想,强调应采取七条发展战略:1.推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2.加强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3.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4.提高农业投入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5 加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6.发展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7.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农村乡镇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综合开发 持续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资源可持续利用 现状分析 预警系统 生产要素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森林资源动态尽在掌握
4
作者 马长英 魏跃远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2期122-124,共3页
遥感技术以其高效、准确、及时的特点,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卫星、无人机等平台,对森林进行大范围、高分辨率观测,获取资源分布、生长状况等信息,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但遥感技术也面临挑战,如技术和设备支持不足、数据... 遥感技术以其高效、准确、及时的特点,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卫星、无人机等平台,对森林进行大范围、高分辨率观测,获取资源分布、生长状况等信息,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但遥感技术也面临挑战,如技术和设备支持不足、数据解读和应用需深厚专业知识等。因此,文章通过对遥感技术基础及其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优劣势情况分析,梳理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与实践情况,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资源管理策略与优化建议,以期助推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测 遥感技术 森林资源动态 优化建议 优劣势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专业知识 面临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平 黎永红 韩艳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75-85,共11页
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价值"的视角对其展开研究。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首先是指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然后是生态环境保护,最后归结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和规范... 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价值"的视角对其展开研究。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首先是指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然后是生态环境保护,最后归结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和规范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为国家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提供资源保证和法律保障;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两大核心价值目标是效率和公平,其中,坚持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效率第一,以最低成本和最大效益实施储备,同时兼顾公平,注重代际公平、区际公平等,为提高储备效率提供最公平的制度体制;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是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标准被定义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有利于保障国防安全;有利于保障经济安全;有利于维护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 资源战略储备价值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防安全 经济安全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可持续伦理 被引量:6
6
作者 裴华 许先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12,共5页
关键词 可持续伦理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伦理学 持续发展 生态平衡 传统伦理学 自然界的权利 道德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可持续旅游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振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7-52,共6页
谈可持续旅游发展刘振卿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于1995年4月27日至28日在西班牙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会议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下称《宪章》)及其附件《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是保证世界各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 谈可持续旅游发展刘振卿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于1995年4月27日至28日在西班牙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会议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下称《宪章》)及其附件《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是保证世界各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和具体实施方针。一、可持续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可持续旅游 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旅游项目 旅游业 风景名胜区 旅游活动 崂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神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秀 《林业与生态》 2022年第3期36-36,共1页
2012年12月21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目的是唤起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推进全球性植树运动,积极维护生态安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森林日”过去叫做“世界森林日”。1971... 2012年12月21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目的是唤起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推进全球性植树运动,积极维护生态安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森林日”过去叫做“世界森林日”。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西班牙提出设立“世界森林日”,此倡议得到一致通过。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以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72年3月21日为首个“世界森林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世界森林日 应对气候变化 联合国大会 植树运动 保护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生态系统动力学》书评
9
作者 金显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33,共1页
当今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挑战,人们广泛呼吁应将生态学原理纳入渔业管理中,践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理念。渔业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社会耦合系统具有内在的复杂性,阻碍了EBFM的实践,亟需科学的技术和方... 当今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挑战,人们广泛呼吁应将生态学原理纳入渔业管理中,践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理念。渔业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社会耦合系统具有内在的复杂性,阻碍了EBFM的实践,亟需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作为支撑。在此背景下,渔业生态系统动力学衍生而出,并在近20年得到迅速发展,有力推动着EBFM在全球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管理 海洋渔业 生态学原理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耦合系统 巨大挑战 EBF 渔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与高质量发展:属性特征、现实状况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壹帆 陆岷峰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2,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迁,传统短期收益导向的投资理念逐渐显露局限性,耐心资本更重视经济活动的长期收益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而被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本形式之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迁,传统短期收益导向的投资理念逐渐显露局限性,耐心资本更重视经济活动的长期收益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而被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本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耐心资本的属性特征、现实状况,并提出提升耐心资本的对策,旨在揭示耐心资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发挥作用,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环境 短期收益 投资理念 长期收益 属性特征 政策制定者 高质量发展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鹏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的核心是粮食生产。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节水灌溉则是保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效率,从而实现节水灌溉的一种方法。然而...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的核心是粮食生产。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节水灌溉则是保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效率,从而实现节水灌溉的一种方法。然而,在实践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探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非常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节水灌溉 农田水利 灌溉用水 问题及解决措施 灌溉效率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森林抚育水平的技术要点及实践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琳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森林抚育是指对森林进行科学管理和照料,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木材产量等。提高森林抚育水平需要掌握关键的技术要点,并在实践中加以探究和应用。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究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 森林抚育是指对森林进行科学管理和照料,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木材产量等。提高森林抚育水平需要掌握关键的技术要点,并在实践中加以探究和应用。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究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 森林生态环境 森林健康 木材产量 实践探究 生物多样性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亚玲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期43-45,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林业建设是保护和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林业建设是保护和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而林业技术推广是实现生态林业建设的关键。因此,干旱地区的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干旱地区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技术推广 生态林业建设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系统 自然灾害 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宣传:世界森林日
14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09,共1页
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又名“世界林业节”,为每年的3月21日。该纪念日于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森林与人类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 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又名“世界林业节”,为每年的3月21日。该纪念日于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森林与人类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在环境安全、消除贫困、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等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设立世界森林日主要是为了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森林日 公益宣传 森林资源 人类生活水平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消除贫困 世界林业节 巨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角度探索法律制度建构——评《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15
作者 吴翔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7-247,共1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域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探索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域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探索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建构,对于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至关重要。流域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活动 流域生态系统 安全角度 法律制度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 法律制度建构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思考——评《城市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实践》
16
作者 徐征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缺乏对生态因素的考虑,一些较大的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对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提高生态效益,才能对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过... 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缺乏对生态因素的考虑,一些较大的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对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提高生态效益,才能对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进行有效的规避和改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减轻或者避免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实践》一书对城市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做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和阐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案例典型,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设计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可持续发展 生态理念 生态因素 生态环境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冷流水养殖水质提升集成技术
17
作者 卯玲 詹瑰然 +5 位作者 李建友 石振广 缪祥军 祖克琼 张正书 刘加奇 《科学养鱼》 2024年第6期49-51,共3页
“十二五”期间,集约化冷流水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方式的变化,以及对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冷流水水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推进会泽县冷流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养殖水体质量,保障渔业资... “十二五”期间,集约化冷流水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方式的变化,以及对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冷流水水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推进会泽县冷流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养殖水体质量,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水质提升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养殖 水质提升 可持续发展 集成技术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养殖方式 集约化 会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限额采伐和采伐证的认知和建议
18
作者 陈自红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8期30-31,共2页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用森林消耗量低于森林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再根据“合理利用原则、高效率原则、技术创新原则、生态优先原则”来确定森林资源消耗量,这些共同构成了森林资源利用的基本框架,旨在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用森林消耗量低于森林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再根据“合理利用原则、高效率原则、技术创新原则、生态优先原则”来确定森林资源消耗量,这些共同构成了森林资源利用的基本框架,旨在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障森林消耗量低于森林生长量,于是提出了限额采伐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按照规定的采伐限额制度(规定地点、树种、数量等)进行采伐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永续利用 限额采伐 采伐限额制度 采伐量 森林资源消耗量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技术创新 采伐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美建设让乡村旅游更红火
19
作者 潘泽淑 《村委主任》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捧的旅游形式,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文章结合... 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捧的旅游形式,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文章结合安徽肥东县长临河镇湖滨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 安徽肥东 环境保护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的 自然风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古土壤剖面AMS^14C年龄首次报道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宋运红 刘凯 +4 位作者 戴慧敏 许江 赵君 梁帅 张哲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6-1927,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北平原孕育着地球上最珍贵的黑土资源,是世界三大黑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定黑土的年龄和古气候环境,恢复黑土的形成过程,可以为从根本上修...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北平原孕育着地球上最珍贵的黑土资源,是世界三大黑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定黑土的年龄和古气候环境,恢复黑土的形成过程,可以为从根本上修复黑土地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对于摸清东北黑土地家底,保护东北大粮仓,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商品粮生产基地 典型黑土 东北黑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黑土资源 东北平原 古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